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侵華日軍侵占壺關縣後,國民黨第27軍占領了壺關南部,建立了國民黨政府,政府駐地在長航村。在* * *生產者黨的領導下,村民們與羅章、崔家莊等村民壹起建立了防區,不僅保衛了自己的家鄉,還打擊了靈川草坡、平城等地的敵人。入侵靈川的侵華日軍對正規民兵恨之入骨,經常對其進行突襲和打擊。
1944年7月21日夜,日寇的壹個小隊長帶領叛變投敵的偽山西抗日軍第二師和國民黨保安部隊第五中隊500余人,從靈川縣城出發,我們夜襲長興村。正在巡邏的民兵發現日軍後,迅速將敵情報告給了村政治主任徐海水、村武裝委員會主任徐、民兵隊長。他們當即決定,許海水、許組織群眾進入山洞,張小寶帶領村裏17民兵在村外阻擊日軍。他們靈活地對付各行各業的敵人。他們先是在村子南邊的小松坡下遇到了敵人,然後村子西邊和北邊就響起了槍聲。事先埋好的地雷被敵人踩壞了,敵人壹時不敢沖進村子,全村人才得以安全進入山洞。在張小寶的指揮下,民兵在戰鬥中撤退到掩體中。日軍發現碉堡後,開始圍攻。張小寶和民兵遭到重創,日軍留下六具屍體後撤退。然後幾次進攻,都被民兵打退了。憤怒的日軍將幾門迫擊炮壹起瞄準碉堡,碉堡坍塌了。張小寶和民兵迅速進入洞穴。日軍看著黑洞洞的山洞,誰也不敢進去,只是在洞口徘徊。張小寶在山洞裏布下了很好的防線,利用敵人的知而藏,不斷攻擊敵人。他拿起槍,朝洞外開了兩槍。兩名鬼子立即被擊斃。幾個民兵趁亂沖到洞口,向外扔了壹顆手榴彈,把日軍打得血肉橫飛,慘叫連連。敵人始終不敢進入,只是舉起槍在洞裏打。
第二天,日軍從洞頂挖了壹個洞,把壹捆捆柴火堵在洞裏點燃,企圖把民兵和群眾掐死。過了兩個小時,敵人見洞裏沒有動靜,以為洞裏的人都被噎死了。幾個日偽軍躡手躡腳進了山洞,沒走多遠,就被民兵“啪”了壹聲。壹名日本軍官聽到槍聲,走到新挖的洞裏向下窺視。張小寶動作敏捷,向洞口射擊。日本軍官應聲而栽,他的指揮刀被張小寶繳獲。日軍惱羞成怒。扔了壹顆手榴彈後,他們把很多石頭、泥土和其他東西推進了山洞。這兩個洞還被石頭封住,試圖讓村民窒息。當時,在洞穴的南端有壹個秘密入口。在敵人發現之前,和許迅速組織群眾向秘密入口靠近。這樣,敵人掐死、悶死他們的陰謀也就失敗了。山洞裏有飯吃,沒水喝,民兵和群眾試著吃了兩天麥子,再也咽不下了。第三天,麥子收完了,大家又餓又渴又冒煙。有人看不下去了,開始喝尿。很快和許商量了壹下,決定派三名民兵去外面找點吃的。民兵們從秘密的洞裏走出來,悄悄地從地裏刨出100多個土豆,還給村民們。與此同時,他們要求壹個民兵繞過敵人的包圍圈,向區裏報告。第四天,敵人使出了可怕的最後壹招,把“毒氣”扔進洞裏,徐發青、徐根誌、徐玉山三人中毒倒下,壯烈犧牲。25日上午,壺關縣武裝委、獨立營、區幹隊,與界北村民壹起,直奔長航村向日軍猛烈開火。當張小寶和民兵們聽到槍聲時,他們立即沖出山洞去追捕敵人。日軍拋棄了他們的屍體和機器,倉皇而逃。他們帶領村民戰士機智、靈活、勇敢、頑強,依靠村裏的碉堡與敵人周旋了四天四夜,終於等來了區委的救援。守洞常殲滅日偽軍118余人,繳獲武器300余件,極大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當時《新華日報》以“驚天動地的四天四夜”為題進行了報道,使洞防戰在中國名聲大噪。1944年11月,晉冀魯豫邊區太行區在歷城南部舉行的“太行區英雄大會”上,授予許、“腹地壹級民兵英雄”稱號,並頒發“英雄殺手”勛章。會上,鄧小平同誌稱贊“太行山是壹個英雄輩出的地方,感謝太行人民為中國革命所做的壹切”。抗戰勝利後,許和分別於9月1951日和5月1960日出席全國民兵代表會議,在北京懷仁堂和廣場受到毛主席、周總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誌的親切接見。當時,民兵使用的槍支和大炮仍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展出,作為紅色的象征。
長航民兵守洞舊址紀念館於1965年5月公布為山西省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定為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舊址朝南,西南面群山環繞,北面是村民的房屋。由洞穴、地堡、展廳組成,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舊址的窯洞是在1943年。長航村黨支部組織全村民兵利用舊采煤隧道,修建了壹條長3000多米的爪形隧道。村裏有三個洞,南山和西山,村裏的洞上面建有壹個三層結構的堡壘。2005年,舊址翻修。展廳內有50塊展板,線長60.55米,總展覽面積75.49平方米。紀錄片和解說詞供遊客參觀。展覽以“永恒的豐碑”為主題,圖文並茂,史事結合,以翔實的史料再現民兵抗日的戰鬥場景。
20世紀50年代初,作家沈雙玉寫的革命故事《保衛窯洞》在上黨革命老區引起轟動,人們紛紛到長興村參觀。後來漫畫《窯洞保衛戰》被上海美術出版社改編出版,發行到全國。高山寨位於王莽嶺西東井嶺東南的群山之巔,因山高村大而得名。爬上樓梯,只見山巒連綿,萬裏山河盡收眼底。林濤就像大海,無邊無際,波瀾壯闊。可見證近20萬畝森林。這裏的森林不是天然的,而是80年代壺關人民澆灌的人工森林。在這裏,妳還可以看到壺關人人工修建的護林墻,像同壹條巨龍在山谷中盤旋飛舞。矗立在山頂的“天下第壹牛”石碑上寫著:世界上最長的護林墻,長2600公裏,建於2006年6月6日5438+0,* *用土石方1165448。
掀起植樹造林高潮,確保生態可持續發展,為贏得天下第壹的榮譽無私奉獻。國家太行山綠化工程、洞井嶺高山寨生態防護林工程、洞井嶺低效林改造工程相繼開工建設。最緊張的階段,鄉鎮領導和村裏老百姓每天8點上山,中午就在工地上支起鍋,吃著鹵菜和饅頭。吃完飯,我們只休息了壹會兒,然後山上又響起了撬棍、錘子和說話聲,壹直到天黑我們才從山上下來。東井嶺鄉鄉長李福增在高山寨工地呆了幾十天。洞井嶺鄉洞井嶺村委會主任王躍中把護林防火墻建設作為終身事業,帶領全村人起早貪黑,時刻關註質量、把握進度,站在建設第壹線。東井嶺鄉南湖村75歲的趙翠龍把搬動石墻當成強身健體的運動。正是這些洞井嶺人,眾誌成城,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壹曲動人的歌,為洞井嶺鄉的綠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壺關縣四套班子領導也多次去工地搬石墻;長治市委書記呂日周帶領500多名縣處級以上幹部,來到壺關縣87個村的山頭,加入搬石障的行列;省委書記田成平、壺關縣長劉振華也已將護林墻遺址上的石障墻搬走。這不是他們能建多少墻的問題,而是壹種無聲的語言,壹種肯定和贊美。世界上第壹堵森林保護墻的表面被塗成白色。城墻隨山而去,隨林而轉,像長城壹樣蜿蜒起伏。環顧四周,多麽美麗的風景啊!在金莊鎮十裏村十裏嶺上,有壺關縣委書記程潛題寫的五個直徑25米的白色大字,成為最壯觀的亮點!壺關人修建護林墻的時候,沒有想過以後會怎麽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天下第壹護林墻的名聲會越來越大,由此產生的壺關品牌更是無價之寶!因為世界第壹護林墻,這是壺關人的創業壯舉!驚天地泣鬼神,豐碑永立太行山!雖然新時代的萬裏長城被郁郁蔥蔥的綠色堤岸環繞,但向世界打開的“大門”越來越大。
2012年春節伊始,鄉黨委在廣泛征求上級領導部門和所轄各村群眾幹部的意見後,從歷史的角度提出了全新的藍圖和宏偉的目標。依托高山寨建設的生態綠化區,發展農業經濟,強鄉富民。計劃改造荒山5000多畝,打造集特色養殖、綠色種植、休閑旅遊為壹體的循環型高端產業園項目。
該項目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1。養殖基地主要由大井村和東後後村組成,利用山區優質牧草資源規模化養殖當地山羊、綿羊、黃牛,初期年存欄3000頭。在三角口村和東張村兩個養雞散養區,將建3萬平方米的鐵絲網圈養廠,散養七彩山雞和雞。2.以北航頭村、東京嶺村、石盆村、上莊村、郭保莊村為主要經濟林種植基地,引進優良果樹、核桃樹等品種。林下套種中藥材壹期面積達到200多畝,並逐步向全鎮發展。3.在以牛家掌、碾谷坨村為主的蔬菜種植區,規劃10蔬菜大棚,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4.沿S327(太行山大峽谷旅遊線)建設農家樂客棧,以東京嶺村為主。吸引從太行山大峽谷AAAAA景區歸來的遊客駐足,體驗農民的喜悅,享受田園風情。位於壺關縣洞井嶺鄉高安村東,種植年代不詳。它高5米,直徑0.8米,樹根呈龍形露在外面。它盤踞在2米高的土堤上。在龍松,種著壹棵直徑1米,高10米的榆樹,奇形怪狀。古稱“龍鳳松”。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