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鄔思是壹個心懷大誌,並且是多智多妖的奇人,他是四阿哥胤禛的師爺,在九子奪嫡幫助雍正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精於權謀之道的鄔思道自然明白其中道理,所以雍正上位後已有殺鄔思道之心,而又想到與鄔思道亦師亦友的名份,讓雍正有了猶豫。那麽,鄔思道口中的“再不走就來不及了”這句話意義何在呢?
在雍正登基的當晚,朝中局勢還未穩定,就迫不及待的回到潛邸,處理壹些影響雍正形象和見不得臺面的的人,其實最重要的人就是鄔思道。並且專門與鄔思道討論如何安排他功勛卓著名分問題,說白了,就是解決鄔思道何去何從的安置問題。但雍正心裏早已準備除掉鄔思道的想法了,只是想試探壹下鄔思道。
鄔思道早就洞察壹切,如果鄔思道當時有半點 恃功自傲,或者要求要名分,雍正肯定毫不猶豫除掉他,因為本身鄔思道謀劃的“陰謀”都是上不了臺面的事情,有損形象的事情絕不能讓外人知道成為要挾雍正的把柄,以雍正的個性絕不會讓這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壹、鄔思道表明了立場,撇清和雍正的關系原則
雍正所擔心的是,鄔先生曠世之才,如果為他人所用,壹旦和其他阿哥聯手起來,雍正的麻煩可就大了。
以鄔思道的智慧,雍正的這點小心思他能不看出來嗎?鄔思道很清楚四爺胤禛此時的顧慮和擔憂,所以鄔思道很幹脆明確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之前是四爺的師爺,提出他和雍正之間的關系原則。即使四爺身份變了,但他的身份始終沒變,還是四爺的師爺。
他提出的立場是想給雍正傳遞壹個信息,我鄔思道幫四爺是為了完成壹個讀書人的遠大抱負和理想,輔佐四爺胤禛上位從未想過能要圖壹官半職。鄔思道看雍正打消了之前顧慮,繼續傳遞他的想法:
“不要身份,不進官場,不言功勞,更不想涉足朝政。”
那麽雍正之所以會答應鄔思道?不僅僅是念及舊情就打消疑慮的,其實不然,鄔思道很清楚只有選擇功成身退,才能讓雍正打消對他的擔憂和疑慮,也就是鄔思道提出的“半隱”。
所謂的半隱就是在雍正遇到難處需要人解決的時候,鄔思道隨時還可以幫上忙,還可以用上他。
而鄔思道最終的目的,就是徹底脫離雍正的視線和控制。所以鄔思道選擇雍正的心腹李衛那裏,這樣雍正能夠隨時找到自己的前提下,還可以隱藏身份,而且還在雍正的監視下,這也是鄔思道非常的明智選擇,也是保命的最佳選擇。
但是,隨著李衛官職的升高,很快就會升為封疆大吏,鄔思道很清楚,盡管他選擇雍正最信任的心腹做壹個幕賓,如果不識時務再繼續做李衛的師爺的話,雍正的多疑,是要出麻煩的,所謂強強聯合,這應該是雍正非常忌諱的。
二、鄔思道抽身到田文鏡處,幫助田文鏡解圍
所以鄔思道知道,想辦法抽身到雍正另壹個心腹大臣田文鏡那裏做幕賓,這樣比較穩妥些。因為田文鏡的名氣還不及李衛,田文鏡處不是雍正的主要“核心”。所以,盡管田文鏡升為河南巡撫,但是離朝廷還是有壹段距離的。還有就是田文鏡根本不知道鄔思道的身份和背景,雍正不會擔心鄔思道和田文鏡壹起勾結幹點什麽名堂,相對來說,鄔思道去田文鏡那裏做幕賓輔佐,雍正還是比較滿意的。
於是,鄔思道正好幫助田文鏡解燃眉之圍,幫助田文鏡徹查山西諾敏謊報藩庫虧空,欺瞞朝廷的案子,同時讓田文鏡扳倒諾敏還立了大功。鄔思道還要求田文鏡以八千兩壹年的幕酬聘他做幕賓。這個田文鏡在高興之下就立刻答應了,且不知道這就是鄔思道給自己預先計謀好的全身而退的伏筆。
鄔思道來田文鏡府上後從不過問官府事務,表現就是什麽正事兒也不幹,怎麽樣舒服就怎麽來,當大爺的架勢。無所事事的鄔思道追著田文鏡後面要自己的幕酬,田文鏡很惱火了:李衛送來的不是師爺,是大爺。
鄔思道的水平真的很高,他故意激起田文鏡對自己的不滿,這樣的話,田文鏡就會覺得聘他不值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鄔思道轟走,鄔思道可以趁機脫離官場遠離朝政,同時可以給雍正傳達信息:鄔思道除了雍正以外,絕不會與雍正的所謂的心腹達成盟友。
三、鄔思道主動請纓押糧草至西北大營
當然,鄔思道還是幫田文鏡辦了事情的,鄔思道覺得,朝廷的事可以不管,但四爺遇到了困難,鄔思道就會不遺余力的去幫雍正度過難關的。
而在年羹堯與叛軍羅蔔藏丹周轉很長時間也沒結果,年羹堯“圍而不殲”的舉動,耗費朝廷巨大的財力物力,讓雍正在後方供應上已經開始捉襟見肘,雍正非常重視這次的勝敗,如果不很快結束戰事,平定西北,雍正就會被年羹堯拖垮,後果不堪設想。
當時西北的年羹堯,因為河南發洪水的原因,糧道押運糧食遲到幾天,並且沒有按數額送到,竟然把押糧官員給殺了。而這種情況,其他官員覺得,官可以不當,但命不能不要啊!這樣壹來,沒有人再敢往西北押運糧草了,如果皇帝怪罪下來連腦袋都不保,田文鏡急得焦頭爛額的,實在沒辦法。
鄔思道當機立斷主動找田文鏡,讓他去押運糧草至西北大營。但是這事辦成之後,田文鏡可要把欠他的錢還清了,田文鏡正為沒有人願意押糧去西北這事犯愁,田文鏡這壹聽鄔思道主動請纓去西北大營的,當然很高興,壹激動就很快答應了鄔思道提出的要求。田文鏡心想:搞不好這個師爺也被年羹堯給宰了呢,還給我省了幾千兩銀子,而鄔思道押運的糧草依然不夠數。
所以鄔思道借著押運糧草的機會,到西北大營戳穿年羹堯“圍而不殲”的舉動,明裏暗裏的教訓年羹堯,並給年羹堯找到了叛軍主力,逼年羹堯速戰速決。這壹次都在鄔思道的預算當中,年羹堯果然迅速的包圍叛軍主力,並全殲叛軍,大獲全勝,也可以說,穩定了雍正的皇位。鄔思道也算是盡最後壹次薄力為他四爺出力,而鄔思道不願意被人提及他得這次功勞,當然,年羹堯更不願意讓人跟他壹起爭功了。
四、鄔思道離開田文鏡處時,他是害怕與雍正再見面,耕難於脫身,性命難保
西北大捷,讓雍正騰出手開始推行新政,所以雍正帶著探花劉墨林到試行新政的地方微服私訪看情況。
鄔思道從田文鏡那裏得知雍正到這裏視察新政,鄔思道知道,壹旦跟雍正再碰面,就意味著鄔思道越來越難脫身,鄔思道的好日子應該說也到頭了,他很可能壹直生活雍正的監視和猜忌之下, 甚至性命難保,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當鄔思道知道雍正早已經到了河南地界,這時鄔思道故意激怒田文鏡,田文鏡巴不得不幹事兒的大爺趕緊走,田文鏡生氣告訴鄔思道:
妳這樣的什麽活都不幹還天天想著幕酬,我養不起妳,妳走我不聘妳了,拿五千兩銀子趕緊走人。
田文鏡不了解鄔思道身份,是鄔思道可以利用的壹個機會,壹個遠離雍正的機會。
鄔思道走之前還叮囑壹句:東翁,這可是妳說的?
然後回到住處打點行李,就急急忙忙催著如月趕緊坐車走,如月說,明天走不行嗎?
鄔思道嘴裏嘟囔著如月:“趕緊離開,再不走就晚了……”
所謂的晚了就是我再不走,以後都沒好日子過了,壹旦走不了,那我鄔思道這老命都得擱這裏,那後續的事情不敢設想。
五、結語
鄔思道選擇功臣而退,是壹種大智慧,善用者可以保命。鄔思道相當於被田文鏡轟走了,鄔思道就坡下驢選擇脫身。雍正可以放心了,所以願意給鄔思道壹個自由的空間。畢竟,雍正是個聰明人,鄔思道的明哲保身,從此遠走高飛,遠離朝廷,也遠離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