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北歐國家,癡呆癥的發病率已經開始下降。為什麽?是因為在過去的二三十年裏,北歐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健康。所以如果妳從現在開始壹點點改變妳的生活方式,比如吃的更規律,睡的更規律,鍛煉身體,吃的更有營養,那麽很可能當妳老了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癡呆癥發病率就會開始下降。
癡呆癥離我們有多遠?
李娟
妳好,我叫李娟,來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癡呆癥離我們有多遠。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壹下,這裏有沒有50後,60後?似乎很少見,所以癡呆癥似乎離我們所有人都很遙遠。我還想再問壹個問題:妳想活到多大?聽說100歲很好,大部分人對健康長壽都有非常好的預期。
我估計這裏大約有500人。試想壹下,如果我們都能活到60歲——不出意外應該沒有問題。到60歲時,我們中的20個人可能會患癡呆癥。妳知道我們現在的預期壽命是多少歲嗎?七八十?是的,更準確地說是76.3歲。因此,如果我們所有人都能活到平均壽命767歲,那麽我們當中患癡呆癥的人數將翻倍至40人。
我想在座的各位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很好,所以我們很有可能活到85歲。到我們85歲的時候,三分之壹的人可能患有癡呆癥。如果我們有幸活到95歲,那麽兩個人中就會有壹個。所以如果每個人都活得夠久,最後的結局可能只有壹個,我們都走同壹條路。
庫爾茨a .,?歐元?J Neurol?1998;5(補編4): S1-8
威莫阿等人,?國際老年精神病學?1997;12: 841-56
這聽起來可怕嗎?確實如此。特別是我國已經進入快速老齡化時期,現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2.3億,占總人口的16.7%。全球22%的老年人在中國。根據現代研究報道的癡呆患病率,加上我國癡呆的漏診率高達73%,估計我國老年癡呆癥患病人數已超過10萬,每12秒就有壹例新發病例。
癡呆癥造成的疾病負擔壹年近4000億元。這是什麽概念?是肯尼亞的年度GDP,在全球GDP排名第70位。
所以讓我們回去看看什麽是阿爾茨海默病,或者阿爾茨海默病。那是在1906 11年6月的壹次科學會議上,壹個叫阿勒斯·阿爾茲海默·哈莫的德國醫生報告了壹個特殊的病例。
德國醫生阿勒斯·阿爾茲海默斯·哈莫
1901,老婆婆被家人帶去看病。當時,她的記憶力已經嚴重衰退,與人交流非常困難,並且毫無理由地懷疑丈夫的不忠。隨後幾年,她的病情急劇惡化。1906年春天,她因肺炎和褥瘡引起的嚴重感染去世。
阿爾茲海默·哈莫醫生以前從未見過如此奇怪的病例,於是在征得病人家屬同意的情況下,對老婦人進行了屍檢。他發現老婦人的大腦,尤其是大腦皮層嚴重萎縮——我們知道大腦皮層掌管著我們的記憶、語言和思維。
而且在顯微鏡下,醫生看到她的大腦中有大量壞死的神經細胞和許多異常的蛋白質沈積。後來,為了紀念這位德國醫生,人們把這種疾病叫做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阿爾茨海默病。
這張照片的右邊是癡呆癥患者的。在這個癡呆癥患者的神經細胞外面,我們可以看到那些黑色的所謂斑塊,就是大腦中的老年斑。當然,它們與老年人手上或臉上的老年斑是不同的。神經細胞內部也有神經纖維纏結,導致神經細胞大量死亡,細胞間突觸連接減少,進而導致皮質萎縮。
右邊是病人,左邊是正常老人的大腦。
這些都會導致我們的記憶力等認知功能逐漸下降,也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和性格,最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功能。現在,癡呆癥已經成為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壹。
事實上,癡呆不全是退行性阿爾茨海默病,約20%是血管性癡呆。顧名思義,血管性癡呆是血管問題導致的癡呆。研究還發現,約14%的患者存在神經退行性阿爾茨海默病,同時存在這種血管問題導致的癡呆,即* * *病。此外,還有約10%的其他類型的癡呆癥。
這是美國畫家威廉·烏特莫倫的自畫像。他被確診為癡呆癥後,堅持畫了五年的自畫像,從1996到2000。第壹個是1967,當時他還健康年輕。
他的自畫像生動地描繪了他的大腦被這種疾病逐漸侵蝕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畫中的細節越來越少,畫風越來越抽象。最後可能看不出來這是壹個人的臉。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可能也會感受到畫家的那種恐懼和悲傷,這是壹個非常令人心碎的過程。
這四個人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前兩位。第壹排最左邊的是美國第40任總統裏根先生。在我們這個靠實力和面子的社會,裏根先生無疑兩者兼得。第二位是英國首相“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第三位是中國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被譽為光纖之父的高錕先生。第四位是《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先生,他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所以有人不止壹次問我:為什麽這些名人也會癡呆?是因為他們工作太辛苦,用腦太多,導致他們的神經細胞大量死亡,癡呆嗎?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究竟為什麽會癡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不是因為過度用腦導致腦細胞雕亡而癡呆。可能是,比如他們工作太辛苦,精神壓力太大,睡不好,吃不好,導致壹些心腦血管疾病,然後癡呆。據說撒切爾夫人多次中風後誘發血管性癡呆。
事實上,研究發現,受教育程度低和壹些不良生活習慣的人更容易患癡呆癥,比如長期久坐和暴飲暴食。然後是有嚴重腦外傷史,或者長期暴露在有害環境中,或者吸煙,這些情況也更容易患癡呆癥。另外,癡呆癥和很多疾病壹樣,和遺傳有關。
說到和遺傳的關系,我們可能要區分兩種癡呆:壹種是早發性癡呆,壹種是我們所說的晚發性癡呆,也就是老年性癡呆。
早發性癡呆,顧名思義,通常是進入老年之前的癡呆。目前這種早發性癡呆有壹個致病基因,就是如果妳攜帶了這個基因,壹般會在進入老年之前就患上癡呆。目前有三種致病基因:澱粉樣前體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 PS1)和早老素2(PS2)。
妳可能會想,我是不是應該檢測測序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致病基因?其實沒必要。如果妳的家族中有更多的人患有癡呆癥,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進入老年之前就患上了癡呆癥,那麽很有可能這個致病基因是在妳的家族中遺傳的。
晚發性癡呆,即老年後發生的癡呆,沒有致病基因。並不是說妳攜帶了什麽基因。進入老年或60歲以後壹定是癡呆,但有風險基因。如果攜帶這種風險基因,老年後更容易患癡呆癥。目前,最公認的風險基因可能是載脂蛋白E基因(APOE)。
在這裏,大家可能會對我得了癡呆癥怎麽治療感興趣。如何看待?我很遺憾地告訴妳,現在沒有治愈的方法。換句話說,所有的藥物都無法治愈當前的癡呆癥,或者說無法逆轉疾病的進程。現有的藥物只能部分緩解壹些癥狀。大概所有藥企研發癡呆癥藥物的投入都是最多的,但遺憾的是,進入臨床三期時,所有藥物研發都失敗了。
妳可能覺得三期臨床的受試者都是重度癡呆患者,這個時候給他們用藥其實已經晚了。其實沒有人會突然得老年癡呆癥,這個病的發生是壹個漫長的過程。現在壹些研究發現,這種疾病可能是在最終臨床診斷前二三十年才慢慢發生的。所以從30多歲到40多歲的時候,這個病可能就已經開始偷偷的發病了。
我們可以再看看這張圖。橫坐標是年齡,縱坐標是分數。冷色是壹些認知功能,比如我們的情節記憶,執行控制功能,處理速度等等。這些認知功能在20多歲時達到頂峰——可能是在座大多數人的年齡——然後開始下降。
公園& amp比朔夫,2013?
除了這些相對高級的認知功能,進入中老年後,壹些感官等低級認知功能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像視覺,人到50歲以後,感知的顏色會越來越暖;60歲以後,看移動物體的清晰度會明顯下降。現在研究發現,早期嗅覺的嚴重下降可能是癡呆癥的早期跡象。
說到聽力,我其實是想問我們家有沒有老人有聽力損失。從這裏看不清楚,但我猜這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我想再問壹下,老人可能因為聽力損失,和我們交流的時候聽不清楚或者聽錯了。我們有沒有大聲吼過他們?大家只要老老實實記在心裏就好了。我確信會有壹個。
長此以往,老年人在與我們交流時可能會變得謹小慎微,甚至害怕與人和年輕人交往。久而久之,可能導致社交退縮和人際交往減少,社交退縮和人際交往減少也與癡呆的高發密切相關。
所以,如果家裏有聽力損失的老人,如果壹開始戴助聽器就能緩解,我建議壹定要戴,雖然壹開始可能會有點不舒服。當然,更重要的是,在與聽力損失的老人交流時,壹定要有耐心。
妳可能還記得剛才那個電影片段。癡呆癥最早的癥狀就是像愛麗絲壹樣記憶力減退。妳可能還記得,當她在大學講課時,她記不起那些非常熟悉的單詞。當她跑步時,她經常在路上迷路。
這些是癡呆癥的早期癥狀。?
這些認知功能的下降,除了自己的感受,還可以通過標準化的神經心理學測試來衡量。下面是壹個畫時鐘的測試。大家可以看到,通過這三個不同的時鐘,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疾病的逐漸演變過程。
除了這些可以直接觀察到的行為變化,還有壹些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早期征兆。這時候就需要用壹些其他的指標,比如神經指標,生物指標。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團隊的兩個相關工作。
第壹個是神經學索引,這是我們與肯塔基大學的江洋·克拉克教授合作的成果。如圖所示,在老人頭上戴上電極帽後,我們可以測量他大腦中的電活動。戴上電極帽後,老人做壹個很簡單的任務,其實是記憶任務,結果很有意思。
我們有兩類老年人,壹類是正常老年人,壹類是輕度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當他們做這項記憶任務時,準確性和反應時間沒有區別,但如果我們看他的腦電圖活動,我們可以看到在左前額葉有壹個明顯的負波。這意味著,當他想要達到和正常老人壹樣的結果時,可能要付出更多的認知努力。
李等人,?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研究和。治療?2017
下面的例子是壹個生物標記。這是我的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何研究員的合作研究。裝修過的甲醛,大家可能很熟悉,但妳可能不知道,其實我們體內也有甲醛,也會有甲醛代謝。體內的甲醛可以通過收集晨尿測出來。我們的研究發現,老年人的甲醛含量越高,他的認知功能就會越差。
YuJ等人,?神經科學通報?2014?
所以我剛才說這些行為標誌物,神經標誌物,包括這些生化標誌物,可以幫助我們發現那些未來可能患癡呆癥的人,我們稱之為高危人群。
找到那些高危人群後我們能做什麽?或者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麽?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和認知活動。體育鍛煉和社會認知活動是兩個最重要的保護因素。如果經常做這樣的活動,患癡呆癥的風險率會降低。
經常進行日常認知活動的老年人比很少進行這些認知活動的老年人患癡呆癥的風險低67%。這些日常認知活動包括下棋、打牌、寫書法、讀書看報,甚至打麻將。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曾經報道過壹項非常有趣的研究。他們掃描了倫敦出租車司機的大腦,發現這些人大腦後部海馬體的體積明顯大於同齡的對照組。海馬體與我們的記憶密切相關,所以認知活動可以改變我們的大腦。
馬奎爾等人,?PNAS,2000年?
除了做壹些日常的認知活動,還可以做壹些特殊的認知訓練,比如在實驗室裏進行記憶訓練和執行控制訓練。妳可能對這些功能還有印象,就是那些在妳二十多歲的時候達到頂峰,然後衰落的功能。最重要的其實是內存和執行控制,有點像我們電腦的CPU。
我們在做記憶策略訓練的時候,會教他壹些策略,這叫助記法。最經典的記憶法之壹可能是“記憶的宮殿”,或者說記憶的殿堂,其實就是位置記憶法。
相傳,位置記憶法是由壹位古希臘詩人發明的。據說公元前447年他去參加壹個盛大的宴會,突然有兩個年輕人來看他,他就出去了。結果他到外面後,小夥子不見了,宴會廳的屋頂塌了,裏面的人都被砸死了,也沒辦法分辨誰是誰。然後這位希臘詩人把頭往後壹仰,回憶起當時宴會的情景,以及坐在不同位置上的是誰。
之後,古希臘羅馬的這些哲學家政治家們就開始利用這個所謂的記憶宮殿來幫助自己記憶演講內容。為什麽?壹是因為當時紙特別貴,寫在紙上會很貴,所以他壹直記在心裏。第二,因為它看起來很酷。肯定沒有妳什麽都沒拿的爽。
當然,這是個笑話。後來有人研究超腦,也就是所謂的記憶力超強的人,發現90%的人其實都在用這種記憶技術。用超級記憶掃描這些人的大腦,發現在記憶的過程中,大腦管空間感知的那些部位的激活,也就是我們的頂葉、海馬體後部等部位會更強。這也證明了他們確實使用了這種記憶法。
後來,這種記憶法被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比如我們在實驗室的時候,會怎麽教老人使用?老人們來我們實驗室會經過壹系列經典地標。我們會讓老人們利用這些地標來構建壹個所謂的空間大腦地圖,或者說記憶宮殿。然後他把自己想記住的東西和這些經典地標壹壹聯系起來。
其實這個記憶宮殿並沒有那麽神秘。圖中還展示了壹座記憶宮殿,應該是19世紀的美國教育家艾瑪·威拉德設計的。她設計了這座記憶宮殿來教授學生歷史。記憶宮殿實際上可大可小,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妳想象出來的。但只要妳熟悉它,它井然有序,它就可以作為記憶宮殿。
剛才我說還有壹個功能叫執行控制能力。我們可以玩壹個小遊戲來訓練執行控制能力。很簡單。數字稍後會壹個接壹個出現在屏幕上。請記住最後四個數字。比如1 2 3 4,最後四個數字是什麽?1 2 3 4。如果6再次出現,最後四個數字是什麽?二,三,四,六,對。
那我們試試吧。我會在屏幕上壹壹呈現,每個人的任務是記住最後四個數字。讓我們現在開始。
-最後四個數字是什麽?——9 7 2 9
哇,我發現我們中間坐了很多超級大腦。事實上,這是壹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在沒有日常訓練的情況下開始測試的時候,壹半以上的人都記不住,所以記不住也沒關系。只是意味著妳可能要開始訓練了。
剛才我們說了認知訓練肯定能改善或增強我們的認知功能。除了認知訓練,還可以用體育鍛煉。我們知道鍛煉有很多好處。如果我們經常鍛煉,妳70歲的時候可能看起來像右圖,否則妳可能坐在左邊。
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運動也可以改變我們的大腦。妳可能還記得海馬體的結構。進入老年後,我們的海馬體會以每年1%-2%的速度萎縮。壹項研究要求老年人做這種有氧快走。壹年後發現,做有氧快走的老年人海馬體不僅沒有萎縮,還增加了2%。所以我們說運動不僅能強健我們的肌肉,還能強健我們的大腦。
太極拳是東方文化的瑰寶之壹。我的同事,中科院心理所魏高霞博士發現,長期打太極拳的老年人,大腦某些區域的皮層厚度會明顯增加。
比較有意思的是下圖。妳可能還記得,我剛才說過阿爾茨海默病有風險基因。例如,這張圖片與BDNF(神經營養因子)基因有關。
埃裏克森等人,2013
如果他攜帶了這個基因的風險等位基因,顯然,他的記憶力比那些攜帶非風險等位基因的人差。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條線在右上角有重疊。也就是說,即使壹個人攜帶了風險等位基因,通過定期鍛煉,他和那些沒有攜帶的人在記憶表現上實際上並沒有什麽區別。換句話說,運動可以抵消風險基因的不利影響。
可能剛才我說打麻將好的時候,在座的年輕人都想到打遊戲了吧?玩遊戲對我們大腦的健康也有幫助嗎?確實如此。現在有相當多的研究發現,玩遊戲有助於我們的大腦健康,可以預防癡呆癥。雖然有壹些不壹致的研究報告。
這兩張圖是不是看起來很男孩子氣,很眼熟?左邊的這個遊戲是2D版的《瘋狂的小鳥》,右邊的這個是3D版的《超級瑪麗》。妳們這個年紀應該都玩過這個遊戲。這項研究非常有趣。其實是最近的項目,所以想在這裏分享壹下。
其實它培養的是兩組大學生,壹組是拍狂鳥,壹組是拍超級瑪麗。兩個星期,我每天玩30分鐘遊戲。結果發現,在超級瑪麗組中,兩周後其空間記憶能力明顯提高。
空間記憶能力是壹種非常特殊的記憶能力。妳可能知道,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發現,老鼠的海馬區存在負責空間信息的位置細胞。
這個3D馬裏奧可能是因為需要大量的空間導航,這個遊戲的場景比較刺激。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需要不斷的更新遊戲。
但是如果我們長期坐在那裏打遊戲或者麻將來鍛煉大腦,可能會對我們的心腦血管循環產生不良影響。不過,沒關系,因為遊戲廠商是相當科學的。大家可能都玩過體育遊戲。我們可以壹邊運動壹邊玩遊戲,兩者可以結合。
舞蹈其實是壹種很好的鍛煉形式,因為我們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記住動作和節奏,可以鍛煉大腦,尤其是廣場舞。我們國家現在有2億老年人,我懷疑大概有1億老年人在跳廣場舞。
其實我們現在做的壹個研究就是教那些久坐的老人跳廣場舞。我們特別期待看到廣場舞是否有助於提高這些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尤其是記憶力,是否能重塑他們的大腦,尤其是海馬體。
剛才我說3D版的超級馬裏奧會對大腦健康有好處,因為它充滿了刺激。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這樣的遊戲可能已經不適合了。但我們也可以教父母、祖父母玩壹些簡單的電子遊戲,甚至只是教他們使用智能手機。
對於老年人,尤其是7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他學會使用智能手機,比如微信,他可以和他的老朋友、同事、同學建立壹個群,他可以在朋友圈分享他的生活,這實際上相當於打開了壹扇非常有趣的生活之門。
下面幾頁可能不清楚。其實這是壹個網友做的教爸爸媽媽使用微信的指南手冊。圖文並茂,真的很感人。
其實現在回想起來,在座的很多人在教爸爸媽媽使用智能手機的時候可能有壹個很好的開始,然後我們可能會失去耐心。但是讓我們考慮壹下。媽媽和爸爸有沒有不耐煩地教我們如何使用勺子?
可能有些朋友不經意間發現,爸爸媽媽已經不是那個很挺拔,可以為我們承擔壹切的人了。有時候我們突然發現他們怎麽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有時候又像小孩子壹樣膽小。因為他們老了,他們其實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
很多年輕的父母說要參與孩子成長的每壹步,但捫心自問,我們是不是實際上錯過了很多參與老人後半程成長或發展的機會?事實上,教老年人使用電子設備是壹個很好的反饋機會。壹方面可以鍛煉他們的大腦,另壹方面可以拓寬他們的社交網絡。這其實非常有利於預防老年時期常見的負面情緒——抑郁和孤獨。
所以總結壹下我們剛才說的,做運動是好的,多做教育活動也是好的。我們很好奇的想,兩者在壹起是不是更有益?有壹個有趣的動物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種動物實際上是老鼠。在這個圖中,左邊有四種餵食條件,最上面的是普通餵食條件,第二種是很多玩具放在普通餵食條件下,老鼠可以在裏面玩耍。我們稱之為豐富刺激的環境。第三個條件是有壹個大滾輪,鼠標可以在裏面移動。最後壹種是把前三項結合起來,包括玩具和大滾筒。
結果如何呢?讓我們來看看。右邊實際上是海馬體中的壹個亞結構,叫做齒狀回,在海馬體的後面。其實海馬並不大,單側海馬大概五六立方厘米。齒狀回的紅點是新的神經細胞。
科比洛等人,?學習& amp記憶?2011
我們可以看到在有輪子可以移動的情況下,齒狀回出現很多紅點,也就是有新的神經細胞。在我們的大腦中,神經細胞可以再生的地方可能只有兩個,壹個是齒狀回,壹個是我們的嗅球。
但第二個條件是,如果有充足的刺激,實際上沒有神經細胞可以再生。然後再來看最後的綜合組條件。其實好像紅點比較多,因為豐富的刺激並不能導致神經細胞的再生,但是可以讓神經細胞更好的維持現有的功能,雕亡也更慢。所以看起來最後壹種情況下神經細胞最多。
對這種動物的研究實際上啟發了我的研究小組,我們以人類為對象做了壹項研究。我們在單位旁邊的北京市朝陽區奧運村街道選取了四個社區,每個社區都邀請了壹些老年人參與我們的研究,將這四個社區的老年人隨機分配到四個條件中。
壹個是對照組,什麽都不做。壹種是讓他做認知訓練。還有壹個打太極拳的除了認知訓練。最後壹個是綜合幹預組。在前三者的基礎上,我們還做社會心理咨詢。
我們可以看到結果。綜合組的認知能力和社會功能提高最多。三個月後,我們繼續追蹤,發現這些影響仍然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人的神經細胞的再生情況,但我們可以利用無創神經影像技術,比如磁共振成像,對老年人幹預前後的大腦進行掃描。
結果我們發現,海馬和前額葉這兩個與記憶和執行控制關系最密切的區域,也是受衰老影響最大的區域,它們之間的功能聯系在訓練後會得到顯著改善。
更有趣的是下面的直方圖。直方圖的縱坐標是老人大腦和年輕人大腦的相似度。粉柱代表的是經過我們訓練的老人,藍柱代表的是未經訓練的。我們可以看到,經過訓練,老年人的大腦在以下五個大腦網絡上越來越和年輕人相似。換句話說,老年人越來越像年輕人了。
我想我們所有超過30歲的朋友都有同樣的願望:我想年輕。妳們不都想嗎?所以從這裏開始,妳有沒有覺得妳的夢想實現的太突然了?如果妳進行訓練,妳的大腦會變得更年輕,看起來更像壹個年輕人。
除了認知訓練和多運動,綜合幹預也可以滋補飲食。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非常重要。
目前該領域研究的前沿和熱點是將這些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考慮在內進行綜合幹預。目前世界上樣本量最大、成果最肯定的研究計劃應該是手指研究計劃。其實是芬蘭癡呆癥預防項目的縮寫,F其實是芬蘭語的縮寫。因為該項目最初始於芬蘭,盡管這項研究的領導者在瑞典的卡羅林斯卡工作。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在全世界範圍內,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中國、新加坡等壹系列國家實際上都有采用類似研究方案的研究計劃和項目。我的研究小組也是中國手指的成員。
我們實際上正在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壹起在這條路上努力。雖然我們並不確切知道癡呆的發病機制,但這並不影響我們針對已知的危險因素和保護因素進行綜合幹預。我特別希望這裏有興趣的年輕人加入我們的團隊。
我們說人口老齡化是壹個全球性的挑戰,沒有辦法逆轉,但這並不意味著癡呆癥的發病率壹定會隨著人口老齡化而上升。事實上,在北歐國家,癡呆癥的發病率已經開始下降。為什麽?是因為在過去的二三十年裏,北歐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健康。
所以如果從現在開始,在座的各位的生活方式稍微改變壹下,比如吃得更規律,睡得更規律,運動更規律,吃得更有營養,那麽很有可能當妳老了以後,我們國家的癡呆癥發病率就會開始下降。
最後,我想分享壹些最近發表的有趣的研究成果。第壹個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他們開發了壹種可以滋養神經突觸的功能飲料。
妳為什麽不去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