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教我如何沏茶,如何選茶業,如何品茶,如何選茶器。

教我如何沏茶,如何選茶業,如何品茶,如何選茶器。

如何沏茶:中國各地泡茶之法高精亦大有區別。由於現代茶的品種五彩繽紛,紅茶、綠茶、花茶,沖泡方法皆不盡相同。大體說,以發茶味,顯其色,不失其香為要旨。濃淡亦隨各地所好。近年來賓館多用袋裝泡茶,發味快,而又避免渣葉入口,也是壹種創造。飲休既是精神活動,也是物質活動。所以茶藝亦不可墨守成規,以為只有繁器古法為美。但無論如何變,總要不失茶的要義,即健康、友信、美韻。因此,只要在健康思想的指導下,作些改進是應該的。當代生活節律不斷變化,飲茶之法也該越變越合理。法簡易行,但過簡通俗讀物是韻味佳趣。古法不易大眾化,但對現代工業社會過於緊張的生活,卻是種很好的調節。所以,發掘古代茶藝,使再現異彩,也是極重要的工作。據說福州茶藝館已恢復鬥茶法,使沫餑、重華再觀,實在是壹雅舉。談飲法,不僅講如何烹制茶湯,還要講如何“分茶”。唐代以釜煮茶湯,湯熟後以瓢分茶,通常壹釜之茶分五碗,分時沫餑要均。宋代用點茶法,可以壹碗壹碗的點;也可以用大湯缽,大茶筅,壹次點就,然後分茶,分茶準則同於唐代。明清以後,直接沖泡為多,壺成為得要茶肯。自泡自吃的小壺固然不光,但更我的是起碼能斟四、五碗的茶壺。所以,這種壺叫作“茶娘式”,而茶杯又稱“茶子。五杯至十幾杯巡註幾周不停不撒,民間稱為“關公跑城”。技術稍差難以環註的也要巡杯,但需壹點壹提,也是幾次才均勻茶湯於各碗,引謂“韓信點兵”。

泡茶掌握茶水比例

總覺得在家喝茶與在茶館裏喝滋味不同,探究原因,我以前總歸結為家中和茶館環境、氛圍不同,因而導致心情不同,從而影響口腔裏、舌尖上的滋味,但最近壹位專業人士相告,其實這最大的原因很可能是沏茶時不同的茶水比例所致。

泡茶有很多講究,不同的地方泡茶的方法雖有不同,但基本要求是壹樣的。為了使茶葉的色、香、味充分地沖泡出來,使茶葉的營養成分盡量地被飲茶者利用,其中應註意茶、水的比例。

壹般來說,茶、水的比例隨茶葉的種類及嗜茶者情況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檔茶用量可少壹點,粗茶應多放壹點,烏龍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應多壹點。對嗜茶者,壹般紅、綠茶的茶、水比例為1:50至1:80,即茶葉若放3克,沸水應沖150至240毫升;對於壹般飲茶的人,茶與水的比例可為1:80至1:100。喝烏龍茶者,茶葉用量應增加,茶與水的比例以1:30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葉3克沖開水250毫升;壹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沖開水150毫升。

如何選茶葉:古聖賢說,大禮必簡,大樂必易。好茶也是相通的。

壹款茶大致從其色,香,味三個方面鑒別。

色:看茶湯油亮、通透、清澈的程度。

香:聞其香是否自然,有沒有雜味。

味:嘗其味,滋葉,甜、苦,回甘程度。

最後看看葉底,肥厚、舒展、油潤、彈性程度。

下面介紹壹種非常簡便的試茶方法給茶友。

準備幾個約250毫升的通透玻璃杯。可鑒別壹款茶,或幾款不同茶同時對比。稱3克待鑒別的茶,放入杯中,用大開水,沖泡入杯,約五分之四水位。

觀察:1.茶葉舒展快慢程度。茶葉舒展越快茶就越好。

2.伸縮度(茶葉未展開與完全展開的對比度)。伸縮度越大茶就越好。

3.看茶湯。茶湯越通透、油亮、清澈,茶就越好。

4.聞香。香氣越自然並沒雜味,茶就越好。

5.品味。浸泡5分鐘可試其味,滋味越厚,甜、苦平衡,回甘強而持久,茶就越好。

6.看葉底。葉底越肥厚、油潤、富彈性,茶就越好。新茶友剛開始時,最好用2款以上的茶作對比。熟練後,就算單獨試壹款茶,都會清晰。

用通透的玻璃杯,可集看茶葉舒展快慢,伸縮度,茶湯,葉底及試茶於壹身,省時省力

。這種方法既簡單又方便;既直觀又容易;既客觀又準確。用蓋碗技巧沖泡,尤其用紫砂壺沖泡,都會改變或提升茶性。

如何品茶:先說怎樣品茶:品茶可用備、洗、取、沏、端、飲、斟、清八個字來概括。具體是:

備:是品茶的第壹道工序,包括對茶葉、開水、茶具和品茶環境四方面的準備工作。

洗(溫):指對茶具的洗滌、熱燙過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溫杯的作用。

取(選):按客人的品種、嗜好和飲茶習俗,備齊多種茶葉品種,讓客人點茶和供客人選用。

沏(泡):沏茶時手勢動作要輕柔持重,倒開水時要把茶壺上下拉三次,高沖低調,即“鳳凰三點頭”。目的是為了使茶葉在杯中能均勻地吸水,有處於茶葉在杯中顯色、透香和吐味。此時還要仔細辨別沏茶的水聲 ,仔細觀察茶葉從浮到沈的形態變化。

端(敬):端茶給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邊緣或握住杯身,正確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墊托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過茶後不能舉杯壹飲而盡,吃口要小,可從杯口吸吮壹小口,茶水通過舌頭,擴展到舌苔,直接 刺激味蕾,此時可以微微、細細、啜啜品之。

斟(加):給客人斟茶時,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開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國有“淺茶滿酒”的習慣 必須註意禮節,壹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為宜。

清:要等客人離後,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來以備下次之用。

所謂品茶,往往品的是感覺,並隨著季節、環境、與個性的不同而不同。

就季節而論,若在春風拂面之際,品壹品新茶,吮壹口嫩綠悠悠的碧螺春,即有春日晴明的愉悅;夏日炎炎,飲上壹杯碧綠生青、滿口生香的“茉莉茶”,身心便有浸泡在綠陰中的感覺;秋高氣爽,收獲在望,那時最好沖壹杯“龍井”、“毛峰”,慢慢地咂咂,細細地品品,反反復復地想想,這是壹種心境;而在隆冬,泡上壹杯“鐵觀音”,望著杯中熱氣氤氳的橘紅色茶水,則會從心頭彌漫出壹股暖融融的情調。

由於個性所驅,品茶之相亦不相同。有的朋友是急性子,壹向辦事風風火火。按其性情便不習慣慢慢細品,故壹上來就大口地飲。也有極好耐心的朋友,此君品起茶來,就像“咪”老酒壹般,偶爾呷上壹小口,說話也像溫吞水,壹派篤定泰山、穩坐釣魚臺的派頭。而像我,大約算是中間派,不疾不徐。夜間寫稿,有時文思受阻,就會壹個勁地喝茶,似乎茶水能貫通思路;有時文思順暢,則會忘了喝,需好壹刻工夫,才能想起,慢慢嘬上壹小口,復又埋頭電腦屏前,不斷敲擊鍵盤。所以此類品茶有疾有緩,二下扯平,適中而已。

品茶種種,說道甚多,但大體而言,所謂品茶就是感覺。

再說下品茶該註意的2個事情:

“品”字三個口,壹杯茶需分三口品嘗,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註視泡茶師壹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1 品紅茶七大法則

1. 新鮮的冷水註入煮水壺裏煮沸:

因為水龍頭流出來的水飽含了空氣,可以將紅茶的香氣充分導引出來,而隔夜的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溫瓶內的熱水,都不適合來沖泡紅茶。

2. 註入正滾沸的開水,以漸歇的方式溫壺及溫杯,避免水溫變化太大:壹般茶壺的造型,都有壹個矮胖的圓壺身,是讓茶葉在沖泡時有完全伸展及舞動的空間。

3. 謹慎斟酌茶葉量:

沖泡濃茶,每人用1茶匙的量(約2.5g的茶葉量),但是想要泡出好紅茶,建議最好以2杯的紅茶葉量(約5g)來沖泡成2杯,較能充分發揮紅茶香醇的原味,也能享受到續杯樂趣。

4. 將滾水註入壺裏泡茶:

水開始沸騰之後約30秒的時間,水花形成像壹元硬幣大小的圓形時,來沖泡紅茶,最適合不過的了。

5. 靜心等候正確的沖泡時間:

因為快速的沖泡是無法完全釋出茶葉的芳香,壹般專業的茶罐上,都會專業的標示出茶葉的濃度大小(Strength,即強度),這關乎到茶葉沖泡的時間。例如:濃度分為1-4級,1為最弱,4為最強。沖泡時間則是從2分鐘到3分半鐘,依次遞減。

6. 將壺內沖泡好的茶湯,倒入妳喜愛的茶杯中:

茶杯雖有各種不同的造型,但壹般而言,都是屬於底較淺而杯口較寬,因為這樣除可以充分讓飲茶人享受到紅茶的芳香,還可以欣賞到它迷人的茶色了。

7. 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糖或牛奶:

若是選擇喝純紅茶,所著重的完全就是紅茶的本色與原味。而奶茶用的茶葉壹般而言都屬於口味較重,並帶有壹些澀味,但是加入濃郁的牛奶之後,澀味會減低而且口感也變的豐富壹些。

品綠茶

2 綠茶的品飲,大致有如下程序: 

壹、選具?大凡高檔細嫩名綠茶,壹般選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飲茶,而且無須用蓋,這樣壹則增加透明度,便於人們賞茶觀姿;二則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鮮嫩色澤和清鮮滋味。至於普通綠茶,因不在於欣賞茶趣,而在於解渴,或飲茶談心,或佐食點心,或暢敘友誼,因此,也可選用茶壺泡茶,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壺泡”。 

二、潔具?就是將選好的茶具,用開水壹壹加以沖泡洗凈,以清潔用具,平添飲茶情趣。 

三、觀茶?對細嫩名優綠茶,在泡飲之前,通常要進行觀茶。觀茶時,先取壹杯之量的幹茶,置於白紙上,讓品飲者先欣賞幹茶的色、形,再聞壹下香,充分領略名優綠茶的天然風韻。對普通大宗綠茶,壹般可免去觀茶這壹程序。 

 四、泡茶?對名優綠茶的沖泡,壹般視茶的松緊程度,采用兩種方法沖泡?壹是上投法,它適用於外形緊結的高檔名優綠茶,諸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蒙頂甘露、徑山茶、廬山雲霧、湧溪火青、蒼山雪綠等等,即先將攝氏75—85度的沸水沖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茶葉便會徐徐下沈。對條索比較松散的高檔名優綠茶,壹般采用中投法,即先置茶,後沖入沸水。至於普通大眾茶,當然是先置茶後沖水了。 

 五、賞茶?這是針對高檔名優綠茶而言的,在沖泡茶的過程中,品飲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湯的變化,茶煙的彌散,以及最終茶與湯的成相,以領略茶的天然風姿。  

六、飲茶?飲茶前,壹般多以聞香為先導,再品茶啜味,以品賞茶的真味。另外,綠茶沖泡,壹般以2-3次為宜。若需再飲,那麽,得重新沖泡才是。

最後是品烏龍茶

在品茶中,尤以品烏龍茶的方法最為講究、復雜。客人入座後,先分好茶托,將沸水倒入紫砂壺、茶海、品茗杯、聞香杯中以溫壺燙盞,繼而將沸水澆在紫砂壺外表上,名曰“封壺”。接著,把茶荷內的烏龍茶經茶漏用茶撥輕輕撥入壺內,又曰“烏龍入宮”。前後兩次封壺、沏茶,再將茶水倒掉,稱為“洗茶”。洗茶之後,再次將沸水倒入壺內,在倒水時要特意使壺嘴“點頭”三次,名曰“鳳凰三點頭”,以示對客人的尊敬。接著用茶壺蓋把浮在水面上的茶末刮去,稱為“春風拂面”。給茶壺封蓋之後,再用沸水淋壺身,為的是保持壺內外溫度的壹致,此舉稱為“重洗仙顏”。這時,主人應用茶夾把沸水燙過的聞香杯、品茗杯壹壹放在客人面前的茶托上,接著把過濾網放置在茶海上,將壺中的茶經過過濾網倒入其中,然後用茶海斟入客人的聞香杯裏,此為“分茶”。通常茶水只斟七分滿,留下三分是情誼——這就是茶文化的特殊含義了。最後的程序也就是到了聞香品茗之時了。先將聞香杯中的茶水輕輕旋轉倒入品茗杯中,然後用手搓壹搓柱形的聞香杯,香氣便從杯底漸向杯口散溢,端至唇邊,馥郁撲鼻、沁人心脾,此曰“聞香”。之後,用拇指和食指扣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著杯底,此稱為“三龍護鼎”。先要仔細欣賞茶水的湯色,然後分三次細細品啜。分三口喝幹是緣於“品”字有三個口,就是人們通常所講的三口茶暗含“壹苦二甜三回味”之意.

品茶藝術的主要內容:

嘗茶:從幹茶的色澤、老嫩、形狀,觀察茶葉的品質。

聞香:鑒賞茶葉沖泡後散發出清香(包括留在研究會蓋上的“蓋面香”)

觀湯: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之過程,茶葉溶解情況及茶葉沖泡沈靜後的姿態。

品味:品賞茶湯的色澤和滋味。

唐宋時品茶工於煎,重在品茶湯的湯花。對茶湯的色、香、味,則以色為主。進入瀹茶的明清時代,品茶則工於“淪”,重在品茶的味和香了。

品茶如參禪。而飲茶因能清心寡欲、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壹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祥、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壹杯,淡風論雅;蕓蕓眾生,壹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品茶藝術之延伸——欣賞茶葉的外形美:

品茶時欣賞茶葉的“外形美”,是品茶藝術的延伸,是品茶者的賞心樂事之壹。茶葉的外形可謂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在茶葉大家庭中,形形色色的茶葉,似珠、似花、似針、似矛、似眉、似碗、似螺、似片······

品茶與其他飲茶方式的不同。

品常飲茶按飲茶方式不同,可分為:品茶、喝茶、飲茶、灌茶四種,其中品茶,或稱品茗,為飲茶之最高方式。

壹般習慣,江浙滬愛飲綠茶,廣東、香港愛飲紅茶,福建、臺灣愛飲烏龍茶,雲南愛飲普洱茶,而我國北方則大多愛飲“香片”(即花茶)。

在國外壹般來說,歐美喜歡飲紅茶,非洲愛飲綠茶,東南亞也偏愛烏龍,日本則嗜好蒸青綠茶。

烏龍茶的品飲,烏龍茶的品飲,和壹般茶葉不同,自有它的獨特之處。品飲前,先用“高沖、低斟、括沫、淋蓋”等傳統方法沖泡。品飲時,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邊沿,中指頂住杯底,戲稱“三龍護鼎”。

以前剛喝茶時,對於香氣並不那幺敏感,喝了壹年之後,對於香氣已經有明顯的區分,三年之後(茶葉接觸多),大概對於所有的香氣都了然於胸。當然有部份香氣自己是不覺得香,全憑別人的感受得知,於我而言,那種香味只是類似菊花的“悶悶味”。至少,經過訓練之後,嗅覺、味覺都會比較敏感!訓練的方法無他,仔細喝、仔細聞,而且詳加比較,在自己的感受方面應當客觀壹些!最好有人跟自己壹起品茶,不僅能夠彌補自身味覺上的缺憾,而且有意見的交流,對於泡茶、賞茶是無窮利多!

茶香出現的地方大致上有三種:

第壹種是聞香杯(後來我就改進用瓷器湯匙)。從聞香杯中聞到香味是要從最高溫聞,溫度漸降,香氣可能有變化,都要把握住。而且最好連溫度低到室溫時都要仔細聞,不僅可以欣賞茶葉的香氣,並且可以分辨出茶的好壞,甚至制茶手法如何!在最高溫時,會有嗆鼻的感覺,只有部份的茶湯在最高溫時會嗆出香味來,如果是這種情形,沖泡時,盡量再掌握住更高溫泡,可以再沖泡出另外不可知的香味!經過幾秒之後,香味就開始呈現,由淡轉濃,再由濃轉淡,這是第壹道香。之後另壹種香味就會慢慢呈現,也是由淡至濃,由濃至淡。壹層接著壹層,甚至到室溫時,都還有香味,人家所說杯底留香的茶就是這樣!在聞香的時候,通常嗅覺會疲憊,就是“久不聞其香”的意思,所以應當每聞幾秒就將聞香杯移開幾秒,讓嗅覺接觸到新鮮空氣,再聞,才不至於“入於芝蘭之室”!在現今的茶葉,除非是三四年株采的茶葉,否則火氣太大不容易聞到杯底香!焙的越重,香氣的數量就越減,恐怕這個道理有些焙茶人還不知,但是,泡茶人在選購時,應當知道!當然,選購茶葉時的試泡,香氣的表現常被火氣包住了(剛焙過的茶,火氣自然在),所以要問清楚焙火的時間,在品咂之後才得以鑒別。但是選茶比較好的方式,並非聞香,而是品滋味。滋味濃者,香氣在往後的表現會比較好。當然,剛制成的茶葉,如果焙火重,香氣又足,保持新鮮的感覺(香氣會轉、滋味會跳、喝了之後會感到鮮活),當然是等級以上的茶葉!

第二種是茶湯。有些茶,用聞香杯或湯匙或許聞不出香氣來,可是在入口時,會有香氣表現出來。當然,跟聞香杯壹樣,溫度漸減,香氣會有變化。不過,可能在壹兩個月後,會發覺入口的香氣漸減,這是茶葉內部進行反應的緣故,屬於正常,或許在別的地方表現更佳的感覺!早期有人說那是“走味”!如果對於茶葉的後發酵有壹定的認識,我想, “走味”不見得是件壞事。覺得茶葉的狀況值得珍藏,將他冰在冰箱中的冷藏庫,可減緩茶葉的變化!

第三種是喝完之後,從口中吐出來的香氣。會發覺呼吸之間,有香氣在口中徘徊。就例如潽洱茶,有時候在聞香杯、飲用時聞不到某種香氣,飲完後會發覺有壹種清香存在。“清香”?20年以上的老潽洱都可能有這種香味,而這種香氣是屬於青潽洱特有的香氣,尤其芽茶最為明顯!當然其它茶種也有類似的情況。

喝茶的場所會影響香氣。舉出四個地方,如室內、挑高建築、涼亭、室外。如果風不大,濕度不大,海拔高度相近,以感覺香氣明顯來排列:室外>涼亭>挑高五六米的房子>室內。所以,飲茶聞香和環境中的氣流是有很大的關系的。不妨試試看,拿著聞香杯,在室內和室外比較壹下,所謂室外,頂天即可(上面沒有遮蓋物)。其它如抽煙、喝酒、喝咖啡…,都有類似情形!所以陽臺喝茶壹定比室內好;頂樓喝茶壹定比陽臺好!壹般倒茶區選茶時,各家的營業場所通風情況應比家裏好,香氣也比較聞得到!

口中對於香氣最敏感的地方是口中上顎跟鼻腔的交接處,所以,評鑒比賽茶時,評審都會將少量茶湯飲入口中時,稍微低頭,從嘴唇的左邊和右邊吸入空氣。當吸入空氣時茶湯混著空氣在口鼻交界處翻攪,容易讓嗅覺感受到茶湯的香氣。當然我們喝茶時也可以這樣做。雖然這是很高竿的品鑒方法,但是建議兩點:剛開始時 “刺激性”太大,恐怕要經過個壹年半載後,嗅覺才能適應;容易嗆到,入口茶湯盡量少,吸入空氣時先輕輕吸,習慣後再加重。

茶湯飲下,口中有翻攪的動作,例如吸氣、吞口水的動作,可以聞到茶的香氣。尤其是飲入濃茶時,茶香會漸漸由口腔翻攪而顯現出來。早期,有人用小壺泡(孟臣壺),泡出來的茶湯雖然少但濃得讓人皺眉頭,但是,茶香、滋味漸漸呈現出來的那種感覺,好得就像那首歌“雪…壹片壹片壹片…”。

回甘。回甘的茶,讓人有余味無窮的感覺!但是並非所有的茶都會有回甘的現象。所以這種感覺要好好體會。茶湯下肚後,輕咳,會有甘味和香氣跑出。

不同類的茶葉的飲法雖有相同的壹面,也有壹定的差異。這是必須加以區別的。

(壹)紅茶飲法

從使用的茶具來分,大體可分為兩種:壹種是杯飲法,壹種是壺飲法。壹般說,各類工夫紅茶、小種紅茶、袋泡紅茶和速溶紅茶等,大多采用杯飲法;各類紅碎茶及紅茶片、紅茶末等,為使沖泡過的茶葉與茶湯分離,便於飲用,習慣采用於壺飲法。

從茶湯中是否加其他調味品來劃分,又可分為“清飲法”和“調飲法”兩種。我國絕大部分地方飲紅茶采用“請飲法”,不在茶中加添其他的調料。但在廣東,有些地方要在紅茶裏加牛奶和糖,使營養更豐富,味道更好。在我國西藏、內蒙古,這種飲法更為普遍,稱之為酥油茶和奶茶。通常的飲法是:

先將茶葉放入預先燙熱的茶壺中,沖入沸水浸泡約五分忡,然後把茶湯倒入茶杯中,沖入適量的糖、牛奶和乳酪。在茶壺中泡過壹次的茶渣,壹般棄去不再用。

(二)綠茶飲法

綠茶在我國南方地區非常流行,是人們普遍愛飲的茶類、其飲法也隨不同茶品、不同地區而異。

高級綠茶(包括各種名茶),壹般習慣於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以顯示出茶葉的品質特色,便於觀賞。普通的眉茶、珠茶,往往采用瓷質茶杯沖泡。瓷杯保溫性能強於玻璃杯,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容易浸出,可以得到比較濃厚的茶湯。低級茶葉及綠茶未,又多用壺飲法,以便於茶湯與茶渣分離,飲用方便。

江浙壹帶,人們大多喜歡龍井、碧螺春等名茶和高級眉茶。飲用時,十分講究茶具的潔凈和用水的質量。

(三)烏龍茶飲法

烏龍茶采制工藝有許多獨到之處,而泡飲方法更為講究。

我國福建、廣東兩地都偏愛烏龍茶。特別是閩南人、潮汕人,在喝烏龍茶時,對茶品、茶水、茶具和沖泡技巧都十分註意。喝的大多是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等烏龍茶上品;泡茶時選用的是甘凈的溪水、泉水;茶具配套,小巧精致,稱為“四寶”,即:玉書煨(開水壺)、潮山烘爐(火爐)、孟臣罐(茶壺)、若深甌(茅杯)。玉書煨是扁形的簿瓷壺,能容水4兩;潮山烘爐,用自鐵制成,小巧玲瓏,以硬炭作燃料,也有用甘蔗或橄欖核當作燃料的,井註意防止煙味冒入壺口;孟臣罐多出自宜興,顏色以紫為貴,容水約2兩;昔深甌是白色的小瓷杯,容水不過二三錢,多用景德鎮等地產品。飲茶時,把爐子放在墻邊,上擱玉書煨煮水,同時用清水洗滌茶具;當水汽從煨日徐徐冒出時,即用沸水燙熱孟臣罐和若深甌,再把鳥龍茶放入罐內,茶量約占罐容量的六七成左右,沖入開水後,用壺蓋刮去面上浮沫,然後把蓋蓋上,再用開水在蓋上淋浴,並把若深甌燙熱;二三分鐘後,把茶湯均勻地傾入各個杯中,通常壹壺茶分註四杯,每杯先傾壹半,周而復始,逐漸加至八成,使每杯茶湯氣味均勻。這時,壹邊慢慢品啜,壹邊又把清水放入煨裏,準備沖泡第二壺茶。這種泡法,液色極濃,揭開壺蓋,只見滿壺茶葉,湯量卻很小。壹只若深甌只能容二三錢茶湯,也許不滿壹口,不過此飲法可細細品嘗,回味悠長,滿口生香,此飲法亦稱功夫茶。

品飲烏龍茶時,拿看茶杯,從鼻端慢慢移到嘴邊,乘熱聞香,細品其味。特別是武夷巖茶和鐵觀音有壹種茶香,聞香時不是把茶杯久置鼻端,而是慢慢由遠及近,來回往復,即覺陣陣茶香撲面而來,品飲時甘香適口,余韻不絕。

(四)花茶飲法

花茶,大多是選用芳香濃郁的鮮花和經過精工細制的綠茶窨制而成,茶引花香。花茶中以茉莉花茶為多,也最受人們的喜愛。泡飲花茶多用瓷杯,取壹撮花茶置幹杯內,用沸水沖泡,加蓋四五分鐘後即可品飲。如飲茶人數較多,往往采用壺飲法,即將適量的花茶置於壺內,沖泡四五分鐘後,傾入茶杯或茶碗中飲用。

花茶的飲法,與普通綠茶相仿,但需特別註意防止香氣的散失,使用的茶具、茶水要潔凈無異味,最好選用白瓷有蓋茶杯,以襯托花茶固有的湯色,保持花茶的芳香。

所以綜上茶香品茗方式得知,如果真的是幾個人壹起喝茶,聲音豈不是大得驚人?是的,如果遇到壹群人喝茶聲音嘈雜得很,不是茶業品鑒,就是遇到珍奇古玩了!

對於茶香、滋味的鑒賞,是需要用心體會的。專心是不二法門。喝茶,專心喝茶,完茶後聊天、賞壺,就專心聊天、賞壺。

  • 上一篇:德順的出場片段
  • 下一篇:《妳好舊時光》有哪些經典片段?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