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11月生孩子要帶什麽?

11月生孩子要帶什麽?

新媽媽需要知道的壹件事——寶寶出生前的準備

1,寶寶出生前半個月,準備壹個塑料盒,把需要的東西放進去,隨時備用。優點是可以放在床下,幹凈。

2.媽媽應該準備什麽:

棉毛巾(產後多汗用);

兩個開胸上衣(餵食用)。我的經驗:夏天方便的時候沒必要。冬天讓婆婆用棉毛衫做兩件哺乳衫,很方便,不過現在市面上也有。

三大包衛生紙(產後用來墊在身下,就是以前用的長的那種);

軟毛牙刷(用於產後刷牙);

壹包嬰兒紙尿褲(針對媽媽個人衛生問題);

下身毛巾(用於清潔個人衛生);

兩雙襪子(產後立即穿上襪子,防止腳著涼)

別忘了這個吸奶器,第二天和第三天都要用。

3.總醫院提供了壹些寶寶想要的東西。可以先咨詢壹下,看看缺什麽。會帶來的是:

壹個杯子,壹個勺子(寶寶剛出生的時候不要用奶瓶餵水或奶,因為很容易讓寶寶依賴乳頭,拒絕母乳。)。

嬰兒濕巾*(新生兒可以不用水洗,濕巾就夠了)。

壹包尿布

4.月子裏媽媽的註意事項。

(1)寶寶出生後應立即進行母乳餵養,因為此時寶寶的意識剛剛浮現,是記憶力最強的時候。

(2)拔除導尿管後盡快下床,自行大小便,防止腸粘連。走路的時候用手按住傷口,腰稍微彎壹點。

(3)先側身起床。然後把手肘放在床上,壹手按住傷口,慢慢起身。LG幫忙的時候,盡量不要在腰上用力,要學會借力。

(4)寶寶出生後的前三天不要吃奶,因為這個時候寶寶需要的奶量很少,其次,如果送奶太快也會造成漏奶。如果覺得奶脹,可以用手擠出來,或者找LG幫忙。。。。壹定要把奶放出來,否則容易堵塞奶腺,最後大人小孩都遭殃。壹定要記住

(5)孕婦要註意均衡飲食,少食多餐,多吃蔬菜的同時多喝湯。

(6)20天內,母親最好臥床休息,適當走動。因為當嬰兒懷孕時,人類的脊椎向後傾斜以支撐重量。寶寶壹旦出生,體重突然消失,脊柱恢復到日常狀態需要壹個過程。

(7)媽媽出門壹定要註意頭腳保暖,不要迎風。

(8)空調房間應配備空氣清新劑和加濕器,並定期換氣。室溫最好保持在28度左右。只要寶寶的手掌和腳底是熱的,就不需要穿太多衣服,註意胃部和頸部的保暖。穿多了寶寶睡不好。

(9)嬰兒出生時,乳汁必須稀釋。記得用勺子餵它

(10)剛出生的寶寶在醫院出生後,可以用白葡萄糖漿,10ml,壹天三次,用水稀釋或不用水稀釋,給寶寶服用,主要是幫助寶寶擺脫黃疸。新生兒黃疸壹般三天後出現,7-14天後消失。如果14天後沒有黃疸,就要去醫院了。註意有些寶寶是母乳性黃疸,不吃媽媽的奶會好的。但有些不是。

新媽媽需要知道的第二件事——母乳餵養省力的秘密

給寶寶餵奶並不難,但是如果餵養不當,會導致寶寶吐奶,或者長時間餵奶會腰酸背痛。這裏有壹些來自專家的建議,教妳在給寶寶餵奶時省時省力。

壹般餵食技巧:

(1)半坐位45度角抱寶寶。

(2)讓寶寶的大腿和小屁股坐在他的大腿上,讓寶寶的頭靠在他的懷裏。

(3)當寶寶開始吸吮時,記得確保奶嘴充滿奶水,以免吸入過多空氣。

(4)開始餵奶,可以先用安撫奶嘴摸摸寶寶的嘴。寶寶餓了,自然會找乳頭吮吸。插入奶嘴時,記得將奶嘴放在寶寶的舌頭上。

(5)當寶寶的吸吮速度開始變慢時,即使不吸吮或有奶水從口中流出,也要停止餵奶,先打嗝。傳統的母親經常把嬰兒直立起來,讓他們的枕頭靠在他們的肩膀上。其實這並不是壹個好的做法。比較好的方法是用原來拿奶瓶的那只手托住寶寶的上半身,讓它前傾(此時寶寶的大腿和小屁股還坐在他的大腿上),然後用另壹只手打嗝,這樣可以觀察寶寶有沒有嘔吐。

床上餵奶小貼士

(1)先放個枕頭當坐墊。

(2)在床邊準備好熱水、紙巾、奶粉等相關餵養用品。

(3)帶寶寶上床哺乳。如果是冬天,可以在帶寶寶上床後,用被子圈圍著寶寶,保持哺乳環境的溫暖。另外,母乳餵養時,媽媽要背靠枕頭,減輕腰部壓力。

坐著和餵食的小貼士

(1)找壹把有把手的椅子。

(2)在椅子旁邊,準備好熱水、紙巾、奶粉等相關餵養用品。

(3)餵食時,雙手和手臂都可以放在椅子的扶手上。

(4)開始母乳餵養

專家建議

瓶子的選擇要平實樸素。新生嬰兒的乳頭應該是圓孔型,添加輔食後才能換成十字型。

另外,家裏要有8-9個奶瓶,使用前壹定要消毒。奶瓶消毒的過程分為煮沸消毒和蒸鍋消毒。至於煮沸消毒,根據瓶子的材質不同,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是玻璃瓶,在水燒開之前放入鍋中(此時水的高度壹定要高於瓶身)。水開後,滾約5-10分鐘。至於亞克力瓶,壹定要等水開了再放進去,煮5-10分鐘左右。

已消毒的瓶子,如果24小時內沒有使用,使用前必須再次消毒。還必須特別註意餵食的時間。通常,嬰兒必須每四個小時喝壹次奶。家長可以靈活提前或推遲半小時,最好在餵奶前半小時準備好。需要特別註意的是,餵奶時間最好在洗澡後。

這是對人工飼養的介紹。

新媽媽需要知道的第三件事——網友談論新媽媽餵奶的妙方

1使用吸奶器...女兒十四歲,我的經驗是:乳頭內陷可以用吸奶器(俗稱拔乳器)吸出來;我曾經用過的配方是曹彤燉七星豬蹄(就是七只左右小眼的豬蹄),不加鹽效果也不錯。

不要輕易放棄母乳餵養。千萬不要輕易放棄母乳餵養。如果網友提供的方法都不管用,那妳就得用吸奶器把媽媽的奶吸出來,用奶瓶餵。沒有什麽可以取代母乳對嬰兒的好處。(用戶Aizi 9863)

不吸奶和妳女兒不吸乳頭有壹定的關系。首先,妳得在月子裏抽空試著把奶吸出來,用吸奶器或者老公親自出馬,不然奶就麻煩了。可以試試中成藥“生乳靈”,配鯽魚湯、豬肘子湯,壹天兩三次。不累,但是很聰明。至少我老婆在最後。(網友仙鵬)

4用鹿茸片、通草、當歸煮湯,每日早晚各壹次,平時多喝湯。(用戶99coco1124)

試試用通草煮鯽魚湯(藥店有賣)。媽媽的乳頭是用吸奶器吸的。(網友xuma0227)

新媽媽需要知道的第四件事是剖腹產的紀錄片。

1.麻醉師會讓妳抱著腿,在中午的時候彎曲身體,然後在背心的脊柱處向下放壹根針。幾分鐘後,妳會感到突然壹顆子彈打遍全身(沒有任何征兆),說明麻醉已經開始起作用了。醫生會不斷用針試反應,看是否達到麻醉效果。

2、因為手術已經麻醉,所以沒有感覺。只感覺肚子被剖開了,寶寶出來的時候會有點難受,特別是寶寶大了不容易取出來,會覺得刀口有點開。這時候妳要配合醫生,張嘴排氣,保持節奏,不要呼吸太快,慢慢呼吸。

3、回到產房後最好立即帶腹帶,幫助妳恢復子宮,保護刀口。註意腹帶,不是腹褲。不要用枕頭,平躺。因為是局部麻醉,麻藥失效後可能會有壹點痛,吃奶的時候寶寶也會感覺到痛。考驗他媽的時候到了。因為手術,要等通氣(俗稱放屁)了再吃。手術後第壹次大小便會感覺不舒服。下蹲的時候要慢慢用手扶著墻,但是壹定要堅持盡快方便,這樣有助於妳盡快排出惡露。供參考。

新媽媽需要知道的——寶寶日常生活中的第4個註意事項

1,晚上不開燈。

有的媽媽怕寶寶晚上怕黑,就喜歡開小夜燈,這樣也方便自己起床照顧寶寶。這可不好。因為新生兒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首先要分清白天和黑夜。小蟲寶寶從出生開始就睡在嬰兒床裏,我們除了晚上給他餵奶從來不開燈,所以他的習慣很好,壹天都沒有睡著過(就是白天睡覺,晚上玩)。

2.不要把寶寶的玩具放在寶寶的正上方。

因為放在正上方,寶寶長時間的註意力會導致鬥雞眼;不要在寶寶身邊開小燈,可能會導致弱視。最後放在寶寶胸前,而且要換個位置,不要總放在壹個地方。

3、寶寶吃奶後應立即站起來讓他躺在妳的肩膀上,輕輕拍打他的後背,打嗝後再放下,防止吐奶。

4、為了防止寶寶睡著。可以在小布袋裏放壹些大米,側臥時放在腦後,註意每隔壹段時間換壹個方向側臥,這樣可以睡出漂亮的頭型。

5.寶寶哭鬧時,媽媽可以把它抱起來,用手摸摸寶寶的嘴唇,向兩邊移動。如果寶寶的嘴隨著她的手指改變方向,就說明他餓了。有時候寶寶只是想要媽媽的壹個擁抱,並不壹定要吃。

6、有時候可以讓寶寶大聲哭,這樣可以增加他的肺活量,也不疼。那是嬰兒保持健康的壹種方式。

新媽媽需要知道的——寶寶哭是什麽意思?

剛出生的嬰兒最大的創新就是會哭,用哭來表達他的出生。哭表達了很多意思,比如:快樂、憤怒、饑餓、幹渴、痛苦、恐懼等。哭是嬰兒與父母溝通的壹種方式。年輕媽媽們往往不熟悉這種“哭”的語言。他們只要聽到孩子哭,自然會把他抱起來,拍拍或者搖搖,希望能讓孩子不哭,但有時候還是不行。這讓母親產生了壹個願望:如何理解寶寶的哭鬧語言?

壹般來說,母親比父親更能理解孩子的需求,這是壹種母愛的直覺。嬰兒的哭聲真的有不同的含義。聲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每壹種啼哭都有確定的聲音振動,如因饑餓而啼哭的音調為250-450赫茲,強度為80-85分貝。雖然母親不能用儀器嚴格找出哭鬧的全部含義,但仔細觀察會逐漸識別出寶寶想要表達的感情和要求。

壹個嬰兒的幾項基本生理活動,如餵奶、睡覺、排尿等,都有壹定的時間性和規律性。寶寶哭著提醒媽媽:我困了。向媽媽哭訴:我濕了。所以,接近這些規律的時間,寶寶的哭鬧就容易理解了。如果滿足了孩子的願望——吃飽了,睡夠了,換尿布了,病好了,孩子的哭聲自然就停了。如果在預測到可能出現的問題之前就滿足了孩子的欲望,就可以避免哭鬧。這是寶寶表達願望的哭聲,是生理性的。

另壹種哭是病理性的。比如:尖銳的哭聲讓人想起腦炎、腦膜炎;陣發性哭鬧讓人想起腸痙攣;摔倒後,如果哭鬧加劇,要想到骨折;長時間哭鬧可能與飲食和慢性消化不良有關。

嬰兒不僅通過哭泣來表達自己,還會果斷地做出反應。寶寶安靜的時候,如果聽到別的寶寶在哭,他也會加入哭的行列。當壹個寶寶哭了,聽到別的寶寶哭了,就會不哭了。以上是兩位美國心理學家觀察得出的結論。這說明嬰兒能夠區分自己和別人的哭聲。更令人驚訝的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65,438+08-20周的嬰兒可以通過唇動來表達自己的願望”,這為人們不僅可以區分嬰兒的要求和哭聲,還可以嘗試通過唇讀來與嬰兒交流提供了壹種可能。我希望妳能如此熟練地掌握嬰兒“語言”。

新媽媽需要知道的第六件事——餐具

1,奶瓶(AVENT'\PIGEON'\NUK\黃小鴨):2-1大號(240ml),1小號(150ml),適用於微波爐,且易清洗廣口玻璃。(如果純母乳餵養,4個月內不需要奶瓶)

我的經驗:買了安怡的吸奶器,帶了兩瓶,準備了壹個NUK的中瓶,可以用3個月。

2、乳頭(5):小,十字開口(出生後壹個月內用了黃橡膠,然後用了白矽膠)。

我的經驗:如果妳決心母乳餵養,妳不必先買太多的安撫奶嘴。大小奶瓶上壹個安撫奶嘴就夠了。當時還買了個小NUK奶嘴,白色矽膠,13元多,因為黃色使用時間太短。

3.瓶刷(1)

我的經驗:很有必要。買了阿德萊德(15元左右),有人推薦華林貝貝的,或者貝親的,25元左右。

4.滅菌鍋(1):大,(可以用滅菌櫃或者微波爐代替)。

我的經驗:我不放心給櫥櫃消毒。微波爐需要額外的器具。我用的是舊鋼鍋,不過用專用微波爐消毒更方便。我沒試過。

5、不銹鋼鍋(1):小號,給寶寶做飯。

我的經驗:四個月不用添加輔食。我沒買。

6.瓶保溫袋(1):外出時保溫用。

我的經驗:因為不需要母乳餵養,孩子小的時候壹般不會長時間出門,所以沒買。

7.暖奶器(1):雙桶。(如果不需要暖奶器,就用40度左右的水加熱牛奶,不要用微波爐或開水,以免破壞營養成分。)

我的經驗:母乳餵養不是必須的。

8.寶寶碗和勺子(1套):寶寶大壹點的時候用。

我的經驗:剛出生的寶寶也需要。寶寶在醫院吃藥,後來喝水。嬰兒用的勺子壹般不容易灑,成人用的勺子容易灑。這東西挺有用的。

9、吸奶器(1):吸奶器是壹個很有用的東西,不僅可以避免奶水上升初期手擠的痛苦,還可以為媽媽以後出門上班提供方便。至於吸奶器的品牌,媽媽們壹致反映安怡最好用,甚至有人稱之為母乳餵養的救星。

新媽媽需要知道的第七件事——洗澡工具

1,浴池:1

我的經驗:必須的。

2、臉盆:2

我的經驗:有必要,主要是洗衣服和洗屁股。我用脫脂棉球給她洗臉,她會用毛巾眨眼緊張。

3.用1洗澡或者用天然海綿。

我的經驗:買了壹條紗布浴巾,家裏最好把口罩摘掉,吸水性更強。

4、大毛巾2用於擦拭

我的經驗:壹次買了三條浴巾。除了給我擦身,還可以當被套,側身餵奶的時候可以放在寶寶身後,避免她費力。

5,洗屁股用的小毛巾10(70×35cm)'擦嘴用的(20*15),紗布毛巾很好。

我的經驗:多買紗布毛巾,少買毛巾。我買了九條紗布和三條毛巾。用家裏送的面膜洗屁股,比買的好用,還吸水。不需要買好的紗布毛巾,便宜的洗幾次就會脫線。

6、水溫表NUK 1 :Nuk太貴了,還不如給阿德萊德買個水溫表,只要

測量水溫,不要太奢侈。

我的經驗:必須的。

7.粉撲盒1

我的經驗:夏天出生很有必要。有壹種叫樂貝兒的牌子(好像十幾塊錢)可以把粉放在粉撲裏,擦壹層薄薄的就非常好用,還不如蘸著用。之前買的阿德萊德,後來看到這個就做了這個。

  • 上一篇:健康吉日順口溜
  • 下一篇:吉日、萬年歷和黃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