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回顧忍不住吼孩子!妳被這些10的做法騙了嗎(附解決方案)
我們在學習新的溝通方式時,壹開始會註意自己的言行,不斷控制自己不要回到老路上去。但是大多數家長,有些“吼孩子”的話已經融入到日常言語中,會不自覺地脫口而出。
放棄我們熟悉的東西是不容易的。
不要氣餒,不要自責,妳應該感到欣慰,因為生氣後妳能很快體會到自己的情緒。這是進步,也是改變的開始。
生活中總有這種情況。我們發現,即使我們對壹個孩子大喊大叫,他/她也不會當真,甚至會反抗。對此,憤怒又無奈的家長只能選擇給孩子壹些懲罰。比如下面兩個場景。
第壹場
媽媽:
不要在過道裏亂跑...當我購物時,妳幫我媽媽推車...為什麽妳什麽都碰?我告訴過妳,別推車!.....把香蕉放回去...我們不買那個,我們家裏有很多...不要壓碎那些西紅柿!我現在警告妳,如果妳不扶住車,妳會有麻煩的...把妳的手拿開...讓我來挑選冰淇淋...再跑就要摔倒了嗎?
好了,夠了!妳知道妳剛才差點撞上那位老太太嗎?看來妳應該受到懲罰。今晚,別想吃我買的壹勺冰淇淋。我要給妳點顏色看看。妳不能這麽粗魯!
場景2
爸爸:比利看見我的鋸子了嗎?
比利:沒有。
爸爸:真的嗎?
比利:我發誓,我從來沒碰過它。
爸爸:那我怎麽能在外面看到呢?都生銹了,旁邊還有妳和妳孩子的推車?
比利:哦,我們上周用過,然後下雨了,所以我們跑回家。我可能忘記了。
爸爸:妳在撒謊!
比利:我沒有撒謊。我真的忘了。
爸爸:哼!上周妳忘了我的錘子,上周妳忘了我的螺絲刀!
比利:爸爸,我不是故意的。有時候,我真的會忘記。
爸爸:我會讓妳記住妳不能再用我的工具了。另外,我最受不了的是妳還撒謊。明天晚上我們都去看電影,所以妳自己呆在家裏吧!
面對這樣的情況,到底是罰還是不罰?懲罰,到底為什麽要懲罰孩子?
有家長這樣回答:
先來看看專家對懲罰的看法:
懲罰是壹種非常無效的管教方式,往往會讓孩子的行為朝著與我們期望相反的方向發展。許多父母使用懲罰是因為沒有人教他們更好的管教方法。
Fuertz Dawson博士的《如何成為壹名父親》
父母對孩子的體罰並沒有阻止暴力,反而助長了暴力。體罰給孩子帶來痛苦,樹立壞榜樣。
——暴力與鬥爭,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心理學系暴力研究委員會。
迷茫的父母誤以為懲罰會有效果,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管教方法根本不起作用...懲罰只能讓他們的孩子更加叛逆。
-"兒童:挑戰"魯道夫·德萊庫斯
體罰對孩子的影響沒有壹個是家長所期望的。孩子的“懲罰”會減輕他們對錯誤行為的罪惡感。他們認為“懲罰”可以抵消自己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蹈覆轍。
不斷用各種行為觸發父母體罰的孩子,心裏都有壹個秘密:他用父母的體罰來滌罪,但體罰是孩子最不需要的!
-神奇的歲月,塞爾瑪·弗利波。
其實懲罰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影響了孩子對自己的反思。
然後——“如果放棄懲罰,孩子不是更難管了嗎?”
問題是懲罰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被如何報復父母分散了,錯過了懺悔自己的不當行為,思考改正錯誤的機會。
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反省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很重要。
孩子不能被懲罰,那麽應該用什麽來代替懲罰呢?
替代懲罰的七種技巧
1,求小朋友幫忙
2.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要攻擊孩子的人格)
3.陳述妳的期望
4.提供選擇
5.告訴孩子如何彌補自己的錯誤。
6.采取行動
7.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我們先看壹組漫畫,了解壹下這七種手法的使用場景。
1,對於壹個不會說話的孩子來說,當他碰到不能碰的東西的時候,能不能打他的小手?
孩子不會說話,不代表他不會聽,不懂。孩子們每分鐘都在學習。問題是,他在研究什麽?
我們要像壹個有自尊的成年人壹樣,給他現在和將來有用的暗示。
當妳把孩子(或什麽東西)帶走的時候,平靜但清晰地告訴他:
“不能舔刀,可以舔勺。”
“這個小磁狗會斷,但是長毛絨狗不會斷。”
2.懲罰和承擔自然後果有什麽區別?只是同樣的事情,不同的表達?
懲罰是為了給孩子壹個教訓,故意剝奪孩子的時間,或者增加孩子的痛苦。
承受自然後果就是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的自然後果。比起“為妳好”的懲罰,人們更容易從中吸取教訓。
我在沙發上發現了壹堆橘子皮。當我問他們,“是誰幹的?”他們都互相指著對方。我應該找出是誰幹的並懲罰他嗎?
看到讓人生氣的事情,表達憤怒會對我們更有幫助,而不是認定“嫌疑人”再去懲罰。
“我對是誰幹的不感興趣。我不想責怪已經發生的事情。我現在就想知道怎麽補救!”
沒有責備和懲罰,我們讓孩子專註於承擔責任,而不是為了報復而互相揭發。
“現在,我要妳們兩個幫我擦沙發和橘子皮。”
4.我不再懲罰我的孩子,但是當我訓斥他做錯了什麽的時候,他會說“對不起”,但是第二天,他又繼續做。我該怎麽辦?
孩子用“對不起”安撫憤怒的父母。他們很快就會道歉,很快就會重復。
我們應該讓孩子意識到,他們真誠的道歉和後悔應該轉化為行動。
對壹個執著的孩子說這句話:“抱歉意味著采取行動。”“聽到妳感到抱歉,我很高興。這是第壹步。下壹步就是想想該怎麽做了。”
第壹位家長的反應:
“我已經聽夠了妳的借口!我不再相信妳了。這次妳會受到懲罰。從下周開始,每天放學回家,不能出門,不能看電視。我不在的時候,我會讓我妹妹看著妳。回妳的房間去。晚飯沒了。”
鮑比會怎麽想?“她真壞。我要報復她。”
第二個家長的反應:
“哦,親愛的,妳跑步出汗了。我給妳拿條毛巾擦擦,保證不再遲到。”
“妳真讓我擔心。過來洗手。晚餐要涼了...哦,要不媽媽給妳熱壹下?”
鮑比會怎麽想?“我可以逃避任何事情。”
第三位家長的反應:
“妳說妳在努力回家,但我還是不開心。我不想再看到妳這麽匆忙。我希望妳能在5:45在家做。”
“我們已經吃過晚飯了,廚房裏什麽也沒有了。如果妳願意,妳可以自己做壹個三明治。”
鮑比會怎麽想?“媽媽真的生氣了。從現在開始,我最好準時回家。既然她相信我,我就不能讓她失望...我不想自己做三明治。”
博比的媽媽用了第三種方法,真的很管用。但是堅持了三個星期後,鮑比的老習慣又回來了...不用擔心,復雜的問題需要復雜的技巧。
第壹步:討論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壹起討論,找到大家都認同的解決方案。
第四步:寫下妳所有的想法(沒有任何評論)。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議妳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想付諸行動。
光是學習這五步技能的每壹步都不難,花點時間壹定能學會。難的是改變我們的態度,尊重孩子,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問題。
我們不能再把孩子當成“問題”來糾正,也要放棄“大人總有正確答案”的想法。
在解決問題之前,給自己做壹個“心理暗示”:
?“我想盡可能地接納和傾聽孩子。”
?“我想避免武斷、評價和說教。我不會試圖勸說。”
?"我會考慮任何新想法,不管它是否現實。"
?“我不擔心它是否會立即生效。如果我們找不到有效的方法,那就意味著我們需要仔細思考,仔細調查,多討論。”
重點是“尊重”——對孩子,對我們自己,對討論中產生的所有可能性。
開始前先問問自己:“我現在生氣了嗎?”我現在夠冷靜了嗎?“看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願意討論,可以開始和孩子討論問題。
1.討論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我想妳可能認為...)
不要急著完成這壹步。只有孩子覺得自己被傾聽,被理解,他才能考慮妳的感受。
2.說出妳的感受和需求(我的感受是...)
這部分應該簡短明了。
如果妳不停止談論妳的擔憂、憤怒和抑郁,孩子很難聽進去。
3.壹起討論,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先讓孩子說幾個想法,註意避免評價和判斷。
關鍵的壹句話:“我們把所有的想法都寫下來。”寫作本身不重要,但是把想法寫下來會讓說想法的人覺得被重視。
4.挑出哪些建議妳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付諸行動。
註意不要說任何貶義的話。(這是壹個愚蠢的想法)但是描述壹下妳個人的反應:
這讓我很不舒服,因為…
5.後續執行
“誰來負責這件事?”“我們什麽時候能完成?”
6.不要讓孩子批評妳的任何觀點。
孩子:是的。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妳總是...妳從來沒有...
家長(態度堅定):之前發生的事情,我們不指責,不討論。我們現在關註的是以後怎麽辦!
關於“解題”的常見問題
1.和孩子壹起制定的計劃,過了壹段時間無法執行,怎麽辦?
重新制定計劃。
沒有永遠有效的方法。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他參與了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制造問題。
2.每次都需要用到“解決問題”的每壹步嗎?
不。任何步驟都可以。指出需求的沖突,可以快速找到解決方案。
媽媽:現在有個問題:妳要我帶妳去買運動鞋。我想打包衣服做飯。
孩子:妳準備走的時候,我給妳收拾衣服。等我們買完鞋回來,我幫妳做飯。
媽媽:好的!
3.所有的步驟我都用了,還沒達到理解。我該怎麽辦?
什麽都沒丟。
通過討論問題,了解雙方的需求和感受,這往往是我們所期望的。有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時間去思考,去觀望,會有解決的辦法。
4.孩子不願意和我坐下來“解決問題”怎麽辦?
妳可以把同樣的想法寫在壹張紙條上。
親愛的兒子:
我想聽聽...妳怎麽想呢?妳(認為,需要,感覺)嗎...),我(認為,需要,感覺...),請告訴我妳有什麽我們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
-愛妳的,爸爸
每壹步都不難學,難的是改變態度。
我們應該堅信,如果我們花時間坐下來,與我們的孩子分享我們的真實感受,我們將與我們的孩子壹起制定出壹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重要提示:
當我們有矛盾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把註意力放在互相對抗上,而是要解決問題,找到讓個人需求得到尊重的方法。同時,我們也在教孩子如何參與解決問題。
以上,我分享了七個代替懲罰的技巧,希望對妳有所啟發,有所收獲。
本文是根據芒果爸爸在延吉有書屋舉辦的“有效愉快的親子溝通”第三期分享內容——“替代懲罰的七種技巧”整理而成。
文中觀點來自暢銷30多年的經典家教《聖經》——“怎麽說孩子才會聽,怎麽聽孩子才會說”,文中漫畫也來自這本書,考慮到手機閱讀屏幕不清晰,特別優化改進。
芒果爸爸最後想說的是:
如果妳有什麽困惑或者育兒經驗,請加我為私信好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