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枕頭是用前後模具壓制而成,然後用刀雕刻五官和服裝線條,使其表情更加生動清晰。容器底部是平的,左右各挖了兩個小圓孔,避免密閉容器內的空氣被點燃後爆炸。牙齒是白色和淺灰色的。燒窯時以煤為燃料,窯內處於氧化焰氣氛,使釉面發黃,略帶灰色。器物底部有幾種釉面現象,就是文學家所說的“淚”。在這幅作品下面,有壹首寫於38年春的禦詩。
古代沒有電風扇,沒有冰箱,沒有空調。古人是否像2008年壹樣度過“夏天”?其實古人夏天不訴諸高科技,更貼近自然,更感性。他們也可以用自然的顏色和良好的品味度過夏天。
古代人主要靠扇子納涼,扇子多為竹制。古人稱之為“抖風”,也叫“涼友”。經濟條件好的人會買絲綢做的扇子,會很容易晃。文人在扇子上寫詩畫圖,真的很有意思。如果妳是壹個厲害的人,在炎熱的夏天,妳可以享受“人造風扇”的舒適。“人工風扇”就是把扇葉裝在軸上,在軸的中心綁壹根繩子。仆人拿著軸上的繩子帶動扇葉旋轉,可以產生涼風。當然,布衣是買不起這種扇子的。
它是中國瓷器的故鄉。我們的祖先很久以前就知道瓷枕是用來消暑的。瓷枕表面是釉面的,這樣的枕頭枕在頭上睡覺很爽。“半窗千裏,壹枕夜班”,“長夏難和,紗廚中午。如果晚上忘記睡覺,枕頭是最好的。”所有這些詩歌都表明,瓷枕是享受涼爽夏天的絕佳寢具。
古人夏天用蚊帳防蚊,但用蚊帳比現代人更感性。姑娘們把茉莉花、朱蘭等香花掛在帳篷裏,夜晚的帳篷沁人心脾,香氣四溢。技藝高超的女子用花枝編織麒麟、鯉魚等吉祥物,掛在床架上,可以做個好夢。古人還有掛香囊的習俗。香囊裏的很多藥材都有驅蚊驅蟲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菖蒲等,相當於隨身帶著“蚊子不叮”。
古人沒有冰箱冷藏食物,制作冰塊。冬天,政府在冰櫃裏儲存了大量的天然冰雪。有壹次夏天來了,有錢人買了冰或雪放在臥室裏,變成了“冰盤”。冰雪融化時,不斷散發出涼爽的空氣。制冷效果不亞於現在的空調,而且不耗電,不汙染環境。隨著宋代經濟的繁榮,果汁加冰塊的冷飲出現在民間。元朝時,蒙古人愛吃奶制品。他們把果汁、乳制品和冰雪混合在壹起。這種冷飲是冰淇淋的原型。後來凱爾波羅把這種吃法帶到了歐洲,經過改良,就有了今天的冰淇淋。
古人不僅知道消暑,而且知道“消暑不如解悶。”調整心態應對炎炎夏日是最好的選擇。唐代白居易寫過壹首《消暑》詩:“妳為何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