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談古鎮-2。李三黃盆窯

談古鎮-2。李三黃盆窯

古鎮收藏家榮安齋的主人邢斌收集了幾件黃土制成的物品:碗、盤子、水罐、香爐和小鍋。雖然外觀不是很華麗,但卻是固鎮當地黃盆窯出產的實用日用品。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不銹鋼鍋和各種彩色塑料生活用品大量進入家庭,這種土陶制品逐漸退出市場。我們縣三裏灣的黃盆窯已經全部關閉,沒有人在生產這種土陶了。但過去三裏灣黃壺窯生產的黃壺、碗碟、水盆、香爐、花瓶等器物銷往周邊地區,壹度非常突出。

三裏灣黃壺窯始於何時無從考證,但三裏灣老人說,三裏灣黃壺窯至少有壹百年歷史。

關於李三黃罐窯還有壹個美麗的神話傳說:

據說孫悟空在天宮大鬧,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被如來壓在五指山腳下。太上老君心情不好,就來地球散散心。有壹天,他遊到李三灣,發現每年都有洪水,人們很痛苦。但是河灣的土壤很好,可以用來燒器皿。他決定啟發這裏的人們,為他們做壹件好事。於是他喬裝成道士,教三裏灣人燒黃鍋、菜、香爐。每當三裏灣人取完土,晚上土地神就把白天借的泥坑填平,使三裏灣的土取之不盡。人們學會了燒器皿的技術後,王座上的老先生就走了。李三人感謝老先生和土地神的禮物。每次點窯,他們總要擺香擺果放鞭炮祭拜老先生和土地神,周圍的人也來祭拜神靈,好不熱鬧。

雖然只是神話傳說,但也反映了燒窯師傅希望像老先生的八卦爐壹樣燒出奇跡的心理期待。

三裏灣地勢低窪,幾乎每年都會出水。在三裏村東頭,有壹塊200米見方的平地,幾乎全是優質水泥,是燒制黃鍋的好原料。清朝末年,壹個叫王大巖的人被李三灣的優質水泥所吸引,於是在李三建了壹個燒黃壺的窯。但由於技術差,黃罐質量不好,銷售不暢。幾年後,他停止了生產。

民國初年,三裏村孟昭賢的姐夫來自蘇仙縣。在檢查了李三灣的水泥後,他鼓勵他的妹夫建了壹個燒陶器的窯。他們從今天的濉溪縣胥口子請來技術人員,帶輪子,修田地,生火。窯主付給師傅豐厚的報酬,師傅的積極性很高。燒制的產品逐漸從單壹生產黃罐發展到盤、壇、罐等三四個品種。尤其是王學道大師擅長畫梅居、山水蟲魚等。他給漂亮的陶瓷產品配上生動的圖片,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外地商販紛紛前來進貨,極大地促進了李三陶瓷業的發展。

據古鎮老人回憶,失陷前古鎮橋有兩個特產,壹個是鐵砧,壹個是黃盆。其中,黃盆業最受歡迎。每到三五八十的趕集日,李三黃盆窯的產品就擺滿了牛市巷和瓦房街東街的大街小巷,四面八方的農民總喜歡買些黃盆、水缸等生活用品帶回家。尤其是年關將至,黃罐銷量劇增,供不應求。在老街南端古鎮橋以東的碼頭,經常可以看到滿載黃鍋的貨船,揚帆遠航。

銷售渠道的暢通,反過來又促進了陶瓷業的發展,燒制陶瓷制品成為致富的重要途徑。抗戰前夕,孟昭德、孟憲明等人繼孟昭賢之後,也投資盤窯,並從界首太和等地雇窯把手燒制陶瓷日用品。鼎盛時期,三裏村南、東、北三面的土窯裏煙霧繚繞,場面壯觀。

這些窯工往往自帶專用工具,拖家帶口,來到三裏村定居。他們不僅吃苦耐勞,而且技術全面,工藝精湛。他們燒制的陶瓷品種從三四個增加到十幾個,不僅有黃色的大壺、盤、罐,還有直徑兩城尺的四鼻大水罐。還可以燒制筆筒、洗筆、水壺、存錢罐、腰飾等。這件小作品制作精良,工藝精湛,深受人們喜愛。至此,李三黃盆窯的產品已經不局限於家用廚具,進入了文人的客廳和書房,也從本地銷售走向了國外銷售。而在這個過程中,世界第壹的是大師朱天喜。朱大師因擅長畫三國人物和三國故事而被稱為國。五顏六色的陶瓷產品配上栩栩如生的三國人物,讓人愛不釋手,銷量大增。周邊縣市客商紛紛前來進貨,壹年四季不斷。車、船、船絡繹不絕,好不熱鬧。李三黃盆產業的發展不僅給經營者帶來了財富,也給古鎮的餐飲服務業帶來了巨大的活力和財力。

誰決定漲跌,漲跌沒有依據?日本鬼子占領固鎮,地痞漢奸趁機敲詐洋商,使洋商不敢前來進貨,李三陶瓷失去了市場。於是外地的師傅紛紛離家,李三的黃盆窯也相繼停產。

1948,固鎮解放了。為了安排窯民的生活,滿足人民對黃壺的需求,當地政府決定把分散的、個體的黃壺組織起來,實行集體領導。與此同時,李三黃罐窯更名為“李三陶瓷場”,使處於停產狀態的三裏套瓷業起死回生。

1965年,固鎮縣成立。黨和政府加強了對李三陶瓷廠的領導,李三陶瓷廠得以正常持續生產。然而,由於技術力量薄弱,產品設計少,顏色單壹,以及搪瓷塑料產品的普及,李三陶瓷廠已無法恢復昔日的繁榮景象。

張是的壹位村民,聰明、敏感、好學。看到村民燒窯做黃壺,他私下琢磨做黃壺的技術。他非常精明,通過反復練習,他能舉壹反三。於是他幹脆在家立了個窯,開始燒陶器。他燒制了許多種器皿,如黃罐、花瓶、暖壺、香爐、碟子等等。

他是三裏村最後壹個燒窯工。這兩年因為環境原因,張師傅不燒器皿了。至今他的窯裏還有壹個黃盆沒出窯。這是妳自己的想法。壹些熱愛攝影的城裏人經常光顧他家,拍下他燒過的壹些物件。張師傅和他的妻子總是熱情地接待他們,毫無保留地回答問題。張師傅說,他的兩個兒子也學會了燒制技術,他希望這項技術能永遠傳承下去。前幾年有個攝影師拍下了他燒黃的全過程,張師傅很樂意通過影像保留燒黃壺燒黃窯的技術。

每當閑暇時,張師傅和他的妻子總是喜歡在窯周圍散步。看到事情,想到過去,有些舍不得,但又無可奈何。張師傅經常站在窯前思考,紅紅的窯火似乎又在燃燒。暮鼓晨鐘,風帆點綴,昔日的繁華或許只能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裏!

  • 上一篇:歌華數字電視節目單
  • 下一篇:贊美張掖丹霞的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