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東莞哪裏有好玩的壹日遊?

東莞哪裏有好玩的壹日遊?

東莞是活動的生理之都,也是世界工廠的代名詞。大大小小的小廠小作坊不計其數,生產的各種商品遠銷海內外,成為南方最大的輕工業基地。先說說東莞壹日遊有多好玩吧。

其實東莞壹日遊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可以選擇。這裏的工廠很壯觀,這裏的各種高端消費場所也很受歡迎。也有許多美麗的公園可以去。來看看東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吧。

不知道大家對東莞的印象是怎樣的?曾經是“世界工廠”嗎?

虎門的煙是否攪動了靈魂?是遍布全市的五星級酒店嗎?

香港文化名人梁文道曾簡潔地描述過東莞:在我的印象中,東莞是壹個由酒店和工廠組成的城市。

事實上,當妳跳出這個框架和最初的印象,走近它,了解它,妳會發現這些說法有失偏頗,不準確。

正如紀伯倫曾經說過的:壹個人有兩個自我,壹個在黑暗中醒來,另壹個在光明中沈睡。人是這樣,壹個城市也是這樣。不知道妳有沒有看過東莞的另壹面?

西路:嶺南騎樓隨處可見。

形成於清代的大西路,街道兩側既有商住騎樓建築,也有許多保存完好的中西合璧的三段式立面風格建築。arcade的壹樓是長廊和可以自由行走的店鋪,二樓是店鋪上面的家。這是典型的嶺南騎樓建築。

每棟樓的每壹扇門裏,都有壹段關於老東莞的記憶和故事。走在時光裏,仿佛能聞到舊時光的味道。

在全國各地的騎樓中,廣州騎樓形式多樣,保存完好,是粵式騎樓的代表。東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大溪路上的騎樓實現了商業與生活環境的完美結合,同樣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西路東方紅照相館就在路口。我壹擡頭,東方紅這個詞立刻伴隨著“東方紅,太陽升起來了,壹個毛澤東出現在東方”的民謠回蕩在人們的耳邊,仿佛乘坐著哆啦a夢時光穿梭機回到了幾十年前。

但是看看門兩邊立柱上的廣告招牌,把人拽到了現代。這樣,即使東方紅照相館現在從事的是與時俱進的業務,也不妨礙它在這條老街上成為北郊、莞城、東莞家喻戶曉的民俗地標。

東方紅影樓

與東莞世界工廠忙碌的身影不同,這裏的居民似乎要平和淡泊得多。

在老東莞酒店裏,在大西路騎樓沿線的店鋪裏,東莞人不慌不忙。他們圍坐在老館子裏,聽粵劇,喝茶吃飯,在店前專心做自己的小生意,這樣生活才不會被快節奏的工作搞得亂七八糟。這才是普通人的真實生活。

廣東人做湯很出名,做湯不可能各種食材都有。不知道街上這些幹菜是家用的還是賣的,桂圓殼,龍眼核,冬瓜籽。根本不是我能想到的。看看人們的生活,看看他們是否在浪費生命。好寶寶不知道怎麽用。

我每天都在和時間競爭,和自己的昨天競爭,有時候我很掙紮卻很疲憊。不如像流水壹樣流過人生,關註當下,把平凡的日子變成壹首有細節的詩。

老莞城酒店:充滿時間感。

老莞城飯店

人到了壹定年紀,就喜歡開始懷舊,喜歡找壹些象征自己價值的東西來緬懷過去的歲月。壹走近東莞老莞城酒店,就感受到了強烈的時代感,突然覺得時光飛逝,讓我想起了歲月。

走進老關城酒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酒店右側壹個顯眼的大位置。老莞城酒店出品的東莞三寶是——壹:陳皮、鹽橄欖、草壹袋,15元,據說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酒店前後兩間大房間,看似樸實無華的斑駁墻壁,孫中山遺像,牌匾對聯,老吊扇,老鐘,鳥籠,鳥,掛畫。

而且還有老故事。老房子不多,在歲月流逝,生活越來越現代化的情況下,真的很難找到這樣壹個建築和風格都很原始的地方。這裏的生意很好,店鋪也能保持這樣的時代感。我認為它有獨特的味道。

店裏電視有粵劇,所以不太了解。但粵劇又叫“粵劇”或“大戲”,是廣東傳統戲曲之壹。廣東香港有很多劇院演粵劇,大部分大概都是老人喜歡的。粵劇表演藝術家汪明荃和羅家英與粵劇結緣。

經典粵菜,脆皮燒鵝,水煮魚皮生菜,壹杯售價10元的椰奶烏骨雞湯,蒸丸子,售價100多元的送餐,豆豉蒸魚,都好吃又實惠,店內有東莞特產銷售,超贊。這裏吃飯的街坊很多,有種圍著祠堂吃飯的感覺。

老關城酒店用的公雞碗,也叫創業碗,寓意致富發達。據說是廣東和閩南特有的碗。和TVB壹起拍攝周星馳的皇家道具。

公園:嶺南四大園林之壹。

嶺南四大園林之壹的東莞可園,由莞城人張所建,亭臺樓閣,雕花窗,流水小橋,荷塘月色,錦鯉魚躍天鵝。

景區分為古建築區和可園博物館兩部分。博物館免費,建築面積8元的門票在國內景區要幾十元上百元。我不禁感嘆這票真是良心價。

進入科苑,妳立刻在喧囂中找到壹片寧靜,壹片凈土。如果不是太熱的話,走在三湖青石建築花園裏,會更加平和悠閑。

作為嶺南四大園林之壹,可園與順德清慧園、佛山梁園、番禺玉蒙山齊名。我沒去過其他的花園。就科苑而言,我覺得最令人敬佩的是它的主人張的栽培。

作為壹個土生土長的東莞人,張花了十幾年的心血,建造了這座著名的嶺南園林——科苑。同時,作為壹名軍事指揮官,他的職業生涯跌宕起伏,曾冒著生命危險抵抗英國侵略軍。

作為壹名學者,他廣泛涉獵書法、書畫、棋藝、歌唱,並邀請了許多學者到書院彈琴、吟詩。還幫助菊蓮長期留巢在可園作畫,奠定了嶺南畫派的畫風。我真的很佩服壹個能做出這種事的人。

園內最高的建築——壹樓,高度17.5米,沿著建築側面的石階可以登頂,四面都是窗戶,兩翼展開,遠看很像壹座瞭望塔。這是壹座古老的軍事了望塔。當妳爬到山頂時,妳可以透過窗戶俯瞰關城的風景。

但園樓基本都是青磚砌成的墻,頂樓有邀月亭,還有近30個特別的窗戶(“蠔殼窗”)。

這種窗戶必須用質量好的大牡蠣殼打磨成均勻的薄片,才能做成具有壹定透明度、裝飾性和私密性的牡蠣殼窗戶。

然而,如果妳不小心,這樣壹個特殊而罕見的牡蠣殼窗口將在旅遊中被錯過。

上下打量古井的房檐,雖然很多地方都翻新了,但如果妳不著急,慢慢觸摸感受,還是能聞到舊日的味道。

自古以來,四合院壹直是中國人無法割舍的生活情結。院子有多深?柳葉成堆煙,窗簾無數。

看竹尖滴下的綠。聽,綠草在麥稭中呢喃。讓他在世界上制造噪音,我會“尖叫和爬行”

《嶺南古典園林文化論文集——雨打芭蕉閑落:嶺南畫誌》全面描述了可園的歷史、結構、意境和特色。

幽靜的街巷,古老的樹木,高高的圍墻,壹個院落就是壹個世界。漫步其中,仿佛又回到了園主彈琴、吟詩、畫圖的美妙時刻。

但是在花園裏,滿眼都是綠色,走著走著就能看到風景。壹片綠水,波光粼粼的碧波,優雅的倒影。快樂的魚和自由遊動的天鵝給寧靜的花園增添了壹絲靈動。

在唐珂公園的石雕展區,有古代的過梁、圓柱、馬釘和十二生肖石雕。我對石雕沒什麽研究,隨便走走看看。

可園的博物館區位於東湖曲徑和竹徑之間。

二樓有八大山人(高仿)精品書畫展,嶺南傳統園林、民居展,居廉、可園之巢展廳,但參觀當天二樓閉館。如果妳對書畫感興趣,如果妳對古建築感興趣,妳真的可以在這裏得到很好的熏陶和知識。

嶺南很多建築都會用牡蠣殼砌墻,層層疊疊,排列緊密。它們不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涼,經久耐用。很難把牡蠣殼從壁上取出來。在科苑博物館,我看到了這些巨大的牡蠣殼,有兩個手掌那麽長,但是我從來沒有見過。

它是古建築的物證,是壹種凝固的音樂。它的結構,它的材料,它的規劃布局,它的空間變化,它的色彩,都是那個時代那些先民的智慧和經驗的積累,也是文明的傳承。

我同意壹些人的觀點,地理需要和歷史結合起來,才更有意義和包容性。每壹座古建築都有歷史文化傳承的痕跡,值得敬佩和敬畏。

下壩坊:新鮮,東莞專屬。

被稱為東莞鼓浪嶼的下坊,每當夜幕降臨,燈火闌珊,有種穿越大理、麗江、廈門的感覺。但是酒吧好像太多了,比較適合年輕人。

黃昏時分,柔和的陽光在下八坊狹窄的巷子裏投下斑駁的光影。很多人來這裏拍照,這裏成了婚紗攝影的戰場。

像北京的798,上海的田子坊,廈門的鼓浪嶼,都是有創意的設計藝術,很多建築裝飾都是相當有情調和創意的。隨便拍壹張就小清新了。

坐在咖啡店裏,拿著壹長串小吃在河邊喝下午茶,然後去小攤上找些小吃聊聊天,黃昏時散散步,也是極好的。

然而,似乎下八坊是屬於黑夜的。夜幕降臨後,紅燈籠照亮了整條街,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夏八坊仿佛從白天安靜的小姑娘變成了搖滾少女,火辣狂野。

下八坊是東莞歷史文化名村,也是保存完好的嶺南文化名村。村頭有壹塊木制的金匾,供奉著明朝的名臣。村裏的建築古色古香,保存完好。

夜晚,暑氣漸消,我走在夜色中,思緒在夜色中蔓延。我隨意思考,隨環境而動,走走停停,淡泊寧靜,在喧囂中找到壹種淺淺的快感。

東莞給自己壹天時間遊走在古典與現代之間,沒有太多的驚喜與失望。

  • 上一篇:東北鍋包肉的正宗做法是怎樣的,路過的大師說壹下,謝謝?
  • 下一篇:魯濱遜制作面包的困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