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怎麽辨別古玉真假?

怎麽辨別古玉真假?

滬上知名玉石專家錢振峰介紹說,色質是玉的自然屬性。壹塊古玉,無論是“傳世古”還是“出土古”,經過歲月的撫摸和水土的侵蝕,必然會留下種種色質的印記,從而為鑒別古玉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據。這裏所謂的“色質”,色即沁色,質指玉質。

玉是壹種像有生命的物質,具有善於吸收其他物質的特性。古玉器被埋入土中之後,壹方面會將近鄰的物質吸入自己體內,同時,其體內原有的物質也會起酸化作用。特別是地中水銀,會沁入玉質,同時相鄰之松香、石灰及其他各種有色物質也皆隨之浸淫到裏面,所以凡出土古玉,都會沾染上某種顏色,這便是所謂的“沁色”。而古玉出土之後,經過人體的盤玩,其體內的物質成分由於受到人氣的涵養,玉性又會慢慢復蘇,從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發生奇妙的變化,呈現出無光十色的豐富色彩。

相關新聞

* 宋代名瓷精品圖片:汝窯(組圖) (1.19)

古玉沁色是我國獨有的,它的價值不可等閑視之。據報載,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後外逃時懷中就揣著壹塊玉中之王———“脫胎”,後來在路上送給追隨皇室的軍機大臣王文韶。“脫胎”是壹塊質地優良的羊脂白玉,經幾百年埋於土中,飽經屍血、氣浸入,出土後又佩在人身上長達百余年,受活人氣息滲入,然後又入土、再出土,幾次反復才形成,存世罕見。據史籍記載,壹塊小小的“脫胎”浸入水中,可讓壹大缸清水變為通紅。

出土古玉沁色之所以會千差萬別,是由於入土地時間、地點不同,受沁的深淺程度不同所致。行業內有沁色“十三彩”之說,就是極言其色彩之多。古玉沁色的不同則主要和近鄰物質有關,壹般玉埋於土中,總會受到土的侵蝕,受土侵蝕較輕的稱“土蝕”、“土銹”,較重的稱“土浸”、“土斑”,它們都是受地氣熏蒸而致。壹般入土時間長的古玉,其“土銹”、“土斑”用刀也刮不掉,因為含沙性的土已經滲到了玉的肌理中,並與玉合而為壹了。受黃土沁的古玉顏色如栗子黃;受松香沁的古玉色如蜜蠟,呈淡黃色;受靛青沁的古玉色如青天,這是由於服裝上的靛藍深入到玉的紋理;受血沁的古玉顏色赤紅,稱“棗皮紅”,色深的稱“醬瓣紫”;受銅沁的古玉色如翡翠,稱“鸚哥綠”,這是因為銅器入土後,產生銅綠,如果玉器在它邊上,銅綠就深入其中,出土復原後色澤比翠更加嬌嫩滋潤;受地火影響的古玉則都變成白色,謂之“雞骨白”、“象牙白”、“魚肚白”等。受石灰沁的古玉成淡緋色,經過盤玩後,色如緋霞壹樣光彩奪目。

水銀沁有地中水銀沁和殉葬水銀沁之分,殉葬水銀沁又有大坑(大墓)、小坑(小墓)之別。完全受地中水銀沁的古玉,呈黃白色或微黑微青的顏色;完全是大坑水銀沁的古玉,呈黑漆色;小坑水銀沁的顏色則在黑的深度和廣度上比大坑要遜色;古玉上的水銀沁,大則連成壹片,小則成塊分布,更有的像線壹樣細,這些都是因玉質紋理堅密的不同和所處環境不同而有區別,但均具有色澤黝黑光亮的***性。黑白分明的古玉,壹半是由大坑水銀所沁,壹半是由地中水銀所沁。祝妳發財,祝妳好運。

  • 上一篇:壹鋤頭挖出237件文物,其中19件都是國寶級元青花嗎?
  • 下一篇:我國泥塑藝術是怎樣發展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