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中,哪咤是壹個“神童”,但在《封神演義》中,哪咤是壹個“靈珠轉世”。哪咤的來歷是什麽?這裏簡單討論壹下。
1,哪咤的爸爸。唐朝的鄭,名叫顧慎子,在《田凱傳》中說哪咤是“毗沙門王子”佛教有四大天王:多看、多見、持國、成長。毗沙門王是“多聞天王”之壹。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據說托塔國王格皮洛的壹個兒子曾經在亞穆納河中殺死了龍。這就是“是什麽造就了大海”的原型。在《封神演義》中,哪咤的父親變成了鎮守陳塘關的李靖,原型是初唐著名的藥師李靖。小說中的“多聞天王”名叫魔禮紅,後被姜子牙神化。西遊記裏,四大天王成了鎮守南天門的守門人。
2.哪咤的哥哥。在元代的宗教神話經典《三教起源大全》中記載“穆夫人生長子君白、次子、帥三胞胎哪咤”。電影裏,哪咤的哥哥沒有出現。相傳哪咤的兄弟分別叫“金白”和“白木”。按順序,哪咤應該叫“百水”。其實這三兄弟的名字都不是中文名,都是從梵文音譯過來的。“金白”翻譯成“君白”、“君白”,意為“寶瓶”,“白木”意為“解放”,“哪咤”意為“白娜”。
3.敖兵。這是對影片中人物的最大改編。看完電影,會被它帥氣的造型深深打動。據傳說,東海龍王的第三個兒子的命運非常悲慘。壹出場就被哪咤抽筋扒皮,死了。《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都沒有提到東海龍王大皇子,也沒有提到二皇子。網上說大皇子、龍王、二皇子分別叫“敖家”和“敖壹”,純屬扯淡。明代吳元泰的《東遊》中記載,大皇子名叫“莫姐”,被呂洞賓的飛劍所殺。二皇子在《東遊記》中沒有名字,但根據明朝戲劇《玉板八仙過海》,二皇子被命名為“龍毒”,也被呂洞賓殺死。西遊記裏唐僧的坐騎小白龍是西海龍王的三皇子,名叫敖烈。他還有兩個兄弟,分別叫莫昂和傲蓉。
4.哪咤。在影片中,哪咤是“神童”,在《封神演義》中,哪咤是“靈珠轉世”。朱零是鎮教之寶,由元始天尊禦虛宮負責人贈送給前原山金光洞弟子太乙。“因為仙人在1500年內造了殺身之禍,仙人還不夠,還需要《姜子牙封神》。朱零是姜子牙《尹正》的先鋒官員。自從它以哪咤的身份誕生以來,就肩負著殺人的使命,據說要殺壹萬七千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叫做”。敖丙幫助哪咤* * *搶了自己的命,對應的是《封神演義》中敖丙被哪咤殺死,鎧甲破碎對應的是“抽筋剝皮”。哪咤後來把李靖從死裏救出來對應“剜腸剔骨還父母”,最後百姓跪拜對應“哪咤宮被百姓燒了”。可以說,編劇付出了很多努力,對中國神話有著深刻的理解。
5、江山社稷圖。影片中國家的畫面給人壹種“盜夢空間”“神筆好馬”的感覺,視覺效果十分驚艷。《封神演義》裏,江山社稷地圖不是太乙真人的法寶,也不會落到哪咤手裏。其實江山社稷圖是女媧寫的,曾經借給二郎神楊戩。《封神演義》中最厲害的法寶就是“太極圖”,終極神器,可以化解壹切攻擊,無視任何防禦。但在老先生手裏,似乎沒有發揮出全部力量,經常被偷。有人推測《太極圖》的原主人是盤古,也就是後來的伏羲。
6.點亮燈。道士燃燈道士是元代佛陀的第壹個弟子,是靈九山覺遠洞的神仙之壹。他是道士的副教主,在解釋宗教方面的地位僅次於元代的佛祖和老子。他把法寶玲瓏金塔鋪給李靖收降哪咤。後來皈依佛門,成了“燃燈古佛”。但佛教不是這麽記載的。燃燈古佛在佛教中是極受推崇的。在佛教“縱佛三世”的體系中,“現在的佛”是聖人劫中的第四佛釋迦牟尼,“未來的佛”是聖人劫中的第五佛彌勒。彌勒時代到來之前,是內院菩薩。“前世佛”是燃佛,但不是劫聖賢中的第三佛。燃燒的佛在過去的莊嚴劫中成了佛,但它是91年聖賢劫前的佛,換算成世俗的時間是91* 1,343,840,000年前。他曾預言釋迦牟尼將來成佛,是教釋迦牟尼佛的老師。很多佛菩薩都曾經是燃燈佛的弟子。
7.道教。哪咤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的描寫大同小異,內容基本都是來源於三教探神。《西遊記》是崇佛抑道的典型,而《封神演義》只有道教,沒有佛教。兩者都有鮮明的宗教特色。《封神演義》寫得比《西遊記》晚壹點。而《封神演義》中描述的伐周發生在商代後期,《西遊記》中描述的玄奘取經發生在初唐時期。商紂王比唐太宗早1600年,東漢初年佛教傳入東方。中國沒有佛教,《封神演義》沒有佛教也很正常。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但當時應該只有圖騰崇拜,道教並沒有出現百家爭鳴。歷史上沒有生老子,所以當時沒有道教。道教在戰國末秦出現於皇宮,真正進入民間並形成宗教是在東漢甚至三國時期。
以上很多都只是玩笑。把歷史、神話、宗教混為壹談並不嚴肅,把道教和佛教放在壹起意義不大。然而,笑過之後,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我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