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
漢謠魏什久紛紜,正體無人與細論。
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惜並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鄴下風流在晉多,壯懷猶見缺壺歌。
風雲若恨張華少,溫李新聲奈爾何?
壹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縱橫詩筆見高情,何物能澆塊壘平。
老阮不狂誰會得,出門壹笑大江橫。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仍復見為人。
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壹曲本天然。
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
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鬥靡誇多費覽觀,陸文猶恨冗於潘。
心聲只要傳心了,布谷瀾翻可是難。
排比鋪張特壹途,藩籬如此亦區區。
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
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
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色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萬古文章有坦途,縱橫誰似玉川盧。
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畫鬼符。
出處殊途聽所安,山林何得賤衣冠?
華歆壹擲金隨重,大是渠儂被眼謾。
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飯山前。
世間東抹西塗手,枉著書生待魯連。
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
鑒湖春好無人賦,岸夾桃花錦浪生。
切響浮聲發巧深,研摩雖苦果何心!
浪翁水樂無宮徵,自是雲山韶濩音。
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壹詩囚。
江山萬古潮陽筆,合在元龍百尺樓。
萬古幽人在澗阿,百年孤憤竟如何?
無人說與天隨子,春草輸贏校幾多?
謝客風容映古今,發源誰似柳州深?
朱弦壹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無復見前賢。
縱橫正有淩雲筆,俯仰隨人亦可憐。
奇外無奇更出奇,壹波才動萬波隨。
只知詩到蘇黃盡,滄海橫流卻是誰?
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詩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卻雅言都不知。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
亂後玄都失古基,看花詩在只堪悲。
劉郎也是人間客,枉向東風怨兔葵。
金人洪爐不厭頻,精真那計受纖塵。
蘇門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詩百態新。
百年才覺古風回,元佑諸人次第來。
諱學金陵猶有說,竟將何罪廢歐梅?
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
論詩寧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裏人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
撼樹蚍蜉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
老來留得詩千首,卻被何人校短長?
2.描寫青花瓷的詩句1、《秋日三首》
宋代:秦觀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譯文:
碾好的月團用青花瓷碗泡著,喝完後,讓孩子背誦楚辭。
沒有風,小院裏也沒有落葉,幾只蟲子相對,正在吐絲。
2、《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譯文:
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裏烹煮。
青花白瓷碗裏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
3、《以乾隆青花瓷盆種牡丹》
清代:曾習經
朝朝數葉復量枝,不數金盤芍藥詩。
特與此花添色相,千山秋翠越窯瓷。
譯文:
天天數葉子修剪花枝,不以金盤中的芍藥來作詩。
特地和這芍藥花來搭配色,用像有千座山上的翠綠樹木的青花瓷來栽種。
4、《進艇》
唐代:杜甫
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譯文:
浣花溪岸邊的蝴蝶纏纏綿綿翩翩雙飛,妳追我逐;溪水上的荷花如雙棲鴛鴦壹般,並蒂雙雙。
把煮好的茶湯和榨好的甘蔗漿,用青花瓷壇來盛裝也不比玉制的缸來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隨取隨飲。
5、《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
唐代:杜甫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譯文:
燒瓷大都燒的青花瓷器是既輕盈又堅硬,用指頭彈壹彈,聲響像上好的玉在錦城到處都有流傳。
妳家的青花瓷碗雖然勝過霜雪百倍。就是現在火急火燎地送到我的茅草屋裏,我也看不上眼。
3.描寫青花瓷的詩句1、白釉青花壹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
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清代龔軾《陶歌》。
青花是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溫 1300攝氏度上下壹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於坯釉之中,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顯得幽倩靜美,明凈素雅。2、色流香,青胎素描慢拂弦。
慢拂弦,歲月浮華,壹夢千年。可參造化天地妙,無極由來太極添。
太極添,業火凝煉,玲瓏驚艷。——無名《憶秦娥·青花瓷》。
3、丹青妙筆玲瓏,紅蓮凝煉清泓。縱紅塵幾度,誰解個中孤獨。
傾訴!傾訴!冷看天地沈浮。——宋·無名《如夢令·青花瓷》。
4、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宋徽宗。
雨過天青雲破開,鬼谷下山入夢來。遠塵淡墨調煙雨,壹見傾心鐫畫臺。
——無名《七絕·青花》。壹、描寫青花瓷的詩句:1、《陶歌》龔 鉽白釉青花壹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
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青花濃淡出毫端, 畫上磁坯面面寬; 織得衛風歌尚絅, 乃知罩泑理同看。
青料惟誇韭菜邊 ,成窯描寫淡彌鮮; 正嘉偏尚濃花色, 最好穿珠八寶蓮。2、《青花瓷》幾生緣。
紫陌紅塵誰看透。曲飄然。
空了胭脂。 小樓殘夢鎖經年,雨綿綿,暗影畫幃簾,倦怠碧羅衫,壹個字,夜含煙。
郁金堂淺。楚河寒,冷茶軒。
望斷天涯無去處,風不解。3、《青花瓷》珍珠白沁就煙雨,孔雀藍映著月光。
瑩透的素顏,朦朧了琴弦上壹縷檀香。4、《青花》雨過天青雲破開,鬼谷下山入夢來,遠塵淡墨調煙雨。
5、龔 鉽《陶歌》白釉青花壹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青花濃淡出毫端, 畫上磁坯面面寬; 織得衛風歌尚絅, 乃知罩泑理同看。 青料惟誇韭菜邊 ,成窯描寫淡彌鮮; 正嘉偏尚濃花色, 最好穿珠八寶蓮。
6、憶秦娥《 青花瓷》色流香,青胎素描慢拂弦。慢拂弦,歲月浮華,壹夢千年。
可參造化天地妙,無極由來太極添。太極添,業火凝煉,玲瓏驚艷。
如夢令《 青花瓷》丹青妙筆玲瓏,紅蓮凝煉清泓。縱紅塵幾度,誰解個中孤獨。
傾訴!傾訴!冷看天地沈浮。
擴展資料:
1、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壹,屬釉下彩瓷。2、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壹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壹次燒成。
3、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3、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
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
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參考鏈接:青花瓷(瓷器品種)_百度百科。
4.關於“青花瓷”的古詩1、《青花瓷》 輕擡素指慢拂弦。
曲飄然,夜含煙。郁金堂淺,暗影畫幃簾。
望斷天涯無去處,風不解,雨綿綿。小樓殘夢鎖經年。
楚河寒,冷茶軒。空了胭脂,倦怠碧羅衫。
紫陌紅塵誰看透,壹個字,幾生緣。2、《青花瓷》珍珠白沁就煙雨,孔雀藍映著月光。
瑩透的素顏 ,朦朧了琴弦上壹縷檀香。3、《青花瓷》幾生緣。
紫陌紅塵誰看透。曲飄然。
空了胭脂。 小樓殘夢鎖經年,雨綿綿,暗影畫幃簾,倦怠碧羅衫,壹個字,夜含煙。
郁金堂淺。楚河寒,冷茶軒。
望斷天涯無去處,風不解。4、《青花瓷》珍珠白沁就煙雨,孔雀藍映著月光。
瑩透的素顏,朦朧了琴弦上壹縷檀香。5、《陶歌》白釉青花壹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
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青花濃淡出毫端, 畫上磁坯面面寬; 織得衛風歌尚絅, 乃知罩泑理同看。
青料惟誇韭菜邊 ,成窯描寫淡彌鮮; 正嘉偏尚濃花色, 最好穿珠八寶蓮。
5.贊揚瓷器的古詩詞有哪些質韞珠光堪作鑒,紋鏤花鳥具傳神盛得朱櫻千萬顆,滿盤琥珀為生輝。
細紋如擬冰之裂, 在玉壺中可並肩。青白釉傳色澤美,方圓形似器容珠色自粉青泯火氣,紋猶鱔血裂冰膚陶冶新平肇漢唐,宋明瓷奪寶珠光。
鮮明艷似美人霽,熱烈真如火焰紅。何止珠山留勁腕,早傳春色滿人間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好向中宵盛沆瀣,***嵇中散鬥遺杯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是中華文明展示的瑰寶。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壹個重要的創造。謝肇淛在《五雜俎》記載:“今俗語窯器謂之磁器者,蓋磁州窯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銀稱米提,墨稱腴糜之類也。”
當時出現的以“磁器”代窯器是由磁州窯產量最多所致。這是迄今發現最早使用瓷器稱謂的史料。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壹個重要的創造。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壹詞。
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制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制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壹般稱其為“原始瓷”。
6.求關於青花瓷的古詩,要有註釋,作者簡介,詩的由來,表達感情的那種龔 鉽《陶歌》白釉青花壹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青花濃淡出毫端, 畫上磁坯面面寬; 織得衛風歌尚絅, 乃知罩泑理同看。 青料惟誇韭菜邊 ,成窯描寫淡彌鮮; 正嘉偏尚濃花色, 最好穿珠八寶蓮。
在清代中晚期文壇上,龔鉽也許稱不上“著名”,但他壹生好學不倦,勤於撰述,於經、史、子、集俱有探討,而且其論事、論學、說理、吟詠之作,多別具“法眼”。
龔鉽,字適甫,又字季適,號漚舸,又作歐可、漚可,清代南昌(今江西省南昌縣)人,約活動於乾隆(後期)、嘉慶、道光時期。他壹生沈於下僚,以貢生援例為訓導,歷任廬陵(今江西吉安縣)、浮梁(今江西浮梁縣)等地教職。 清嘉道時著名文學家包世臣在其《藝舟雙楫》卷三《答陳伯遊書》中說:“南昌龔鉽,字漚可,年七十余。需次學博,好學不倦,四部俱有探討。嗜為詩,五言雅近陶、蘇,而溫雅謙抑不自足,與貴鄉人士大殊。”龔鉽著述有詩文多種,見於記載的有《六如集》、《樂府詩鈔》、《歐可雜著》等十余種。其中,只有少量刊印傳世,多數則以鈔本形式在師友間流傳。 在詩文見解方面,龔鉽基本師從同時代詩人舒夢蘭(1759—1835)觀點,詩論中不乏精彩之見。嘉慶間,他重刊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王猷定的《四照堂集》, 並將舒夢蘭所撰詞作選輯為《香詞百選》,於嘉慶十四年(1809)刊印流布。龔鉽的詩作,除道光三年(1823)所撰“陶歌”六十首外,今已大多不傳,目前僅見徐世昌編《晚晴簃詩匯》卷壹二二所載五言排律《記爨使君碑十二韻》和七言律詩《哭張船山先生即題序詩卷子》各壹首。 《陶歌》(亦名《景德鎮陶歌》),是龔鉽以記述景德鎮陶瓷生產、陶瓷歷史、陶瓷貿易、生產管理、民情風俗為內容,創作的壹組百首詩歌。詩每首七言四句,皆附有釋意註文。這組詩歌的構思和撰寫,應在嘉慶十八年(1813)至嘉慶二十壹年(1816)之間。當時龔鉽在浮梁縣當幕僚,當時的縣治浮梁鎮距舉世聞名的瓷都景德鎮不足十公裏。在此期間,他留心陶業,得睱經常去景德鎮,觀察陶瓷制作過程,與工人聊天,天長日久,他交上不少窮朋友,工人見他平易近人,便將許多燒瓷的艱辛和要領向他講訴:“余居浮梁幕四年,浮梁去景德鎮二十裏,每常往返必過鎮。爾時謁禦窯廠探坯房窯戶,看滿窯輒經日二三。朋好多土著,為指窯瓷攻苦,皆壹壹窮其原委。”龔鉽將這些親見親聞,譜之為歌詩,計有100首。後來,因作者離開浮梁,詩稿壹度失散;時隔七年,詩人從友人處復得舊稿,於是從中精選六十首,結集成書,題名曰“陶歌”,付梓刊印。
《陶歌》壹書初刻於道光四年(1824),遺憾的是,原版書迄今未見。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收藏壹本,為民國間中國書店鉛印本,題名則為《景德鎮陶歌》;書前有作者自序,述著書原委,書後有其友人楊振綱作跋,自序作於清道光三年(1823),跋作於道光四年。 用詩歌記錄當時的社會生活,是古代詩歌常見題材, 龔鉽《陶歌》以七言絕句形式,對景德鎮陶瓷業自采石、制坯、畫坯、上釉、裝匣、滿窯、燒窯、開窯到出售等環節,進行具體生動描述。此外,對當時的名窯以及陶俗、風物,也多有追溯和歌詠;特別是每首詩後所附的簡要註解,更具有文獻意義,堪稱壹部用詩歌寫成的陶瓷史。
摘錄龔鉽《陶歌》之壹:江南雄鎮記陶陽,絕妙花瓷動四方。廿裏長街半窯戶,贏他隨路喚都昌。之二:武德年稱假玉瓷,即今真玉未為奇。尋常工作經千指,物力艱難那得知。之三:百年風雅壹峰青,幾次攜琴環翠亭。看到壁間蝸寄字,也搜心語著陶經。
7.元代詩歌有哪些特點元初詩人多為宋金遺民,大多親歷過改朝換代的社會變革,因而某些作家如劉因、趙孟頫等的壹些詩作能較深刻地反映社會矛盾和民族意識,中期以後,社會趨於相對穩定,科舉取士的恢復又使知識分子有了進身的機會,特別是宋代的道學在此時發揮了“替金元治心”(魯迅語)的作用,許多詩人都兼理學家,他們繼承了宋儒重道輕文、扶世教化、止乎禮義的詩旨,詩風逐漸轉向雅正。
虞集、楊載、範槨、揭烗斯於此時號稱“元詩四大家”。後期的重要詩人有王冕、楊維楨等,他們的作品對元末尖銳的社會矛盾又有較多的接觸,風格亦較為多樣。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元代詩人中有很多少數民族的詩人,諸如耶律楚材、揭烗斯、薩都烗、貫雲石、馬祖常、烒賢、余闕等,他們的成就足與漢族詩人相頡頏。元人戴良在《丁鶴年詩集序》中曾評道:“論者以馬公之詩似商隱,貫公、薩公之詩似長吉(李賀),而余公之詩則與陰鏗、何遜(南朝末年詩人)齊驅而並駕。
他如高公彥敬、烞公子山、達公兼善、雅公正卿、聶公古柏,斡公克莊、魯公至道、三公延圭輩,亦皆清新俊拔,成壹家之言。”如薩都剌《上京即事》曰:“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與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川》壹樣,都非漢人所能描募。他們和漢族詩人壹起為***同繁榮中華文化而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