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座爛尾樓的位置,我相信很多人會更加驚訝,因為它在顏夕宮,很多人從《顏夕宮的故事》中了解到它,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實在明代,這裏也叫長壽宮。
然而,雖然取名長壽,卻頻頻起火。直到宣彤元年,繼承慈禧的玉龍皇後決定在顏夕宮修建壹座西式建築水廳,意為用水滅火,取名淩女曼軒。遺憾的是,該工程直到宣彤退位後才完工,最終成為名副其實的爛尾樓。
不過,就算是爛尾樓,其實也很厲害。要知道,當時故宮的磚木結構已經發展到了獨壹無二的水平,其結構甚至可以抵禦10級的地震,防火措施也非常完備(雖然發生了火災,也能迅速撲救),但偏偏玉龍太後要在這裏建壹座金屬結構的“洋樓”。
既然是要建,自然少了大國風範。在這個建築的設計中,需要建造壹個三層的水廳,以石頭和金屬為建築,以玻璃為墻面,這樣就可以在水邊看魚了。玉龍題寫“淩女曼軒”,俗稱“水晶宮”。此外,采用了國際先進的鋼結構施工技術。柱是鑄鐵預制構件,梁是熱軋工字鋼,用了很多熱軋角鋼,相當時尚。
據《清史》:“寧壽宮西,地掘為池,深十余尺。宮殿立於水中央,三層樓高九層,四角各有39座亭臺樓閣,以銅為樓,以玻璃為墻,空蕩明亮。進入其中的,如玻璃世界,墻的夾層,儲魚的水,下層也是玻璃做的,往下看,水池中間的魚可以壹條壹條數,水藻參差不齊,綠如畫,地板可以開合,船可以直接開到宮外。中上層也是玻璃做的。在上面壹層的頂部,有壹個用來存放魚的玻璃罐。樓梯置於宮外,東南閣曲折環繞,不知不覺漸起。
單看描述,似乎已經感受到了這種美好的意境。不幸的是,這座水晶宮命運多舛,這座“城堡”最初建於宣彤元年(1909)。但是因為1911開始的辛亥革命,僅僅建設了三年就被中途叫停了。
如果歷史的巨輪可以逆轉,那麽也許它還有機會完成建造,可惜時間的洪流只會洶湧向前。
公元1917年,張勛復辟,顏夕宮被直屬軍隊的壹枚炸彈直接摧毀。最後水晶宮無望,只能成為“爛尾”絕唱。
然而,正如故事總是反轉壹樣,2019年3月,將從故宮博物院顏夕宮地區的建築開始研究保護和修復。或許有壹天,我們可以看到靈女真玄的本來面目,感受現實中的水晶宮,讓原本只存在於文字中的美好真實地展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