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根據文獻記載和大量出土文物,中國貨幣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從原始的貝幣到秦始皇統壹中國後流行的布幣、刀幣、愛情幣、蟻鼻幣、方孔幣,中國貨幣文化的發展源遠流長。到了北宋時期,中國出現了紙幣——“餃子”。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壹大進步。
?有人認為中國紙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武帝的“白鹿皮幣”和唐憲宗的“飛錢”。漢武帝時期,由於連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為解決財政困難,在鑄造“三銖錢”和“白金幣”(壹種用銀和錫制成的金幣)的同時,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以宮廷的白鹿皮為幣材,每枚壹平方英尺,四周彩繪。每枚鹿皮幣固定價值40萬元。由於其價值與皮幣的價值相差甚遠,“白鹿原皮幣”只是作為王侯之間的饋贈,並沒有在流通領域使用過,所以並不是真正的紙幣,只能說是紙幣的先驅。
?“飛錢”出現在唐朝中期。那時候,商人外出做生意要帶很多銅錢,很不方便。他們先給政府發憑證,憑證上記錄了名額和幣數,然後拿著憑證去異地取錢購買商品。這種代金券叫做“飛錢”。“飛錢”本質上只是壹種匯兌業務。它不幹預流通,不行使貨幣職能,所以不是真正的紙幣。
北宋四川成都的“交子”是真正紙幣的開始。九百年來,餃子的發源地壹直是個謎。據專家考證,“交子”最早是以民間流通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又叫“私房交子”。
?著名經濟史專家、西南財經大學貨幣與證券博物館館長劉說,北宋初期,成都商業非常發達,貨幣緊張,但鐵錢流通不暢,於是16當地富戶開始私下印制壹種用紙樹皮代替硬幣制作的券,後來被稱為“交子”。當地政府最初想取締這種“新貨幣”,但這種“新貨幣”在經濟流通中的作用非常明顯,於是決定改用官印。然而,這兩種“餃子”的發源地壹直沒有被發現。據史料考證,“交子”最早印於成都萬佛寺。
以前研究者認為成都東門的交子街應該是正式印刷交子的地方。因為《成都方成古跡考證》對成都東門的交子街有這樣的解釋,“街名叫交子時,是宋代品嘗交子的事。”但當地錢幣收藏者對這壹說法提出質疑,因為根據《成都財政》中的文字,“北宋宜州交子鋪是四川歷史上最早的貨幣金融機構,而宜州交子鋪是國家批準的最早的紙幣發行機構。”顯然,說印鈔機構是印鈔地是沒有依據的。也就是說,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交子街”是“交子”的發源地。由於“交子”誕生至今已有900多年,沒有具體的考證,只能從文獻中查起。
?早在三年前,貨幣博物館的詹星就開始從歷史典籍中尋找“交子”的發源地。他從圖書館找到了《元代錢幣》壹書中的壹段話:“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增員1人;負責經書的有10人,負責糊書的有69人,印刷的有81人,雕刻的有6人,鑄造的有2人,打雜的有12人。用的紙,剛開始是自己立的,交給店員收了。在考慮了它的缺點後,由其他官員決定。隆興元年(公元1163),差壹員特官,遷於城西精忠寺。”這說明官方的“交子”是在城西的精忠寺印制的,但是900多年過去了,現在成都已經沒有精忠寺了。怎麽找?後來,在四川省南充市學者丁祖春的幫助下,詹星的求證更進壹步。原來,景忠寺始建於東漢顏夕年間,六朝時名安普寺,唐代名景忠寺,宋代改名靜音寺。元末明初更名為萬佛寺。明末張入川後,毀於戰亂。清康熙初年重修,仍稱萬佛寺,地址在金華,西大門
?二、北宋紙幣出現的原因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宋代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商品流通需要更多的貨幣。當時銅幣短缺,無法滿足流通中的需求。當時四川普遍使用鐵錢,由於價值低,重量大,使用起來很不方便。那時候壹個銅幣值十個鐵幣。每千鐵幣重25斤,中錢13斤。買壹塊布要2萬元,重約500斤,需要汽車搬運。成都是重要的經濟中心,蜀漢之間通往外界的道路異常崎嶇艱難,客觀上需要輕型貨幣,這是紙幣最早出現在四川的主要原因。
再者,北宋雖然是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國家貨幣並不統壹,有好幾個貨幣區,而且各自為政,不具有普遍性。當時有13路(宋代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陜西、河東銅錢鐵錢並用。各貨幣區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可以防止銅鐵貨幣外流。再加上宋朝政府經常受到遼、夏、金的打擊,軍費和賠款支出都很大,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各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出現。?
?第三,發展過程的最初交集是商人自由發行的。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壹種“跨店”,專門為攜帶巨款的商人做現金存放業務。儲戶將現金交付給店主,店主將儲戶存入的現金金額臨時填在壹個用紙做成的紙卷上,然後返還給儲戶。儲戶提取現金時,向店主支付30便士的利息,即支付3%的保管費。
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紙質券叫做“交子”。此時的“交子”只是壹張存取款憑證,而不是貨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餃子”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了專門發行和交換“餃子”的餃子商店,並在各地設立了餃子子商店。因為餃子的店主都是信得過的,隨時可以拿,而且印刷的“餃子”圖案精美,隱為記號,黑紅相間,手寫的字別人很難偽造,所以“餃子”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對於商家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處理硬幣的麻煩,直接用隨時可以變成現金的“交子”支付貨款的情況越來越多。
正是在反復流通的過程中,“交子”逐漸具有了信用貨幣的性質。後來,餃子的店主發現,只使用他們的部分存款不會危及餃子的聲譽。於是他們開始印制統壹面額和格式的“交子”,作為壹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流通。這個“交子”已經是造幣的象征了,真的成了紙幣。但此時的“交子”並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仍然是民間出具的“親疏”。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店主都守法守信。壹些唯利是圖、貪得無厭的店主,惡意欺詐,濫發後閉嘴,停止營業;或者挪用存款,經營不了其他業務而破產,使發行的“交子”無法兌現。
?這樣,當儲戶無法取錢時,往往會挑起事端,引發訴訟。於是,景德鎮時期(1004-1007),益州周知張勇,整頓嬌子店,肅清不法分子,由16名富商獨家經營。至此,“交子”的發行得到了政府的批準。宋仁宗天盛元年(1023),政府設立益州交子署,由京朝官員壹至二人擔任主管,主持交子分發,並“設立紙抄所,以糾正偽造之弊”,嚴格控制其印刷過程。這就是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角子”。比美國(1692)、法國(1716)等西方國家早六七百年,所以也是世界上最早發行的紙幣。?
“官角子”發行初期,其形制仿照民間“人倫”,加蓋國家國璽,但暫填錢數不壹,壹般壹致為十,並規定了流通範圍。宋仁宗,壹律改為五貫和十貫。當我到達宋神宗時,我把它改成了壹致和五百種語言。發行額度也有限制,規定每個板塊分三年(正好兩年)發行,以新換舊。第壹交子發行債券1256340,準備金36萬(以四川鐵錢為鈔),準備金相當於發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範圍基本上限於四川。後來雖然在陜西、河東流行,但很快就被廢除了。?
宋徽宗大關元年(1107),宋政府將交子改為尹倩,交子改為尹倩。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用“交子”外,其他道路均改為“尹倩”。大關三年(1109),四川改交子為尹倩。“尹倩”與“交子”最大的區別在於它以“錢”為單位。“尹倩”有優秀的紙張,印刷,圖片和印章。但是,“尹倩”不給紙幣,也不允許兌換,所以紙質券的價值壹落千丈。到南宋嘉定時,每捆僅值100便士現金。
第四,影響了“交子”的出現,方便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金的不足,是中國貨幣史上的壹大成就。此外,交子作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發行的紙幣,在印刷和版畫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對研究中國古代紙幣的印刷技術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金融業對世界的貢獻。蕙子壹、蕙子的由來及“蕙子”壹詞的讀音“蕙子”這個名字起源於北宋,是取錢的憑證。記錄中有蕙子、千惠子、鉛錫蕙子、蕙子附錢。Xi寧八年(1075),呂惠卿在陜西討論餃子時說:“可以照西川法,讓百姓出錢包餃子,就是餃子。家裏有錢,就找工作。如果沒錢,誰來拿壹段時間?”
(1)可見,會議是收錢和取錢的憑證。千惠子
(2)和孩子的意義。鉛錫蕙子
(3)是向政府出售鉛和錫後收到的錢。送錢送貨可能和送店鋪有關。唐朝時,長安有壹家附鋪。《霍小玉傳》上說,霍小玉經常命丫鬟、丫鬟把帶去玩的東西托付給西施的侯景賢家。南宋初年,吳曾說:“此生所在城有郵鋪。”
?(4),說明送附鋪在北宋相當普遍。寄存店對寄存的錢物出具證明,稱為“錢物寄存”。惠宗治三年(1113),聖旨被禁,原因是“許多各種膚色的人私自將首都的錢物送出城外行使,有損鈔法(鹽鈔法)”
?⑤如果附款可以出城行使,則具有匯票的性質。紹興末年,已知徽州紅石在《乞免寄錢劄子》中說:“小郡在谷,無積之家。富商大家沒有足跡,在貨泉流通的人也很少。人都出去開會了。”
?⑥現在是壹種民間紙幣。南宋初年的臨安(杭州),民間流傳著壹種“匯款換現金”的說法,隨即被附上。“匯款換金錢”指匯款。高宗紹興五年(1135),下詔禁止收發現金出城,遭到居民反對,次日解禁。
⑦紹興三十年二月,錢端得知臨安府,將原本由富人主持的邊錢蕙子作為官營,“余旭內外銅錢並行”。
?⑧7月,錢出任生產部部長助理,會議也由戶部接管。次年2月,成立銀行管理會議。《航仔會字屋》的名稱後改稱《航仔會字庫》,所以無論是錢碩佑的《鹹春臨安誌》還是吳的《陸》都有《會字庫》而無《會字屋》。
?李新傳《炎自建朝野雜記》和《炎自建年記》都說紹興三十壹年“設蕙子,後轉茶園”。後李渡茶場應該是會子庫。卷九的陸,督政司局說:“庫設在品店,與李渡茶場...兼職做服務門(貨店官),壹個公司官(全是茶場官)提拔。”蕙子圖書館曾壹度合並,李宗紹定三年(1230)恢復,紹定五年因火災重建。蕙子因發行於蕙子圖書館而被稱為“杭仔蕙子”;它也被稱為“蕙子東南部”,因為它主要在東南部流通。雖然銀行是由中央政府發行的,但它不是國家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