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銅鼓的歷史

銅鼓的歷史

壹、歷史有哪些關於銅鼓的記載

關於銅鼓,範曄的《後漢書·馬援傳》中有:“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銅鼓。”這是對銅鼓的最早記載。晉人裴淵在《廣州記》中寫道:“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房玄齡《晉書·南史》:“廣州夷人,寶貴銅鼓。”當時的廣州地域很大,包括今兩廣絕大部分。駱越系秦漢以前百越民族中的壹個部族,即今之壯族。隋唐以來的文獻中,更多見到兩廣、滇、黔、川和湘西等地有關銅鼓的記載。《隋書·地理誌》:“自嶺以南,二十余郡……並鑄銅為大鼓,初成,懸於庭中,置酒以招同類。”唐代杜佑《通典》:“銅鼓,鑄銅為之,虛其壹面,覆而擊其上。”提到只有壹個鼓面。唐代劉恂在《嶺表錄異》中描寫銅鼓形象時寫道:“蠻夷之樂有銅鼓焉,形如腰鼓,壹頭有面,鼓圓二尺許,面與身連,全用銅鑄,其身遍有蟲魚、花草之狀,通體均勻,厚二分以外,爐鑄之妙,實為奇巧,擊之響亮,不下鳴鼉。”南宋詩人範成大《桂海虞衡誌》:“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滿鼓皆細花紋,極工致,四角有小蟾蜍。”

在我國南方各民族中,除流傳使用的銅鼓外,大部分都來自地下埋藏。從公元9世紀起,就已經有銅鼓出土。《嶺表錄異》中曾記錄了最早的兩則出土史實。範成大《桂海虞衡誌》中有:“銅鼓,古蠻人所用,南邊土中時有掘得者。”周去非的《嶺外代答》中也有:“廣西土中銅鼓,耕者屢得之。”在兩廣和貴州等許多地方,因掘獲銅鼓而將山川、村寨冠以銅鼓之名者不計其數,最常見的為銅鼓山、銅鼓嶺、銅鼓溪、銅鼓灘和銅鼓村等。明萬歷戍午年(1618年)端陽,廣西桂平有人在潯江打漁,網獲銅鼓壹面,同日還從土中掘得壹面。八年之後,此事被潯州教官樂明盛寫成《雙獲銅鼓記》存於《潯州府誌》。112年後,又在潯江同壹地方撈得壹鼓。因兩次得鼓而獲銅鼓灘之名,並引不少詩人慕名探勝。胡南藩在《銅鼓灘》中寫道:“銅鼓什麽年鑄曾聞躍此灘,漁人擡不得,神物出應灘。”清代金鉷《銅鼓記》:“雍正八年春,粵西北流縣農民獲銅鼓壹。”《敘州府誌》:“宜賓縣,橫江鄉,水洞壩,嘉慶三年,土人掘獲,今置城北師來山元祖廟。”銅鼓載於正史、筆記小說和詩詞歌賦中的不下百余種,尤以明清以來南方各省的地方誌為最,記錄了銅鼓的發現、使用、流傳和有關的風俗民情,成為今日研究銅鼓的可貴資料。

二、銅鼓樂在歷史中是怎樣發展的

銅鼓是現代樂器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

它聲音洪亮激越,熱情奔放。銅鼓樂誕生 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二戰”結束的喜訊傳到位於拉丁美 洲的島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人們載歌載 舞,興高采烈地湧上街頭,他們敲打著所有帶響的東西。由於當地盛產石油,汽油桶特別多, 於是體積龐大、發音洪亮的汽油桶就成了 人們敲擊的對象。

後來,有人發覺,油桶的不同位置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略加改動便能擊打出壹些簡單的旋律。這壹發現 奠定了銅鼓的地位。

以後不斷改進、完善, 現在已可以按交響樂隊的正規編制組成二管、三管、四管的大型樂隊。

三、銅鼓的由來(50字以內)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是壹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是中國古代悠久而燦爛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少數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東方藝術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之珍藏。銅鼓在越南、老撾、緬甸和泰國甚至印度尼西亞諸島也有流傳。

2016年1月10日,由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銅鼓鑄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韋啟初、韋啟參兄弟倆設計制作的壹面直徑4.2米、高2.6米、重達7噸的巨大銅鼓,是[1] 目前世界最大銅鼓

銅鼓形狀像圓鼓,有各式圖案,有的銅鼓上還有蟾蜍圖案(越人崇拜蛙)。銅鼓的直徑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至今中國出土的銅鼓有壹千五百多個。在東南亞各地(老撾)也發現二百多個銅鼓,泰國民間收藏和出土的則有上千個。

“銅鼓”壹詞最早見於《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出征交趾,得駱越銅鼓,鑄為馬。”制作銅鼓的以百越中的駱越為多,即是黎族與壯族。

四、歷史有哪些關於銅鼓的記載

關於銅鼓,範曄的《後漢書·馬援傳》中有:“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銅鼓。”

這是對銅鼓的最早記載。晉人裴淵在《廣州記》中寫道:“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

房玄齡《晉書·南史》:“廣州夷人,寶貴銅鼓。”當時的廣州地域很大,包括今兩廣絕大部分。

駱越系秦漢以前百越民族中的壹個部族,即今之壯族。隋唐以來的文獻中,更多見到兩廣、滇、黔、川和湘西等地有關銅鼓的記載。

《隋書·地理誌》:“自嶺以南,二十余郡……並鑄銅為大鼓,初成,懸於庭中,置酒以招同類。”唐代杜佑《通典》:“銅鼓,鑄銅為之,虛其壹面,覆而擊其上。”

提到只有壹個鼓面。唐代劉恂在《嶺表錄異》中描寫銅鼓形象時寫道:“蠻夷之樂有銅鼓焉,形如腰鼓,壹頭有面,鼓圓二尺許,面與身連,全用銅鑄,其身遍有蟲魚、花草之狀,通體均勻,厚二分以外,爐鑄之妙,實為奇巧,擊之響亮,不下鳴鼉。”

南宋詩人範成大《桂海虞衡誌》:“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滿鼓皆細花紋,極工致,四角有小蟾蜍。” 在我國南方各民族中,除流傳使用的銅鼓外,大部分都來自地下埋藏。

從公元9世紀起,就已經有銅鼓出土。《嶺表錄異》中曾記錄了最早的兩則出土史實。

範成大《桂海虞衡誌》中有:“銅鼓,古蠻人所用,南邊土中時有掘得者。”周去非的《嶺外代答》中也有:“廣西土中銅鼓,耕者屢得之。”

在兩廣和貴州等許多地方,因掘獲銅鼓而將山川、村寨冠以銅鼓之名者不計其數,最常見的為銅鼓山、銅鼓嶺、銅鼓溪、銅鼓灘和銅鼓村等。明萬歷戍午年(1618年)端陽,廣西桂平有人在潯江打漁,網獲銅鼓壹面,同日還從土中掘得壹面。

八年之後,此事被潯州教官樂明盛寫成《雙獲銅鼓記》存於《潯州府誌》。112年後,又在潯江同壹地方撈得壹鼓。

因兩次得鼓而獲銅鼓灘之名,並引不少詩人慕名探勝。胡南藩在《銅鼓灘》中寫道:“銅鼓什麽年鑄曾聞躍此灘,漁人擡不得,神物出應灘。”

清代金鉷《銅鼓記》:“雍正八年春,粵西北流縣農民獲銅鼓壹。”《敘州府誌》:“宜賓縣,橫江鄉,水洞壩,嘉慶三年,土人掘獲,今置城北師來山元祖廟。”

銅鼓載於正史、筆記小說和詩詞歌賦中的不下百余種,尤以明清以來南方各省的地方誌為最,記錄了銅鼓的發現、使用、流傳和有關的風俗民情,成為今日研究銅鼓的可貴資料。

五、古代銅鼓代表著什麽

銅鼓,壹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

銅鼓全部銅鑄,壹般的銅鼓鼓面直徑約五十公分,高約三十公分(個別的較大)。鼓腔中空,無底。

兩側有銅環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紋。

銅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紋,分為八個類型: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廣西北流出土壹面銅鼓,高67.5、面徑166厘米,重300公斤。

是現今世界最大的銅鼓。全國各地收藏的銅鼓已達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間還有200余面。

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銅鼓數量最多、鑄造和使用銅鼓時代最早、歷史最長的地區。在古代,少數民族貴族統治者,曾以占有銅鼓的多少,作為代表自己統治權力大小的象征。

六、古代廣西銅鼓有哪些功能

廣西的銅鼓,至少可以追朔到公元前二世紀。

田東縣鍋蓋嶺戰國時期墓中出土的銅鼓就是物證。《後漢書.馬援列傳》中說道:東漢初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得駱越銅鼓”,其事也可能發生在廣西境內。

自漢代以後,廣西銅鼓鑒於文獻記載者,可謂史不絕書。廣西發現銅鼓的類型比較齊全,在中國境內已發現的八個類型當中,廣西已發現的就有七個類型,即: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

發現的類型如此之多,實為全國之最。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廣西各級文物部門收集保存的銅鼓有610面之多。

北流縣六靖鎮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銅鼓,號稱“銅鼓之王”,在我國古銅鼓分類上被命名為粵系“北流型”(甲型),目前存於廣西博物館。 在許多壯族鄉村,每當農閑之時,相鄰各村的農民常常會聚集在村郊的山頭賽銅鼓。

如果壹方亂打或打錯,就算鼓手失敗,取消比賽資格。鼓聲清脆響亮,打得久,打得動聽,就算贏。

鼓聲啞了,或者銅鼓裂了,就算輸。其他青年男女,則壹邊看賽鼓,壹邊唱山歌,他們借此機會以歌傳情,以歌會友。

此間,人人興致高昂,人人自得其樂! 這是在河池許多鄉村時常能看得到的“民樂圖”。 銅鼓,這種古老的樂器,在河池顯示出彌久愈堅的生命活力。

在河池境內,許多民族至今仍保留著奏銅鼓樂、跳銅鼓舞的習俗。銅鼓藝術,被譽為最具特色的原生態民族文化,它在河池熠熠生輝,凸顯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據悉,河池現在使用的銅鼓可以追溯到漢代。 有關資料統計,目前全世界傳世銅鼓有2400多面,河池就有1400多面,銅鼓占世界銅鼓藏量的二分之壹,幾乎與全國館藏數量(1460余面)相等,河池因此具有了“世界銅鼓之鄉”之美稱。

河池的銅鼓主要分布在東蘭、南丹、大化、巴馬、鳳山、天峨、都安、羅城等縣。 河池市內的壯族、瑤族在建新房和婚嫁時要使用銅鼓,壯族、瑤族、苗族在喪葬時要使用銅鼓。

春節是紅水河流域各民族***同的大節,河池境內的壯族、瑤族、苗族都使用銅鼓慶賀;此外,在各自的傳統節日,如壯族的螞拐節、瑤族的祝著節,也都需要用到銅鼓。銅鼓文化,成了河池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中的壹個亮點,其粗獷、豪邁和原始古樸的韻味,演繹出河池特有的民俗風情。

使用銅鼓的民族賦予銅鼓很多神奇的功能。在壯族、瑤族、苗族的廣大村寨中,凡傳統節日、慶祝 *** 及婚嫁喜慶,都有演奏銅鼓樂、唱銅鼓歌、跳銅鼓舞的習俗。

河池市內的瑤族、苗族和部分壯族都有祭銅鼓的習俗。瑤族在每次使用銅鼓之前和使用之後都要祭壹次;苗族及部分壯族則在除夕之夜祭鼓,其中苗族在祭鼓之後還需由職業鼓手先打壹遍,其他的人才可敲打。

都安瑤族自治縣保安鄉壹帶的瑤族和壯族男女在新春擊銅鼓祈年時,常以銀簪叩擊銅鼓,以鼓聲傳情,壹旦物色到對象,即將銀簪作為定情物,送給心上人。天峨、南丹、東蘭、巴馬、大化、都安等縣的壯族有壹個隆重的傳統節慶,俗稱“螞拐節”,是拜神祈豐收的節日,過節的時候,凡有銅鼓的村寨必用銅鼓。

瑤族的銅鼓舞,舞時將壹面大皮鼓掛起或放在架上,由壹人雙手各持壹鼓槌,從頭上,腿上或翻身做各種打鼓動作,節奏復雜;另有兩人在旁伴打著兩面不同音調的銅鼓;其他至少有十人(男女各半),手持瑤帶(有花紋的腰帶),藤圈或草帽,繞鼓而舞。 瑤族銅鼓舞蔚為壯觀,逢年節,十幾面甚至幾十面銅鼓壹字排開,每面鼓壹人邊擊邊舞;中間還有壹面直徑不小於60厘米的大木鼓領奏,全場鼓聲震天,時促時緩。

壯族銅鼓有公、母之分,跳舞時,它們各分左右,中間夾壹大皮鼓,皮鼓主奏,公母銅鼓伴奏,別有韻味。苗族銅鼓舞則是壹人擊鼓並兼領舞,他擊出時快時慢節奏有序的鼓點,自己隨之起舞,眾人環繞他,時進時退,踩著鼓點舞蹈。

壯族銅鼓舞則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壹種是自娛性的,是集體舞蹈,比較原始素樸粗獷;壹種是表演性的,接近於舞臺藝術,有壹定的表演程式。 自娛性的銅鼓舞流行東蘭、鳳山、巴馬壹帶的壯族村寨。

每當新春佳節,人們就將寨裏的銅鼓集中到比較平曠的場地上,按銅鼓的大小次序,排列出壹定的“音階”,由壹個老鼓手敲著鑼指揮,鼓手們壹人壹鼓,按照統壹的指揮,敲出各自的鼓點,與其他的銅鼓配合,形成特有的節奏和旋律。 跳舞者穿著節日的盛裝,應聲起舞。

鼓聲傳聞十數裏之外,其他村寨的人聽到鼓聲,也 *** 男女老少擡著銅鼓來助興。 表演性的銅鼓舞原是祭神的舞蹈。

它的表演對象是神,是跳給神看的。人們按銅鼓樂的節奏用各種舞蹈動作來滿足神的欲望,祈求神的護佑。

戶外展演的銅鼓舞以瑤族的“祝著節”最熱烈。 節日那壹天,人們擡鑼擡鼓出來,在壹塊較平的地方架起銅鼓和皮鼓,由5人出場表演。

打銅鼓、銅鑼、皮鼓的4人邊打邊舞,拿竹帽者穿插在4個鼓手之間歡舞。 南丹縣的白褲瑤族也流行銅鼓舞。

這種銅鼓舞瑤語叫“勒澤格辣”,只有在秋收之後為死去的老人辦喪事時才跳。 壹般是在砍牛結束後,穿著節日盛裝的瑤民和鼓手壹起來到鼓場跳銅鼓舞。

屆時,銅鼓先敲響,待所有銅鼓聲整齊後,皮鼓手雙手各持1根長約20厘米的鼓棍入場。

  • 上一篇:趣談紅樓97:落扇讓人汗顏;撕扇,晴雯揭秘
  • 下一篇:高情商發朋友圈吃火鍋的唯美文案 收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