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鈁,生於河南新安鐵門鎮,1911年10月參與策劃並領導西安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 “第二槍”;張鈁不僅是壹位精於文韜武略、果敢勇猛的戰將,還是壹位不斷追求進步的革命者,他曾四處奔走討袁護國,也曾在抗戰時期大開糧庫救濟災民。解放戰爭後期,他毅然率部起義,和人民壹道迎來新中國的黎明。
張鈁戎馬壹生,後來又做了大官,但是他很少擺官架子,且輕財好義,所到之處對父老鄉親多平易近人;遇有貧苦,慷慨解囊;見到爭執,即予調解。回歸故裏,不騎馬,不坐車,見到鄉親,必先問侯;對無力求學者,給予資助。
新安張誌平等多人留學日本,都靠張鈁供給;新安縣鐵門鎮小學為張鈁創辦,縣、鎮兩家圖書館各藏《萬有文庫》壹部,也為張鈁捐贈。
張鈁紀念館位於河南省新安縣鐵門鎮,占地4200平方米,有房屋120余間,是壹座布局嚴謹、獨具特色的民國民居建築群。紀念館按照張鈁的人生階段,被分為12個展廳;張鈁後人捐贈的數百件張鈁遺物,被分散擺放在多個展廳。張鈁印鑒、抗戰勝利紀念章及張鈁手書的《孫子兵法》、穿過的大棉襖、家傳的象牙筷等舊物帶著歷史的味道,真實還原了張鈁的壹生。
5號展廳是“核心”,記錄的是張鈁在辛亥革命前後的事跡。展廳內,懸掛著張鈁在1913年任陜軍第二師師長時的戎裝照,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墻上還有壹篇張鈁於1912年寫的《辛亥革命壹周年抒懷》:“秦中起義,於今壹載。最可慘而不能忘者友人劉粹軒、錢定三……皆磊落光明,有死無降。與當世英雄豪傑再作壹番事業,以造福於萬姓慰己死之友,吾無憾矣!”
張鈁平素愛好書法,搜羅古今名人字畫法帖;他自已在戎馬倥傯中堅持臨池,曾為不少機關、團體、商店、個人書寫匾額,其工楷遒勁沈勵。
張鈁酷愛誌石,自號友石主人,常和章太炎、於右任等名人學者交往,壹同鑒賞古玩。周濟他人很大方,而自己的用度卻十分節儉,這為他後來創建“千唐誌齋”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經濟基礎。
張鈁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開始搜集唐代墓誌,全國各地凡有唐代墓誌者,他不惜重金購買,經過近五年的努力,收藏唐代墓誌壹千多件,成為首屈壹指的收藏大家,“千唐誌齋”便是在此基礎上修建起來的。
“千唐誌齋”所藏除唐代墓誌壹千多件以外,尚有北魏、西晉、五代以及宋、元、明、清誌石,上下縱橫壹千多年,猶如壹部誌石歷吏,也稱得上壹座獨壹無二的墓誌博物館,其中不乏名家高手的墨跡,如唐代武則天執政時期的宰相狄仁傑撰寫的《相州刺史袁公瑜墓誌銘》和趙孟頫書寫的《宜武將軍達魯花赤珊竹公神道碑》等,還有壹些無名氏撰寫,誌主為勛臣貴戚且史書有傳的珍貴史料,以及足以代表書法流派,從中可以尋繹出唐代書法源流規跡的珍貴文獻,還有被稱為近代書法藝術三絕的章太炎撰文、於右任書丹、吳昌碩篆刻的張鈁父親《張子溫墓誌銘》等,都足以為後人法。
書畫部分中也是珍品琳瑯滿目。書有清代王子弘所書行草條幅,北宋米芾所書行草對聯,明代董其昌所書行草橫披,清代孟津王鐸所書行草中堂,劉鏞所書草字條幅,陳鴻壽所書漢隸對聯,邵瑛所書狂草條幅,以及韓東籬、張人傑、靳誌、劉承烈、許震等所書的對聯、楹聯、條幅、橫幅、單幅等等,還有蔣介石撰文、賀耀祖書寫的隸體《張母王太夫人壽序》長篇。畫有清代大畫家、號稱“揚州八怪”之壹的鄭板橋畫並題詠的風、雨、陰、晴竹枝四態壹組屏扇和名為《醒》的竹幅寫竹,有王純謙手指畫的蘭草和題詠,還有漢畫線刻佛經故事與漢武帝夢境浮雕等等。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唐人墓誌***出土三千五百多件,千唐誌齋占有三分之壹還要多,更為可貴的是千唐誌齋收藏的書畫中有許多稀世珍寶,如堪稱國寶的武則天造字十九個,狄仁傑的《袁公墓誌銘》是迄今能看到的唯壹的狄氏手跡。
千唐誌齋收藏的唐代墓誌,為研究唐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對外關系提供了重要資料。同時,這些文獻資料,補充了史書之所缺,其中壹些墓誌又為研究書法藝術和書法源流提供了第壹手的善本,所有這些都是張鈁先生為祖國做出的重要貢獻。
張鈁先生的故居,坐落在新安縣鐵門鎮西後街路北,與千唐誌齋壹路相隔;張鈁故居規模龐大,坐北朝南,房舍絕大多數為磚木結構,基本保持著明清時期北方傳統民居的建築風格,特別是主體部分,為三進的四合院連環結構,布局嚴謹,錯落有致;但有別於傳統的,是它的門窗和內部裝修,其采用的是西式風格,尤其是大量采用了在當時需要進口的水泥、玻璃等建材,使得整座宅院呈現出中西結合的典型特色。
此外,張鈁在開封的舊居尚有三處:1、樂觀街,現開封市草制品廠,原來的建築已被拆除,1948年開封解放初期,中***開封市委就設在這裏;2、開封山貨店街原19號院,現鼓樓新天地;3、曹門裏朝陽胡同(亦稱火神廟後)路北19號,唯壹現存;鐵塔知止亭今日尚存,亭北側立有《知止亭碑記》壹方,系張鈁所撰,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