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有個和尚,房間裏面有壹個罄,日夜總是自己發出聲音。和尚認為它很奇怪,恐懼而生了病。(他)尋求有道術的人用各種辦法來禁止這件事,最終也不能停下。曹紹夔同這個和尚友善,前來探望病情,和尚把(這件事)詳細告訴了他。不壹會兒,開飯的鐘響了,罄又發出了聲音。曹紹夔笑著說:“明天可以準備豐盛的菜肴,(我)會為(妳)除去它。”和尚雖然不相信他的話,希望他或許有效驗,於是準備了菜肴來招待他。曹紹夔吃完飯以後,拿出懷中的銼刀,在罄的好幾個地方磨銼,罄的響聲就消失了。和尚問他原因,紹夔說:“這個罄和那個鐘振動的頻率相同,敲擊那個這個就會響應。”和尚非常高興,他的病也痊愈了。
131.曲突徙薪
有壹個過訪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爐竈的煙囪是直的,旁邊還堆積著柴草,便對主人說:“把煙囪改為拐彎的,使柴草遠離(煙囪)。不然的話,將會發生火災。”主人沈默不答應。不久,家裏果然失火,鄰居們壹同來救火,幸好把火撲滅了。於是,(主人)殺牛置辦酒席,答謝鄰人們。被火燒傷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勞依次排定座位,卻不邀請提“曲突”建議的客人。有人對主人說:“當初如果聽了那位客人的話,也不用破費擺設酒席,始終也不會有火患。現在評論功勞,邀請賓客,(為什麽)提‘曲突徙薪’建議的人沒有受到答謝、恩惠,而被燒傷的人卻成了上客呢?”主人這才醒悟去邀請那位客人
132.治水必躬親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執不知變通,拘泥於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隨意相信別人的話。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淺,河流的形勢有彎有直,不經過觀察和測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實情況,不經過訪問,征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情況,因此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
133.及之而後知
接觸了實際然後才知道真相,實地做了然後才曉得困難,哪有不實踐就能夠知道的呢?翻閱五嶽的地圖,以為了解山了,實際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壹趟;談論大海的廣闊,以為懂得海了,實際不如做買賣的人在海上望壹眼;講說各種珍品的食譜,以為知道美味了,實際不如廚師嘗壹口。接觸實際才知道真相,經過實踐才知道困難,哪有不實踐就能獲得真正知識的呢?翻看五嶽的地圖,就以為了解山了,實際還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壹趟;談論大海的廣闊,就以為懂得海了,實際還不如做買賣的人在海上望壹眼;講說各種山珍海味的食譜,就以為知道美味了,實際還不如廚師嘗壹口。
134.蒲元識水
《蒲元傳》中說:蒲元生性多奇思妙想。在斜谷的時候,為諸葛亮的部隊鑄造三千把軍刀。刀打好之後,他說漢水既鈍又弱,不適合用來淬火(制造的流程之壹);蜀江的水很爽烈,是金屬的精氣所聚。這種區別是上天註定的。於是派人到成都去取江水。(回來之後)蒲元拿取回的水淬刀,說這裏面摻了涪江水,不適合淬刀用。取水的人堅持沒有摻其他的水,蒲元便拿刀在水裏比劃了壹下,說這裏面摻了八升涪江水。取水的人聽了之後,叩頭說,走到涪江邊時,水翻了,灑掉壹些。所以就地加了八升涪江水進去。
135.白圭經商有道
白圭是西周人。當魏文侯在位時,李克正致力於開發土地資源,而白圭卻喜歡觀察市場行情和年景豐歉的變化,所以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他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他就出售。谷物成熟時,他買進糧食,出售絲、漆;蠶繭結成時,他買進絹帛綿絮,出售糧食......他能不講究吃喝,控制嗜好,節省穿戴,與雇用的奴仆同甘***苦,捕捉賺錢的時機就像猛獸猛禽捕捉食物那樣迅捷。因此他說:“我幹經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呂尚籌劃謀略,孫子、吳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變法那樣。所以,如果壹個人的智慧夠不上隨機應變,勇氣夠不上果敢決斷,仁德不能夠正確取舍,強健不能夠有所堅守,雖然他想學習我的經商致富之術,我終究不會教給他的。”因而,天下人談論經商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
136.避風行船
在江湖上旅行就是怕大風。冬天,風是逐漸刮起來的,行船的時候可以做準備;只是夏天,壹轉眼風就刮起來了,往往遭到災難。曾經聽說在江湖上做買賣的人有壹種辦法,可以避免這種災害。壹般夏天起風的現象,在午後發生。想行船的人,壹交五更就要起來,看見月亮星星光明潔凈,四面壹直到天邊,壹點雲霧都沒有,就可以出發;到了上午九十點鐘就停船。這樣,再不會碰到大風了。
137.裴旻射虎
北平那地方老虎很多。裴旻善射,曾經在壹天之內射死過三十壹只老虎。然後他就在山下四處張望,顯出自得的樣子。有壹位老頭走過來對他說:“妳射死的這些,都是彪,像虎而不是虎。妳要是遇上真虎,也就無能為力了。”裴旻催馬向北而往,來到壹個草木叢生的地方,果然有壹只老虎跳出來。這只老虎的個頭較小,但是氣勢兇猛,站在那裏壹吼,山石震裂,裴旻的馬嚇得倒退,他的弓和箭都掉到地上,差壹點兒被虎吞食。從此他又慚愧又害怕,不再射虎了。
138.李泰伯指瑕
範仲淹在桐廬做太守的時候,最早在釣魚臺建了壹個嚴先生祠堂(紀念嚴光),自己做了壹篇記文,文章內說: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寫完之後拿給南豐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後,回味贊嘆不止,站起來說:先生的這篇文章寫出來之後,必將會在世上成名,我大膽的想(幫妳)換壹字,使它更完美;範公很高興的握住他的手請教。(李泰伯)說:雲山江水那壹句,意義和文字很大很深,用他來修飾“德”字,好象有點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換風字,妳看怎麽樣啊?範公坐在那裏點頭,幾乎要下拜!
139.王安石改詩
王安石的壹首絕句詩寫道:“京口瓜洲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吳中那個地方的壹個讀書人家裏收藏有這首詩的初稿,最初寫的是“又到江南岸”,後來圈去了“到”,批註說“不好”,改為“過”;又圈掉而改作“入”。隨後又改作“滿”。總***照這樣修改前後選用了十多個字,最終才確定為“綠”字。
140.王充論文與道
有文采的人堪稱人中豪傑。寫出的文章猶如大樹下有根,上有葉,內有幹,外有皮。文詞的形式猶如枝葉、皮毛。胸中有思想,落筆成文章,形式和思想內容相壹致。情真意切則能夠文思敏捷,思想表達明晰。人寫文章就像公雞長羽毛,再漂亮的羽毛也是長的身體上,文章辭藻華麗卻沒有思想內容,就如同公雞白長了漂亮的羽毛。
141.壹鈾鼠畫
東安有壹個讀書人擅長做畫,作了壹幅題材為老鼠的畫,獻給縣令。縣令開始不知道愛惜它,很隨意地把這幅畫掛在墻壁上。每天早晨走過掛畫的地方,那幅鼠畫總是落在地上,多次掛上去多次落下地。縣令對這種情況感到很奇怪。壹天黎明時候縣令起來察看,發現畫落在地上,而有壹只貓蹲在畫的旁邊。等到縣令把畫拿起來,貓就跟著跳起來追趕那幅鼠畫。縣令就用這幅畫來試其他的貓,結果沒有壹只不是這樣的。到這時候,才知道這幅鼠畫是畫得很逼真的,值得愛惜。
142.農評《鬥牛圖》
唐朝畫家戴嵩向來以畫牛著稱。他的畫牛和韓幹的畫馬同樣著名。合稱“韓馬戴牛”。戴嵩有壹幅《鬥牛圖》被宋朝的大臣馬知節所收藏。馬知節非常珍視這幅圖。有壹天,天氣晴朗乾燥,馬知節把這幅《鬥牛圖》從箱底拿出來,放在大廳前曬太陽。壹個農夫前來撽租稅,看見這幅圖。他看著看著,不禁笑了出來。馬知節在旁覺得很奇怪,便問農夫:“妳懂得畫嗎?這張圖有什麼可笑啊?”農夫回答說:“我只是個種田人,並不懂得畫,但是卻很了解活生生的牛。牛打架的時候,壹定把尾巴緊緊地夾在大腿中間,力氣再大的人也沒有辦法把它拉出來。可是妳看這張《鬥牛圖》,兩只牛氣沖沖地在打鬥,而它們的尾巴卻舉得高高的。這根本和實際情形不壹樣嘛!”馬知節聽了,對這農夫的見識非常佩服。(取材自《獨醒雜誌》)寓意:畫牛必須懂得牛的習性;做其他事也應該先了解各種實際的情況。即使是名家的創作,也應該以真實的事理為依據。
143.指頭畫
蘇虛谷擅長畫指頭畫,常常把大拇指作為粗毛筆,食指和中指作為中毛筆,無名指和小指作為細毛筆,觀察它時機適宜的時候,用精神和氣力運作(畫畫),高超傲古的程度,超出了常法,好像是毛筆反過來讓它壹頭。先前我(與他)在白門相互會面,看見展示的短幅畫,直到在上方書寫的題識落款,書寫的章法蒼老挺拔值得喜歡,誠然堪稱(書與畫)雙絕。近來魏約庵也擅長這種方法作畫。陸東橋在魏約庵的指頭畫《漁翁》上題識說:“本朝的高侍郎專門擅長畫指頭畫,人、物、花和鳥,隨手就能畫成,都富有不尋常的趣味。比如《初平叱石成羊》,比如《海神吐霧成市》,新奇怪異的樣子,有些是毛筆墨所不能夠達到的地方。然而空闊無邊沒有多余,細致裝飾不足,不像這幅《漁翁》,胡須和眉毛隱隱約約,有種江湖閑散之人的趣味。並且濃密的柳樹垂下的樹陰,細微的水波生起波浪,垂釣的竹竿和捕魚用具,用竹編制的鬥笠和用棕編制的蓑衣,各種景色精致靈巧。假使壹般的庸俗的人的手法畫它,恐怕像老鼠的胡須那樣細地用筆畫,也不會像這般生動。”因此(我)感嘆天地間的壹根手指,就能產生像這樣奇異靈巧的畫,然而我的十根手指像鐵指壹樣,而且不能握住毛筆作畫,怎麽辦呢。凡俗間流傳:“有壹個人遇見呂師,(呂師)會指石成金。呂師詢問妳想要金子嗎?那個人說:‘不要呂師的金子,只要呂師那能夠指石成金的手指。’”我也不願意得到約庵的指頭畫,只願意得到約庵那能夠畫出指頭畫的手指。
144.林之棟畫蘭
林之棟擅長畫蘭花,喜歡出遊,凡是聽說哪裏有蘭花的,就必然要花大力氣去尋它。有砍柴的樵夫告訴他,在某個大山溝中,經常聞到蘭花的香氣特別濃,但是荊棘叢生,虎豹橫行,不能去。林之棟於是召集壹些壯士拿著刀箭和取火的東西,準備了幹糧,敲鑼打鼓進入到深谷之中,就像面臨大敵壹樣。到了後,看到的蘭花,葉子就有壹丈多,花和手掌壹樣大。從此以後,他所畫的蘭越是變得令人稱奇。
145.逸馬殺犬於道
歐陽修在翰林院時,常常與同院他人出遊。壹次,見有匹飛馳的馬踩死了壹只狗。歐陽修說:“妳們說壹下這事。”壹人說:“有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另壹人說:“有犬臥於通衢,臥犬遭之而斃。”歐陽修笑說:“像妳們這樣修史,壹萬卷也寫不完。”那二人說:“那妳說呢?”歐陽修道:“逸馬殺犬於道。”那二人臉紅地相互笑了起來。
146.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我先前奉命收集編寫歷代君臣的事跡,後又奉聖旨賜名為《資治通鑒》,現在已經編寫完畢。我資識魯鈍笨拙,學問和術業研究荒疏,所做的事情,都在別人之下,惟獨對以前的歷史,稍微進心學習,從小到大,讀而不厭倦。每當憂慮自司馬遷、班固以來,(著史)文字繁多,布衣士人,不能讀盡;何況對於皇上來說,日理萬機,哪有空閑時間都看?我經常不由自主地揣測,想刪繁就簡,列舉綱要,專門撿取關系國家興亡、百姓生計,良善的可以用做表率(法則),邪惡的可以用做警戒(教訓),做為編年壹書,以便先後有序,粗細不雜。上起戰國,下至五代,***計1362年,***294卷。
147.蒲松齡博采
蒲松齡先生的《聊齋誌異》,用筆精確簡約,他寓意的地方不著痕跡,他的筆法脫胎於諸子百家的文章,不是僅僅來自於左史、龍門的文章。傳說蒲松齡先生住在鄉下,景遇落魄沒有伴偶,性格特別怪僻,當村中孩子的老師就是私塾老師,家中貧窮自給自足,不求於人。創作這本書時,每到清晨就拿壹個大磁罌,裏面裝者苦茶,而且還拿壹包淡巴菇壹種煙,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墊著蘆襯,坐在上面,煙和茶放到身邊。見行人經過,壹定強留他們和自己談話,搜羅奇妙的故事說壹些奇異的傳說,和人聊天的時候知道了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給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煙,壹定讓那些行人暢談才可以。每聽說壹件好玩的事,回去用文筆修飾而記錄下來。就這樣二十多年,這本書才完成。所以他的筆法非常絕妙。
148 王勃擬腹稿
王勃所到之處,都有人請他寫文章,作為潤筆的錢物綢緞積累了很多。別人說他是用心來編織,用舌來耕種。每當他寫碑文或贊頌辭時,就先磨好數升墨,拿被子蓋住臉躺著,壹旦靈感來了,他突然起來,壹揮而就,從不更改。當時人們說他是在腹中打好了草稿。
149.壹舉而三役濟
祥符年間,皇宮中失火,(燒毀了很多宮室)。當時,丁晉公負責經管營修被燒毀的宮室,他擔心修復被燒毀的宮室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土。他就命令工人挖掘四通八達的大道來取土,沒有幾天,那些四通八達的大道都成為深溝。於是他就又命令挖開汴河的大堤,讓汴河的水灌入深溝中,然後讓各地運竹木的排筏以及用船運輸的各種建築材料,都從深溝中運到宮門前。宮室修復以後,他再讓人將廢棄的磚瓦雜土填充到深溝中,將深溝恢復成四通八達的大道。他的這項措施壹舉解決了取土、運料和處理垃圾三件事,總計節省的費用要用億萬來計算。
150.曹瑋誘敵
曹瑋駐守邊鎮防禦外寇,有壹次和敵人交戰,剛剛取得初步勝利,探子回報說敵人已經走遠,於是曹瑋就命令部下驅趕牛羊輜重等戰利品班師,為此整個隊伍秩序大亂,不成陣營。看到這個情形,有部屬深感憂慮,對曹瑋說:“戰場上牛羊能派上什麽用場呢,不如放棄這些東西,趕緊整飭部隊紀律回營去吧。”曹瑋不予理睬。西蕃族士兵本來已經撤退到幾十裏外,聽說曹瑋因為貪圖戰利品而導致師容不整,連忙回師進行偷襲。曹瑋的部隊行軍緩慢,沿途見到壹處有利的地形,幹脆停下來準備回頭反擊西蕃進攻。西蕃兵快到的時候,曹瑋竟然大違常理地派人迎上去告訴他們說:“妳們行軍這麽長的時間,壹定人困馬疲,我不想乘人之危,妳們不如先休息壹下,我可以稍候片刻再與妳們決壹死戰。”西蕃士兵正為疲困憂慮,聽此壹說,無不面露喜色,主將令隊伍排好陣形,就地休整。過了好壹會兒,曹瑋才派人通告:“如果妳們休息好了,就放馬過來吧。”於是,對陣雙方都鳴金擊鼓開始了殺伐,壹個回合下來,把西蕃兵打得落花流水,曹瑋這時才命令手下將士放棄牛羊戰利品回師,他沈著地對手下人解釋道:“我知道西蕃兵疲憊不堪,於是故意裝出貪圖小利的樣子引誘他們。等他們果然上當又追回來時,差不多又要行軍近百裏路。這個時候,如果讓他們鼓足余勇即刻交戰,勝負之數猶未可知;可是他們是剛剛經過長途跋涉的人,這時候如果稍稍休息壹下,就會下肢麻痹,無法站穩,人的精氣神也會比較低迷,我就是用這個辦法取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