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的叔伯中,梁九圖是最有名的。小時候是佛山有名的神童。梁九圖從小才華橫溢,酷愛讀書。他65,438+00歲的時候就能寫詩了。他以《粵臺別圖》、《齊郭襄卷藻韻》等詩聞名於世。
梁九圖,壹個博學多才的人,曾經是刑部的督學,後來因為腿病辭職了。他心胸寬廣,淡泊名利,卻沈迷於讀書、寫作、繪畫、旅遊。
回到家鄉後,他買下清初詩人積善草堂舊址,在松桂裏建起自己最早的私家園林“紫藤閣”。他與張維平、黃培芳、吳炳南、岑參等清代著名詩人有著深厚的友誼,經常聚在這裏唱歌。
道光年間,梁九圖遊衡山響水,南返時航經廣東清遠。他發現了12塊奇怪的石頭:
它的顏色是純黃色,大的有兩尺高,小的也是直徑尺。它的形狀包括有山峰的、有池塘的、有瀑布的、有陡峭懸崖的和有陡峭道路的...
黃蠟石最初產於真正的蠟國,也就是後來的柬埔寨。這在清代是極為罕見的。當梁九圖確認12黃顏色、凹凸不平、晶瑩剔透的石頭是純黃蠟石時,欣喜若狂,趕緊把石頭運回佛山,存放在七星巖盤中,掛牌在紫藤閣前,壹舉成名。
其中最大的壹個叫“千余洞”,高三尺多,最窄的壹個有兩尺寬。梁九圖視命如己出,不僅將書房命名為“十二石山莊”,甚至還將自己命名為“十二石山人”,這塊12黃蠟石也成為梁園眾多奇石中的珍品。
他寫了壹首名為“自名十二石屋”的詩來紀念它的繁榮:
衡越的回歸並沒有停止,石頭被儲存在罐子裏作為香煙。
爬腰爬腳損人健康,不看真山看假山。
從此,人們就把他的私家花園叫做“十二石村”。後來梁九圖收集的奇石越來越多,於是專門建造了秋雙軒皺翟赟,陳列從各地收集來的奇石,如黃蠟石、靈璧石、彩陶石、木化石、太湖石等。其中,以薄、皺、漏、透著稱的太湖石最為著名。
黃蠟石因其質、色、形俱佳,受到奇石收藏者的喜愛。九圖與九華,九華之子四普,尤愛黃蠟石,互相歌頌,留下了“老兄弟癡迷石,叔伯叔侄互相癡迷詩”的佳話。
此外,道光年間,梁九圖還在松圭裏修建了另壹座私家園林“汾江曹璐”,是詩人的雅集之地。詩人們和詩人壹起“歌頌詩酒,崇尚風雅”,稱梁九圖為“汾江先生”。
汾江曹璐位於群星草堂旁邊。園中的建築群有、、昌邑湖、湖心石、石舟、李亭等,都是圍繞湖沼而建,錯落有致。但它的概念布局與明星小屋不同,氣勢磅礴,展現了另壹種造園風格。
汾江曹璐園林群前,有壹座設計精美的小石拱橋,是連接群星草堂和汾江曹璐的通道。這座橋之所以叫“韻橋”,是因為它集中了橋周圍景物的神韻:遠處之韻、堂中之韻、鼎中之韻、檐下之韻、流水之韻。
據傳說,離喬雲不遠的地方曾經有壹所私立學校。課間,遠處傳來孩子們的讀書聲。橋上,傳來了三天彈鋼琴的聲音。琴旁有沸茶,茶韻縈繞。下雨天,屋檐下有小雨,橋下流水潺潺。各種魅力都集中在這座橋上。
葛玄是竹軒,是汾江草根群體的入口。“格”字取“竹”之意,玄關旁種有竹叢,可見主人對高雅的追求。為什麽主持人把它命名為葛玄而不是朱軒?
據說梁九圖是受清代著名詩人袁枚《明月照竹成千言》壹詩的影響。袁枚說,月光下映出的竹影,很像“壹”字。此外,他還受到江蘇揚州八怪之壹、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的感染,他也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
用竹子和松木制成的柴飛,竹籬兩側爬滿爬山虎,呈現出壹種鄉土氣息,體現了主人對遠離塵囂、親近自然的追求。亭臺翠竹掩映,環境幽靜,讓人心曠神怡。梁九圖自己也因此頗為自豪地賦詩壹首:
綁柴為門,岸邊鋪柳。
兩溪截道,壹水引堤。
可以看到,在庭院裏,可以欣賞到水松堤上的竹、蓮、柳,體現了主人刻意營造的水鄉田園韻味。以竹子為框架的松竹小屋,上面鋪著松樹皮,非常自然。
水石在汾江曹璐園林中的應用獨具特色:既有壹般的疊石,也有單體石;這裏不僅有流水,還有壹個湖。清澈的水中,成群的金魚、錦鯉在浮沈,湖面上漣漪不斷。這種寧靜動人的景觀令人驚嘆。
昌邑湖上,壹塊近7米高、l4多噸重的奇石矗立在湖中。這塊石頭叫“湖中之石”,也叫“湖中之石”。湖中央的石頭周圍,白鵝鴛鴦戲水,“白發飄綠水,紅掌清浪”的意境得以充分實現。
湖中央的石頭有山峰之勢,石頭精致美觀,褶皺相連。沿著岸邊看,每個角度的景色都會發生變化,每壹面看起來都像壹幅立體的畫。比如衡山有九個面,不同的面。人們形容它“如雲,線條比波浪更搖曳”,所以稱之為“春峰”。
傳說湖中央的這塊石頭是梁九土到江西九江福祿峰旅遊時發現的。當時石頭在土裏沒幾尺,梁九圖雇了30多人,花了6天時間把巨石鑿透,才顯出全貌。後來他養了50個人,才擡到山腳下,最後運到佛山。
在昌邑湖畔,離石頭不遠的地方,有壹個美麗的小軒,叫“石舟”,長約七八米,是為觀賞湖中央的石頭而設計的。船前的龜和蛇叫玄武,寓意長壽吉祥。
石舟似紫穴舟,浪遇花津,路逼塢。亭西有韻橋,若虹掛鏡上。橋北有幾簇芭蕉,有幾案石。在芭蕉下談詩談畫,妳會快樂,會陶冶妳的性靈,就像進入了壹個世外桃源,妳會忘記所有的侮辱。
梁九圖是清代道鹹年間的社會名流、慈善家和詩人。梁九圖的詩氣勢磅礴,別具壹格,很能體現他的個性。著有《石齋詩十二首》、《嶺表詩》、《葡萄園亭》、《汾江隨筆》、《佛山誌》、《嶺南筆記》等。
梁九除了詩文,更是畫蘭花的高手。他的兩幅畫作《墨蘭》和《墨蘭豎軸》以及10多幅書畫作品後來被各大博物館收藏。
他的作品壹直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人們哪怕只得到他字畫的壹小塊,都當作玉器珍藏。
梁九圖創造了梁氏兩大名園,被譽為“石癡”。也因為他是壹位創作豐富的文學天才,並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園林“汾江曹璐”,人們都尊稱他為“汾江先生”。
佛山梁園從1796年開始修建到1850年左右,經過梁愛如、梁九章、梁九華、梁九圖兩代人的反復修建完善,歷時50余年。
佛山梁園建成後,由十二石寨、汾江曹璐、群星草堂、韓翔亭等多個異地組團組成。其主體位於佛山宋風路先鋒古道,其余位於李賢宋風路和升平路松桂巷。人們稱之為佛山梁園。
清代,佛山梁園與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番禺余音山房並稱為“廣東四大名園”,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它的名聲遠播北京和江南。在嶺南四大名園中,梁園的石景以其多樣的形式和獨特性最為人稱道。
梁園的造園特色與水、石、庭院、花木、各種建築巧妙結合。它追求優雅自然的詩畫意境,在嶺南園林中獨樹壹幟。
梁園的石文化在其他園林中獨樹壹幟。梁九圖買了十二塊黃蠟石,是因為“爬山有失人的健康”。“壺中之石為煙庵,真山處不見假山”。
十二畫室、群星草堂和韓翔館的主人特別喜歡用天然的山峰和巖石進行園林造景。通過使用不同的組合,嶺南特有的園林如平亭、山亭、水亭、石婷、水石亭等不斷變化,體現了大師高超的造園藝術
廣東的氣候多雨潮濕。為了達到經久耐用的目的,居民樓的前廳、梁、柱、過梁、窗框都采用石材,既能在雨季起到防水作用,又能防火。特別是可以防止白蟻啃食。建築中大量使用石材,甚至園林中使用鋪地材料,構成了嶺南園林的又壹特色。
中國古人對奇石的喜愛,體現了崇尚自然的審美觀念。古人認為,奇石是天人合壹的產物。它變化多端,栩栩如生,其美在於自然。奇石就像無聲的詩,立體的畫面,無聲的音樂。
相傳古人很早以前就開始將石頭應用於園林的裝飾藝術,用石頭點綴環境,並將奇石按產地分為不同的類型,如江蘇的太湖石、安徽的靈璧石、廣東的英德石等。,都是造景疊石的絕佳材料。
梁園有400多塊奇石,有“石比書多”的美譽。其中,星光熠熠的草堂中最吸引人的是“石庭”。它講究壹石成型,在嶺南私家園林中獨樹壹幟。梁園主人通過對孤石孤石的整理,突出了個體特征,在《壺》中表達了他對人的個性和世間自由人格的追求。
梁園裏的山並不是“堆砌”的,而是與整個園林的簡約風格相壹致。他們不求氣勢宏大,而求石之神韻,以小代大,展現山川奇觀。
以石山代替“疊山”的方法,摒棄了石頭的積壓,省略了石頭紋理和形狀的對比,能更靈活自如地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
梁園更註重意境。在布局上,整個梁園是三位壹體的。梁園的很多群體都是由房屋、祠堂、園林有機結合,形成了不同時空的園林、房屋、祠堂的組合,如宋貴林的十二石洞、冷香堂、群星草堂等。
梁園的園林建築種類齊全,具有地方特色。梁園有亭、臺、閣、亭、閣、廳、亭。各類建築博采眾長,註重嶺南水鄉民間工藝特色。灰塑、磚雕、木雕、石雕壹應俱全。
除了傳統技術,業主還將西方裝飾應用於傳統園林。比如群星草堂的船廳,用的是滿清窗戶,菱形石階,都是主人自己創造的。
此外,梁園還收藏了許多歷代名家的書法和書法帖。秀水、奇石、名帖堪稱梁園“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