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嚇人的恐怖片
《鬼影》重拍自2004年的泰國同名恐怖電影,導演則是來自於日本的落合正幸,這是他的第壹部英語作品……重拍的美國版《鬼影》講述了壹個充滿了邏輯和精神方面的自由想象的鬼故事,壹部非常典型的恐怖片,強調的不是“見鬼”,而是“心中有鬼”,是電影市場中最常見、最主流、最現代化的壹種講故事手段,所以觀眾本來就不應該對它是否會傳達某種有深度的情感或充滿智慧的價值,抱任何希望。這種跨國、跨文化的重拍片,基本上只能算是壹種脆弱、淺薄、沒有價值的吸金磁鐵,最最缺乏的,就是電影方面的規範和準則,使得這部影片中講述的故事在換了背景和文化之後,從頭到尾都變得沈悶異常,而且劇情的設定更是弱智加惡心,完全沒把觀眾的IQ當回事。
如此看來,好萊塢仍然對亞洲制作的恐怖電影有著壹種變態的迷戀,而這部來自泰國的《鬼影》,自然就成了最新的犧牲品不,不會在人們心中留下任何記憶,至於對日本的恐怖大師落合正幸來說,他的這部英語處女作,並沒有讓他如願地將他那有感染力的制造恐怖的手段,順利帶進西方世界。即使落合正幸壹直在嘗試運用壹種模糊失真、陰暗的拍攝方法制造出百戰不殆的恐怖氣氛,可惜卻產生了完全相反的效果,反而讓觀眾很難看到畫面裏到底在發生些什麽,造成了壹種視覺上的疲憊感,甚至就連幾個在大白天拍攝的畫面,都給觀眾留下了同樣的印象。
眾所周知,如果壹部影片引起了大家的反感,最先受到譴責的,既不是編劇,也不是制片人,導演自然是首當其沖,然後才會歸罪給演員……美國版本的《鬼影》唯壹還沒有“失貞”的地方,就在落合正幸非常識趣地給影片選擇了短短85分鐘的片長,然後將它的主要受眾群體,定位在了非常年輕、對泰國電影沒有絲毫了解的觀眾中--20世紀福克斯也就指著這類影片為公司賺點“快錢”,並不真的想獲得什麽好評。
也許是怕會流失掉壹部分青少年觀眾,也許是來自於發行公司20世紀福克斯的制片人的市場壓力,總之落合正幸極為小心翼翼地拿捏著尺度,努力地不讓《鬼影》跳脫出PG-13的範疇,可是他選擇的手段,卻又都是壹些非常有美國風格的恐怖電影的缺點,比如說廉價的邏輯思維、壹眼就能看穿的小把戲、出其不意的驚嚇場面和非常低劣的CGI電腦特效--尤其是當簡開始想象車禍中的女孩以壹種超現實主義的方式盯著自己看的時候,粗糙的程度尤為明顯。至於幽靈女孩的形象問題,更是千篇壹律到令人嘆息的地步,沒有任何驚喜可言:過分蒼白的臉、過分油黑的頭發、像鬼魂壹樣的動作行為。
照片算得上是這部影片中簡單樸素、卻也是最主要的視覺“障眼法”,可是讓人沒辦法理解的是,為什麽要選擇那種非常粗糙的照片過來充數,這種做法只會顯示出特效部門過分可笑的數碼技術,因為那樣的照片,就連攝影初學者都可以用傻瓜相機拍攝出來,壹點都沒看出主角本竟然是專業的攝影師出身……至於影片的畫面和聲效都還算勉強過關,可是這些都是“硬件”,妳是沒辦法從中找出任何創造力、靈魂,甚至是想法的。
漸行漸遠的亞洲風
能夠看得出來,重拍後的《鬼影》壹直在努力地嘗試著利用壹種超現實主義素材--“幽靈照片”講述壹個恐怖故事。回溯到19世紀60年代,對於照片留“影”這種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就壹直是眾說紛紜的,衍生出來的不僅僅是惱人的爭論,如果這個世界真的能夠捕捉到幽靈現象,那麽相機絕對有可能成為其中的壹個工具。就在不久前,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還專門舉辦了壹個和“幽靈照片”有關的展覽。
將“幽靈照片”這樣壹個概念結合進影片所遵循的另壹個主要元素“預感”之中,就變成了《鬼影》--在其背後運作的制片人,則是美國版《咒怨》和《美版午夜兇鈴》的原班幕後制作班底。不幸的是,從影片的第壹個場景開始,編劇盧克·道森(Luke Dawson)那例行公事的敘事方法和過分簡單化的人物描述,就與導演落合正幸敏銳的情感澆築和傾向愛好背道而馳著,甚至在互相牽扯、互相制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本為什麽在親自經歷了幽靈事件之後,仍然執意地拒絕相信他妻子的話,這壹點就壹直沒有交待清楚。
整個故事裏有太多自相矛盾的地方,邏輯方面更是缺乏推敲,僅憑壹些壹看就是被人為扭曲了的照片,假裝著揭示了許多靈異方面的畫面。影片在發展上完全沒有推進力,充滿了不可信的人類行為,再混合美國電影流派所有陳腐爛俗的套路,除了告訴我們,幽靈並不願意只待在照片中,別的什麽都沒有了。值得壹提的是,《鬼影》在攝影方面還是非常華美且燦爛的,當然是指那些不模糊的畫面……尤其是東京的那個部分,簡直堪比旅遊宣傳片。
雖然《鬼影》明示標出了恐怖、神秘和驚悚三種類型分類,但卻沒有壹個夠格的,從頭到尾都很難在故事中找出可信的恐怖驚駭或神秘事件的發展。喬舒亞·傑克遜和瑞切爾·泰勒都是非常有天賦的演員,可他們卻沒辦法拯救這部重拍片的命運。兩人的角色都顯得冷漠又沈悶,傑克遜飾演的是過分尖刻的本,只有幾個特寫的鏡頭還算有那麽點吸引力,其他時候基本成“透明”狀,妳應該去看看電視劇《戀愛時代》,那裏的傑克遜要更加值得記憶;至於泰勒,當妳真正了解身邊愛人的感覺和想法時--特別是在壹種充滿危機的情況下或做出極端的行為時,肯定會感到驚訝和失望。
因為壹些奇怪到無法言明的原因,美版影片刪除了泰國原著中壹些非常恐怖、最讓人毛骨悚然的場景,包括那段發生在空蕩的公路上的夜晚部分……在原著中,那個失蹤女人的身份,要比這裏復雜許多,尤其是與那對新婚夫婦之間的聯系上,至少比他們意識到的要多得多,即使導演落合正幸保留住了那個充滿曲折的結局,卻遠沒有具備原著產生的影響力。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導演是日本人的原因,《鬼影》的臺詞總給人壹種過於簡單利落的感覺,就好像最開始這些對話是用日語寫的,然後翻譯成了英文,都是壹些簡單常態的小復句……如今看來,影片的目的只有壹個,就是想讓觀眾再相信壹次:為什麽鬼魂偏偏纏上了妳?其實都源於過去的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像其他PG-13級的恐怖電影壹樣,《鬼影》絕對不是那類專門為心理陰暗的恐怖電影迷們制作的作品,根本就不具備任何意義或程度上的驚嚇,溫和地更像是糊弄小孩乖乖睡覺的床頭故事……但有壹點得承認,《鬼影》至少要比《美版見鬼》更具有娛樂性,表演方面也要更勝壹籌。另外,這裏還是有壹些經過精心制作和設計的場景的,其中讓人感到最舒服的,自然是利用攝像機的快速剪輯所制造出的壹種喪失方向感的迷惑和令人吃驚的恐嚇,還算是小小地讓觀眾緊張了那麽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