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金馬鐙,南北朝
早期的鍍金物件多為小型鍍金青銅器,如戰國時期的鍍金車馬、鍍金鉤、鍍金馬等。秦代出土的鍍金器物相對較少。到了漢代,鍍金技術已經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出土的鍍金器物數量也很多,有大有小。壹些鍍金的物品甚至嵌有玉石、綠松石、瑪瑙等。,然後到了隋唐時期,鎏金器物的數量更多,多為銀胎鎏金。在明清時期,鍍金技術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除了裝飾品和佛像之外,鍍金技術也用於建築,如宮殿的寶鼎。比如故宮的鎏金銅獸、銅缸,青海湟中塔爾寺大金瓦寺的鎏金銅瓦。從古至今,鍍金技術廣泛應用於兵器、車馬、禮器、家用電器、印章、飾品、宗教雕像等。甚至今天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銘文也是由鍍金技術制成的,這反映了這項技術的超級生命力。
明永樂鎏金文殊
南朝陶弘景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鍍金技術的記載:“水銀...能把金銀熔成泥,人用電鍍也是真的。”這個記錄比鍍金物體的出現晚了八個世紀。明代方以智《物理要訣》中有對鍍金過程的詳細描述:“以水銀加金,銀器變白,放入火中,水銀去而金留,數次後變黃。”這些記載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要制作壹套完整的鍍金工藝卻是極其復雜的,其中的步驟、配料、技藝、配件都是極其精美的,這也是為什麽呈現出來的鍍金物品只延續了幾千年,而這項技術壹直流傳至今的原因。篇幅有限,鍍金技術的制作過程留給後面的文章講解。
清代銅鍍金牡丹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