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是指崇武、小閘、山下、景豐、東陵、輞川、土寨七個鎮,位於福建省惠安縣東部,面積約占全縣的37%,人口約占全縣的40%。時至今日,許多特殊的民俗被保留下來,為世人所矚目。
他們的民族是少數民族還是漢族?為什麽這些習俗會長期保留?解放前,這壹地區的壹些學者提出了壹些見解。20世紀80年代以來,來自全國乃至海外的人類學家、民族學家、歷史學家、電影藝術家紛至沓來。許多學者經過深入研究,撰寫了許多學術報告,提出了各種學術見解。就調查報告來看,惠東的民俗大多集中在女性服飾和長期婚俗上,而忽略了對惠東男性和生態環境的調查。因此,很難全面反映惠東的民俗及其歷史原因。
自從作者的祖上不言而喻,他們居住在崇武城東門的祖上壹直從事捕魚業,居住在與城墻外大姐村相鄰的香港智商村,母親是地道的惠東女人。作為惠東人,這些習俗早已司空見慣,深層次的原因很少考慮,實在是“無知”。今天,我們應該學會邀請並受到許多學者的啟發,試圖找出根源。就其更突出的方面而言,
(A)海洋特性
惠東,壹個三角形的區域,鑄就了該區域海洋人文和生態環境形成的性格。婦女在家種田,照顧家庭。男人的主要職業是外出打漁,總是要過著風餐露宿的冒險生活。他們離港的時間,長則三五個月,短則三五天。當他們帶著猩紅的眼睛回來時,他們常常需要壹大碗肉和酒來補充。在他們擺脫疲勞之後。
他們敏捷強健的體魄,他們堅強勇敢無畏的精神,他們同舟共濟的英雄氣概,都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征。
(2)特殊服裝
目前惠東人的服裝對男性來說沒有特點。但在清水和民國時期,男性漁民穿的是紅柴汁(絳色)的衣服和褲子,是用荔枝樹的汁液染制的白色龍頭細布。為了便於操作,褲子很寬,褲筒長度只到膝蓋以上,稱為“褲聚”。夾克是左手開的(女的開右手)。漁民之所以開左手,是因為幫派右手在海上逆風作業。真是“錯臂左撇子,甌越人也”(《戰國策·趙策二》)。
至於女性服飾,則是民俗學研究者的熱門話題。“惠東姑娘”如今已成為福建省五大旅遊品牌之壹。這裏我就不細說了,但是這些特殊的服飾都有它們的傳統和延續性,不是壹夜之間的春風。作者的外婆是清末人,母親是清初到80年代的人。她那壹代是頭上有個像牛角壹樣的棚蓋,黑毛巾,背貼和腰巾,還有壹條鏈子(俗稱“插片”,對現代人來說起到小包的作用)的壹組衣服。上衣不算太短,褲子卻很寬。昨天,壹個女人的外套是直腰的,而壹個大的是圓的。現在,壹頂黃色的帽子,壹條花頭巾,短袖,寬褲子,壹件藍色(綠色)的弧形外套,與天空,大海,山脈,田野,沙灘都很和諧。真是“風歸大海衣裝”(明、黃詩),海風吹拂,令人心曠神怡。
惠東人的服飾經歷了幾次大的改革和變化,但仍具有明顯的獨特性。他們在實用美觀的基礎上穿著這種服裝,比如漁船進港幫忙搬運魚貨,或者提水送食物出港,寬褲方便在海裏涉水,短袖方便操作。黃都-李的嘴很疼,用頭巾擋住風沙。頭巾的碎花圖案和顏色是美麗的選擇,增加了女性的風采和魅力。他們每個人都有幾個甚至上百個頭巾。
服飾是壹種文化因素,是對社會生活的認同。同壹個基調,同壹個線條,同壹個整體風格,有規律的組合,是他們的審美觀,符合自己的身材和當地的時尚,是他們的職位和職業的需要。這也可能是同壹個族群的象征。服裝是隨著生活和時代的變遷而提升的,它的形成和演變是歷史的延續。所以,今天的惠東。在人之前,清朝、明、元、宋,也有適應當時社會特點和生活需要的服飾。從過去看,討論現在,惠東女裝是壹種特殊的服裝。
(3)長期住在自己家裏
惠東,除了崇武的農村,流行著新娘娶妻後留在娘家,逢年過節離開婆家的習俗。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男性經常出海多年,或者外出打工,而在過去,女性通常只有五六歲,因此需要壹段時間來適應與親戚和陌生人的交往。男性也可能認為,如果長期外出工作,下午和妻子、父母住在壹起,會更安心。
惠東女人即使去婆家,壹開始也很少和老公同床。只有懷孕生了孩子或者婆家花錢領養了孩子,才能住在婆家。
對於這種婚俗的起源,很多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林徽陽教授從古代婚史推測,是母系制向父系制過渡的遺留物。蔣教授認為這是閩粵民族的遺風,教授則認為這種婚俗是壹種照顧多種需要的方式。同時,他認為“留婚”是受非漢人影響,或者是深受非漢人影響,或者是非漢人後裔。
由於解放後同姓的人可以結婚,而且很多漁村同姓,所以很容易在村裏碰到親戚。況且,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新樣式的引入,這種婚俗也在逐漸改變。
(4)紋身
在許多民族的早期發展階段,總有壹種時尚,就是用針在人體的全身或部分刺出自然物或幾何圖形,可以染也可以不染。研究人員認為,紋身可以概括為:勇者的象征,部落祖先的圖騰,壹種在水上生產驅蚊龍的習俗;結婚權利的標誌。總之,紋身壹般是作為身材的象征,壹些民族用它來表達自己的等級地位或者制造社會秘密。直到近代,壹些少數民族還保留著這壹習俗。
惠東的男人和女人,至今還得遵循著不那麽俗的規矩。小姑娘喜歡把名字紋在皮膚上,小夥子找小龍小蛇或者兩個四合院。目前全球流行壹種“紋路色”,與紋身不同。紋身是穿洞後染色的。而“粒色”則是先在皮膚上塗上變色油,再塗上花紋紙,再詳細描繪輪廊,再塗上特殊的顏色。紋身永不褪色,“紋身”只能持續壹到三周。“紋身”被現代青年視為終身的個人裝飾品,是壹種在生活中彰顯自我興趣和需求,充分體現藝術與科學、激情與運動相結合的現代審美。
古代紋身和現代“紋身”。各有不同的內涵,但其本意都是為了吸引眼球。
(5)牙齒裝飾
惠東女(偶爾被男性看到)依然沿襲著飾齒、插齒的習俗。結婚前,兩顆門牙裝上金屬或黃銅牙套。這是古代切牙的遺產。
臺灣省《彰化縣誌》記載:“高山族女子若有夫,則嫁與男子,終有壹日,終身住於女子家。”可見這是母系社會的習俗。
(6)赤腳
惠東男女過去都是赤腳,稱為“粗腳”。清朝和民國初年,習武的婦女都是賒賬纏足,城外村莊的婦女都是光著腳,在沙灘和田間勞作。即使在民國時期,也隨處可見赤腳或穿木鞋的人。隨著生活的改善和時代的演變,逐漸轉向穿海綿或塑料拖鞋,進而發展到生活。是遠古祖先的生活習慣。
此外,還有男女分開的組織,如女孩的“姐妹伴”,年輕男子的“少年伴”,以及常見的鬼、祭神、巫術、“妻母”、“宅神”、“首級”等奇怪的習俗和信仰,也與當地的生活特點密切相關。
惠東至今仍存在的這些奇特習俗,顯然不是漢人遷入時帶來的,而是我們祖先的文化遺存。
根據民族學家和考古學家的研究,福建的土著是福建人和越南人。據史料記載,閩越族顯著的文化特征是——在物質文化方面,分別是:種植水稻,食蜆、螺、蚌等異物和水生動物,發達的葛、馬紡織工業,使用石掃帚和碎石掃帚,鑄劍技藝高超,善用船,慣於水戰,建造“幹籬”建築,燒制大量幾何印花陶器和原始青瓷。
在精神文化方面,有:講有特色的語言,流行剪發、紋身、拔牙的習俗,保留著濃厚的原始習俗,崇拜鬼神和蛇圖騰,實行崖葬。
文化特色的形成與當地的生活環境和人們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所以,今天惠東的這些習俗,似乎或多或少都能在祖先的文化遺存中找到答案。
浮雕陶器文化起源於原始社會晚期,發展於商周,削弱於秦漢。它與百越民族形成、發展和消亡的歷史相吻合,因此這種文化被認為是百越民族的典型文化特征。閩粵是百越民族的壹個類型,幾何浮雕陶器也構成了先秦時期閩粵文化的特征,因此認為福建古代民族有理有據。惠東古群也屬於閩越族分布區之壹。
根據考古資料,惠東人開始在十個地方居住和生活,發展歷史已經相當悠久。大紮山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武打林立。人類食用後遺棄的各種陶片和風化貝殼散落在巖坡間40X30範圍內,文化堆積層厚約1m。站點是1988。收集了石刀、殘石和大量的陶片,然後得到了100多件陶片。可識別的形狀有圓柱形、罐形等。陶器材質多為紅、橙、黑三色,紋飾多為筐紋、繩紋、斜線、飛蚊、附加堆紋。據鑒定分析,屬於“閩越文化型”,說明崇武海域這壹帶曾經生活過閩越民族的人。這個民族就是今天的惠東人,今天的惠東人是古代閩越遺民。
此外,如上所述,大海為惠東漁民提供了食物和衣服。他們在與大風大糧的鬥爭中,練就了駕馭的本領和勇猛的性格,這與古代越人“以船為車,以馬為馬”如出壹轍。紋身和鑿子有明顯的變化,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他們的遺風依然存在,是目前惠東民俗中最流行的。
根據考古資料和民俗學資料,大多數學者認為古代閩皖的朱亮是閩越人,他們在這方面獲得了很多知識。現在從民間傳說中探究民族起源,應該有古今之分。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古越民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百越人從漢朝開始喪亡,大部分並入漢人。福建也不例外,惠東也是。古代的福建人和越南人成為今天福建漢族人的壹大來源。
但是,人們不禁要問:如果惠東人是漢人,為什麽會靠近北方的園洲灣上的仙遊、浦楚?南部泉州灣下的晉江和南安,也是漢人,卻看不到惠東人這種特殊的風俗?
這的確是壹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深入挖掘,在地下發現更多具體的史料和實物,分析比較它們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