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建國初期,呂光帶著西域僧人鳩摩羅什來到武威。為了安頓自己的身心,他下令從全國各地招募能工巧匠建造寺廟。建成後,它被命名為鳩摩羅什寺,鳩摩羅什居住和推廣佛教。拉什大師去世後,他的弟子們根據他的遺囑將他的“舌頭”舍利供奉在寺內,並在供奉“舌頭”舍利的地方修建了壹座寺塔,也就是今天的拉什寺塔。這座塔建於公元386-403年。
唐朝貞觀年間,大將軍尉遲敬德出使西域,到了武威邊境。突然,他看到城裏壹座古塔的頂部放射出金光,就像壹千尊佛像。祥雲生,花雨飛。他認為這種奇觀是壹種神靈的征兆:這樣吉祥的地方壹定是佛教的聖地。於是我去拜拜了。當景德看到老紫寺塔時,他非常欽佩,並認為龜仙人的優點。於是他撥款,召集能工巧匠,親自擔任監工。壹年多後,寶塔竣工了。為了表現這種美德,他在塔下立了壹塊石碑作為紀念,上面刻著“羅氏基金會,四面臨街,敬德。”這座紀念碑至今保存完好,可以作為歷史證明。
盛唐時期,位於涼州鬧市的螺螄寺成為來往於絲綢之路的西域使節和各國僧人的聚集地,為中西宗教文化和思想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意義深遠。
到了唐末、宋和元年,漢族和西域少數民族之間頻繁發生戰爭。涼州長期成為西域的藏族領地,長期與漢文化隔絕,異教徒頻繁入侵。唐朝開元末安史之亂後,涼州長期被吐蕃占領。到了宋朝,忽必烈把涼州調到高昌當牧場。至此,曾被詩人王維、等盛贊的駱石廟、靈君臺等漢晉六朝以來涼州地界上的遺跡,都已失去了早期的歷史風貌。
明朝初年,社會逐漸穩定並積極發展,涼州城內的廟宇、亭臺開始恢復。但螺螄寺因被毀為瓦礫,壹直未進入修繕範圍。
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2年),在張掖參軍的鄱陽兵石弘住在涼州。當我發現“寺基遺址堆著瓦礫,荒山不存在”的拉什寺廢墟時,我感到悲傷,萌生了在廢墟上蓋房子的想法,並定下了破土動工的吉日。工匠們在地下挖出壹枚銀質獎章,上面清晰地刻著“拉什寺”四個字。石弘這才知道,這是堯、秦時的和尚鳩摩羅什所建的燈心草。明朝永樂二年秋八月,螺螄寺重建工程正式開工,年底完成大雄寶殿建設。第二年,修復工程全部完成,雕塑和繪畫都有了。明朝永樂十三年年底,修復觀音殿和羅漢殿。
明朝末年,羅氏寺被朝廷定為陜西涼州寺。明英宗正統十年二月十五日,朝廷為羅浮寺頒發大藏經,並頒布聖旨。聖旨說:“將《大藏經》出版,頒給世人,廣為流傳。現在,我要在陜西涼州寺裏安置壹個藏民,我要永遠供下去。”這份詔書現在保存在武威博物館。
清康熙二十八年,拉什寺又進行了壹次大規模的修繕,這是繼明朝永樂元年之後的又壹次大規模的修繕工程。據重修拉什寺碑文記載,這次重修的拉什寺,“前後三院,煥然壹新,是五涼福地;壯闊之變,河西之勝地。”
1927年4月23日,武威發生7.7級地震,涼州多處名勝古跡全毀。城內的螺螄寺、大雲寺、清營寺無壹幸免,全部毀為瓦礫。所謂的“寫作三峰”羅石寺、大雲寺、清營寺,除了羅石寺的壹半,都被震倒了。1934年,武威國民政府在原址重建老紫寺塔,使歷史遺跡得以保存。
1938年,螺螄寺宅基地被武威四中占用,剩余佛像被拆除。1956年,武威專區並入張掖專區,武威縣人民政府更名為武威縣人民委員會。設在北街羅寺的武威幹校遷至張掖後,為解決辦公分散、住房擁擠、關押犯人不方便等問題,縣人民委員會決定將公、檢、法機關遷至幹校,即羅寺舊址。武威市公安局搬進來後,看守所就設在羅什塔下面。寺廟舊址成為武威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的辦公場所,其余廳堂改建為辦公室。
改革開放以來,鳩摩羅什廟引起了海內外人士的廣泛關註。自1995以來,許多國內外團體參觀了武威鳩摩羅什寺。其中,香港寶林寺方丈,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廣東、江蘇、浙江、陜西等地的僧人和海關代表團,以及臺灣省圓光佛學院、新加坡、日本、韓國、澳門、美國、泰國、緬甸等地的佛教團體和個人前來朝覲。特別是1998年4月,中國佛學院“絲綢之路考察朝拜團”由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34位法師參訪朝拜鳩摩羅什寺,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反響。武威鳩摩羅什廟的恢復重建勢在必行。
1998根據武威市佛教協會的要求,原武威市人民政府批準修復鳩摩羅什寺。同年,經甘肅省宗教事務局批準,成立了鳩摩羅什寺籌備處,正式開放螺螄寺為佛教活動場所。2000年,修復工程由省建築工程設計院設計,經原武威地區規劃辦公室武地計投(2000)105號和原武威市規劃委員會武(2000)45號批準,開工建設。建設中的鳩摩羅什寺是涼州區最大的佛教寺廟,今年已接待國內外香客和遊客兩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