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全詩?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全詩?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出自《昆明大觀樓長聯》,作者為清代孫髯老先生,全文如下:

1、《昆明大觀樓長聯》全文

上聯: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下聯:數千年往事,註到心頭。把酒淩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壹枕清霜。

2、全文翻譯:

(1)上聯:五百裏浩瀚的滇池,在我眼前奔湧,敞開衣襟,推開冠戴,這茫茫無邊的碧波,多麽令人欣喜啊!看吧:東方的金馬山似神馬奔馳,西邊的碧雞山像鳳凰飛舞,北面的蛇山如靈蛇蜿蜒,南端的鶴山如白鶴翺翔。

詩人們!何不選此良辰登上高樓,觀賞那螃蟹似的小島,螺螄般的沙洲;薄霧中的綠樹垂柳象少女梳理秀發壹般搖曳;還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蘆葦,以及點綴其間的翠綠小鳥和幾抹燦爛紅霞。

盡情觀賞吧!切莫枉費了滇池四周飄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陽光下的萬頃沙灘,夏日婀娜的蓮荷,春天依依的楊柳。

(2)下聯:數千年的往事,湧上我的心頭,舉起酒杯,仰對長空感嘆,那些歷史長河中諸多的英雄,而今還有誰在呢?試想:漢武帝為了開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在長安挖鑿昆明湖操練水軍;

唐中宗派兵收復洱海地區,立鐵柱以記功;宋太祖手揮玉斧,面對版圖,將西南劃在界外;元世祖率大軍跨革囊及筏渡過金沙江,統壹了雲南。

這些偉業豐功,真是費盡了移山的心力啊!但是朝代更替之快,有如傍晚的雨,早晨的雲壹樣的短暫,連幕簾都來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

就連那紀功的殘碑斷碣,也都傾頹在夕陽暮靄之中。到頭來,只留下幾聲稀疏的鐘聲,半江暗淡的漁火,兩行孤寂的秋雁,壹枕清冷的寒霜。

3、全文註釋

(1)五百裏:《雲南通誌·地理誌》:“滇池為南中巨浸,周廣五百余裏。”

(2)幘:古時的壹種頭巾。

(3)神駿:指昆明東面的金馬山。

(4)翥:飛舉。

(5)靈儀:指昆明西面的雞碧山。

(6)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7)縞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鶴山。

(8)蟹嶼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島或小沙洲。

(9)風鬟霧鬢:比喻搖曳多姿的垂柳。

(10)翠羽:翠綠色的鳥雀。

(11)丹霞:丹紅色的雲霞。

(12)九夏:指夏季的90天。

(13)芙蓉:蓮花。

(14)漢習樓船:據《史記·平淮書》載,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樓船”以操習水軍,打通從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徑。

(15)唐標鐵柱:《新唐書·吐蕃列傳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蠻寇邊,“九征毀絙夷城,建鐵柱於滇池以勒功”。

(16)宋揮玉斧:玉斧為文房古玩,作鎮紙用.《續資治通鑒·宋紀》: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勢取雲南,以圖獻。帝鑒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 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17)元跨革囊:《元史·憲宗本紀》,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過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18)斷碣殘碑:歷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隨時間而斷裂殘破。

(19)孫髯,字髯翁,號頤庵,自號“咒蛟老人”、“萬樹梅花壹布衣”。生於清康熙年間,卒於乾隆年間,享年80余歲。孫髯壹生勤奮,著述甚豐,有《金沙詩草》、《永言堂詩文集》;

(20)大觀樓: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濱,在今昆明大觀樓公園內。園林初辟於明代。大觀樓初建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樓前懸掛孫髯長聯為昆明名士陸樹堂用行書書寫刊刻,至清鹹豐七年(1857)毀於兵燹。

擴展資料:

《昆明大觀樓長聯》創作背景

孫髯翁的長聯大約寫於公元1765年,當時官場腐敗,民不聊生,詩人完全是有感而發,壹氣呵成;在寫景的同時觸景生情,抨擊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規律,埋有清王朝也必然如此的伏筆。

在當時來講,這是壹種明顯的叛逆思想,具有“ 犯上”的嫌疑, 必然為當權者及其幫兇所不容。由於髯翁長聯已廣為流傳,深得人心,他們又不敢公然撤消這副著名的長聯,於是就有人用篡改字句的辦法,仿照孫髯翁的格式。

大觀樓長聯氣勢磅礴。上聯寫滇池風物,似壹篇滇池遊記;下聯記雲南歷史,似壹篇讀史隨筆。全聯180字,如壹篇有聲、有色、有情的駢文,妙語如珠,誦之瑯瑯上口。該聯想像豐富,感情充沛,壹氣呵成,被譽為海內外第壹長聯。

上聯突出壹個“賞”字,欣賞美景,溢於言表,描繪壹幅頗富滇池風物特色的風景畫。作者登臨樓上,首先寫眼前那茫茫空闊無邊的滇海,寫作者敞開衣襟、推開頭巾觀海的高興勁。

憑樓四望之後,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裏,那壹處處螃蟹和海螺狀的島嶼邊緣,點綴著如少女鬟髻鬢發般搖曳多姿的楊柳;那壹簇簇水草和瑟瑟的蘆葦,似禽鳥那五彩繽紛的羽毛點綴著水中的雲天和紅霞。

這裏,作者在描繪了眼前池中的勝景後,再次由己及彼,概嘆:不要枉費了美好的勝景啊——那四周飄香的稻谷,那波光萬頃 的浪濤,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風中的楊柳。作者通過寫景抒情,那心曠神怡的喜悅之情躍然紙上。

作者乘興看夠了眼前的美景之後,立即聯想起雲南風雲變幻的歷史,發出了無限的感慨——千古的英雄豪傑們,都隨滾滾的歷史長河悄然地流去了:那雄視壹代的漢武帝,為了打開西南通途,曾在長安鑿昆明池,訓練水軍;大唐皇帝曾冊封南詔,立鐵柱刻頌功德;

宋太祖竟手揮玉斧,劃疆立界,讓大理自治;元世祖忽必烈走甘肅經四川,占雲南滅大理,招降吐蕃,繼伐中原。這壹系列宏偉壯觀的景象,費盡了英雄們的移山心力,然而,這壹切猶如彩樓簾外縈繞的朝雲,不等珠簾卷起,便在蕭蕭的暮雨中消失了。

大觀樓長聯是詩、是畫、是歷史的鏡子,它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歷史命運,這種遠見卓識,隱寓於聯中的字裏行間。正因如此,該聯在歷史上曾多次被篡改更換,但始終沒有消失,反而更加重了其在對聯史上的位置。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昆明大觀樓長聯

  • 上一篇:古玩收藏中的難題
  • 下一篇:楊杏城是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