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建立初期,在當代文學的初創領域裏,至今仍令國人無比自豪的,是1951年我國三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同獲當時蘇聯的最高文學獎項——“斯大林文學獎”。它們分別是著名女作家丁玲的第壹部反映我國土改運動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周立波的展現東北農村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題材的《暴風驟雨》、賀敬之、丁毅執筆的奠定民族歌劇發展基礎的《白毛女》。前兩部優秀的長篇小說享有“當代文學奠定之石”之盛譽,且開創了我國當代文學發展之風尚。
筆者不久前在我市古玩市場——天寧寺偶然淘得壹批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時代出版社等上世紀50年代初期翻譯出版的獲斯大林文學獎的前蘇聯作品。我借私藏略敘前蘇聯這壹文學領域裏至高獎項的歷史淵源及部分優秀作品所體現的藝術魁力。
“斯大林獎金”是根據蘇聯人民委員會1939年12月20日的決議而設立的,獎給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建築等方面的傑出成果,除1944、1945年未頒布、1946年頒布兩次外,從1941年~1952年每年頒發壹次,獎金分壹、二、三等獎,每等獎還分名次,壹等獎獎金十萬盧布、二等獎五萬盧布、三等獎二萬伍仟盧布(均為舊幣)。除獎金之外,還授予得獎者證書、獎章。
獲獎作品有《格瓦迪·比格瓦》(1941年)、《幸福》、《暴風雨》(1947年)、《我們是蘇維埃人》等。(見圖)封面圖案表現形式有木刻、攝影、素描、工彩等,藝術表現多樣化,且寓意深刻。自1967年起,斯大林文學獎改為國家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