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將參觀Xi的城墻、鐘樓和鼓樓。很榮幸為您服務。
我們現在看到的古城堡是奚夢瑤安城墻,它是在明朝初期唐長安城的基礎上建造的。它是中國中世紀晚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墻之壹,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禦設施。
Xi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多次修建城墻。大部分都被歷史的塵埃掩埋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城墻可以追溯到隋朝。公元1369年,明朝大將徐達從陜西進入陜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xi安,意為“西部長治久安”。它拉開了明朝在安修建城墻的序幕。花了8年時間建造的城墻的形狀是長方形的。城墻高15m,頂寬12-14m,底寬16-18m,周長13.9km..底層是黃土混合石灰和糯米汁。幹了之後,極其結實。
Xi安古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水閘樓、瞭望塔、主樓、角樓、瞭望塔、胸墻、垛口等壹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身感受壹下這個科學、嚴謹、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城墻最外面是護城河,也叫“護城河”,是城墻的第壹道防線。可以阻擋敵人的進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消滅敵人。Xi安城墻周圍的護城河有20米寬。過了護城河就是城門,連接護城河和城門的唯壹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的士兵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早上降下吊橋,打開城門;晚上升起吊橋,切斷交通。壹旦爆發戰爭,吊橋升起,城門關閉,城門成為堅固封閉的戰鬥堡壘。
城門是城市防禦體系的重點和薄弱環節。平時是進出城市的門戶。戰爭期間,也是攻守雙方的首要目標。因此,明朝非常重視改善城門的防禦設施。壹個特別值得註意的技術突破是采用拱形門來防止敵人的火力攻擊。明代Xi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為木質,厚度為16 cm。壹扇大門由2.8立方米的木材制成。門扇上下用鐵條加固。在兩根鐵棒的間隔處,釘著180根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有1800鐵蘑菇針。這樣門扇的木材被壓實,增加了門扇的剛性,使箭矢無法射入。
為了提高城門防禦的安全系數,城門實際上由三部分組成,即:城門樓、箭樓和主樓。門樓在最外面,作用是吊吊橋。也是用來玩的。當敵人攻破門樓大門時,仿佛進入了甕城,會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所以樓下的這個空間也被稱為“甕城”。箭塔在正中央,正面和兩側都有窗戶,用於射箭。瞭望塔和瞭望塔之間用柵欄連接,又叫“甕城”,可以駐軍。主樓在最裏面,主樓上面的塔是城門的主體建築,城主在那裏守衛指揮。在城墻外側,每隔120米就有壹個突出於城墻主體的敵臺,俗稱“馬臉”。整個城墻上有98張“馬臉”。“馬臉”上方的建築被稱為了望塔。兩座瞭望塔的距離為120m,其中壹側為60m,“壹箭之遙”。這種布局便於射擊從側面攻城的敵人。所以古人評價:“沒有平臺的城市,就像沒有平臺的城市。是城守人,平臺守城。”。城墻外側有矮雉,又稱“城垛”,有城垛和方孔,可供射箭和了望。內側的矮墻稱為“護墻”,防止士兵在行走時跌落墻下。在Xi安城墻的四個角落裏,有壹座叫“角樓”的塔。在瞭望塔和主體建築形成的甕中,有壹條通往城頭的馬道,方便馬匹上下。戰時這裏是調兵的咽喉,必須保證暢通無阻。因此,守衛極其嚴格。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現在可以看到Xi城墻的長樂門、安定門、朱雀門、漢光門和玉祥門。這些名字的由來也從壹個側面反映了古城的興衰。明代Xi的城墻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好了,Xi安城墻到此為止。我們將繼續帶妳參觀鐘鼓樓。
鐘樓和鼓樓是中國古代獨特的建築。鐘鼓是中國最早的打擊樂器,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最初用作禮器和樂器。大約從春秋時期開始,它就被用於軍事指揮。在古代中國,城市都是軍事城堡。除了在城周圍築墻、挖壕溝、架設吊橋,還在城中心修建了鐘鼓樓作為指揮中心。平時以晨鐘晚鼓報時,吊橋定時開合。緊急情況下,用來報警戒嚴,指揮城防。這種嚴密的城市防禦體系在明代達到了頂峰。Xi安是明代西北的軍事政治中心,其鐘樓和鼓樓無論是建築規模、歷史價值還是藝術價值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首。
我們現在看到的建築是鐘樓,它位於Xi安四條主要街道的交叉口。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原位於西街迎祥觀。隨著城市中心的東移,鐘樓被完全拆除並移至明神宗萬裏10的這個地點。
鐘樓是典型的明代建築藝術風格,高36米,重檐鬥拱,華麗莊嚴。它由三部分組成:底座、建築主體和屋頂。底座是方形的,全部用青磚砌成。該建築為方形木結構,外面有回廊環繞,內部有兩層,內部有壹架木梯盤旋而上。建築上下兩層的方廳裏,陳列著明代以來的各種名貴瓷器和紅色楠木家具,四門掛滿浮雕畫,有著惟妙惟肖的玉蘭風格。屋頂為四角結構,覆以鮮綠色琉璃瓦,頂部穹頂高5米,金光閃閃,輝煌燦爛。
鐘樓西北角有壹口明代鐵鐘,重5噸,側面鑄有八卦圖案。比早先掛在鐘樓上的銅鐘小很多。原來掛在鐘樓上的巨鐘是唐朝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鐘”。現在這座鐘收藏在Xi安的碑林中。據說鐘樓從迎祥觀搬到這個遺址後,雖然建築的風格和大小都沒有改變,但是京雲鐘卻響不起來。除了改變,沒有別的辦法。為了將景雲鐘搬到新建的鐘樓上,在西街西段修建了壹座斜橋,利用橋面的坡度將景雲鐘運到鐘樓上。據說“橋子口”也因此得名。
鐘樓西墻鐫刻著“鐘樓之歌”和“鐘樓的故事”。《鐘樓之歌》是當年修建鐘樓的陜西巡撫龔茂賢被貶北京時所作。在這首詩中,鐘樓受到了熱情的贊美。鐘樓由監督鐘樓修繕的巡撫張傑執筆,詳細記述了鐘樓的故事。鐘樓門上有64幅木刻浮雕故事畫,包括木蘭從軍、嫦娥奔月、劉壹傳、八仙渡海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Xi市人民政府對鐘樓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維修,使這座古建築煥發出昔日的風采。
遠離鐘樓的是鼓樓。樓底的門道是南北向的,北面通向北院門和南達西街。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與鐘樓是姊妹樓。鼓樓壹樓北面有壹面巨大的鼓,與鐘樓上的晨鐘形成黃昏鼓,故稱鼓樓。建築呈長方形,基地門洞高度和寬度均為6米,洞口深度為38米。鼓樓建築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頂,重檐三滴水。這座建築分為上下兩層。南北檐下各有壹匾。南有清乾隆皇帝禦筆刻書:“文武盛世之地”,北有鹹寧縣秀才李雲寬題寫“聞於天”。鼓樓外檐飾以拱門,四面有回廊。天花板繪有雲紋,古色古香,美不勝收。鐘鼓樓相得益彰,使古城Xi安更加美麗壯觀。
嗯,參觀鐘鼓樓到這裏就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