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以書法、繪畫、碑刻、圖書文獻為主的公私家,通過影印技術的不斷進步,選擇了自己的精華,在與同行的分享中,其價值更加明顯,這似乎成了壹種理念。在樹立品牌、促進發展的同時,瞄準機遇打造精品、滿足需求,已成為出版機構的長期追求。而研究愛好者也因此受益,因為稀有材料更為常見和容易獲得,為他們廣泛深入的研究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這樣的互動,無論是在其應有的位置,還是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理想境界。今天有誌於碑學研究的陳郁先生,與上海出版社合作推出“嘉樹堂珍本碑學叢書”(以下簡稱“叢書”),其現實意義不言而喻。作為壹個總是被命運邀請去欣賞原版原著的外延、相和評價的作者,重讀優秀版似乎有所收獲。因為選擇了幾樣東西,他就有了壹點拙見,回答了家族的風雅,延續了平日未竟的事業,和他在同壹個好家庭。
1.《高歌頌》、《石門頌》、《鄭文公碑》
《高歌賦》是漢代著名的摩崖石刻,與《石門賦》、《西廂賦》並稱“漢代三賦”。本叢書所收書中,《元恭不朽》第八行“宮”字完好,“無”字尚在上半部,“朽”字尚有殘筆,與羅振玉《學堂鎖銘書》所載“宮”字不盡相同,半“無”字猶存。我這輩子見過這個碑。書上有個牌子,寫著:“明陀的《亭子頌》是給二師兄的壹個教訓。”五五八月壺父稱號。“戊午時期是1918。胡的父名是晚清著名篆刻家李寅尚,次名是李。據上海圖書館第二十版《歷史文獻》所載著名刻石家周的《秦日記》(唐編)記載,他是周的嫂嫂。
《高歌頌》中“元恭”的“公”字不損書(嘉樹堂)
這幅《亭頌》是壹幅淡墨拓片。石花雖散,但字筆韻味十足。回想起幾年前的北京之行,與鐘偉先生有同感的陳郁先生表示,他的新詩《石門頌》用了黑色的石花,模仿了它的風格。當時有兩個人特別指出,這是早期摩崖石刻拓片的特點之壹,印象相當深刻。後來,陳郁先生又在書法系列中發表了兩篇文章,分別是《石門宋崖初延考》和《石門宋崖存考》。其中,墨色和拓法除考證外,也可作為參考,並逐壹進行比較和描述。看完之後,我更了解了。日後還質疑顧南元(愛己)是否見過清初《石門頌》的原拓。今天的“系列”將在報刊上收錄這首《石門頌》,相信是進壹步研究這類摩崖早期延伸的參考。
賈樹堂的《石門頌》
同樣,鄭下碑,俗稱碑,在《叢書》中,既是摩崖石刻的佳作,又是淡淡的硯花,似無孔不入,字畫蒼勁輝煌,故舊書初年學者、著名石書畫藝術家先生(中國)在碑文中稱之為“因為翁開雲先生在《北魏石刻與雲峰山鄭道昭》壹文中寫道,他也致力於此碑拓的鑒定,頗為詳盡,值得壹讀:
《鄭文公下碑》原引本中“平東光州刺史”壹句中“江”字的直筆完整無缺,後來又擴大到右邊。另外,“治不嚴”這句話的“不”字,在後半句可以看到,然後就窮盡了。這類最古老的拓片,碑面布滿石花,有的散漫,全文難讀;雖然有些可讀性強,不像後來發展起來的字、字畫那樣清晰,但可辨認的字、筆畫,在紙面上是沈重而生動的。葉的《石喻》說:“木初立時,吳推樓(雲)得壹份,值五十金。後來因為老經驗,服務省了兩倍的工作,價值降為二十分之壹。”我看過吳的手稿,上面也是石花,和初拓差不多,只是“江”和“布”兩個字有破損。吳的活動時間為道光、同治年間,是《下碑》的原版,最遲應在道光初年之前...
壹般區分鄭文公下碑新舊拓片的標準是“左德曰”句中的“頌”字是否完整,完整的稱為“頌書”。其實同樣的頌詞書也大相徑庭。更妙的是,如上述吳推樓本,相比最初的延伸,除了幾幅字畫,書法的精神並不遙遠;底部石雕過多,碑面磨損,石花大減。筆畫細硬,鄭道昭英氣盡失。
姚茫父為鄭文公碑(嘉樹堂)題詞和跋
在上面提到的姚茫父先生的後記中,也提到這塊碑“開於北齊時,方而凝重,此未洗之字,清而明,常可見,非最近可考”;《下碑》和《何銘》不是六朝名著。這裏南北相對,樞紐相連。紀念碑的消息是好的。“並不缺乏經驗。
二、“天發神北”
“叢書”中收藏的《天發神北》也是壹部不可多得的書,有許多著名的題跋。書中各老家族的印章中,有翁廣平的第二枚印章。雖然著名石碑張祖義在書後的後記中已經寫道:“有廣平私印,近叔非所謂烏江海翁村”,但翁的為人以及與此碑有關的壹切,仍值得壹說。
嘉樹堂天命碑
翁廣平(1760-1842),江蘇吳江人。喜古好學,工詩詞古語。性喜書,手抄;註意文獻,尤其是多註意石碑。《聽英居文超》卷六所載金石錄集序中,自述略詳:
我這輩子沒有別的好,但是我有壹個碑刻的願望。但是,我討厭家裏窮,所以不能多買。我只是把老祖宗留下的幾十卷唐碑拿出來看看。或者書店裏有人可以和別人交換東西,就好辦了;否則,購買衣服;如果它的值太重而無法獲得,則必須記錄和讀取它。這幾年來,從三代兩漢到宋元,共有700卷,所以按時間順序和作者姓名都有記載;偶爾用歷史糾正自己謬誤的人,都是對它的附言,不敢有同樣的打壓之詞。名為《進士集》,與歐陽子的《史記集》和趙德福的《進士錄集》暗中比較。
同卷十三,有《孫悟天法身碑後記》曰:“其筆法為篆隸兩派之合,頗為雄壯奇絕,然不易學。而且石碑還保存完好,所以進士世家也不是很值錢,所以我保存了壹本舊墨書,不解決問題就容易讓嘉興的張叔走了。30多歲的丁卯去了金陵,想擴充幾本書。誰知道他的石頭三年前就被毀了。蓋世在江寧府讀書敬大人,把王的玉海板放在櫃子上。文光毛棗想打印玉海,但是打印機歸妳管,做飯的時候打印機著火了。櫃子和牌位都被烤焦了,毛義被革職,但舊拓的價格卻漲了十倍。”
翁的《雲》是張(廷記)所撰《天發神功碑》拓本,張《清漪閣金石學》卷二《吳天喜濟公碑》碑文(舊拓本)中有這樣的描述:
趙晉偉把全圖還給了,宋智善把全圖還給了本,我們把全圖還給了本和北(給了黃香蒲),琉璃廠、京都、吉傑都得到了全圖,但兩者都有不足,都是百年之內發展起來的。吳江海翁村的廣平屬於余潘家堂太師陀,完整、古老、可愛。鶴慶縣友人攜此抄,如“福垂”二字,潘本依家舊抄及繁昌寶舊抄於北湖,均已蝕去壹半。王《晉編》有“府”字,抄了“寸”字,明顯可辨;在“巧”字的末尾,橫石裂縫都是與“工”字相連的,潘只有裂縫,但這是沒有破損的...
張稱潘太師,即清初潘磊(1646-1708),字,名,康熙(1679)召國子監審訂《明史》。他也是吳江人,是翁廣平前輩的國賢。因此,《聽英舉文鈔》卷二十壹有壹部《潘傳》。潘石亦善如石,其友朱彜尊在《晉唐潘石家後記》中說“二次訪碑刻,壹壹裝界。得到這個,因此翠墨的王冠”。而與潘石同時代的清初另壹位墓誌銘家董琳(1627-1714),在《賴氏碑誌略》壹書中寫得更多:
丁醜,鐘春,給壹個客人訪問江幕府,和傅俊,陳,希望有東西在江寧。他告訴我,有壹張小紙條,沒有節日的重量是拿不到的,因為他被托付了這個紀念碑。十天結束返回,多交兩篇論文。半個多月後,江寧太守又呈上六紙,得知是俞所為。過了吳江,我在潘先生家住下,看了帖子,語言是碑。湯佳說,如果妳想在江南生長幾十年或六十年,妳就不能如願以償。如果妳有很多錢,妳渴望與我分享。因為壹張紙。
林所記《丁醜》為康熙三十六年(1697),所記《潘舊天壇拓本》為翁廣平所有。雖然不知道具體年代,但很有可能是當年董琳送給潘石的。因為除了林所記載的,之前還引用了張的後記,說趙晉、、屬於自己的書,以及琉璃廠、縣所得的兩幅全圖,“都是百年內開發的”,如果張自辦九年(1829)作此後記,最早應該是雍正八年(65438)。比如的《天發沈備》是上海圖書館嘉慶新圍(16年,181)的送的,應該是張的《宋家歸錄》(續)、先生的《珍本錄》(文物出版社,2022,65438+)和的《贈潘氏》是康熙皇帝丁醜(三十六年,16998)的延伸根據張的描述,“福垂”二字已經被侵蝕了壹半,也可以說是接近康熙拓本了。當然,今天收集的“系列”,雖有翁的印章,但沒有潘磊或老的痕跡,可以說是曾被翁收藏過,但未必是翁所說的易去。翁後記說碑還完好,進士家也不怎麽值錢,好像是真的。《天壇碑》中有郭尚賢(1785-1833)與翁大約同時的碑文,曾由李啟彥、安思遠傳世。其中寫道:“三十年前吳姬宮碑甚易得,寫乾隆甲寅第壹司馬從吳歸來。如果石頭被破壞後不去評判,為什麽可以擴大?在《雨軒》中,搜遍了所有的書,只得到三本,但壹本都沒有看完,只得到壹本完整的書。若余孽盡人皆知,皆被球壁所視。”
在翁的題詞和後記中,回憶了丁卯在嘉慶十二年(1807)到達金陵,得知“其石三年前毀”,並記載了燒碑的細節,頗為具體。但在上海圖書館出版的《張廷濟後記》中,又出現了嘉慶十六年(650)。雲先生九月初在揚州見到,據說江寧失火,天璽碑不見了。”其次,他說,“11月19日在武庚,吳江海翁村廣平,從乍浦徒步遊覽湟裏,到達雲武臣的鄉考。碑刻店裏還有“三塊碑”,要價十金。去年逛金陵,幾十金都拿不到。燒碑也是因為毛藻書法家在尊經閣聚會,印“玉海”,生火煮飯,導致燒的時間延長,宋代漢碑全額賠付。文光的壹個座位將被立即移除。幾千年的古物,比這還舊,唉。“與翁後記所言基本壹致,因為張早在嘉慶壹九(十年,1805)前幾個月就從海寧烏土床(錢)處得到石碑被燒的消息。武庚(嘉慶十五年1810)十壹月,翁廣平登門拜訪,從翁家人處得知,此碑拓價格之高,在陳武(嘉慶十三年1808)、嘉慶十四年金陵四號(1809)均屬罕見,且
三。崔景陽墓誌銘
《叢書》中的劉鐵雲(E)舊北魏崔景陽墓誌銘,久負盛名,因為迄今為止,已知該墓誌銘原版本僅有五種,均屬珍貴。對這五本書的評論也不少,列舉了各自的特點,如上海圖書館的老式濃淡墨拓片和日本蜀道館的淡墨拓片,因為在原石序中,先民、父輩的稱謂都是鑲嵌在墓誌題名的前面,使這種特殊而罕見的格式得以保存和體現。清代王世貞致朱彜尊的手書,以及上海圖書館所附的費、王魁、張祖義、段方的題詞,可供參考。再比如、金()戴光曾的後記,以及在博物館的題詞,都有各自的價值。
崔景陽劉鐵雲墓誌銘(嘉樹堂)
這套“叢書”所收藏的書籍,是光緒末年由當時的家學家劉鐵雲帶到日本,用科洛版印了壹百冊,名聲大振。後來被反復轉載,影響更廣。書中有陳(1648-1709)和(康熙三十九年1700)的題跋。雖然是從其他書上搬來的,但作為出版初期相關事件的親歷者甚至親歷者,陳的跋的價值還是應該特別重視的。而且這本書從劉鐵雲(E)和王小語(E)手裏轉到陶北雁(祖光)手裏後,世人已經很久沒見了,據說下落不明。任何人想看書房甚至學習都只能靠老封了。如今已按原著重印,不僅原色壹致,而且增加了以前印本所未見的內容,無論是書前李瑞卿、楚德彜、吳昌碩的署名,還是書後陳、林紓、王洛年、所作碑的校對、參觀、閱讀圖片,以及、沈的題詞,甚至還有陶北英所作棉鞘中的題詞。
此外,上海圖書館厚薄墨拓鑲嵌中的各派題跋中有壹篇費壹思(光緒三十壹年1905)的後記,實際上是為鑲嵌前的輕墨拓殘跡的前半部分所寫。當時殘本為所有,故費後記曰:“劍俠同年在長沙收得舊書,書余。造壹霞,然後交到市場手裏。賈轉秘書,不足百字,甚感抱歉。”費的無字只是說明當時書的後半部丟了,還是說前半部也丟了?拿著影印出版的《上海圖書館分冊》等書,壹壹校對,得到如下:
上海圖書館分冊前半部,其中壹個墨拓部分被翻開,少了“夫人中書為趙國、李煜之女”的字樣。“魏因此有‘項將軍’稱號,缺‘魏因此’二字;”督國家軍務”缺少“軍”字。
第二次開篇,少了“太中”二字。“博陵安平”缺“葉”字;“遠祖仍父”,缺“祖商”二字。
第四開,“華,隨聲流於京夏”,缺了“實,隨”二字;“從頭開始”這個詞不見了。
第八開,少了“於、紀”四個字。
* * *缺十項,後半部濃墨拓無壹遺漏。
第四,前人在《廬山碑》和《古代黃婷經典蘭亭集序》中的碑文
趙聖博從日本三井圖書館和高島義彥處遞來的唐的《廬山碑》抄本,今天蘇州博物館的荊的抄本,馬先生《海外所見善本錄》(上海書畫出版社,2022年6月)中記載的翁先生從美國得來的抄本,都屬於“搜”和“魯”兩個字,但何時流向日本,又是如何歸入三井家的,似乎沒有什麽細節。在這套“叢書”所收藏的舊版趙聖博中,有幾處是三井葛冰的主人當年所寫的碑文,其中有明確的記載:
三井聽了冰亭的帖子,這是昭和六年(韋辛)7月3日獲得的。北宋初,駝鹿山碑為天下數壹數二。趙勝波老了,韓棟羅援感覺到了。
語言雖短,卻有史料價值。如果涉及到與之相關的人,就有點長了。羅(1891-1965),本名澤堂,別名桃園,廣東南海人。以文物鑒定和研究聞名,曾是廣州體育學院籌備會。但也參與了文物的流通和買賣,有《廬山碑》三井亭兵館主人的記載為證。而著名軼聞作家高()先生,曾在他的文章《道場佛塔故事》(隨筆《聽雨樓》收入氏,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中寫過另壹件事:
戰前六七年,羅先生訪問日本,壹些日本家庭拿出歐洲書籍佛塔的商業影印本,請他設法為他購買。羅俊壹笑置之。後來他跟我說,如果他想賺錢,不難說好,去汕頭找冰卓,就能拿到。羅俊不是為了這個,而是為了友誼。幾天前,我與羅俊重提此事,他深感幸運的是,它仍然屬於中國人。
雖然高說羅氏自稱關心朋友之誼,沒有向日本人求助,此事發生在前六七年羅氏訪日期間,但與羅氏帶著趙聖博的《山麓碑》去三井家六年(1931)的時間吻合,基本吻合。當時日本人拿出壹本歐洲的書《佛塔》,讓羅氏試試。羅氏是碑刻專家,甚至是李詠書籍的碑刻專家。中文大學文物館何碧琪女士曾在《宋拓(李思訓碑)與嶺南學術團體在中文大學文物館》壹文中介紹,館內李思訓碑南宋拓片載有羅氏碑刻1920至1922。而高先生的書《國源道場佛塔的故事》屬於哪壹類,羅氏大概更清楚。
廬山紀念碑上的三井“昭聖博本”碑文
“叢書”中明佗《古黃庭靜蘭亭思序》為舊物,以紙墨精制而成,多有諸子題跋,尤以吳為甚。其中,相關考證可結合美景書局書跋中的《關於蘭亭與黃婷古抄本的思考》(收錄於《梁影吳湖帆抄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年9月)。在扉頁上,張中萊為吳湖帆題詞說:
潁上的和蘭亭,在得到董的稱贊後,與丁午有過幾次交鋒。丁五不容易得,得了獎我也很自豪。原石在下壹季就碎了,很難得壹開始就想擴大整面墻。我弟弟何白,愛好收藏字畫,也很擅長字畫。可惜他的青春並不豐富,也不失落。這本書是它的壹個地方,竹紙精拓,於年間獲得的《舊造山書》,它最初是從井裏出來時被拓的,彌足珍貴。今天,我回到道兄的秘密,它說明了事物的聚散自有它的耳朵。三月,任申來上海避難,張忠認識了他。
張忠來(1881-1951),字東,祖籍蘇州,是吳湖帆的親家。擅長書法,喜歡昆曲。後記於21年(1932)申遺,後記中所述的舊造山書,據蔣先生《古刻名目錄》更新版(2022年6月)所載《蘭亭序》壹文,亦與吳有關。在姜先生的書中,記載為“顧雲題詞,顧雲,題詞”,並在吳的後記中記載:
今天是丙寅的生日,我請哥哥去春花閣喝壹杯正合適。石基寶持此帖擴充妻陶貴墓誌銘原件,墨色流光溢彩,故稱雙寶石,故向石毅另購。本卷是滎經對趙《舊山樓》壹書的原始提煉。我有壹本,也是英晶的老擴展。有了這個對比,特別比於本好,適合哥哥。劇裏說的永遠沒錯:古井神奇而美麗,唐朝很難找到完整的人生。停雲則有意得過(停雲書黃庭經,不精則除),無情落水。人才加新樂府(即霜降),癡人說夢繞過舊山樓。春花節開幕那天,趙碧和穗珠把珍珠都收走了(陶桂芝回來了)。耿武的新的和正確的醜補充了這本書。
可以看出,那天他們分買的時候,吳是因為滎經蘭亭的舊拓才給了張。據美景書局書跋中所收“古有蘭亭、原稿之思”中文言,謂“冬醜月適趙舊山樓校勘,墨筆相同,皆明初精制,難能可貴。”丙寅暮春初的吳湖帆。又知其初借張之款,並校之。"。但《醜冬月》中記載的事實,與上壹版《古刻名目錄》中記載的吳附言略有出入,稱兩者是在“丙寅人節”分別購買的。這可能是由於吳(1930)所作的後記和書中的補充,與丙寅(1926)相差甚遠
雖然吳在《春末冰音後記》中說,他當時的《舊拓》和張的《舊山樓》經校對均為“明初本”,但新鄭為張題詞時,他又改口說“持此派者,尤勝於余本”,於是後來又得到壹份,印在今天的《叢書》上,重新寫了下來。張在此樂見其成,乃題贈吳。至於吳與張分買陶桂的墓誌銘,似見於《上海圖書館史料》第八版(佘燕燕編)所刊《美景書屋題跋》。武記載:“此原石精工,光芒四射,令人心曠神怡,為隋誌中上品。張君子棟的書,堪比原石。”雖然沒有註明日期,但當吳和張遇到這個故事時,張很可能已經有了,並將其歸還給了吳。
所以“叢書”中的這壹卷《古黃庭靜蘭亭思序》,居然載著既是姻親又是好朋友的吳湖帆和張子棟,這也是難得的。
張子棟為《古黃庭經·蘭亭集序》題跋
其實兩個人在石頭的轉彎處,不僅僅是遇到喜好相同的產品,就有這樣的相互購買,而且各有題字;面對興趣不同的人,依然有直言不諱的討論,友誼長存。上海圖書館的《舊拓五種》,曾是“書法之寶”,當年張贈吳,扉頁上有吳(22年,1933)六月的附言,留下這樣壹段故事:
余壹生喜石雕,北至六朝厭雕,其獨斷專行、畫功消長、荒誕不經,是書法的壹大災難。近幾十年來,這壹大行出了無數的石頭,最好的書法也沒有幾百種,於是於家發展了幾千種墨,沒有壹個篆刻。雖然人的愛好不壹樣,但是學的東西並不多。任申春日,公婆家張軍曰:沙礫中有珠玉,不可多廢。老先鋒有五種:李超、、王和尚、和王彥。余乃和把它拼在壹起,保存了下來。吳四石是北方雕刻中的佼佼者。仔細讀完,會有壹種蠟壹樣的味道,拓跋路虎心底的龍會像老虎壹樣撲上來。余的存在是安送給他的禮物。
此外,在“輯”印的《古黃庭經蘭亭之思》壹書序中,寫道:“又見兵本,與倪瓚等元人附言,同郡吳家去年出國。韋辛在年中去世了。”韋辛1931歲,因此可以推斷,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高島菊老宋陀吳秉本所著《蘭亭集序》於1930年流向日本。本卷有壹篇明代沈周的碑文,字數不多,但很有史料價值。但在現代人的研究中,也有以“所謂沈周題跋”表示懷疑的人,但他們讀的是內容。沈氏當年對自己過去嶽家和借貨的記述,不分地方和姓氏,對其早期事跡是真實的,似乎是無中生有的捏造,仍應引起相關研究者的重視。20多年前我訪問日本時,筆者曾壹瞥。幸運的是,記錄沈石這段題字的小紙片還存在。現在我再抄壹遍,希望有興趣的人:
這個帖子是船山陳家的老帖,陳是我家的,壹定要借。今天和別人轉手了,我很高興看到,就像做夢壹樣。物之靈,可以如俗,唯有並行,方得更好。沈周。
責任編輯:鄭世良
校對:劉偉
以上是關於光緒陳武年間的書法分享。我希望這將有助於妳看完陳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