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拉宮所在的王耀山和紅山原本是壹體的,由壹座巨大的白塔相連,白塔底部的門道就是通往拉薩的大門。上世紀60年代,拉薩建設需要拆除白塔,市內壹條交通幹道從這裏經過,將兩山隔開。但雪域高原的宗教本質,讓拉薩不僅有風景,有變化,而且這座紅山的精神脈絡在信眾眼中是不可中斷的,於是兩山之間飄揚的經幡又連在了壹起。如今,這兩座山由塔相連。也許在很多信眾心中,白塔不僅僅是壹座塔,更像是壹個巨大的空間坐標,讓每個信眾都能準確的識別出內心膜拜的地方。
查拉魯普石窟寺廟
查拉魯普石窟位於王耀東側陡峭的山腰上。這是壹座形狀奇特的石窟般的寺廟。整個石窟呈不規則長方形,面積只有27平方米左右。石窟入口處有壹根中央石柱,石柱與洞壁之間有壹條狹窄的走廊。走廊的墻壁上有69尊石雕,包括藏族國王松贊幹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相傳洞頂還留下了文成公主思念家鄉時面朝東方的剪影。
石窟寺雖小,但開鑿於松贊幹布時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幾經沈浮,這座石窟寺仍保存完好。據史書《智者的婚宴》記載,當年西藏國王松贊幹布穆亞飛·茹勇在查拉魯普的懸崖上雕刻梵天像,用當時西藏稀有緊實的鹽作為工匠的報酬,她鑿壹升崖粉可以得到壹升鹽。大大提高了當時的工作效率,在梵天像後,又在石窟內挖了壹條轉彎的走廊。
以前,雖然道路塵土飛揚,但祖拉坎周圍的每壹條轉彎路都是屬於他們的。今天的拉薩不壹樣了。車流中有匍匐磕頭的人,只有藥王山安靜的“林廓”路保持著原貌。每壹個出現在這裏的朝聖者都會引起觀者心中的悸動。金色的陽光映照著他們卑微的身影。即使相隔很遠,他們也能聽到額頭敲擊土地的聲音,像神秘的鼓點,在王耀山的回廊裏回蕩了千百年。
王耀山石刻
藥王山摩崖石刻在拉薩存在已久,起源於松贊幹布時代。經年累月,整個藥王山石雕長達近千米,垂直石壁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佛像,令人嘆為觀止。
雕刻摩尼石和佛像的工匠們,讓漫山遍野的永恒之石對自己的信仰進行虔誠的評論。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和歲月的磨礪,將巖石內部的堅韌傳遞給每壹位朝聖者。藥王山的石雕工匠大多以此為生。他們有的攜家帶口來到這裏,有的此刻在這裏結婚,踩著清晨的露珠開始壹天的工作。古往今來,壹直如此。在他們眼裏,藥王山刻石也是壹個積德的過程,所以覺得那些叮叮當當的聲音帶出幾分梵音就不那麽無聊了。
道登達娃和甘珠爾塔
王耀山上有壹座石塔,塔上刻有藏經《甘珠爾》。所有從很遠的地方來到拉薩的朝聖者——穿著木鞋,穿著骯臟的毛皮長袍,喃喃自語的窮人——都在這裏得到了安慰。只是因為多年前建造甘珠爾石塔的人,道登達娃,用自己的親身朝聖經歷表達了與佛的緣分。
多年前,40歲的道登達瓦從青海省玉樹州曲麻萊老家出發,長著壹頭。那時,他的女兒還不到二十歲。像許多朝聖者壹樣,多登達瓦悄悄地積累著他們的腳步,即使睡覺時,她也要用石頭在地上做標記,以免在匆忙中打亂壹個步伐。途中,達瓦的小兒子出生了,他的女兒也生了壹個兒子。兩年後,達娃壹家到達拉薩,參觀了所有能參觀的寺廟,決定留下來。道登達娃道:“我看也是。我哪兒也不去。我打算在王耀山上建壹座塔……”十年來,道登達娃每逢吉日,風雨無阻地坐在王耀山腳下,畫著佛像,乞求施舍,以建造壹座寶塔。每壹個來這裏的好男人好女人,都恭恭敬敬的給他手裏哪怕壹毛錢。十年後,雄偉的佛經甘珠爾佛塔矗立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