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北方農家習俗有哪些

北方農家習俗有哪些

農家的居住習俗

院落格局

四合院 清末至民國,太原居民傳統住宅有相對封閉的三合院、四合院以及二進院等格局,以正方形或長方形磚墁四合院為多見。太原市的四合院壹般多取坐北朝南對稱格局。北為正房,亦叫廳房,面寬五間為典型,壹門四窗,三明兩暗;也有三間的,壹門兩窗,壹明兩暗。東西兩邊為廂房,以三間為常見,入深不如正房。廂房北墻與正房之間留有壹定距離,名為“風岔”,俗稱“出氣”。南房壹般也是三間,稱為門房。東南角設置院門,稱為“門道”;西南角建有廁所,俗稱“茅房”。南面建房的院落可稱其為“四合院”,不建房者則稱為“三合院”。

舊時,有些富裕人家建有內外二重院落格局的二進院,內院為典型的四合院,外院只建東西廂房和南房。內外院之間的通道多在東墻位置,也有建在二重院落的中軸線上,將內院的南房分為兩半。

太原四合院的正房壹般都是高檐出廈的瓦房,正房東側多建有耳房。耳房通常為低矮的平房,用來儲存糧食,充當庫房,也有用來做廚房的。東西廂房多為平頂房,房頂用磚平鋪或由爐渣、石灰拌泥抹平。南房常為壹坡的瓦房。四合院內房屋為磚木結構,壹種是全部用磚和石灰砌成,稱為實結磚墻;壹種是外表磚砌,中間用土坯構築,按房間數量以木梁柱支撐橫梁。正房窗戶裝有通頂隔扇屏門,冬季糊上白麻紙防風保暖,夏季取下存放。

太原城區舊時有官宦富商的四合院住宅,建築較為考究。四面房屋為雙出水懸山式桶板瓦屋頂,正房頂有團花脊嶺,兩頭安放閉口獸吻;門窗架梁多有雕飾,護板有彩繪或浮雕;院庭內方磚鋪地並有花圃,種植樹木花草;院門建有門樓,飛檐鬥拱,門額多題寫“耕讀第”、“和為貴”、“勤儉傳家”等字眼;正對門內東房側墻上有磚雕影壁,多雕“福”字或“百壽圖”、“天官賜福”等圖案,影壁中間有壹神龕,供奉土地爺或其他神*5;門外兩旁多置青石獅獸或石鼓。

新中國成立後,太原市內四合院多經翻修,由原先的獨家獨戶居住轉變為多家多戶雜處,其格局發生許多變化。最顯著的變化是正房多改為五間三門,分割為各自獨立的三居室;窗格木扇大多被明亮的玻璃窗戶取代。

農家院落 太原市城鎮中四合院的院落格局,起源於鄉村中的農家院落,在漫長的社會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又反過來影響著農家院落的變化發展。

農家院落受當地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所限,具有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尤其是邊遠山區的莊戶人家,祖輩以獨家獨戶居住為主,其院落格局不同於城鎮的四合院。農具牲畜、柴草糧囤,以至雞狗豬羊,吃喝拉撒雜陳,都要有各自的處所安排。

太原境內農村的院落,在建築結構和布局上有著自己的特點。第壹,平川地方,村內房屋互相毗連,前邊房屋的後墻就是後面院落的正面墻。左鄰右舍,房墻相連,俗稱“連山連墻”。戶與戶對面而居,中間往往相隔壹條街道。山區則單門獨戶的院落較多。第二,在山區,高低層疊院落較為普遍,遠處望去酷似層層樓房。第三,處在交通要道或位於集鎮地方的村莊,房屋院落格局相對整齊,街道也相對平直。

山區的農家院落多以正房5間為院落中的主要建築。東西兩側廂房相對簡陋,多為飼養耕畜的牛棚或堆放糧草雜物的倉房。南面壹般不蓋房屋,或有土墻或有籬笆。農家院落的大門壹般設在東南角或西南角;忌諱將門開在中間,直沖正房,俗信以為大門沖著主人屋不符合風水,會犯沖,給家門帶來不幸。山區的窯洞院落因地勢有限,往往也是南邊不造屋,甚至東西兩邊也不造屋,或置碾磨,或搭畜圈。山村院落多將廁所修建在院外,有的地方幾戶人家***用壹處茅廁。

平川的農家院落多以三合院為主,南邊以院墻和大門組成,有的為出入方便或根據街巷位置將院門開在東邊或西邊。

新中國成立前,清徐等縣民居住宅院落貧富懸殊極大,最富者四合院占地廣闊,有前樓過廳、後樓配廳、東西壹出水瓦房,幾進院落。徐溝王氏天祿堂壹家還建有書院、戲院和花園等。稍次些的富戶壹般為前後兩院,正面主室謂之“悶房”,左右為配廳,東西南北相互對稱,兩院***有房屋二十多間。壹般人家則建四合院,以平房為主,東西南北各五間或三、五相間。較貧困的農戶多建磚柱土坯墻、土頂平房,南北各建三至五間,另兩面為土墻或籬笆。最貧窮的人家只有壹二間低矮土屋,全家老少幾代勉強棲身。

住宅形式

除了前述四合院及農家院的格局之外,太原境內的住宅形式還有窯洞、平房、瓦房、蓋板房和樓房等。20世紀80年代後,太原城市內開始出現居民住宅小區形式,以1983年首建的老軍營生活小區為標誌,包括綠地在內的生活設施配套以及社區管理服務齊備的生活小區形式已成為城市居住風俗發展演變的新特點。

窯洞 太原市東西兩山以及北郊、陽曲、古交、婁煩等山區的主要住宅形式是依山就勢而建築的窯洞。

太原東西山區自清至民國,百姓多穴土為窯。窯面多為壹戶3間,壹門兩窗,壹明兩暗。窯深2至3丈,3孔窯之間互相挖通留門。東山壹帶有的窯洞分前窯和後窯,即在住人的窯洞後壁再挖壹孔略小的窯洞作儲物用。舊時為防兵禍盜匪,許多人家都在窯洞內挖有隱秘的小洞,深入進去壹段距離再挖壹孔可以站立的暗窯,這種暗窯十分普遍,幾成風俗。面墻用磚石砌成的土窯稱為“包面子窯”,而大多數貧窮莊戶人的窯洞仍是土面土地。因窯洞冬暖夏涼,無需梁柱,許多不靠山的鄉村用磚石碹砌成窯洞房,房頂以厚土掩蓋,其舒適程度亦不亞於土窯洞。這種風習延續至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時間,許多企業單位從經濟實用和風俗習慣出發,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裏,為職工修築了大量的“平地而起”的磚碹窯洞宿舍,是太原近郊居住習俗的獨特景觀。

古交山區多依山開鑿窯洞,窯口用磚石砌面。汾河以南的黃土層土質疏松,故民間窯洞多立窯柱、架木梁。汾河以北地區多為山地褐土,土質堅硬,不需架設梁柱便可倚山築窯。當地窯口上有兩扇立窗可通風采光,兩側為外弧形三角窗格。窯門開在壹側,另壹側為四扇立窗,中間兩扇可開關。窯前開出壹片空地,建築平房以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當地窯洞院房面積大多近200平方米,也有不足100平方米的小院。富裕之家有建樓房的,也習慣先砌碹3孔窯洞,再在窯洞上修築瓦房;登樓臺階築在壹旁。

婁煩農村主要住宅也是窯洞,有土窯洞、泥坯(泥窩子)窯洞和磚砌窯洞。外型上部為半圓形,高約3.5米,寬3.5米,入深可達9米。土窯洞壹般在山腰劈崖鑿挖,窯口窗戶多糊白麻紙。有些人家為安全計,在窯洞兩側立柱,支2根至3根頂梁。當地人稱這種冬暖夏涼、省煤省柴的窯洞為“神仙洞”。過去人們為了節省耕地和躲避水患,絕大多數人家都住這種窯洞,成為祖輩承襲的居住風俗。20世紀80年代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於是紛紛下山,在山前平地上修建住宅,但其樣式仍然以石窯、磚窯居多。有些人修建壹種叫做“平坎碹”的磚窯洞,頂部拱形弧度較大,門窗寬闊,窯洞內寬敞明亮。窗口上部仍糊麻紙,下部安裝玻璃,外型比傳統的窯洞更為美觀。

平房 太原平房呈前高後低緩坡頂面,俗稱為“壹出水”。前面采用木柱式,滿面開窗設門。壹般為3間壹組,中間開門,壹明兩暗。後墻建築有土坯墻和磚殼墻兩種,省料費工。屋頂建築也有兩種方法,壹是鋪草或木苫用泥抹平;另壹種是用灰渣和石灰水拌勻,用木棒槌打而成。在太原平川農村中,平房極為普遍,農民常於秋季在房頂上曬糧。

古交境內的平房,前有出檐,散木蓋頂,抹二層泥,再用白灰、爐渣、煤末混和抹頂。待半幹時以木棒敲打瓷實,用青石塊磨光,黑亮結實,十分美觀。當地居民習慣在房頂四周砌磚,前檐安裝流水瓦。房前柱間砌壁墻,前梁下釘置欄板。窗戶上層三格臥窗,下層兩旁為兩扇固定立窗,中間為兩扇開關活動窗。舊式窗戶多以小木方格為裝飾,民國年間興起工字形和大方格裝飾,並在活動窗戶外加設護窗。許多農戶的平房頂面四沿並不砌磚,只在前檐處砌磚設瓦以作簡單裝飾,門窗甚窄。

排房 20世紀50年代初太原經濟建設大規模發展時期,人口激增,開始大量出現平房排房。其建築形式為青磚或紅磚砌墻,木屋架,屋頂硬山式雙出水,板瓦覆面,桶瓦蓋脊,坐北朝南,每戶壹至兩間,每排五六戶。壹般均為企事業單位職工家屬住宅,往往成片建築。“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至70年代末,由於居民家庭人口的增加和住宅建設的長期滯後,這些排房住戶大多在房前屋後接蓋小房以增加面積,形成壹種非常特殊的房屋結構布局,百姓俗稱其為“火車皮”。

瓦房 瓦房即上棟下宇式的磚木結構房屋,房頂作“人”字形,室內上有天棚,下鋪地板。瓦房頂面前後作坡為“兩出水”,為太原境內瓦房的主要形式;有前坡無後坡稱“壹出水”或“壹面坡”。太原的兩出水瓦房頂前坡斜面幾乎與房屋面積相等,前檐出廈較深;後坡屋脊位置幾與後墻垂直,坡面短窄,出廈淺。壹出水瓦房多為廂房,瓦房後墻上端即是屋頂最高處,壹般只砌壹溜花磚或瓦當裝飾並象征性地出檐。

瓦房多見於城鎮四合院或三合院落。

窩棚 窩棚是壹種原始而簡陋的居住形式,曾經是人類幼年時期的居住之所。新中國成立之前,太原境內有貧困者居住窩棚的記錄。新中國成立之後,窩棚只是流行在農家尤其是菜農和果農中間的壹種臨時性居住形式。每當夏秋兩季,田裏的菜蔬和瓜果需要晝夜看管,不讓外人或野獸來糟害,以確保菜蔬瓜果成熟和收獲。農家就會在田間選擇壹個有利於觀察的位置(壹般在幾棵大樹之間或地勢較高處)搭建窩棚。為安全計,窩棚躺臥之地要搭壹人多高,用粗壯樹幹橫向交錯固定,然後再搭建頂棚以防日曬雨淋,四周略擋風即可,留有許多空隙以便?望觀察。窩棚壹般只能容納壹兩人居住,其中除了設置些鋪蓋之外,並無其他生活器用。在太原境內許多建築工地的材料場邊,也曾有過窩棚的身影,20世紀80年代後,相對寬敞的帆布棚和簡易工棚逐漸替代了簡陋的窩棚。

樓房 新中國成立之前,太原市的樓房以二層樓為主,分布在官邸、學校和商業街鋪。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百姓尚無居住樓房的習俗。80年代後,居民住房逐漸向高層發展,以6層為常見。至90年代,20多層的高樓到處林立。太原城市改造,壹方面提高了太原市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居住條件,另壹方面也影響了太原市民的居住習俗。樓房居住形式主要從三個方面影響和改變了太原市居民的風俗習慣。第壹,四合院中鄰裏交往密切的風習被沖淡,人際關系趨於疏遠;第二,大部分老年居民仍然留戀四合院的居住習慣,這種心理習俗的改變需要有壹個適應期;第三,燃氣、爐竈、自來水以及采光、取暖等生活條件的改變,使得許多傳統的生活習俗逐漸消逝,新的城市風俗悄然形成。

陳設器用

陳設 室內陳設視家境貧富而定,富裕者家具描金繪鳳,壹應俱全,甚至古玩字畫,所在多有,而貧者之家少有奢侈之物。境內壹般人家都有壹大型“躺櫃”,這種櫃子長約7尺~9尺,較小的也有5尺,寬約3尺~4尺,高有3尺,呈長方體。櫃面前半部分為可以活動的蓋子,稱為“櫃門”,正中安裝壹個黃燦燦的銅鎖,用精制的銅片(多為樹葉狀)遮蓋鎖孔。壹櫃多用,既可代替桌子,亦能代替幾案,擺放裝飾的物件和敬神上供。家境好的要擺平櫃、立櫃,炕上擺放床櫃。

民國年間,太原商人以及官宦士紳人家十分講究室內陳設,典型的格局為:客廳下面擺方桌或卷角條幾,上擺自鳴鐘,兩邊配置花瓶、茶罐、帽筒等物,桌幾前擺放八仙桌,兩旁配以太師椅。再往兩邊靠墻立兩頂平櫃或博古架。

20世紀50年代前,太原百姓家中曾長期以火炕為臥榻,用青磚築成二尺多高的炕墻,炕內填充黃土,用土坯或磚撐起煙道,上面蓋炕板。火炕有捅火的炕眼。炕前地面挖壹個二尺見方的深坑作存放炕火灰渣之用,上覆木板。50年代後很少有人點炕火取暖,並逐步拆除土炕代之以木床。

器用 太原市居民的日常器用主要有炊具、餐具、茶具、酒具、燈具和衛生器具等。炊具和餐具前面章節已敘述。茶具在民國以前多用銅壺和黑鐵皮壺,飲茶用陶瓷或紫砂壺、碗。20世紀60年代後,多用搪瓷缸、玻璃杯喝茶,白瓷壺和瓷茶杯仍然多見。80年代曾流行用水果罐頭當水杯。現在的茶具多用各色玻璃杯和成套的白瓷杯,各種保溫杯亦十分流行。燈具在很長歷史時期中不斷演進。新中國成立前,麻油燈、豆油燈、煤油燈是家庭常用的照明燈具。麻油、豆油燈多以燈盞盛油點燃棉花撚,亮度較弱。煤油燈有陶制、木制、鐵制的,50年代至60年代普遍使用玻璃制的燈壺,俗稱“燈樹子”。夜間外出時點燈籠,燈籠有以竹為骨外張紗者,有鐵絲為架外糊紙的,有以馬口鐵為沿鑲玻璃的等等,後被桅燈取代。70年代後,太原城鄉基本都通了電,電燈照明家家必備,外出則多用手電筒。現代燈具豐富多彩,許多人家在客廳裏懸置吊燈、吸頂燈、筒燈等,鎢絲燈已逐漸被日光燈、節能燈代替。

自清代至民國,太原人洗臉用鐵盆、銅盆、瓦盆、砂盆,民國以後出現了搪瓷盆。拭臉用粗布或毛巾,去汙用土堿或豬胰子加堿搗爛制成圓餅狀,甚至有人用麻雀糞去汙。女人們洗頭常用皂角水。城鎮中人家多有木制的盆架,多為四條腿,高約70厘米,有的盆架制作精致,可以放置皂盒、掛毛巾。

很久以來,太原人用短笤帚掃炕,掃地則用高粱頭、葦穗等縛制的長把掃帚。雞毛撣子、馬尾制的拂塵和布條制作的“塵打子”也很流行。

現代城市的衛生器具變化迅速,隨著住房條件的改善,許多居民有了室內衛生間,洗浴、便溺器具壹應俱全。洗衣機在城鄉逐漸普及。掃帚、墩布、吸塵器為農居常見。但在太原境內偏遠的山區,由於生活條件和傳統習俗的作用,衛生器具則變化遲緩。

建築慣制

擇地擇日 清至民國,境內居民修建房屋要請風水先生(太原俗稱“二宅先生”)按四時八運、生辰八字來判定方位、地點和修築日期。俗以為在壹塊“風水好”的地基上建房,可以人財兩旺,否則會家遭不幸。選地基要順勢,壹般是坐北朝南,忌坐南向北。太原人喜好散居、靜居,久有“居不近市”的習俗,即使鄰近鬧市,也要弄個拐彎、轉個門角來躲避嘈雜。

古交、婁煩等地山區居民擇地以向陽避風為要。選好房址後要進行“謝土”(祭祀土地爺),民間俗信土地為土地爺掌管,動土之前要先表謝意。舊時太原城鄉居民選址擇日時都要燒香供神,祈求吉利。建房季節多擇夏歷四月,此時春忙已過,氣候適宜,農家能有足夠時間操持建房事宜。擇日仍由風水先生主持,先測定方位,如果認為是太歲所在方位,便要測算壹個太歲出遊的日子來偷修,如果實在測不到合適的日子,就要等到來年再修建,決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

破土起基 動土興建房屋時,境內民間講究要焚香設供,舉行破土儀式。壹般是面向測定的神*5方向擺香爐供品,在院裏掛壹塊紅布,並燃黃表紙、叩頭、灑酒,以告知神靈,俗稱破土。破土時有許多忌諱,如見到蛇,應立即停止動土,待蛇遊走後才可以繼續,百姓普遍認為蛇是土神的化身,千萬不可傷害。

打地基俗稱“打夯”。在太原、陽曲、清徐壹帶的平川地帶,舊時打地基講究土質,在挖好的地基壕溝中壹層壹層墊上石灰和硬土,壹層層夯實。打夯的工具是用壹根直徑七八寸的堅硬粗木制成,長約三四尺至六七尺不等,兩頭粗,中間細。夯土的壹頭平齊,木樁中間壹段掏空,橫插四根細木柱,兩人打夯時,壹人握兩根,齊起齊落。太原境內還流行壹種石制夯土工具,俗稱“石硪”,用石硪打地基亦俗稱“打硪”。石硪為方形石塊鑿成,上面安兩根橫木,大的石硪要四人擡打。打夯習俗流傳至今,如今許多地方修蓋民宅用上了電動打夯工具,由壹人手扶操縱方向邊打邊移動。在古交、婁煩、陽曲和清徐的山區中,有條件人家多開采山石作地基,將山石略為修整,壹層層鋪入地基壕溝,用石灰和泥砌牢砌齊。

上梁起墻 太原境內蓋房最講究“上大梁”,俗稱“立架”。壹般都要於此日舉行隆重儀式,響鑼鳴鼓燃放鞭炮。上梁時要選擇中午時辰,請“風水”先生在中梁處畫八卦、系紅布,並在梁上貼聯祝賀。紅聯內容多為“豎柱喜逢黃道日,懸梁恰遇紫微時”、“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太公在此,上梁大吉”等等。梁、檁、椽、柱多用松、榆、楊木,忌用槐、柳。古交壹帶以3間房為例,須用2柁、9梁、10柱、100條椽。每間面積普通為入深3.5米、寬2.8米。上梁起墻所需勞力除雇用木匠和泥瓦匠師傅之外,多為村鄰幫工,每日管飯。上梁那天,必須招待工匠以蒸饃、苫糕和肉燴菜,家家如此,約定俗成。

砌墻俗稱“起墻”。如是磚墻,磚需經水浸淫,然後用白灰或沙灰漿黏合。起墻有包芯墻、磚面墻、全磚墻和土坯墻等。包芯墻是中間用版築法做土打墻,四周圍砌磚沿;磚面墻是裏層為土坯,外表掛磚。全磚墻即自下而上全部用磚實壘。如壘土坯墻,也要在石基上先砌三至十壹層磚後才壘土坯,以保護土坯免遭地面水浸泡傾圮,土坯墻下的磚層俗稱為“過河磚”。土坯只用草泥黏合。境內很多地方的院墻悉用土打墻。打好基礎,裝實濕黃土,用木杵、木夯打實,然後把夾板往上提壹層接著打,打好墻後用圓頭鐵錘在墻面上搗成各種圖案,既好看,又結實。土打墻簡便快捷,節省財力,是太原市乃至黃土高原特有的土建形式。

太原境內民居的房高有壹定的講究,民間習慣以壹六數蓋正廳,如1.6丈、1.16丈、0.916丈;以三八或四九數蓋廂房,如1.38丈、1.038丈、0.938丈、1.049丈、0.949丈;門房以二七數為之,如1.27丈、1.027丈等。這樣形成門房低於廂房,廂房低於廳房,取義為“連升三級”。太原市內許多老院還在地勢上講究“步步高升”,進院門時要邁若幹臺階,門道向院中又邁壹級,院內進門房或廂房均要再邁壹級,而邁向正廳則通常要跨三級石階。

  • 上一篇:創匯時期指什麽年代
  • 下一篇:卡西歐數碼相機維修點,蕭山有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