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七彩丹霞景區、焉支山、張掖大佛寺、高臺月牙湖、屋蘭古鎮旅遊景區等。
1、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裏,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
2、焉支山:焉支山,也叫做“胭脂山”,位於山丹縣城東南45公裏處,據說是因為山上生長有壹種叫紅藍草的植物,可以做成紅色的染料,調以油脂後既可做胭脂使用,故名胭脂山,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
3、張掖大佛寺:張掖大佛寺景區因寺內有中國最大的室內涅_臥佛像而得名。寺院始建於公元1098年,曾為佛教勝地。室內臥佛涅_像長34.5米,金裝彩繪,形態逼真,視之若醒,呼之則寐。臥佛身後塑十大弟子,兩側廊房塑十八羅漢。
4、高臺月牙湖:位於高臺縣城西郊1公裏處,人稱“小江南”。屈曲環繞,狀似新月,故名月牙湖。公園占地總面積560畝,水域面積186畝。曲、拱、平橋交錯鋪架,亭、殿、臺相映成影。
5、屋蘭古鎮旅遊景區:古張掖郡轄十縣,屋蘭即為其中之壹,屋蘭亦作屋闌。《甘州府誌·風俗》稱:“屋闌今屋笆也,西漢以名縣,東漢晉魏訛闌(蘭)”。
張掖旅遊景點排名
1、張掖七彩丹霞景區
張掖七彩丹霞景區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它是國內唯壹的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域,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壹。
2、張掖大佛寺
張掖大佛寺始建於西夏王朝永安年間,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大佛寺內供奉著壹尊國內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此外還有土塔、山西會館等各具特色的古老建築,人們可以參觀朝拜,節假日時期都非常的熱鬧。
3、馬蹄寺
馬蹄寺又稱作普光寺,其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祁連山麓之間,是壹處歷經千年的龐大石窟寺院建築群,在石壁上有很多個石窟佛像,還有高層的石窟寺院建築,看起來非常的奇幻壯觀。
4、冰溝丹霞景區
冰溝丹霞景區是以赤紅的宮殿型丹霞地貌為主的自然風景區,其與不遠處的張掖丹霞地貌景區相比,丹霞的顏色比較單壹,丹霞的形狀也十分的獨特,很值得壹看。
5、國家濕地公園
國家濕地公園是西北地區最大的幾個城市濕地公園之壹,公園內有清澈的湖泊,大面積的蘆葦蕩,蔥郁的樹木和草坪花園等眾多環境優雅的景觀,空氣清新,風景迷人,是人們遊玩踏青的好去處。
張掖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1.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甘肅敦煌莫高窟和西千佛洞的總稱。它們是中國四大石窟之壹,也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開鑿於鳴沙山東麓的懸崖上。秦福建二年(公元366年),有門薩信眾來到這裏。看到鳴沙山上金光閃閃,佛數千,於是萌發了心,不斷修建,成為佛教聖地,取名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中國石窟藝術起源於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以石頭為主,而敦煌莫高窟的造像因為巖石不適合雕刻,所以以泥塑壁畫為主。壹般整個洞穴之前都是圓塑,後來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以壁畫為背景,融合了造型和繪畫藝術。唐代莫高窟有千余窟,現存492窟,其中魏32窟,隋110窟,唐247窟,五代36窟,宋45窟,元8窟。北朝的石窟中,主像通常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佛,主像兩側是兩危佛或壹佛二弟子二菩薩。雕像的背面往往與壁畫相連。洞穴的頂部和壁上布滿了壁畫。2.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沙角山。東西長約40公裏,南北寬20公裏,高數十米。東起莫高窟頂,西接黨河水庫。山峰陡峭,像壹把利刃,整座山由油性細粒黃沙組成。爬山的時候只覺得腳下的沙子會發出聲音。雖然我深壹腳淺壹腳,但我會再退壹步。爬山是極其困難的,但我仍然覺得很有趣。我用盡全力爬到了山頂。此時,我感覺到壹股帶著細沙的勁風,向我的身體襲來,歌聲不絕於耳,身後留下的腳印很快就消失了。據說壹陣狂風吹來,山頂落下的碎石隨著人體壹起落下,沙山發出巨大的聲響。平日微風吹來,宛若弦竹,故名鳴沙山。鳴沙山的日落景觀更是令人陶醉,是必去之地。月牙長約300米,寬約50米,環繞鳴沙山。泉邊白楊婀娜,泉中魚兒悠然遊。泉水是淺藍色的,清澈柔和,可口香甜。它因水面像壹彎新月而得名。月牙泉,壹個如夢似幻的謎。千百年來,沒有被流沙淹沒,沒有被幹旱幹涸。堪稱天下第壹大漠泉,令人嘆為觀止。3.敦煌敦煌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壹顆明珠,位於中國西北河西走廊西端,北緯40度10分,東經92度48分。西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安溪縣相鄰,南與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隔江相望。它是壹個被群山、沙漠和戈壁包圍的小綠洲。面積31200平方公裏,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9.3度。敦煌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有著輝煌的篇章。自漢唐以來,這裏就是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和中西交通要塞,是華容道交出的大都市。敦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名勝古跡眾多,自然風光獨特迷人。現存石窟寺廟、古墓葬、漢長城、關隘、古城、封鎖線、古驛站等文物241處。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舉世聞名的人類文化遺產,陽關、玉門關、鳴沙山、月牙泉,傳說中的臥瓦池、三味山、丫蛋鬼城,尤其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玉林石窟的文化藝術,漢長城、懸泉古跡,都令人神往。4.月牙泉雅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自漢代以來壹直是“敦煌八景”之壹,名曰“月泉車曉”。月牙泉南北長近百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月牙,故名。被稱為“沙漠第壹泉”。名山月牙泉景區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月牙泉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壹座名城。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這裏曾是中西文化名人薈萃之地。他們相互融合,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敦煌文化”,為人類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瑤泉,自漢代以來壹直是“敦煌八景”之壹,名曰“月泉車曉”。月牙泉南北長近百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月牙,故名。被稱為“沙漠第壹泉”。壹泓清泉彎,漣漪縈繞,碧綠如玉。在春天的流沙中,幹旱不竭,風沙不倒,是壹種奇觀。歷代學者對這獨特的山泉地貌和沙漠奇觀贊不絕口。5.鳴沙山在中國,有許多旅遊景點被稱為“鳴沙山”,其中敦煌鳴沙山因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而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因此單獨介紹。“神之傳道不同於沙,寒也自鳴。勢疑天攪。陰似礦,風猶銳,人臍刃不平。”這首傳神的詠物詩是唐代詩人對敦煌鳴沙山奇景的描繪。鳴沙山自古以來就以其鮮明生動的自然奇觀吸引著人們。西漢時就有記載鳴沙山演奏鐘鼓和管弦的音樂。《後漢書·郡縣誌》引用南朝《舊時代》雲:“山與山不同,水有懸泉之神”。《舊唐書地理》載鳴沙山,“天晴時,沙聲於旱城”。敦煌遺書載鳴沙山,“盛夏,人練之,聲振數十裏。端午節的習俗是城裏所有的孩子都在頂峰相會,沙吼如雷”。清代《敦煌縣誌》將“沙嶺清明”列為敦煌八景之壹。鳴沙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陽關遺址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裏的“古玩灘”上,因位於玉門關以南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漢就在河西走廊建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時建立了陽關、玉門關,以抵禦匈奴對邊疆的侵擾,管理西域。自此,陽關作為西域的門戶,是“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之地,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自西漢以來,許多朝代都將此地作為軍事據點,派兵把守。玄奘出家,從印度取道南絲綢之路,東行陽關回到長安,回到中國。邊塞詩人岑參曾寫下“兩年公務,兩年陽光”的詩句。宋朝以後,來自白龍堆的流沙吞噬,迫使人們東撤,陽關被無情的沙漠掩埋。如今,昔日的陽關城早已蕩然無存,唯壹的景象——墩墩山上的壹座烽火臺依然傲然挺立。7.甘肅敦煌丫蛋國家地質公園甘肅敦煌丫蛋國家地質公園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敦煌西北約180公裏,玉門關西北約100公裏。公園占地398平方公裏。主要是風蝕形成的丫蛋地貌景觀。地質公園內有各種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如蒙古包、駱駝、石鳥、石人、石佛、石馬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它就像壹座中世紀的古城,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建築都能在這裏找到它的縮影,令世人瞠目。入夜後,尖銳的強風發出恐怖的嘯聲,如同成千上萬只野獸的咆哮,令人毛骨悚然,故名“鬼城”。敦煌是古羅布泊的壹部分。屬沙漠平原地區,日照充足,雨量少,蒸發量大,多風季節,最大風力可達12級以上。在地質學上,它位於新生代(約6500萬年前)敦煌-疏勒河斷陷盆地的中心。丫蛋地貌的巖石形成於約7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是壹套河流相和湖泊相的砂質和泥質沈積物。顏色為灰色、灰綠色和卡其色。8.懸掛彈簧站點吊腳樓是壹座方形的小城堡,門朝東,四周是高大的院墻,邊長50米,西南角的碼頭上有壹座突出的炮塔。船塢系統由土坯制成,長、寬、厚約40、20、11厘米。碼頭西墻、北墻有3組12間不同時期的土坯墻平房(含壹套房),為住宅區;東側和北側為辦公樓;西南角和北面有3個馬廄;碼頭西南面有3個長約50米、南北向的馬廄。碼頭的西部是廢物堆積區。春吊被稱為90年——古代世界的壹個重要新發現。家,相當於後世的崗位。考古證據表明,就在李廣利伐大宛,得到壹匹血馬的同年(公元前101年),西漢就設立了壹個重要機構——宣權之,專門負責傳遞公文和郵件,接待過往的官員、使節和軍隊。9.模仿宋代古城敦煌以西10公裏,戈壁綠洲以東,漢代烽火臺以西,鳴沙山以南,大漠荒原以北。該市1987年7月為影視城,由日方出資,合作拍攝電影《敦煌》時由中方設計建造。由於敦煌的故事發生在宋代,城內所有景物均參照宋代風格建造,故稱仿宋敦煌古城或仿宋沙洲城,當地人簡稱為敦煌電影城或敦煌古城。電影拍完後,古城被移交給當地保護利用,成為中國西部的影視拍攝基地,為敦煌增加了壹個新的旅遊景點。古城規模宏大,總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1萬平方米。四周城墻用土坯砌成,有東、西、南三個城門。東城門仿照敦煌原有的東門,古樸典雅;西門塔高18米。它叫望京樓,樓上掛著西域匾。兩塔飛向空中,四角高,相距甚遠。城內有五個街區,分別代表汴梁、高昌、贛州、興慶。10.娃娃池天鵝停在這裏,黃鴨棲息在這裏,魚兒淺飛,鳥兒倒映在湖中。站在湖岸,可以看到晶瑩湛藍的湖水,紅紅綠綠的草原,壯麗的沙山,銀色的雪峰,讓人心曠神怡。據史書記載,梁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河南南陽新野有壹個叫奸商的小官。他的罪行受到了懲罰,被流放到這裏定居和養馬。當他放馬的時候,他看到壹群野馬每天傍晚都來臥瓦池喝水。壹天,他在野馬群中發現了壹匹獨特的駿馬。這匹馬身材高大,骨骼非凡,皮毛紫紅色,奔跑起來如火如荼。常牟取暴利知道漢武帝愛寶馬,於是設計將其俘獲,獻給漢武帝。為了讓馬變得神秘詭異,我謊稱它是從池水裏飛出來的。
張掖有哪些旅遊景點
壹日遊 七彩丹霞--馬蹄寺--大佛寺壹日遊 七彩丹霞--康樂草原--冰溝石林壹日遊 山丹大佛寺--焉支山--窟窿峽壹日遊 扁都口--皇家馬場二日遊七彩丹霞--馬蹄寺--扁都口--鄂博古鎮--阿柔大寺--東方小瑞士--卓爾山--牛心山-冰溝林海--張掖二日遊 七彩丹霞-冰溝石林-康樂草原-馬蹄寺-山丹軍馬場-焉支山--大佛寺三日遊 張掖丹霞--冰溝石林--康樂草原--馬蹄寺--山丹軍馬場--窟窿峽--皇城草原--雙石橋--沙溝寺
張掖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甘肅敦煌莫高窟和西千佛洞的總稱。它們是中國四大石窟之壹,也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開鑿於鳴沙山東麓的懸崖上。秦福建二年(公元366年),有門薩信眾來到這裏。看到鳴沙山上金光閃閃,佛數千,於是萌發了心,不斷修建,成為佛教聖地,取名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中國石窟藝術起源於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以石頭為主,而敦煌莫高窟的造像因為巖石不適合雕刻,所以以泥塑壁畫為主。壹般整個洞穴之前都是圓塑,後來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以壁畫為背景,融合了造型和繪畫藝術。唐代莫高窟有千余窟,現存492窟,其中魏32窟,隋110窟,唐247窟,五代36窟,宋45窟,元8窟。北朝的石窟中,主像通常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佛,主像兩側是兩危佛或壹佛二弟子二菩薩。雕像的背面往往與壁畫相連。洞穴的頂部和壁上布滿了壁畫。2.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沙角山。東西長約40公裏,南北寬20公裏,高數十米。東起莫高窟頂,西接黨河水庫。山峰陡峭,像壹把利刃,整座山由油性細粒黃沙組成。爬山的時候只覺得腳下的沙子會發出聲音。雖然我深壹腳淺壹腳,但我會再退壹步。爬山是極其困難的,但我仍然覺得很有趣。我用盡全力爬到了山頂。此時,我感覺到壹股帶著細沙的勁風,向我的身體襲來,歌聲不絕於耳,身後留下的腳印很快就消失了。據說壹陣狂風吹來,山頂落下的碎石隨著人體壹起落下,沙山發出巨大的聲響。平日微風吹來,宛若弦竹,故名鳴沙山。鳴沙山的日落景觀更是令人陶醉,是必去之地。月牙長約300米,寬約50米,環繞鳴沙山。泉邊白楊婀娜,泉中魚兒悠然遊。泉水是淺藍色的,清澈柔和,可口香甜。它因水面像壹彎新月而得名。月牙泉,壹個如夢似幻的謎。千百年來,沒有被流沙淹沒,沒有被幹旱幹涸。堪稱天下第壹大漠泉,令人嘆為觀止。3.敦煌敦煌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壹顆明珠,位於中國西北河西走廊西端,北緯40度10分,東經92度48分。西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安溪縣相鄰,南與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隔江相望。它是壹個被群山、沙漠和戈壁包圍的小綠洲。面積31200平方公裏,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9.3度。敦煌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有著輝煌的篇章。自漢唐以來,這裏就是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和中西交通要塞,是華容道交出的大都市。敦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名勝古跡眾多,自然風光獨特迷人。現存石窟寺廟、古墓葬、漢長城、關隘、古城、封鎖線、古驛站等文物241處。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舉世聞名的人類文化遺產,陽關、玉門關、鳴沙山、月牙泉,傳說中的臥瓦池、三味山、丫蛋鬼城,尤其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玉林石窟的文化藝術,漢長城、懸泉古跡,都令人神往。4.月牙泉雅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自漢代以來壹直是“敦煌八景”之壹,名曰“月泉車曉”。月牙泉南北長近百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月牙,故名。被稱為“沙漠第壹泉”。名山月牙泉景區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月牙泉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壹座名城。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這裏曾是中西文化名人薈萃之地。他們相互融合,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敦煌文化”,為人類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瑤泉,自漢代以來壹直是“敦煌八景”之壹,名曰“月泉車曉”。月牙泉南北長近百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月牙,故名。被稱為“沙漠第壹泉”。壹泓清泉彎,漣漪縈繞,碧綠如玉。在春天的流沙中,幹旱不竭,風沙不倒,是壹種奇觀。歷代學者對這獨特的山泉地貌和沙漠奇觀贊不絕口。5.鳴沙山在中國,有許多旅遊景點被稱為“鳴沙山”,其中敦煌鳴沙山因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而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因此單獨介紹。“神之傳道不同於沙,寒也自鳴。勢疑天攪。陰似礦,風猶銳,人臍刃不平。”這首傳神的詠物詩是唐代詩人對敦煌鳴沙山奇景的描繪。鳴沙山自古以來就以其鮮明生動的自然奇觀吸引著人們。西漢時就有記載鳴沙山演奏鐘鼓和管弦的音樂。《後漢書·郡縣誌》引用南朝《舊時代》雲:“山與山不同,水有懸泉之神”。《舊唐書地理》載鳴沙山,“天晴時,沙聲於旱城”。敦煌遺書載鳴沙山,“盛夏,人練之,聲振數十裏。端午節的習俗是城裏所有的孩子都在頂峰相會,沙吼如雷”。清代《敦煌縣誌》將“沙嶺清明”列為敦煌八景之壹。鳴沙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陽關遺址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裏的“古玩灘”上,因位於玉門關以南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漢就在河西走廊建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時建立了陽關、玉門關,以抵禦匈奴對邊疆的侵擾,管理西域。自此,陽關作為西域的門戶,是“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之地,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自西漢以來,許多朝代都將此地作為軍事據點,派兵把守。玄奘出家,從印度取道南絲綢之路,東行陽關回到長安,回到中國。邊塞詩人岑參曾寫下“兩年公務,兩年陽光”的詩句。宋朝以後,來自白龍堆的流沙吞噬,迫使人們東撤,陽關被無情的沙漠掩埋。如今,昔日的陽關城早已蕩然無存,唯壹的景象——墩墩山上的壹座烽火臺依然傲然挺立。7.甘肅敦煌丫蛋國家地質公園甘肅敦煌丫蛋國家地質公園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敦煌西北約180公裏,玉門關西北約100公裏。公園占地398平方公裏。主要是風蝕形成的丫蛋地貌景觀。地質公園內有各種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如蒙古包、駱駝、石鳥、石人、石佛、石馬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它就像壹座中世紀的古城,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建築都能在這裏找到它的縮影,令世人瞠目。入夜後,尖銳的強風發出恐怖的嘯聲,如同成千上萬只野獸的咆哮,令人毛骨悚然,故名“鬼城”。敦煌是古羅布泊的壹部分。屬沙漠平原地區,日照充足,雨量少,蒸發量大,多風季節,最大風力可達12級以上。在地質學上,它位於新生代(約6500萬年前)敦煌-疏勒河斷陷盆地的中心。丫蛋地貌的巖石形成於約7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是壹套河流相和湖泊相的砂質和泥質沈積物。顏色為灰色、灰綠色和卡其色。8.懸掛彈簧站點吊腳樓是壹座方形的小城堡,門朝東,四周是高大的院墻,邊長50米,西南角的碼頭上有壹座突出的炮塔。船塢系統由土坯制成,長、寬、厚約40、20、11厘米。碼頭西墻、北墻有3組12間不同時期的土坯墻平房(含壹套房),為住宅區;東側和北側為辦公樓;西南角和北面有3個馬廄;碼頭西南面有3個長約50米、南北向的馬廄。碼頭的西部是廢物堆積區。春吊被稱為90年——古代世界的壹個重要新發現。家,相當於後世的崗位。考古證據表明,就在李廣利伐大宛,得到壹匹血馬的同年(公元前101年),西漢就設立了壹個重要機構——宣權之,專門負責傳遞公文和郵件,接待過往的官員、使節和軍隊。9.模仿宋代古城敦煌以西10公裏,戈壁綠洲以東,漢代烽火臺以西,鳴沙山以南,大漠荒原以北。該市1987年7月為影視城,由日方出資,合作拍攝電影《敦煌》時由中方設計建造。由於敦煌的故事發生在宋代,城內所有景物均參照宋代風格建造,故稱仿宋敦煌古城或仿宋沙洲城,當地人簡稱為敦煌電影城或敦煌古城。電影拍完後,古城被移交給當地保護利用,成為中國西部的影視拍攝基地,為敦煌增加了壹個新的旅遊景點。古城規模宏大,總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1萬平方米。四周城墻用土坯砌成,有東、西、南三個城門。東城門仿照敦煌原有的東門,古樸典雅;西門塔高18米。它叫望京樓,樓上掛著西域匾。兩塔飛向空中,四角高,相距甚遠。城內有五個街區,分別代表汴梁、高昌、贛州、興慶。10.娃娃池天鵝停在這裏,黃鴨棲息在這裏,魚兒淺飛,鳥兒倒映在湖中。站在湖岸,可以看到晶瑩湛藍的湖水,紅紅綠綠的草原,壯麗的沙山,銀色的雪峰,讓人心曠神怡。據史書記載,梁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河南南陽新野有壹個叫奸商的小官。他的罪行受到了懲罰,被流放到這裏定居和養馬。當他放馬的時候,他看到壹群野馬每天傍晚都來臥瓦池喝水。壹天,他在野馬群中發現了壹匹獨特的駿馬。這匹馬身材高大,骨骼非凡,皮毛紫紅色,奔跑起來如火如荼。常牟取暴利知道漢武帝愛寶馬,於是設計將其俘獲,獻給漢武帝。為了讓馬變得神秘詭異,我謊稱它是從池水裏飛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