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小學生發現大量黃金,被村民哄搶,現在那些黃金怎麽樣了?

小學生發現大量黃金,被村民哄搶,現在那些黃金怎麽樣了?

中華民族作為壹個擁有5000年文化傳承的民族,有無數的文化瑰寶以及傳統美德。從小,家長就會認真的教育孩子,告訴他們應該遵從傳統美德,做壹個善良而又正直的人。而在這些傳統美德當中,拾金不昧或許不是被踢最多的,但是卻是至關重要的。拾金不昧聽起來很簡單,然而真正要實施起來,卻極為困難。

從“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是我們所向往的社會。而這個社會能夠得以實施的前提,不僅僅是國家的治安穩定,政治清明,同樣也需要每壹個人的努力,這就應該從拾金不昧做起。在19世紀70年代,曾有壹個地方的人民,真正的詮釋了拾金不昧的意思,為國家的文物保護事業也做出了貢獻。

1972年,在內蒙古的放羊娃巴雅爾,與從前壹樣,按部就班地開始了自己壹天的生活。在他看來與往常沒有任何區別的壹天,卻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為後來事情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大清早,巴雅爾就開始了自己的放羊生活,作為內蒙古草原上的人民,放牧是巴雅爾最先學會的事情。這壹天,他照常趕著自己的羊群去壹片地勢低窪的草地,而就在他放牧的過程當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羊群中少了壹只小羊。

在當時那個年代,羊群對於每壹戶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就算少了壹只小羊,也要盡可能地將它找到並且帶回。後來,巴雅爾在尋找的過程當中,發現自己的小羊陷入到了沙窩裏面,而巴雅爾當時身邊並沒有任何工具,只能徒手挖掘沙子,將小羊盡快的救出來。就在巴雅爾徒手挖沙的過程當中,他挖掘到了壹塊從來沒有見過的金黃色的圓形物體。後來,成功將小羊解救出來之後,巴雅爾就趕著羊群,帶著這個挖出來的寶物回到了家中。

那時的巴雅爾還只是壹個小學生,對於這個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寶物,也只不過是如同自己發現的寶貝壹樣,展示給父母看。家裏人就不像巴雅爾這麽平靜了,因為他挖出來的這個寶物並不是別的,而是黃金。發現小羊陷入的沙窩當中有黃金之後,巴雅爾的家人就跟隨他壹同去到了那個地方,先後挖掘出了不少的黃金,當地的村民也壹同加入了爭搶的行列。

沒有過多久,文物保護的專家就聽說了這個“小學生發現大量黃金,被村民哄搶”的事件,因此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內蒙古,對這個沙窩進行了保護和挖掘。在專家的探尋之下,發現這裏可能是匈奴王的墓葬,在沙子的掩埋之下,更是有無數的寶物遺骸。在這樣的情形下,專家下令找回所有的文物,最後搜尋到了不少珍貴的古玩與文物。在得知這是匈奴王的墓葬之後,村民也意識到這是屬於國家所保護的文物,出人意料的是,村民並沒有將之前帶回家中的黃金據為己有,而是悉數的交給了專家。這些文物與黃金如今成了無價之寶,但最為難能可貴的,不僅僅是國家在文物研究方向,又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樣也是巴雅爾以及村民那拾金不昧的精神。

在1972年,中國遠遠不如今天這樣發達,能夠擁有這樣壹筆寶貴的財富,可想而知巴雅爾他們今後的生活會過得非常的富足。而事實上,巴雅爾以及村民並沒有貪戀財富,最後還是選擇將所有的寶物都上交給國家,因為他們認定,文物應為國家所有,他們也需要為國家的文物保護貢獻壹份力量。這樣的拾金不昧,以及這樣的大義,才是今天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學習的。

  • 上一篇:尋回者之古玩局中局什麽時候上映播出
  • 下一篇:小龍古玩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