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在古代是作為壹種冥器。唐代貞觀之治以後,國力強盛、百業俱興,但是同時也導致了壹些朝廷高官生活的腐化,於是厚葬之風日盛。唐三彩在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在中國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唐三彩誕生於唐代是有其文化淵源的。
唐三彩作為陪葬曾經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規定,壹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說可以允許他隨葬多少件,但是 達官顯貴們並不滿足於明文的規定,去做這種厚葬。於是這就形成了這麽壹種厚葬之風,這也就是唐三彩當時能夠迅速在中原地區發展和興起的壹個主要原因。
擴展資料常見的出土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馬、駱駝、仕女、樂伎俑、枕頭等。尤其是三彩駱駝,駱駝背載絲綢或馱著樂隊,仰首嘶鳴,那赤髯碧眼的駱俑,身穿窄袖衫,頭戴翻檐帽,再現了中亞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聯想起當年駱駝行走於“絲綢之路”上的景象。
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唐三彩制作工藝復雜,以經過精細加工的高嶺土作為坯體,用含銅、鐵、鈷、錳、金等礦物作為釉料的著色劑,並在釉中加入適量的煉鉛熔渣和鉛灰作為助劑。
先將素坯入窯焙燒,陶坯燒成後,再上釉彩,再次入窯燒至800℃左右而成。由於鉛釉的流動性強,在燒制的過程中釉面向四周擴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潤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駁絢麗的色彩,是壹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