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陶瓷的種類有哪幾種?

陶瓷的種類有哪幾種?

越窯該名稱最早見於唐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壹詩,系對杭州灣南岸古越地青瓷窯場的總稱。其形成於漢代,經三國、西晉,至晚唐五代達到全盛期,至北宋中葉衰落。中心產地位於上虞曹娥江中遊地區,始終以生產青瓷主,質量上乘。陸羽《茶經·四之器》中評述茶碗的質量時寫道:“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陸羽煮飲綠茶,故極推崇越瓷。

邢窯在今河北內丘、臨城壹帶,唐代屬邢州,故名。該窯始於隋代,盛於唐代,主產白瓷,質地細膩,釉色潔白,曾被納為禦用瓷器,壹時與越窯青瓷齊名,世稱“南青北白”。陸羽在《茶經》中認為邢不如越,主要因為他飲用蒸青餅茶,若改用紅花比較,或要反映真實的茶湯色澤,則結果正好相反,所以兩者各有所長,關鍵在於與茶性是否相配。

汝窯宋代五大名窯之壹,在今河南寶豐清涼寺壹帶,因北宋屬汝州而得名。北宋晚期為宮廷燒制青瓷,是古代第壹個官窯,又稱北宋官窯。釉色以天青為主,用石灰壹堿釉燒制技術,釉面多開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較薄。

鈞窯宋代五大名窯之壹。在今河南禹縣,此地唐宋時為鈞州所轄而得名。始於唐代,盛於北宋,至元代衰落。以燒制銅紅釉為主,還大量生產天藍、月白等乳濁釉瓷器,至今仍生產各種藝術瓷器。

定窯宋代五大名窯之壹。在今河北曲陽潤磁村和燕山村,因唐宋時屬定州而得名。唐代已燒制白瓷,五代有較大發展,白瓷釉層略顯綠色,流釉如淚痕。北宋後期創覆燒法,碗盤器物口沿無釉,稱為“芒口”。五代、北宋時期承燒部分宮廷用瓷,器物底部有“官”、“新官”銘文。宋代除燒白瓷外,還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等品種。

南宋官窯宋代五大名窯之壹,宋室南遷後設立的專燒宮廷用瓷的窯場。前期設在龍泉(今浙江龍泉大窯、金村、溪口壹帶),後期設在臨安郊壇下(今浙江杭州南郊烏龜山麓)。兩窯燒制的器物胎、釉特征非常壹致,難分彼此,均為薄胎,呈黑、灰等色;釉層豐厚,有粉青、米黃、青灰等色;釉面開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有“紫口鐵足”之稱。16世紀末,龍泉青瓷在法國場上出現,轟動整個法蘭西,由於壹時找不到合適的語言稱呼它,只得用歐洲名劇《牧羊女》中女主角雪拉同所披的青色長袍來比喻,於是“雪拉同”成為青瓷的代名詞。現在龍泉窯又有新的發展。杭州南宋官窯遺址建立了南宋官窯博物館。

哥窯宋代五大名窯之壹,至今遺址尚未找到。有的文獻上將浙江龍泉官窯稱為哥窯,實為訛傳。傳世的哥窯瓷器,胎有黑、深灰、淺灰、土黃等色,釉以灰青色為主,也有米黃、乳白等色,由於釉中存在大量氣泡、未熔石英顆粒與鈣長石結晶,所以乳濁感較強。釉面有大小紋開片,細紋色黃,粗紋黑褐色,俗稱“金絲鐵線”。從瓷器的釉色、紋片、造型來看,均不同於宋代龍泉官窯。

建窯在今福建建陽。始於唐代,早期燒制部分青瓷,至北宋以生產兔毫紋黑釉茶盞而聞名。兔毫紋為釉面條狀結晶,有黃、白兩色,稱金、銀兔毫;有的釉面結晶呈油滴狀,稱鶴鴿斑;也有少數窯變花釉,在油滴結晶周圍出現藍色光澤。種茶盞傳到日本,都以“天目碗”稱之,如“曜變天目”、“油滴天目”等,現都成為日本的國寶,非常珍貴。該窯生產的黑瓷,釉不及底,胎較厚,含鐵量高達10%左右,故呈黑色,有“鐵胎”之稱。宋代著名書法家也是茶學家的蔡襄在《茶錄》中雲:“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燲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可見,宋代盛鬥茶之風,又視建窯所產茶碗為最佳之器。

景德鎮窯在今江西景德鎮。始燒於唐武德年間,產品有青瓷與白瓷兩種,青瓷色發灰,白瓷色純正,素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磐”之譽。它在宋代主要燒制青白瓷。元代為宮廷燒制青白瓷,上有“樞府”字樣,還燒制青花、釉裏紅等品種。至明代它成為全國瓷器燒制中心,設立了專為宮廷茶禮燒制茶具的工場。這時青花瓷有很大發展,茶具傳到日本,日本茶道之祖村田珠光十分喜愛,稱之“珠光青瓷”。此時,釉上彩、鬥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種相繼出現,還燒造了多種名貴藍、紅釉、甜白釉瓷器。清代時它又創制琺瑯彩、粉彩等多種新品種。自宋代開始,景德鎮瓷器就遠銷日本,明清時大量輸入歐洲,同時也奠定了“景瓷宜陶”的瓷都地位。

宜興窯在今江蘇宜興鼎蜀鎮。早在漢晉時期,就始燒青瓷,產品造型的紋飾均受越窯影響,胎質較疏松,釉色青中泛黃,常見剝釉現象。於宋代開始改燒陶器,及明代它則以生產紫砂而聞名於世。

陶瓷——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早出現的壹種藝術形態,這種形態是所有藝術門類中最單純和最簡潔的,同時她所具有的神秘與抽象性是無法比擬的!從陶瓷藝術的審美需求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壹個時代的文化內涵和壹個國家的民族精神!

隨著朝代及制陶技術的演進,陶瓷品在人類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實用的價值,同時因為文化的演變,陶瓷漸漸成為壹項重要的藝術文化,多樣化的風格及不同的型態用途,所代表的是人類審美觀及生活品質的改變。

  • 上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作文
  • 下一篇:青花瓷的推出刻不容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