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向藏友介紹幾種易操作的錢幣除銹方法。
1、機械法即用刀(最好用直刀)、刷(可用大號油畫筆,並將筆頭棕毛剪至僅有0.5~0.7厘米)、剔針
或牙科工具進行剔、挑、剝、刷等方法,去除錢幣銹蝕。使用這種方法除銹,應註意輕重適度,對比較珍貴的古幣則不宜用此方法。
2、加熱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銹蝕較淺的鐵錢。加熱時將錢幣放入承接器皿(如鍋等金屬容器),可適當加壹些清水,用旺火加熱三四分鐘後,將錢幣取出,再用冷濕毛巾將錢捂住,銹蝕即可脫落。對於銹蝕嚴重的“脫胎”錢則不宜用此法。
3、醋泡法使用這種方法前先將古錢洗凈,放在小碟中,再倒入少許食用醋,24小時後取出,用刷子刷去殘銹,最後用清水洗幹凈醋液,將水跡用布擦盡陰幹即可。
4、水洗法這種方法宜如何洗油畫筆用於鐵錢。把鐵錢浸泡在蒸餾水中,白天使溫度保持在98℃,
夜裏使其冷卻,及時更換蒸餾水,並檢查除銹程度,直至鐵銹除凈。
問題二:古錢幣生銹了怎麽辦 實際收藏過程中,很多人以為古錢幣生銹了,就找壹些除銹的方法,開始給錢幣洗身,力爭讓錢幣看起來光潔如新,溫潤如玉。殊不知,如此草率的除銹,小心得不償失!
通常來講,古錢上生銹是可以保留的,它表示了錢幣的年代久遠,是歷史的印跡。保留這些銹,不僅可以讓古錢的觀賞價值提高,而且還會給人壹種青瑩霞翠的美感。您要明白,銅銹還是鑒別真偽的重要依據呢。
但有的錢幣會生有害銹,它會使錢體很快爛透,而且還會傳染。有害銹呈粉末狀,發現有害銹的錢幣,應予立即隔離。那麽?如何清楚有害銹呢?1)醋泡法將古錢洗凈,置於壹小碟中,倒入許少食用醋,直至浸沒幣身。過24小時後取出,用小刷子刷去殘銹,至錢紋清晰後,再用清水洗醋液,擦清陰乾即可,這是壹種比較簡單常用的方法,能對付各式浮銹,但效果往往不夠理想,而且不少古錢經過醋後表面會出現黃跡,影響美觀。
2)加熱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對銹蝕較淺的鐵錢而言。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亞鐵(FEO)的分子結構比較疏松,與鐵錢體吸附的牢固程度遠不能與銅錢因此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即可使部分鐵錢銹蝕脫離。但運用這壹方法時,必註意加壹個承接器皿(如鍋杯等金屬容器),此外最好加壹些清水。二,加熱時間不宜過長,壹般旺火加熱三四分鐘後,取出用冷濕毛巾捂住,銹便會自然脫落。三,選擇用加熱法除銹物件,應是鐵質尚好且銹蝕比較浮淺的鐵錢,絕對不能把銹蝕嚴重且錢體已非常脆弱的鐵錢用加熱法除銹,否則本已十分脆弱的錢體會耐不住高溫而支離破碎,粉身碎骨。
3)刀刮法有的硬綠銹板結成塊狀,把整個錢體都覆蓋住,這種銹看似豎硬,實際與錢體附結得並不牢固,碰到這種情況我們可采用刀刮的方法。工具十分簡易,壹把刻章用的刀,對準銹塊底部小心挖鏟即可。遇大塊銹,壹時挖不掉的,可以先把錢放在玻璃平板上,如錢體不平則在下端墊壹些布塊,把刀直放在銹塊上,刀尖向下,上面用重物適力敲擊數下,板結銹塊便會互解。但使用此法要註意輕重適當,如果不慎,輕則會把錢刮得遍體鱗傷,重則整個錢體損壞,因此諸君如無把握或對名貴古錢還是慎用此法為妙。
4)化學方法當我們試用以上幾種方法均顯無效,或遇到特別堅硬的紅綠硬銹,而又不得不除時,那只能借助化學手段了。由於通常所見的這類銹的成分主要是堿或碳酸銅,應用酸性較弱的醋酸來進行中和,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洗清古錢,將古錢置於醋酸溶液中壹小時,醋酸溶液濃度在50%左右即可,然後撈起,將已剝離錢體的銹弄散,最後用刷子輕輕刷洗錢體,直至文字圖案清晰,洗凈陰乾。盡管醋酸酸性比較弱,但還是屬於中老師酸類,因此除銹時應盡量以避免手與醋酸直接接觸,最好用壹定的工具或防護用具如橡皮手套。有的粉狀銹比較頑固,即使可借用食用醋也難以清除。具體步驟同上。鐵錢也可以用醋酸來除銹。使用醋酸濃度也不宜過高,含量在30%以下為佳。
銀質錢幣壹般很少有銹,因為銀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易氧化生銹,但也有例外。
問題三:銅錢銹在壹塊怎樣處理 1、我國青銅器考古修復方法:我們這裏幾千年前的三星堆出土的東西都可以這麽整,優點:絕對不會傷害銅器。用壹百六十克細木屑六十克滑石粉二百四十克麥麩子和在壹起倒入五十克左右的醋拌成漿糊壹樣塗在生銹的銅器上風吹幹後銅銹就脫掉了
2、研磨法:用牙膏研磨,因為牙膏裏含有大量的磨料矽,可以把銅機表面的氧化層磨掉。
3、煙灰法:鹵水點豆腐,壹物降壹物,對於銅機表面的氧化層,可以用煙灰使勁蹭,可以達到很不錯的效果。4、橡皮擦法:顧名思義,就是用橡皮擦使勁的擦。後三種方法去銅的氧化層都會或多或少的損害銅機表面幾個微米。
4、醋泡法:將古錢洗凈,置於壹小碟中,倒入少許食用醋,直至浸沒幣身。過24小時後取出,用小刷子刷去殘銹,至錢紋清晰後,再用清水洗醋液,擦清陰幹即可。
5、開水浸泡法:有時古錢會被壹層浮土所覆蓋,但總是洗不掉。這種浮土實際是土和銅銹的混合物。對於這種銹,可以先將古錢放入壹碗中,將80℃-90℃的開水倒入碗中,直至幣身被浸沒。過5分鐘後,將錢取出,用小刷子刷清錢紋及幣身,陰幹即可。遇到土銹嚴重的古錢,還可將水加溫至沸騰,使土銹脫落。
6、幹刷法:遇銅銹或鐵銹比較淺浮時,應避免用醋泡等化學手段,改用幹刷的方法來清晰錢紋。可選大號油畫筆壹支,將筆頭上的棕毛剪至離根部僅有0.5厘米-0.7厘米時,使其根部整齊劃壹,即可使用。先將待刷古錢置於玻璃板上,固定住,如不平可在下面墊壹些布塊,握住油畫筆根部均勻地刷,要註意用力,否則效果不佳,等浮銹被刷後,再用清水洗清即可。
問題四:銅錢用什麽除銹 1、開水:有時銅錢會被壹層浮土覆蓋,但總也洗不掉。其實,這種所謂浮土可能是土銹。對於土銹,可先將銅錢放入壹碗中,將溫度為80℃至95℃的熱水倒入,直至幣身被常沒。5分鐘後,將錢取出,千萬別浸泡太長時間,然後用刷子刷清錢紋及幣身,陰幹即可。遇到土銹嚴重的古錢,還可直接將水加溫至100℃,迫使土銹脫落。
2、加熱:主要是對銹蝕較淺的銅錢而言。其中鐵銹主要成分為氧化亞鐵,分子結構疏松,與鐵錢體吸附的牢固程度遠不如銅錢,因此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即可使銹蝕脫落。但運用這壹方法時,必須註意加壹個承接器皿,此外最好加壹些清水。其次是加熱時間不宜過長,壹般旺火加熱三五分鐘,取出用冷濕毛巾捂住,銹便自然脫落。選擇用加熱法除銹,對象應是鐵質尚好且銹蝕比較淺的鐵錢,絕對不能把銹蝕嚴重且錢體已非常脆弱的鐵錢用加熱法除銹,否則後果自負。
3、刀刮:註意刮的輕重,過重則會把銅錢刮得遍體鱗傷,甚至整個銅錢損壞。如無把握,名貴銅錢慎用為妙。
4、幹刷:銅錢銹跡附著比較淺時,要盡量避免用酸等化學方式,而改用幹刷方法來使錢紋清晰:選畫筆,將筆上的棕毛剪至離根部僅有0.3厘米至0.5厘米即可。先將待刷銅錢放置玻璃上固定,握住畫筆根部均勻地刷,要註意用力,否則效果不佳,後用清水洗凈即可。
5、醋:將銅錢洗凈,置壹小杯中,倒入少許食用醋,浸沒幣身。根據銹蝕程度選擇浸泡時間,壹般經過24小時浸泡後取出,用刷子輕輕刷去殘銹,至紋路清晰即可,再用清水洗醋液,擦凈陰幹即可,但不少銅錢經過醋後會出現黃跡,影響銅錢的美觀。
6、中性除銹劑:可以利用市面上的中性除銹劑來浸泡,中性除銹劑由於其PH呈中性,可以溫和的溶解銹斑而不腐蝕銅錢本身材質,但必須事前根據其銹蝕程度選用合適的除銹劑,還有根據其銹蝕程度配備合適的濃度,以免損壞銅錢。對於價值名貴的銅錢更應該慎重。
問題五:請問這些銅幣生銹了怎麽處理? 古錢幣,銅香爐,盡可能保留原生態,真品壹定要好好保存。
問題六:怎樣祛除銅錢上的銹 1、我國青銅器考古修復方法:我們這裏幾千年前的三星堆出土的東西都可以這麽整,優點:絕對不會傷害銅器。用壹百六十克細木屑六十克滑石粉二百四十克麥麩子和在壹起倒入五十克左右的醋拌成漿糊壹樣塗在生銹的銅器上風吹幹後銅銹就脫掉了
2、研磨法:用牙膏研磨,因為牙膏裏含有大量的磨料矽,可以把銅機表面的氧化層磨掉。
3、煙灰法:鹵水點豆腐,壹物降壹物,對於銅機表面的氧化層,可以用煙灰使勁蹭,可以達到很不錯的效果。
4、橡皮擦法:顧名思義,就是用橡皮擦使勁的擦。後三種方法去銅的氧化層都會或多或少的損害銅機表面幾個微米。
5、醋泡法:將古錢洗凈,置於壹小碟中,倒入少許食用醋,直至浸沒幣身。過24小時後取出,用小刷子刷去殘銹,至錢紋清晰後,再用清水洗醋液,擦清陰幹即可。
6、開水浸泡法:有時古錢會被壹層浮土所覆蓋,但總是洗不掉。這種浮土實際是土和銅銹的混合物。對於這種銹,可以先將古錢放入壹碗中,將80℃-90℃的開水倒入碗中,直至幣身被浸沒。過5分鐘後,將錢取出,用小刷子刷清錢紋及幣身,陰幹即可。遇到土銹嚴重的古錢,還可將水加溫至沸騰,使土銹脫落。
7、幹刷法:遇銅銹或鐵銹比較淺浮時,應避免用醋泡等化學手段,改用幹刷的方法來清晰錢紋。可選大號油畫筆壹支,將筆頭上的棕毛剪至離根部僅有0.5厘米-0.7厘米時,使其根部整齊劃壹,即可使用。先將待刷古錢置於玻璃板上,固定住,如不平可在下面墊壹些布塊,握住油畫筆根部均勻地刷,要註意用力,否則效果不佳,等浮銹被刷後,再用清水洗清即可。
歷史
方孔銅錢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為型。
秦始皇統壹中國後,也統壹了貨幣。廢除刀、布、貝等錢幣,以半兩做為貨幣。即用秦國後來的圓形方孔銅錢,鑄文半兩,重十二銖(壹兩為二十四銖),稱之為重如其文的半兩銅錢。從此,這種由圓孔環錢演變而來的半兩,在我國陸續流通了兩千多年。
漢代所鑄的方孔錢仍稱半兩,但重量不斷減輕。如呂後二年(前186年)減為八銖,文帝五年(前175年)減到壹銖以下,稱為莢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又鑄三銖錢。並於元狩五年(前118年)廢半兩,改行五銖錢,鑄文五銖。這種五銖錢從東漢開始使用,各朝沿襲,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年)廢止,使用時間長、幣值較穩定,成為我國歷史上壹種重要的錢幣。
王莽稱帝期間,實行寶貨制,時稱錢為泉,又增加了泉貨六品和布貨十品兩套錢幣。泉貨六品又稱六泉,是王莽寶貨制中六種圓形錢幣的總稱。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壯泉和大泉。小泉直徑六分、重壹銖,值錢壹文,上面有小泉直壹文字。其他泉幣的直徑、重量、價值各不等。六泉都是不足值的錢幣,但小泉和大泉兩種錢幣流通甚廣。布貨十品又稱十布,也是王莽寶貨制中的十種布幣的總稱,即小布、玄布、幼布、原布、差布、中布、壯布、弟布、次布和大布。小布重十五銖,長壹寸五分,值壹百文。其他依次遞增壹銖,長增壹分,面值增壹百文。大布重二十四銖,長二寸四分,值壹千文,流通較大。其他各布難以辨認、極易混淆,流通不便。
中國古代錢幣還經常以皇帝年號來命名,亦稱年號錢。由五胡十六國的成漢國率先鑄造。338年,李壽在四川、雲南、貴州等......>>
問題七:這些銅錢都生銹了,怎麽樣可以去掉,這樣的錢值錢嗎? 大清銅板,存世量大,普通品種,價位不高壹般要價十元左右。
問題八:錢幣生銹了怎麽辦? 對於銹蝕造成錢文不清的可以用食用的酸醋、硫酸等強酸浸泡,浸泡時應隨時翻動、觀察,適可而止,然後用清水、軟刷洗凈擦幹。古錢除銹,壹般情況下,最好不采用物理手段,否則即使清理出來,品相也遭到破浮。鐵錢比銅錢容易氧化,因此對鐵錢表層的保護銹,包括傳世古色,更應註意愛護,否則只會促進它的腐蝕,得到相反的效果.再說古錢經百年滄桑,有銅綠十分正常,何不順其自然呢?銅銹也是鑒定古錢的重要壹點,去除不利還可能使它貶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