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說過,煙花三月下揚州,所以春天的揚州有非常多的美景,但是並不是說除了這個時間段,揚州就沒有可以有玩的了,其實在揚州還有壹些其他的時間可以遊玩,就單單說美食,壹年四季都合適呢。
最佳時間3月至6月李白在壹千多年前就說了“煙花三月下揚州”,春季是到蘇中最好的季節,此時桃紅柳綠、瓊花綻放,垛田菜花開得正旺,更有數不盡的民俗活動可參與。
7月至8月白天可在園林的綠蔭下乘涼,夜間可坐在畫舫裏,近距離感受瘦西湖、古運河、鳳城河、濠河的水上清風。
9月至10月蔬果豐收,銀杏飄黃,蘇中大地展現出希望田野的豪邁和壯美。此時魚鮮長成,壹路有吃不盡的江鮮水產。
11月至次年2月氣候濕冷,並不是遊玩揚州的最佳季節,不過也可能遇到別有風味的景色。部分景區進入旅遊淡季,食宿相對便宜。
吃在揚州早茶拿吸管戳破熱氣騰騰的蟹黃湯包,豬肉香和蟹黃鮮被壹起吸食,穿腸難忘!然後依次開吃淮揚細點,三丁包子是揚州頭牌,面發酵得軟中帶韌,雞丁、肉丁、筍丁按比例搭配恰當。
再就是被稱為“揚州雙絕”的翡翠燒賣和千層油糕,青菜葉拌入熟豬油、火腿做餡,皮薄餡綠;千層糕的糕分64層,層層糖油相間;而對梅幹菜包、素菜包這些平常細點的用心更讓人稱絕。
揚州人吃早茶的文化可與廣州媲美,壹碟燙幹絲,幾色點心,壹杯清茶,再忙也得先吃了早茶再說。“三春”(富春、冶春、***和春)是老揚州人最愛去的地方,為吃早茶妳必須“趕早”,最好在6點半前,否則就等著排長隊,壹般早茶在上午10點結束。
富春茶社
得勝橋35號;6:30~13:30,15:45~19:30
代表揚州傳統美食的百年老店。富春以花局起家,繼以茶座興旺,發展到淮揚大餐,富春包子成了揚州包子的代表品牌,本身就是壹段傳奇歷史。雖然揚州有太多類似的茶社,可到富春茶社老店用餐還是很多人的選擇,這裏也是旅遊團必來的地方。無論是早茶的點心,還是正餐菜肴,都值得坐下來慢慢享用。
冶春茶社
豐樂上街3號;7:00~22:00
蟹粉湯包冶春茶社揚州?GIS@Sam,CCBY-NC-ND2.0https://0x9.me/qjYOd
窗外是從禦碼頭開來的遊船,窗內是熱氣騰騰的蟹黃湯包,垂柳間映出揚州獨有的恬淡。《揚州畫舫錄》裏記載的百年茶社如今只剩下冶春,揚州人愛這裏,不僅因為好吃的早茶,更因整個茶社臨河而建,亭臺樓閣落於小橋流水之間,為吃,更為舒心的景致。即便如今冶春改建得更現代,也在多地開啟了連鎖店,這家店仍是人們最鐘情的,每逢周末會人滿為患,本地人根本插不進腳。
皮包水茶社
東關街153號;6:00~20:00
揚州人把早茶也叫作“皮包水”。想在揚州城聽聽揚州評話已經很難了,除了看揚州電視臺晚上9點播放的《揚州評話》過過癮外,妳還可以去皮包水茶社。早上九點半,這裏成了城中難得還能現場聽揚劇的地方。此外,在東關街眾多美食店中,這裏也是少數售賣淮揚菜正菜的地方,獅子頭、大煮幹絲都有,雖不算驚艷也能及格。遊客多的時候,上菜速度會減慢。
吃早茶,新店新方式
在揚州,壹些鹽商宅邸被開發成精品酒店和高級餐廳,從外面看似乎變成小部分人的私密空間,但它們同時作為景點對外開放,而且早茶或飲品的價格都算親民。在不打擾住客的情況下,可找個合心意的園子聽流水潺潺。
盧氏鹽商大宅,揚州“鹽商第壹樓”,在景點不開放的時候兼營餐飲,提供壹日三餐(7:00~10:00,11:30~14:00,17:00~20:00),其中早茶人均70元,用餐可免去參觀門票。
五經堂西餐廳(7:00~9:30)位於街南書屋(東關街309號)內,128元壹位的鹽商早點的確不便宜,但能在《揚州畫舫錄》中提到“詩文會”之壹的馬氏小玲瓏山館家用餐,也是另類體驗。街南書屋曾是“揚州二馬”的舊宅,內有與瘦西湖“前圭”魴齊名的“翔鳧”船魴,這裏也是壹家24小時書屋。
趣園茶社(瘦西湖路48號;7:00~14:00,17:00~20:30)趣園“四橋煙雨”原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壹,如今作為揚州迎賓館的淮揚菜體驗店對外開放,環境舒適度非壹般早茶店能比。68元國宴級別的早茶分量不小,味道講究。人少的話零點更合適些。
午晚飯清晨果腹,至午不饑。但到了飯點還得要進館子,在揚州不可錯過正宗淮揚菜。蟹粉獅子頭,肥而不膩,松卻不散。
文思豆腐,1.5厘米厚的豆幹片成24片,根根分明;大煮幹絲,上千縷細如絲的豆腐絲沈浮飄蕩其間這些聲名在外的美食各個考驗刀功。
而揚州廚師創制的三套鴨,將菜鴿去骨填入野鴨,再將野鴨去骨填入家鴨,帶出了獨特的味道;還有拆燴鰱魚頭,魚肉肥嫩、湯汁稠濃,都是值得品嘗的美食。
這時,肚子壹定早沒空間了,但還是惦記著聞名世界的揚州炒飯,如今揚州炒飯已出行業標準,雞蛋、幹貝、蝦仁、火腿、青豆等壹樣不能少,想吃最正宗的炒飯還數百年老店菜根香(國慶路115號)。
小小獅子樓
文昌中路458號;11:00~14:00,17:30~21:00
想吃到手工剁制的獅子頭,去小小獅子樓準沒錯。這裏的獅子頭是壹刀刀“葵花斬肉”做成的,兩拳頭大的極品獅子頭肥瘦適中,內含鹹鴨蛋,入口即化。老板是80後淮揚烹飪名師,用餐環境輕松,但要做好長時間等位的準備。
揚州景點園林
在揚州富庶的往日,帶著“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夢想的官員和商賈們打造自家府邸時,融江南園林的清秀雅致與北方皇城的奢華壯麗為壹體,南北風格兼具的揚州園林應運而生,形成了揚州城雍容繁華、富甲壹方的特色。
個園
鹽阜東路10號;旺季門票45元,淡季30元
旺季7:15~17:30,淡季7:15~17:00
個園的確配得上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齊名,並稱“中國四大名園”。穿行於四季假山園中,翠竹、石筍插植山林之間,營造了“雨後竹筍”的春景;往北走是青灰太湖石與睡蓮映襯的夏景;與之相連,利用了黃石堅硬棕黃的特性,栽植紅楓呈現出秋景。
但最妙的是面積最小的冬景,晶瑩的宣石堆疊正像是未化的積雪,疊石後墻開的24個風音洞,讓穿堂風吹出呼嘯西北風的效果,和臘梅壹道將冬景推到極致;冬園旁還開有兩洞,望出去正是春園裏的竹筍,冬去春來,四季輪回,壹圈逛下來,真為園主人的心思叫絕。
四季假山是“國內孤例”,強烈建議妳入園看看。面積不大的個園,在宅院設計上有很多可玩味的細節,如有導遊講解,便能更好地理解園林之妙。
何園
徐凝門街66號;門票45元;7:30~17:30
清代何芷_因看上造園大師石濤留存世上的疊石孤本“片石山房”而買下園子,之後擴建成中西合璧的宅院。園內不僅有亭臺樓閣,還大量采用西式結構設計,長達百米的復道回廊將主景和建築串聯,走在其中,壹扇扇漏窗“框”出不同的景致。
瘦西湖
大虹橋路28號;門票150元;5:30~17:00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描寫揚州的詩句實在太多,如朱自清所說,對“沒去過揚州而讀過些唐詩的人,在他心裏,揚州真像蜃樓海市壹般美麗”。
這裏原是揚州城北的保障河,乾隆下江南時,鹽商出資疏通河道,拓寬瘦西湖,沿岸建起亭臺樓閣,讓他可以從禦碼頭乘船前往大明寺。
雖然如今瘦西湖被規整得像市民公園,但小金山、釣魚臺、鳧莊、五亭橋以及仿北京北海的瓊島建起的白塔,依舊沿水岸次第展開,證明著當年的奢華。去瘦西湖要註意時節,春天百花爭艷時最美,但也是遊人最多的時候。
步行遊覽瘦西湖大約需要2.5小時,也可以乘坐觀光車,但正如乾隆選擇從水上遊覽那般,遊瘦西湖最好的角度還在水上,有了這位代言人,瘦西湖以150元的高票價遙遙領先揚州眾景點,若妳會在揚州久待,含瘦西湖、個園、何園、大明寺的門票和大運河遊船的220元聯票要實在得多。
瘦西湖景區外,還有建在大虹橋旁的盆景園,不收門票,環境清幽,擺放了揚派盆景的典型作品。
夜遊瘦西湖瘦西湖有畫舫夜遊,那時湖兩岸燈光全開,可觀賞夜景。遊覽路線從瘦西湖東堤到二十四橋(往返)。位於大虹橋旁遊船碼頭;船票120元;5月至10月周五、周六19:00~21:00不定時推出。
古建築和古街巷
來到這個有著2500年歷史的老城,壹定不要錯過探訪古街巷的機會。5.09平方公裏的老城區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老街區之壹。漫步在這些古建築和古街巷中,或許妳就能品味出揚州歷史文化的韻味。
盧氏鹽商大宅
康山街22號;門票15元
9:00~11:30,14:00~16:30
老揚州人講:壹戶人家有錢沒錢只要看其門樓和墻高就知道了。從康山文化園的街道上,仰看盧氏高達12米的墻體,青磚砌成的磚墻高聳厚實。走進去,是11進院落,200多間套房,置身其中會明白什麽是“藏富不露”,這便是盧氏耗費了近8萬兩白銀建起的深邃大院,也是揚州現存最大的鹽商住宅。
雙東歷史街區
雙東指的是東關街和東圈門壹帶的老街。登上宋代東門城樓,可眺望整條東關街,沒有哪兒比這條街更能體現揚州的鹽商文化和運河文化了。
舊日裏,古街上居住著眾多名人富商,他們留下了個園、胡仲涵故居、李長樂故居、華氏園、熊成基故居、逸圃等園林住宅以及200多家商鋪。如今1200年歷史的街道得到整修,遷回老字號,迎進新店鋪,熱鬧紛繁,仍是揚州的中心。
而往南些的東圈門則更純粹,看似被古玩和足藝占領的街道,也藏著不少深宅大院,有目前揚州保存最完整的鹽商住宅汪氏小苑(地官第14號;門票25元),以及壺園、丁氏鹽商、江上青故居等。
雙東街被辟為歷史古街後,迎來了大量遊人,要想更接近老揚州的魂,不妨往兩街之間密密麻麻的小巷深處走走,或等到夜過十點,店鋪打烊,獨享老街的靜謐。
東關街辨識老字號
剛到東關街的人,看到千米長街上的各式店鋪定會眼花繚亂,事實上,東關街確實有不少本地人常光顧的老字號。以下是壹些去蕪存菁後的真正老店。
揚州剪紙博物館(東關街412號)揚州剪紙在2010年被列入非遺名錄,這是中國剪紙博物館在東關街的展示店,5~68元可購得壹個剪紙或其衍生品。
楊綠春茶葉店(東關街388號)創於1908年的老字號茶社,創始人景鑒澄研制出的“魁龍珠”,將浙江龍井、安徽魁針和江蘇珠蘭按比例調配,最後用揚子江水沏茶,有“壹江水煮三省茶”的美稱。
謝馥春(東關街157號)中國第壹家化妝品公司,可溯源於1830年的謝馥春香粉鋪。謝馥春的鴨蛋香粉、冰麝油、“東方固體香水”等采用鮮花熏染、冰麝定香的傳統工藝,曾被清廷選為“貢粉”。東關街上的謝馥春有三家,最東頭這家有產品制作的現場展示,還能免費體驗古代美女穿越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