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時間系統,與十二地支相對應。幹支紀年是中國古代的壹種編年制度,用於確定年、月、日、時,壹直流傳至今。雖然是標準化的,通用的,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比較復雜,很難記住,所以古代勞動人民就用他們喜歡看的東西,讓它更生動,更容易記住。這是用十二種動物來對應地球的十二地支,以動物名稱來標記和記憶時間,逐漸形成十二生肖,也稱十二生肖。生肖和十二地支的排列周期是十二,生肖的本質是十二地支,是具有時間意義的十二個符號。
什麽時候開始使用黃道十二宮的?壹直以來都有很多爭議。有人說《詩經·瀟雅吉日》中有這樣壹句話,即“吉日在午,即馬窮”,所以認為這是黃道十二宮的記載,因為地支“午”對應著黃道十二宮的“馬”。其實這是壹種誤解,也是壹種巧合。這裏的“馬”不是十二生肖中抽象的馬,而是派出去打獵的具體的馬。送馬打獵的吉日恰好是耿武日,與十二生肖和生肖無關。不能不加思考就牽強附會,想當然。
1975年,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11號墓出土大量竹簡。其中在《天書·賊章》中記載:“賊欲醜,牛欲醜,賊大鼻長頸,賊如虎,賊欲醜。”毛,兔子,賊大。陳,小偷是個男的,青紅...已,蟲豸也,賊長黑。午時,鹿也,賊長頸小切,身不全。.....不,馬也,賊必有耳。沈,桓,還有那個賊壹樣的圓臉...“這些記錄的內容都是基於小偷的體貌特征,不科學。我們這裏不討論這個問題,只是發現這些記錄和黃道十二宮有很多相似之處。據考證,睡虎地11號墓埋葬於公元前217年,因此可以推斷,十二生肖的雛形至少應該產生於秦朝或更早。日本書賊中的記載與現在的十二生肖並不完全壹致,所以我們認為是十二生肖的雛形。
與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完全相同的是東漢王充《論物衡》中的記載:“陰,木,其鳥,虎。”土,其鳥犬也。.....中午,馬也到了。子,鼠也。酉,雞也。毛,兔也。.....亥,貘也。不,羊也是。醜,牛也。.....已,蛇也。沈,齊天也。“在上面的文字中,十二生肖有十壹種動物,唯獨龍不見了。《言與毒》這本書上說:?陳是龍,變成了蛇。陳、紀在東南。?可見,流傳至今的中國生肖體系,已知最早成熟於東漢之前。
在生肖系統中,鼠對應子,牛對應醜,虎對應,兔對應,龍對應,蛇對應,馬對應午,羊對應不合時宜,猴對應申,雞對應酉,狗對應齊,豬對應。為什麽會這樣對應?有什麽意義?下面我們來討論壹下這個問題。十二地支中的每壹個都代表壹年中的壹個月或壹天中的壹個小時,十二生肖必須是這個月或這個小時的象征性動物,因為沒有象征性就沒有代表性。在說這個問題之前,先簡單說壹下日歷。夏朝以為元年,商朝以醜月為元年,周朝以簡子月為元年,秦統壹六國後,以建海月為元年。漢初使用的是秦歷,漢武帝修改了秦歷,創制了太初歷。《太初歷》以夏歷的建陰月回到了年初。如果說秦代創立了生肖制度,那就要從建亥月說起了。那我們就從石海開始吧。
石海代表壹年中的孟冬,節氣是立冬和小雪。中國壹直有壹個傳統,當上天改變他的生活時,皇帝會改變日歷。秦朝統壹六國後,把歷法改為建海月作為壹年的開始,即壹年的開始是冬天。眾所周知,中國新年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年底先殺豬,用豬肉祭祖,美味佳肴。正是因為過年要殺豬,豬才成為年終動物。因為秦朝以建海之月為元年,豬和海是對應的,這也說明生肖很可能起源於秦朝。
在古代,祭祀用的酒肉稱為“福”。祭祀結束後,把肉分給參加祭祀的人,稱為“福”,象征著對祖先或諸侯的認可和祝福。這是非常神聖的禮儀。古人非常重視這種禮儀,非常重視祭肉的分享。子曰:“朋友之禮,雖為馬或車,非祭肉,故不拜之。”也就是說,即使妳給我車馬這種貴重的東西,妳也不會去崇拜和接受。只有妳給我肉祭,我才會虔誠地膜拜和接受。魯縱情聲色,不務正業,勸孔子辭職離開魯。孔子當時還心存幻想,沒有馬上辭職。郊祀結束後,魯沒有按“禮”把肉分給孔子,說明不想重用孔子,孔子也下定決心要離開魯。
子時代表壹年中的仲冬月份,節氣是大雪和冬季至日。此時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回歸線附近,北半球晝短夜長,殷琦達到頂峰,大地冰封,萬物隱匿。沒有比善於隱藏的老鼠更好的了。老鼠喜歡乘涼,挖洞躲得很深,白天很難看到它們的臉,所以和它們的孩子相對應。
醜時代表壹年中冬季的月份,節氣是小寒和大寒。雖然醜時天氣極寒,但太陽的直射點已經回到北方,陽氣已經開始萌芽,勤勞的勞動人民已經開始為來年春天的耕種做準備。《禮記·月令》說:“(冬月),命有分,牛出土送寒。”它是指在冬季的月份,會有送冷氣的活動和儀式,在城市的四方門口,給人披上性器,宰殺祭祀,以土為主要材料塑造牛的形象,然後送出城門,舉行鞭笞春牛的活動,以刺激陽氣,促使其努力。“掘牛”是冬季月份的壹項重要活動,也已成為壹種濃厚的民俗。此外,牛是勤勞的象征,在春天到來之前勤勞,黎明之前起床,所以對應的是醜陋的時代。
印石代表壹年中的孟春月,節氣是春雨的開始。在古代的夏歷中,壹年從殷建立的月份開始,立春日是新的壹年的開始。年底殺豬主要是為了過節,生肖系統和豬不對應。可見十二生肖並非起源於夏朝。在孟春月,五行屬木,他們的性成長。雖然還沒到“蟄蟲鹹動,戶戶初出”的時候,但壹切都已經處於生機勃勃的狀態,地裏的花草樹木都像老虎壹樣,早已積蓄力量,準備出山了。老虎正在捕獵,蹲伏著等待時機。機會來了,它突然跳出來,所向披靡。孟春的月亮生機勃勃,鴛鴦之氣蓄勢待發。草木螫蟲,如臥虎,勢突,故虎對應印石。
石矛對應的是壹年中的仲春月,節氣是驚蟄和春分。《禮記·月令》說:“是月(仲春月)。夜裏雷乃發聲,電起,蟄蟲移鹹,戶戶開始出。”仲春月,萬物開始嶄露頭角,草偷偷地從土裏爬出來,田野變得綠油油的,這讓吃了壹冬天幹草的兔子饞了,早早出來品嘗。草很低,兔子無處藏身,所以我們經常在這個時候看到兔子,所以我們把兔子和石矛對應起來。
陳石代表壹年中的季春月,節氣是清明和谷雨。《禮記·月令》說:“是月(之月),怒旺陽泄,判完,萌起,不可入。”季春的月亮是陽氣發泄最旺盛的時候,萬物變化劇烈,有新的日子和不同的月份。用什麽動物來代表這種千變萬化的局面?善變的人就像壹條龍。龍是中國古代創造的壹種多變的神靈。《三國演義》中,曹操在談英雄時是這樣描述龍的。他說:“龍可大可小,可升可藏;大的時候多雲有霧,小的時候很隱蔽;升騰在宇宙中飛翔,隱匿在波濤中潛伏。這個春天很深,龍隨時間變化,猶太人成功了,走遍了世界。龍為物,堪比天下英雄。”這裏的“深泉”指的是季春月亮。《易》以“震為龍”。在季春的月份,壹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龍在天地之間穿梭,雲和霧,隨著時間而變化,所以龍與時間相對應。陳,地震,天上打雷,打雷,地震。
施思代表壹年中的夏夢月,節氣是長夏和小滿。在夏夢的月份,氣溫上升很快,沒有壹絲寒意。蛇是冬眠動物,也是冷血動物,它們的活動與氣溫密切相關。氣溫低的時候,蛇不活躍。蛇是帶刺昆蟲的後來者。春天氣溫低,蛇不願意結束冬眠活動。只有在夏夢的月份,蛇經常遊出洞來活動,所以它們與施思相對應。
正午代表壹年中的仲夏月,節氣是芒果和夏季至日。仲夏的月亮,陽光直射北回歸線附近。北半球,晝長夜短,陽光充足,植被茂盛,萬物繁盛。午時對應十二新聞卦中的“幹卦”,“做為好馬,身體健康”,好馬善走,馳騁千裏。它熱情奔放的氣質與仲夏月的氣候非常吻合,所以對應的是正午的馬。也有古籍記載鹿對應正午。鹿和馬都擅長奔跑,性情也差不多。如果十二生肖中用鹿代替馬,也還不錯。而人類馴化的“六畜”都在十二生肖中,單獨沒有馬不好,不如用馬。
季末代表壹年中夏天的月份,節氣是小暑和大暑。在夏季和季節的月份,植被變得高大茂盛,草原上長滿了水草和成群的牛羊。到處都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動牛羊低”的景象。羊是草原上最美的風景,在這個水草豐美的夏至月,沒有什麽比羊更有代表性,所以羊對應的是生不逢時。
申時代表壹年中的秋夢月,節氣是立秋和處暑。秋夢的月亮是萬物養育下壹代的時候。植物結果,動物繁殖。申時在夏秋之間,對應後天八卦的坤位。《說卦傳》雲:“坤也人,地也,萬物引養,故謂役乎坤。”壹般來說,中秋節是水果的成熟期,而在孟秋月,大多數水果還沒有成熟。這時,調皮的猴子迫不及待地活躍在樹間,開始偷吃桃李。另外,只有猴子在養育後代方面最像人類。因此,猴子對應於應用程序。
酉時代表壹年中的中秋月亮,節氣是千禧年和秋分。中秋節是收獲的季節。打谷場上,到處都是壹堆堆的谷物,地上也堆滿了丟失的谷物。收獲的季節也是家雞最開心的時候。打谷場上,三五成群的家雞四處遊蕩是常有的事。當谷物的主人不註意的時候,他們會跑到谷物堆那裏去挖。這些雞貪得無厭,不是搶著吃,而是使勁挖,經常把收上來的糧堆挖出來,讓人拿著農具使勁趕這些雞。越是家養的雞,在收獲的季節越表現出這種壞習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人們把雞和尤氏聯系在壹起。此外,中秋收獲後,人們有余糧釀酒。酉是酒的開始,家雞的紅臉、紅冠如醉,所以人們把雞和酉聯系在壹起。
它代表了壹年中秋天和季節的月份,節氣是寒露和初霜。秋天的月亮和季節,當田地完成了,動物們長得很肥的時候,是打獵的好時候。《三國演義》中,徐天四處狩獵,曹操對漢獻帝說:“古代皇帝春天尋夏苗,秋冬出郊,以示天下武功。在四海動蕩的今天,我們不過是在用田獵來談武功罷了。”蘇軾在《江城子·密州狩獵》中寫道:“左引黃種,右捧蒼,金帽貂裘,千騎滾平丘。”這裏的“黃”指的是獵犬,“蒼”指的是獵鷹。鷹和狗是貴族去打獵的標配,但普通人養狗比鷹多。到了秋高氣爽的時候,人們經常牽著狗去打獵,所以就把狗和奇石聯系在壹起。
關於十二生肖的起源和意義,歷來眾說紛紜,有神話傳說,但都很牽強,不能完全說得過去。作者以全新的視角,仔細分析了壹年十二個月的特點和習俗,並結合十二生肖動物自身習性的特點,結果完全壹致,因此增加了作文,揭示十二生肖動物的秘密。
以上是和生肖有關的內容,是關於生肖的分享。希望這對於看完生肖有哪些火場的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