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門口擺放石獅子有什麽重要性,或者說在大門口擺放石獅子有什麽吉祥的作用?石獅主要起守護作用,在佛教中地位很高。它是鎮宅辟邪的吉祥獸之壹。把石獅子放在門口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厄運,給後代帶來和平與繁榮。隨著看門人石獅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的傳承,其石獅雕刻的寓意是:吉祥鎮宅、裝飾大門等風水文化內涵。
1.在大門口擺放石獅子有什麽寓意和作用?
之後關於石獅的傳說不絕於耳,講的都是吉祥喜慶。還有壹首家喻戶曉的民歌:“摸摸獅子頭,壹輩子不用愁;摸摸石獅的背,好活壹代;摸石獅子的嘴,夫妻不吵架;摸石獅,從不生病,自始至終財源廣進。"
石獅擺放在宮門和宮門前,主要有六個方面:
1,鎮宅門口擺放的辟邪石獅:
自誕生以來,石獅就被用來守衛陵墓。氣勢恢宏,氣勢磅礴,有很強的震懾作用。可以驅魔辟邪,這個作用壹直延續,明清時期也是如此。中國的石獅壹直被認為是鎮宅之獸。明清石獅擺放在大門前,與人民追求安定和諧密切相關。門獅的擺放可以化解屋外的邪氣。
2.石獅子被放在門口——權力的象征:
獅子在所有動物中高貴威嚴,有王者之風。中國古代的精英階層很好地利用了這壹特點,所以作為守門人的石獅自然成為達官貴人的象征。能買得起門前石獅的人,顯然都是家境殷實的人,可以說是財富和家庭富足的直觀反映。
災害預警:說到災害預警,就涉及到壹個傳說。據說,當有洪水或陸地下沈等自然災害時,石獅的眼睛會變紅或出血,這表明災難即將來臨,人們可以立即采取措施避免災難。雖然這是壹個古老的傳說,但它寄托著人們的美好願望,體現了人們對石獅的喜愛和信任。
3、大門口放置石獅子-裝飾立面:
中國古代建築非常重視裝飾,石獅走向民間。最大的特色之壹是石獅和建築的結合。除了許多吉祥的含義,石獅自然也起到了重要的裝飾作用。明清時期,守門石獅已成為人們喜愛的吉祥瑞獸,成為建築裝飾中的重要角色。在空間的處理上也很獨特,讓整個房子都很漂亮。
4.獅子壹直是保持人們幸運和安全的象征;
人們看重開光儀式,人們認為石獅不睜眼只是工藝品,睜眼後就是護國鎮國之寶。所以,石獅子壹定要放在吉日,請宗教人士或風水先生開光,才能有光明的前程,萬事如意。石獅的擺放也是規則對稱的,位置與我國男左女右的習俗相同。即人走出大門時,公獅放在人的左側,母獅放在人的右側。
如果有些建築的大門內外有壹對石獅子,放在同壹個方向,符合人們的審美。還在踩小獅子的獅子是母獅子,還在踩繡球的獅子是公獅子。
壹般來說,看門的獅子都是雌雄成對的,壹般都是左男右女,符合中國傳統的陰陽哲學。擺放在門口左側的獅子,壹般雕刻成右前爪玩繡球或兩前爪之間有繡球開口的形狀;門右側的母獅被雕刻成左前爪,用來觸摸幼獅或幼獅位於兩前爪之間。
5.石獅子被放在門口——子孫綿延:
大門前的石獅子是成對的,意思是成雙成對。其中母獅腳下有壹只幼獅,母獅撫摸幼獅,表示子孫興旺,歷史悠久。寄托了人們對家庭興旺、子孫延續的美好祝願。
6.在門口擺放石獅的其他吉祥功能:
守門石獅的相關含義有很多,如門前擺放壹對石獅,用“獅”的諧音表示“成對”、“子孫後代興旺”。大獅和幼獅同時出現,有“獅多而護少”之說,意為“步步高升”,同時有“子孫興旺”、“高官代代”之意。還有“獅子玩繡球”,其中獅子為陽,繡球為陰,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寓意生命繁衍,“萬物重生”。
時間久了,明清的守門獅在擺放和造型上都打上了等級的烙印。根據等級的限制,配以特定形狀的石獅。擺放石獅時,獅頭必須朝向門外,因為石獅是壹種兇猛的野獸,它的頭是向外的,用以驅散外界的威脅。門口的石獅子是壹公壹母,成雙成對。從裏到外,公獅在左,母獅在右,符合中國的陰陽哲學。
二、守門石獅的來歷
說到石獅在中國的起源,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壹定的歷史準備和自然演變後相對固定下來的。石獅是什麽時候進入民間成為守門獸的?據考證,大門兩側擺放石獅的習俗,壹般出現在唐宋時期。
唐朝時期,北京大部分住宅區都配有柵欄、方門等建築形式,其中方門是常見的牌樓樣式。為了固定牌坊,防風防震,方柱腳下放了壹對大石頭。
工匠們習慣於在這些大石頭上雕刻物品作為裝飾。這些裝飾物多為獅子、獨角獸、海獸等動物,造型優美,蘊含豐富的吉祥寓意。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民間出現了用石獅等吉祥動物守門的習俗。
至此,石獅進入民間,出現了守門人石獅。元代《晉朝實錄集》中記載:“在京師,官納稅家顯赫,解庫門。多以生鐵鑄獅,左右門相通,或如上用白世民。”這是中國石獅作為守門人的明確記錄。由此可見,元代的石獅不僅用於守陵,而且放在楊宅建築中作為鎮宅之用,於是開始進入民間,成為大門口建築裝飾的壹部分。
三、守門石獅的畫面風格
1.現在大門口擺放的石獅基本都是明清時期獅子的樣式,明清時期的看門石獅壹般都是蹲著的造型。即石獅的前肢支在地上,後肢彎曲蹲在地上。從側面看,是個三角形,也是蹲著的。前肢離開地面,抱著繡球或幼崽。從它的形式來看,和蹲式沒有太大區別,所以可以說都屬於蹲式。
我國原始石獅多為行走式,如東漢山東嘉祥縣武氏墓廟前石獅、四川雅安縣高邑墓石獅等。都昂著頭,張著嘴,表現出走路的趨勢。仔細考察,這種造型源於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中國最初的動物造型多為大搖大擺。
佛教中,獅子壹般以蹲伏的形式出現。受佛教石獅的影響,北朝以來,宮中也出現了蹲石獅和抱鼓石獅,北京四合院內基本都有雕刻的抱鼓石獅。
2.到了唐代,蹲式石獅開始廣泛出現。唐陵前的石獅大多蹲著。自唐代以來,這種蹲式石獅開始深深影響中國石獅的造型。直到明清時期,蹲式石獅才開始流行和定制。這也是為什麽明清時期的看門石獅大多蹲著的原因。
3.守門獅的文化內涵中國獅子與外國獅子不同。到了宋、元、明、清時期,它們逐漸世俗化,中國獅子的形象由兇猛變為嬉戲,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娛樂性。
第四,大門口的石獅雕刻的基座也非常精美。
擔任守門人的石獅須彌山,原指佛教中的聖山——須彌山。為了顯示佛陀的崇高,印度把須彌山作為佛像的底座。北魏時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首次使用須彌山作為佛像的底座。這壹時期須彌山的形制和圖案裝飾都很簡單,石窟中底座的四個角連成梯形,像漢字中的“我”字。
隨著建築的發展,須彌山逐漸演變為高級建築的基地。中國守門人石獅因為位置特殊,需要壹個臺階作為底座,壹個背景放在門前作為守衛。須彌自然就和石獅絕配了。
總結:大門口擺放的石獅子是壹雌壹雄。帶繡球的雄獅代表權力至上,帶幼獅的母獅代表後代繁榮昌盛。在明代之前,石獅頭上的螺旋形鬢角也有相應的講究,類似於頭上壹個疙瘩上鬢角的多少象征著其主人地位的高低。十三結對應壹個產品的最高官銜,叫做“十三太保”。
官階每降壹級,心裏就會減少壹個疙瘩。官階在七品以下時,不允許擺放石獅,這是等級劃分的明顯標誌。然而,隨著守門石獅在民間的日益流行,放置在現代大門的石獅就沒有這樣的重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