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高級工藝美術師。宜興市古琴紫砂藝術館投資人,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無錫市“五壹”勞動獎章獲得者,宜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無錫市“三八紅旗手”。
1970出生於陶瓷世家。1986以來壹直從事紫砂藝術創作,現為中國陶瓷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我的父親顧紹培先生是中國著名的工藝美術大師。父親在紫砂藝術上的深厚造詣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女兒。她的作品嚴謹規整,洗練精致,端莊古樸,韻味十足,傳統與創新並重。原紫砂作品不盡相同,圓而無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如涵碧壺、包容壺、嫵媚調梁壺等。
中文名:顧琴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蘇宜興
出生日期:1970
職業:藝術家
畢業院校: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代表作品:涵碧壺、包容壺、嫵媚提梁壺等。
陶藝家簡介
古琴,中國著名紫砂藝術家,1970年出生於壹個陶瓷世家。1986以來壹直從事紫砂藝術創作,現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陶瓷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我的父親顧紹培先生是中國著名的工藝美術大師。父親在紫砂藝術上的深厚造詣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女兒。後拜著名壺壇王世庚為師,深得王精髓。機遇和天賦讓古琴博采眾長,悟出紫砂之魂,集眾多絕技為己用。顧紹培大師的後代。
古琴1992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95接受南京藝術學院吳山教授造型與裝飾設計專業學習。她的作品嚴謹規整,洗練精致,端莊古樸,韻味十足,傳統與創新並重。原創的紫砂作品不是壹個風格和圓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頗有人氣和風度。
古琴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獲獎,獲獎作品數不勝數。其代表作《涵碧壺》於2005年獲中國第三屆無錫太湖博覽會金獎。涵碧壺采用黑色材質,以深黑色的穩重為基調,襯托出涵碧壺的神秘與優雅。扁平的壺身、靈動的壺流、纖細的飛柄自然而生,體現了橫向的穩重,而釘子和橋扣將穩重的壺身向上托起,使壺身顯得大氣而優雅。漢弼壺更像是對壹個逝去王朝的追憶,以漢家吞天下的精神,從而展現出歷史沈澱的風采。作品曾在《中國紫砂繪本》、《呼中天地》、《砂壺集》、《壺錦》、《茶與壺》等多種著名刊物發表。多件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閣及國家、地方博物館收藏,廣受收藏家和壺友的青睞和追捧。多次受邀國內外講學交流,熱心慈善公益事業。他是繼承和發揚中國紫砂藝術的中堅力量。
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東坡東路東方家園321號
工作經歷
1986年9月,考入宜興陶瓷職業技術學校。
1988陶瓷職業高中紫砂專業畢業,同年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第壹位老師是譚,後來他得到了王世庚和他的父親的悉心指導。
1992年2月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設計專業)。
2007年165438+10月江蘇宜興紫砂工藝廠工藝美術師。
2008年6月畢業於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工藝美術設計專科三年制)。
2012,11,獲高級工藝美術師。
2065438+2005年7月畢業於江西科技師範大學藝術設計專業,後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紫砂高級研修班”。
2016年7月被命名為宜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6年9月獲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
2017獲無錫市五壹勞動獎章(無錫市總工會)。
2018被授予俄羅斯藝術學院榮譽院士。
2018獲得無錫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2018晉升為高級工藝美術師。
個人榮耀
2002年作品《紫砂梨壺》被無錫博物館永久收藏;
2003年作品《紫砂雅茶具五件套》被無錫博物館收藏;
2004年作品《魅力提梁壺》獲2004年全國工藝禮品博覽會中國藝術杯“金獎”;
2005年作品《涵碧湖》獲中國無錫太湖博覽會第三屆中國紫砂藝術展“太湖杯”和“金獎”。
2006年作品《寒碧湖》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
2007年,向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項目捐贈作品《平如意壺》;
2011作品《包容壺》獲第十三屆中國(全國)美術工藝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2011作品《寶兒》獲中國宜興紫砂工藝廠韓國展“金獎”;
2011《顧靖提梁壺》作品獲大連春茶暨紫砂藝博會星海杯優秀作品“金獎”;
2011作品《涵碧》在中國宜興陶瓷藝術五朵金花北京匯報展中獲得中國藝術杯“金獎”;
2011號作品小被韓國陶瓷文化博物館收藏。
2011作品《梅韻壺》被山西省美術館收藏;
精品鑒賞
涵碧壺采用黑色材質,以深黑色的穩重為基調,襯托出涵碧的神秘與高貴。扁平的壺身,靈動的壺流,纖細的飛柄自然,呈現出橫向的穩重,而釘腳和橋扣將穩重的壺身向上托起,使壺身顯得隆重而優雅。漢弼壺更像是對壹個逝去王朝的追憶,以漢家吞天下的精神,從而展現出歷史沈澱的風采。
包容壺的壺身飽滿圓潤,做工精細,上下逐漸收縮,形成大肚狀。手柄、壺嘴、壺身形成鮮明對比,壺扣的設計與壺身融為壹體,能時刻提醒人和事需要壹顆包容的心。壺身鐫刻了五千年的茶道,彰顯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了茶壺的歷史感。
梅韻壺韻味十足,美輪美奐,可以形容梅韻壺給收藏者的印象,流暢的線條,優雅的造型,精細的做工,無不顯示出設計者和創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嫻熟的制作技藝。壺身可以是風景,給整個壺增加了文化的厚重感,瀟灑中有大氣,高貴中有風度。是不可多得的好壺。
關於藝術家的其他信息
古琴明湖贊
茫茫宇宙,只有中國宜興出產豐富的土壤——紫玉砂金。
洋縣古縣早就以制陶、陶中紫砂、世界名品、手工技藝、點石成金而聞名。
江南福地,人傑地靈,古往今來,人才輩出,美女輩出。美女做鍋。古有楊貴妃鳳之年,今有才女古琴。
在蜀河畔;漓江緩緩流過。
古南街;這條石板路有歲月的痕跡。
街上有很多老房子,很多紫砂大師和名人都住在這裏,因此而出名。
當今大師顧紹培先生,生於斯,名於斯,創經典傳世,弟子眾多,以德藝雙馨而聞名於世
長女顧琴,才華橫溢。她從小受父親教導,熱愛壺藝,踏入壺界。她師從著名的蘇世庚先生,師從名師,弟子勤於學習和練習,技藝超群。
為了達到藝術的最高品質,他刻苦學習,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師從南藝吳山教授。他的成就和藝術,壺和散文都與時俱進。
古琴創作的茶壺,既有我父親的風;端莊大方,又見才女的聰明;美人心韻
“涵碧壺”,壺見漢武英氣,神送千年。三足拱吞雲夢,四海稱雄山河。其古樸典雅的造型和壹絲不茍的工藝,最終成就了它的名字,太湖波。
展覽將獲得金獎。
《君君壺》,巧妙地運用輔砂手法,塑造出優雅的造型,卻見天地間;壹條玉帶似銀河,幾粒金沙似星辰,撫茶陶冶文心。
“風韻舉梁”“石林顯春”就像江南的姑娘們壹樣,對美麗充滿了熱愛。比如仲春,冷泉不遠,街頭充滿時尚魅力。
看古琴的壺藝,有壹種土匪的風格,圈子的方方面面都有。獲獎作品不獲獎。傳統,見賢思齊;創新充滿魅力。
每個人的風格都是自成壹體的。紫砂絕技,傳給某人。
漂亮,茶壺。
漂亮,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