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FOCF?
中國近代保險業的歷史就是壹部西方保險公司控制和壟斷市場的歷史。如果妳不知道FOCF(消防局委員會(對外)),就難免會對中國的現代保險有壹個雲裏霧裏的看法。迄今為止,國內所有的保險史專著都沒有提到FOCF。
關於這個問題,唐、林振峰、葉壹德等保險資深人士都曾多次提及,但由於缺乏這方面的資料,並不了解其細節。他們壹再強調,只有揭開FOCF的真面目,才能真正了解中國現代保險市場的運行機制、特點和內在規律。借助歐中HECP (1999)和CII的會員身份,我成為了第壹個獲得FOCF保險檔案的中國學者。
英國海外消防協會上海消防處報告,截至3月底1874。
FOCF是〔消防辦公室委員會(家庭)〕的姐妹組織。後者成立於1868,控制英國國內火險市場,而前者專註於海外市場。
FOCF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59。壹些在英國海外殖民地從事火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開始定期召開火災保險業務會議,解決保險糾紛和爭議。1869年,29家火災保險公司參與制定了海外火災保險費率表,並正式頒布實施,由此形成了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簡稱FOCF。
起初,其工作範圍僅限於火災保險費率的分類、保險單的統壹以及保險法規的制定。後來逐漸成為火災保險規則的主要制定者、修訂者和監督者,保險糾紛的仲裁者,重要保險機構設立的批準者,重大保險活動的主持者,保險理論、實踐和技術的總結者、訓練者和推廣者,成為處理與非火災保險組織關系的協調者。中國和外國的非火災保險公司也緊隨FOCF之後。
聯合保險社會保障政策。
其強有力的控制表現在:第壹,FOCF是火災保險規則的主要制定者、修改者和監督者。比如說。1840年7月,天津市外商火災保險協會發布了第10號通知,其中刊登了FOCF通知,“填寫保險單時,必須對商店、倉庫、典當行、倉庫使用不同標準形式的危險品”。其次,也是處理與非火險組織關系的協調人。比如天津外商火險協會內部,除了火險委員會和費率委員會,還有水險委員會和車險委員會。再次,火險費率的分類、保單的統壹、保險法律法規的制定對非火險公司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FOCF有壹套嚴格的規章制度,並根據具體情況和業務發展多次修改和補充。比如6月1891頒布的《境外火險規則》,就是在6月1887通過的相應規則基礎上修訂的。該規則分為正文和五個附錄表。
正文分為兩部分,共33條。其主要內容是:
1.這個委員會的所有成員都來自火災保險公司。
2.這個委員會的開會地點定在沃特琳街63號和皇後街11。
3.該委員會的每個成員都有權在任何時候任命或解雇董事、經理或其他重要官員。
4.委員會可選舉壹名主席主持委員會的工作,主席的任期至下壹任繼任人選出為止。
5.每年5月和11分別召開壹次例會。本委員會主任有權決定召開特別會議,或至少六名委員會成員共同提議,或召開特別會議。然而,必須至少在會議前八天提出書面請求,並告知委員會成員會議的確切日期、內容和主要目的。
6.如果本委員會主席缺席,會議代表可臨時選舉另壹名主席主持會議。
7.出席委員會會議的每壹位代表或成員都可以無異議地參加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主席的決定是最終決定);提交給委員會的所有問題應由出席會議的多數代表通過。壹旦表決通過,便會生效。
8.在每年的第壹次例會上,將提名15名仲裁員,任期壹年。所有參加委員會會議的代表都可以投票選出他認可的15名仲裁員(仲裁員的火災保險公司總部應設在英國),得票最多者當選。15仲裁員名單按投票數寫入會議備忘錄。
9.如果該仲裁員所代表的委員會的成員資格被取消或撤銷,該仲裁員應相應地被取消資格。
10.本委員會有權隨時對制定的規則進行修改或增加新的內容。但應提前八天致函本委員會全體委員(以下涉及具體保險業務的條款略)。
在1891中,FOCF***有23家成員公司。即聯盟保險公司(成立於1824)、美國保險公司、阿特拉斯保險公司(1808)、蘇格蘭保險公司(1805)、通用保險公司(1885)、格拉斯哥和倫敦保險公司以及衛報保險公司(65438)、帝國消防公司(1803)、肯特消防公司(1802)、蘭開夏郡保險公司(188倫敦和普羅維舍海上保險和普通保險公司(1890)、曼徹斯特保險公司(1846)、國家保險公司、新西蘭國家保險公司、英國北方商業保險公司(1862)、北方保險公司、諾威奇聯合火災保險協會(1797)等。女王保險公司(1857)、皇家保險公司(1845)、皇家匯兌保險公司(1720)、蘇格蘭國家保險公司(1878)、新西蘭南英保險公司、太陽火災保險公司(176544)。在20世紀的巔峰時期,有50多家成員公司。
此外,FOCF在海外保險市場設立了大量分支機構,即當地火災保險協會。據FOCF1917統計,其在全球範圍內批準成立了24個區域性火災保險行業協會。包括阿根廷、曼谷、緬甸、加爾各答、錫蘭、古巴、埃及、希臘、漢口、天津、香港、上海、牙買加、日本、馬德拉斯(印度)、馬尼拉、墨西哥、紐芬蘭、檳城(檳城)、新加坡、南非、特立尼達、烏拉圭和瓦爾帕萊索(智利)。1929年增加到42,之後發展到50多。
1840年代的香港壹角。
在世界火災保險業務快速發展的過程中,FOCF自身的機構也在不斷擴大,並成立了壹些輔助機構。壹是常設機構,如常設委員會、專業委員會(根據保險聯系、險種、功能設立);二是臨時機構,為處理某些重大保險業務或保險糾紛而設立的專門委員會,壹般稱為分委會;;三是專門從事區域或國別保險業務的機構,如倫敦大陸火災保險委員會(1920)、倫敦澳大利亞保險委員會(1925)、倫敦西非保險委員會(1958)、倫敦南非保險委員會(1966)和愛爾蘭火災保險委員會(6544)這些委員會的工作已經從火災保險擴展到人壽保險和海上保險。
於人保險公司1932火災保險單。
FOCF上海火災保險協會中國分會
中國近代保險史是壹部多元化發展的歷史。中國的民族保險業、官僚資本保險業、外國保險業和革命根據地保險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其群體和機構盤根錯節,錯綜復雜。然而,以英國為首的外商保險業在舊中國保險市場基本上占據了壹個半世紀的主導和壟斷地位。
中國近代保險史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65438+9世紀中前期)是澳門、香港、廣州保險業發展的極端時期。這壹時期的特點是,外國保險公司主要委托在華外國公司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據統計,1838在廣州的55家外國公司代表了15家外國保險公司的保險業務。1805年出現的中國第壹家外資保險公司——廣州保險學會(又稱廣州保險學會、廣州保險公會),拉開了中國近代保險的大幕。
中期階段(65438+60年代-1937):以上海為中心,以天津、漢口、香港為中心的發展時期。這壹時期的特點是洋保、國民保險、官僚資本保險、人民保險並存,但洋保占主導地位、占優勢、占壟斷地位。《中國保險年鑒》(1937)顯示,僅上海就有126家外資保險機構,而中資保險公司只有24家。在這壹階段經常被忽視的壹個重要事件是上海火災保險協會的成立,它是FOCF在中國的壹個分支機構。但這個機構是什麽時候成立的,沒有考證。根據上海英國商人公布的1900洪名單(《華北導報》辦公室),可以得知“上海市火災保險同業公會(外商)火災保險同業公會”的辦公地點在上海市北京路,該公會的主席是利德爾。據此推斷,1899之前,上海成立了洋保會。2月2日,1910,《申報》刊登上海外商保險同業公會通告:“自上海開埠以來,在華外資火災保險公司已達40余家。壹直都有外商協會,立法完善,遵守。但是,中國的管理者管理外企的火險是公平的。在不久的將來,有不同種類的人。每次都有貪小利之流,不是同壹個行業,實際上是到處吹捧,毀章不顧大局。同行的先生們急於整改。宣彤元年六月(七月-八月,1909),我們聚在壹起討論成立中國外商火險協會的約定規則。“根據這條線索,我們進壹步挖掘隱身術背後的FOCF歷史檔案,終於找到了答案:上海消防協會成立於5月1895,16。
火災保險單1941年(上海)巴樂保險公司。
外資保險業的中斷、恢復和撤退
晚期(20世紀40年代-50年代初)。這是壹個外資保險業中斷、恢復、撤退的時期。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上海火災保險協會的成立具有不可避免的主客觀條件:
第壹,保險業的獨立性。上海火災保險協會的成立,初步完成了從附屬於外資公司的保險機構向獨立的保險機構的轉變。老洋行成立於第壹次鴉片戰爭前後,業務範圍很廣,主要業務是貿易,還兼營碼頭、倉庫、修船、銀行、保險等。19世紀下半葉,第壹代洋行已被以船舶運輸系統為特征的第二代洋行所取代,保險業務從洋行母公司中分離出來,外化為獨立的保險機構。其中以揚子保險公司(成立於1862)、寶嘉行(1863)、中外跨國保險公司保寧(1865)、香港火柱保險公司(1866)、中日海上保險公司保宇等著名。
怡和上海第壹家辦公地址位於英國領事館左側(圖中紅點)。
二是外國保險業的觸角從主要通商口岸延伸到內地腹地,形成了以英國為龍頭的全國性保險網絡,從全局和組織上控制了中國的保險市場。這種保險網絡的最初形式是委托壹家外國公司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據統計,1866年,香港、上海、天津、福州、廈門、汕頭等六大貿易口岸共有保險代理機構102家,1900年共有保險代理機構148家(以52家外國公司為代表)。但與此同時,這種原始形式的保險網絡也逐漸發生了質的變化,有被發達的保險網絡所取代的趨勢。後者,通過在上海設立的保險管理機構(如中國分公司、總公司或遠東分公司、支公司等。),到保險業務較多的主要通商口岸和城鎮設立分支機構或代理機構(保險業務較少的城鎮仍委托洋行或買辦代理)。據1894統計,目前已有香港、廣州、黃埔、重慶、汕頭、廈門、福州、臺灣省、寧波、煙臺、天津、北京、上海、鎮江、宜昌、九江、漢口等19個城市有外資保險公司設立的分公司。
上海黃浦江沿岸建築65438至0890。
第三,在激烈的競爭過程中,在華外資保險公司對設立保險業自律組織產生了客觀要求,目的是防止惡性競爭(如“壓低保費”、“競相打折返利”),* * *制定費率,統壹保費,統壹管理,集體行動。更重要的是,為了有效地與崛起的中國保險業競爭。後者先後成立了怡和公司保險銀行(1865)、招商保險(1875)、仁和海上保險公司(1876)、安泰保險公司(1877)、濟和船廠保險局(1878)、長安保險公司(1880)、萬安保險公司。仁濟和水和火災保險公司(1886)等。,以至於托馬斯·諾克斯(Thomas Knox)在《買辦》(Harper's New Monthly,1878)中寫道“中國人無形中學習外國人教的商業課,而且學得很好。事實證明,他是比導師更強的對手。在所有中國港口,都有中國的銀行、中國的保險公司、中國的貿易團體、中國的航運公司和其他企業。”。
第四,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中國保險業,包括外資保險業的中心。1842上海開埠以來,外貿中心、航運中心、金融中心、保險中心從廣州、香港、澳門搬遷到上海。19世紀中葉,上海的洋行已增加到160多家,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0億兩白銀。據《中國保險史》(1894)統計,自清代道光、鹹豐以來,上海角外商設立的保險公司及其代理機構就有近50家。每年產出溢價約四百萬兩白銀。除了揚子保險公司、保安公司、保康、寶嘉行、水平、洪堡、寶川、保寧行、建黨、遠東等十家保險公司外,還有133家外資保險公司委托39家外資銀行設立保險代理機構。其著名的洋行有瑞吉、同富、巴拉、太古、李和、寶順、天翔、協隆、仁濟、好時、怡和、美迪士、綠林、陳辰、豐泰、天富、三井、新啟昌、老工貿、壹吉、泰隆、德姬、龔都等。
這就是19年底中國第壹家外資保險協會——上海消防保險協會在上海成立的大背景。
在滬外資火災保險公司醞釀成立火災保險行業協會已有數年。這個過程也是各個保險公司和各個利益集團討價還價、相互博弈的過程:
萌芽期(65438+2009年70-80年代)——松散的保險集團聯合行動的時期。
其萌芽至少可以追溯到1876(光緒二年)、廣東保險公司(怡和)、保安公司、寶嘉行、揚子保險公司(啟昌洋行)、中華保險公司(同福洋行)、倫敦東輝保險公司(英國船務公司)、莫瑞保險公司(天元保險公司)。
1881年(光緒七年)、廣東保險公司(怡和)、寶安銀行、華北保險公司總局、揚子保險公司、華商保險公司、中華保險公司(最時髦的洋行)、倫敦東輝保險公司、安泰行保險公司、保和經理保險公司、陳辰經理保險公司等,連同中國輪船招商局下屬的招商局保監局。
上述外資保險人的集體行動,無疑拉開了上海外商火險協會成立的序幕。
怡和集團位於畢打街的第壹間辦公室。
醞釀期(65438+90年代初)的特點是在滬外資保險公司和外資火災保險代理人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上海火災保險代理人會議。
毫無疑問,這種會議制度是中國第壹個外資保險同業公會的雛形。壹、見面地點固定,壹般在廣東路2號北英商業保險公司辦公樓內。二是開會時間固定,壹般每周開壹次例會。第三,會議中有壹個常務委員會,由主席和執行秘書組成。每次會議結束後,會議紀要會發給所有成員公司。著名的倫敦Chirt圖書館至今還保存著上海火災保險代理人在1892、1893、1894的幾份不完整的會議紀要。比如6月1892 65438+10月18,* *有北影商業保險公司、太陽保險公司、帝國保險公司、商業聯盟保險公司、倫敦和蘭開夏郡保險公司、新西蘭保險公司、荷蘭保險公司、漢堡火災保險公司、普通保險公司、聯盟保險公司、Baraoez保險公司等65444家。在廣東路2號召開了上海火災保險代理人會議,由英國北方商業保險公司和商業聯盟保險公司的代理人J.A.Ballard擔任主席,Wm。新西蘭保險公司經理格雷厄姆擔任秘書。這次會議主要討論了統壹保險費率的問題。“公與公約定的保險費條例,大家都會遵守,彼此討論沒有壞處。”其主要內容如下:(1)壹級雜貨倉溢價為每千兩二十壹年420兩,絲、茶、洋布除外;(二)四面有墻的壹級極品石倉,或四面有高墻的兩棟相連建築,溢價為千分之四千二百八十兩;(3)實心磚墻的壹級住宅,每千兩百八十兩;(4)石庫門實心房屋,前後磚墻,兩側有防風防火隔斷的房屋三五間,每千戶二十二間;(5)如果城門外部是仿洋氣,內部是中國風,則需1220元;(6)楊芳布在賈母城的名字,每壹千零二十二個;(7)門牌號碼,城市房屋或住宅木框架房屋,每壹千兩百五十兩,每壹千兩百加二兩,以此類推。本決議在最終定稿前,已在4月13日、4月27日和5月13日的上海火災保險代理人會議上討論和修改。
因此,上海火災保險代理人例會的框架奠定了上海外商火災保險同業公會的雛形,實際上是其名副其實的前身。
上海火災保險費率協會(費率協議委員會)期間(1894—1895年5月)
上海火災保險代理人在1894頻繁開會的重要主題就是試圖簽訂壹個各方都接受的中國火災保險費率協議,然後成立上海火災保險費率協會。經過多次激烈爭論和反復修改,終於在1895年4月產生了壹份協議文本,即《上海市火災保險費率規則》,並最終在16年5月的火災保險代理人全體大會上正式通過。這就是著名的中國1895關稅協定(關稅協定1895),關稅協定委員會就是據此成立的。
上海火災保險協會徽章。
費率協會(1895 May 16)由簡介、正文、費率表、會員單位簽名四部分組成。正文* * *分為11:
第1條:壹致同意火災保險業應努力確保上海及其鄰近地區的安全。為了保持其統壹性,有必要維持壹個適當的保險費率,從而促進火災保險業的整體利益。
第二條:協會壹致同意采用各公司總部批準並由上海發布的火災保險費率表1895。
第三條:上述火險費率表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新保險業務和續保業務均按此辦理。
第四條各保險代理機構應立即采取措施,確保相關公司總部認可並批準現行費率協議。
第五條為解決代理人之間的分歧,維護整體利益,必須成立相關委員會。委員會每年改選壹次。今年的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巴拉德、巴特沃思、弗利特、肯普索恩閣下、利特爾和布魯斯特。他們有權提名補充委員會的新成員。委員會的主席、司庫和秘書長由委員會全體成員選舉產生。
第六條:委員會受理並處理所有疑難或有爭議的費率案件,直至提交代理人大會。
第七條:如有必要,委員會可以召開全體代理人大會,討論新的會員會議,但必須有至少五名我們的代理人的有效推薦。
第八條:壹致同意各公司按比例支付費率協議相關費用。
第九條委員會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承擔消防隊的部分費用。
第10條:任何人想要退出本費率協議組織,必須在三個月前提交書面通知。
第11條:我行壹般不接受與本費率協議無關的任何公司的再保險或再保險業務。
費率表大致分為六個部分:歐洲居民、中國居民、特殊風險條款、折扣和獎金、傭金和註意事項。
上海市火災保險費率協會(費用協議委員會)更名為上海市火災保險協會期間(7-9月,1895)。
壹旦大權在握,訂單就搞定了。上海市火災保險費率協會和費率協議委員會在短短幾個月內發布了五次通知,分別是1985年5月30日發布的1號通知、6月27日發布的2號通知、3號通知(7月1號)、4號通知(7月12號)和5號通知。
但上海火災保險費率協會及其委員會不具備合法性,必須由位於倫敦皇後街11的倫敦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正式批準。我們已獲得英國最大的保險組織倫敦保險商協會(ABl)的批準,可以查閱和查閱倫敦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在其收藏的部分檔案。目前這些檔案只有1874-1974部分案件* * 112卷,45盒卡片索引有壹定程度的開放。不幸的是,我們沒有發現上海消防協會及其委員會與倫敦海外消防委員會在此期間的任何通信。此外,每周至少召開壹次例會的倫敦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的會議記錄也不完整。比如1895中與中國保險市場相關的會議只有三分鐘,分別是3月29日、5月3日、7月5日、6月5438+10月4日。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已經找到了相關的間接證據:
證據壹:1895年7月25日,倫敦海外消防委員會的會議紀要中首次出現了“上海協會”這個新名詞。
證據二:1895 10 10月4日,倫敦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會議紀要首次設立“本地火災保險協會”,上海和香港赫然在列。不過,成立於1895年5月16日的上海市火災保險費率協會何時成為上海市火災保險協會的具體情況尚不清楚。
證據三:1899 65438+10月20日,倫敦海外消防委員會在會議紀要中的“區域消防協會”上發表了壹條激動人心的短信:上海於5月26日召開第四屆年會,1899,香港同時召開第四屆年會。倫敦海外消防委員會已經接收並批準了這兩個區域消防協會。根據1922倫敦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5月25日的會議紀要,其“區域火災保險協會”公布了收到香港和上海火災保險協會第27期年報的消息。由此計算,可以確定上海涉外火災保險協會成立於1895。
但以上三大證據只是間接證據。我們能找到直接證據嗎?上海市火災保險費率協會及其委員會是上海外商火災保險協會嗎?他們是在什麽時候,什麽情況下改名的?我們及時改變了工作路線和研究路徑。既然在倫敦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不完整的檔案中找不到我們需要的材料,那麽可以查閱該委員會所屬會員公司的檔案嗎?這種迂回戰術無疑是大海撈針,只能勉為其難。“山河無道疑,又有壹村。”在數周搜索英國名著和保險機構的過程中,我們意外地在太陽保險公司(倫敦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成員、上海火災保險協會會員)的數百卷案例中發現了以上海火災保險協會名義發布的6號通知(1895.09.13)。通知第3段內容如下:
“倫敦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秘書長?我們已收到您02年6月65438日的來信。”(由於時間久遠,案卷中的文件不僅發黃,而且破損。英語月有歧義,所以用“?”信中強調,委員會已審定上海市火災保險費率規則,並邀請上海市代理人協會申請加入委員會,但應以上海市火災保險協會的名義提出申請。我們決定發出通知,通知所有保險代理人(略)”
很明顯,上海外商火災保險協會成立於5月1895,16。它使用了上海火災保險費率協會和上海費率協議委員會的名稱,並得到了倫敦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的批準。同年9月13日發布6號公告,變更為現名。
FOCF在中國的四個分支
FOCF是管理、控制和操縱中國保險市場的“無影手”。在組織體系上,主要通過滬、港、津、漢口四個海上火險公會,即FOCF——四大火險公會——下屬會員公司來控制下屬會員公司。第二個控制和管理渠道是FOCF成員公司——下屬的中國分支機構或代理機構。其專門為中國火災保險市場設計的中國關稅幾乎每隔幾年就要修訂和頒布壹次。這是所有在華外資保險公司必須執行的“遊戲規則”。事實上,FOCF已經成為包括舊中國保險市場在內的英國龐大海外火災保險市場的指揮中心、管理中心和仲裁中心。
怡和天津分公司原倉庫建於20世紀20年代初。
上海火災保險同業公會在舊中國四大洋商的火災保險同業公會中名列第壹。5月1895、16日,上海外資火災保險代理人召開上海市火災保險費率協會成立大會,成立“費率協會委員會”。英國海外火災保險委員會於7月12日發函,批準上海火災保險費率規則,並敦促其以上海火災保險協會的名義申請加入該委員會的分會。
同時,FOCF還審批了關於成立香港消防協會的報告。
1896,FOCF批準成立天津市火災保險公司。經過幾年的協調和直接幹預,漢口火災保險同業公會也被敦促成立。另壹方面,1917成立了“漢口西商火災保險協會”和“天津火災保險協會”(見武漢金融誌和天津同治保險誌)。這就形成了以上海市火災保險同業公會為龍頭,以香港、天津、漢口為輔助的外資火災保險機構管理網絡。FOCF於1921和1922多次指示並監督在滬成立全國中國外商火災保險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