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的收集方法
1全集型。連環畫題材廣泛,種類繁多,因而全集型具有種類全、數量多、起點高、難度大等特點。
2專題型。可按不同題材、藝術、時期、作者或出版社以區分。還可專門收藏同壹題材不同版本,對日後深入研究定會獲益匪淺。
3專集“”型。“”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壹個特殊階段,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反映在連環畫上自然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30多年過去,其存世量日漸稀少,有代表性的更加難覓。凡對其收集相信對日後研究“史”、“風俗史”等將大有裨益。
4專集套書型。收集套書體現收藏規格,成套品種由於內容豐富、連續性強,往往為許多人所青睞。套書《三國演義》60冊或48冊壹套、《紅樓夢》16冊壹套、《水滸傳》30冊壹套、《東周列國誌》50冊壹套等。
連環畫收藏該如何選擇
1、時間上越早越好。由於全國眾多出版社已不再出版連環畫,因此現存的、年代越久遠的越有收藏價值。建國前的尤為珍貴,其他依次為五六十年代、“”時期、80年代等。年代愈早且能完整儲存下來的,數量有限、十分難求便愈加珍貴。
2、系名家所繪。名畫家如劉旦宅、趙巨集本、賀友直、顧炳鑫、王叔暉、華三川等。名家所繪者有藝術和收藏雙重價值,壹些著名畫家如範曾、戴敦邦等當初正是從繪制連環畫成長和發展起來的。另外這些名家繪畫的作品多曾獲得國家級大獎。
3、版本早的。從版本上說最初版的是最好的第壹版第壹次印刷,大都精心繪制、裝幀優美。相對來講時間越晚、印量越大的收藏價值越小。
4、品相完好的。和集郵壹樣,連環畫十分講究品相,封面封底俱全、內頁要求儲存完好、無明顯汙損。當然,在遇十分難覓的,封面、封底稍有缺損者還是應當有心留存,否則便可能有“壹失手成千古恨”之憾事。
書畫收藏講究真精新少
收藏“真”作
書畫造假由來已久。壹千五百年前,就有壹個張姓畫家仿造當時王羲之的書畫。所以,我們壹方面要杜絕造假,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以保證收藏的是真的作品。
收藏“精”作
“真”不等於“好”,“好”不等於“真”。陸儼少先生當年曾對筆者講,他註重作品的好壞勝過關註作品的真假。他70歲前的生活頗多坎坷,曾自詡:真的字畫買不起,假的字畫絕不要。他還認為,“真的”但是“不精的”字畫有了也用處不大。所以,他經常去博物館看畫研畫,尋找至精至善的作品。當然這不是收藏家的看法,是壹位大藝術家看畫學畫的標準。
考察歷史上的書畫家,有的修行不夠,壹輩子壹張精品沒留下;有的即使是大家,留下的作品也非張張精品。壹個書畫家,壹生作品中有30%屬於精品就非常了不起。張大千先生早年創作的花鳥、人物真跡,壹般的現在市場價每幅也就三五十萬元人民幣,但他晚年的精品價格已經達到幾千萬元,這就是壹般真跡與精品的巨大差異。所以,收藏書畫作品,不僅要關註“真”,還要關註“精”。
收藏“新”作
謝稚柳先生對筆者講過壹件事:當年他和張大千、徐悲鴻、方介堪等人到黃賓虹先生家去玩,黃賓虹先生興奮地對大家講,他收到了壹張石濤的畫,品質從來沒見過有那麽好,而且是六尺整幅的。大家欣賞,都贊嘆為精品,飽了眼福。走出黃先生家,張大千笑了,告訴大家,這幅畫是他張大千畫的。大家都疑惑。張大千說我有證據,這幅仿作我還裁了壹條邊留著呢。
黃賓虹年長謝稚柳、張大千30多歲,是傑出的山水畫家,但在書畫鑒定方面,確實留下壹些遺憾。上世紀30年代,北京故宮請黃賓虹先生鑒定傳為宋徽宗畫的《聽琴圖》。看到畫作紙白版新,像剛畫的新畫,黃先生便斷言不可能是真的,判為偽作。好在故宮被鑒定為假的作品也存而不毀。新中國成立後,張珩、徐邦達、謝稚柳等幾個高明的鑒定專家對《聽琴圖》再行研究,鑒定為真跡。
剛創作的書畫紙白版新,這是我們壹般所說的“新”;壹件流傳千百年的作品,壹直被儲存得很好很完整,不殘、不黴、不蛀、不漫漶、不貼條子,則是筆者在這裏所特指的“新”。如何擯棄假作,收藏到紙白版新的“新”的真跡,應該是我們收藏家的追求。
收藏“少”作
物以稀為貴,稀少的東西歷來受到珍視。文征明的畫以山水題材為主,很少畫人物。“吳門四家”之壹的沈周,畫山水不似元代的茂密豐富,壹貫粗簡豪放,氣勢雄強,以骨力勝。如果妳收到壹幅文征明的人物畫或者沈周畫風精細的山水畫真跡,那就是我們所指收藏的“少”了。
這裏說的是藝術家個案,如果從比較的範疇看,也存在壹個如何認識“少”的問題。還以“吳門四家”為例:文征明和唐寅同為1470年出生,但前者90歲過世,後者55歲過世。嚴格講,文征明比唐寅多在世35年,留下的畫作數量自己創作的、學生參與創作的當在唐寅的10倍以上。但是市場價值呢?唐寅畫作的市場價倒過來是文征明畫作的10倍——根本原因就是唐寅留下來的作品相對文征明的少。
上世紀70年代末,上海畫院的畫家們創作了數量非常多的作品,有的作品非常出色,但也有個別以畫作數量追求經濟利益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樣做並不合適。因為壹則物以稀為貴,二則不精的畫作流於市場,對藝術家的未來發展沒有好處,只有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