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古觀音寺之前,我先走上了象嶼的山路。我真的很想上山去看。最後,我停在校門口。發現山坡上的學校很漂亮,占了不少地。校門兩邊長著茂密的樹,尤其是墻邊長著兩棵柿子樹,枝頭掛滿了紅紅的柿子。
下午1點27分左右,學校廣播響起,學生開始上課。然後我彎下腰,沿著學校的山墻,來到了古老的觀音寺。在學校北墻外,我曾經停下腳步。學校裏孩子讀書的聲音傳來,真的很好聽,我忍不住停下來靜靜地聽了壹會兒。這所學校建了幾棟樓,最東邊是壹個大操場,旁邊是古老的觀音寺。多好的學校啊。
秋天是冷暖交替的季節,寒冷的日子越來越近。農歷八月還是壹個溫暖的日子,樹葉還是綠的,卻有壹種冷綠的感覺。壹個人走在山裏的路上,汽車零零星星的經過。與城市的街道相比,這裏還是安靜得多。我慢慢地走著。路上有農民擺的小攤,賣我自己種的蔬菜和水果。籠子裏有壹只大公雞。雖然沒買,但看到還是很開心。
寺廟的建築古色古香,除了樹,青磚瓦的房子,臺階上鋪的石頭,馬路和院子裏鋪的青磚,還有香爐和大水缸,似乎都有禪意的味道。
歷史是壹堆灰燼,但灰燼深處還有余溫。今天的古觀音寺是在原址上維修重建的。山門、大雄寶殿、鐘鼓樓、雲水寮都煥然壹新。步入其中,綠樹成蔭,綠草成蔭,青磚黛瓦,梵語吟唱,香煙繚繞。只覺得日子慢慢過,壹步壹個腳印的放松。壹個人的範圍很廣闊,妳卻進入了壹個佛國世界,淡淡的清香,細細的影子,晝夜交替如茶,人心是不等風吹就落的花瓣。
古觀音寺出名,當然是因為那棵千年銀杏樹,現在就在青磚砌成的墻裏面。若是深秋,銀杏葉黃,遊人如織。我也喜歡看千年銀杏樹的壯麗瞬間。我選擇在銀杏葉還綠的時候在樹下看,主要是怕人多。人少的時候,寺廟裏到處是鼓聲和晨鐘,壹種寧靜的心境,壹種肅穆的氣氛,從竹林到松柏,再到水中的荷葉,這壹切的景色都會是安靜的呼應。
沿著青磚鋪成的小路走,路的壹邊是小屋,另壹邊是富庶的竹林,迎面就是綠色的南山。雲霧繚繞山峰,陽光默默陪伴我。走過這短短的巷道,像壹把巨傘壹樣伸展著枝葉的千年銀杏樹慢慢映入眼簾。"我的路彎彎曲曲,穿過壹個被樹枝和鮮花遮蔽的山谷,通向壹個佛教靜修處."很快,我就站在了千年銀杏樹的圍墻上。壹方面是原始建築的禪意,壹方面是南山的磅礴氣勢。已有1400年歷史的古樹,歷經滄桑,依然生機勃勃。歷史需要見證嗎?這棵樹應該是最直接的記錄者。我站在青磚圍墻上,走近壹圈,看這段歷史的活標本。這棵大樹的天氣真是非同壹般。我想象著如果樹上所有的葉子都變成黃色的那種美——壹種黃色的火焰,特別是從山上發出來的,壹把巨大的金傘,地上鋪著金色葉子的毯子。到時候,古觀音寺壹定人頭攢動。那時候,我是不會進寺廟的。我會爬上山頂,站在高處欣賞美麗的風景。
從圍墻上向北望去,古老的觀音寺盡收眼底。兩側的幾個大廳和建築莊嚴有序,院子裏和通道旁樹木蔥郁翠綠。我特別喜歡這種安靜美好的感覺。
參天的千年銀杏樹,漸漸彌漫著淡淡的暮煙,寂靜的寺廟,以靜謐浸潤著我的身心。千年銀杏樹壹直在我身後,默默期待著葉子變黃的那壹天。那時候,金黃的樹葉掛滿枝頭,鋪滿思念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