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魯迅《拿來主義》優質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魯迅《拿來主義》優質課教案 篇1壹、教學目標
(壹)學習魯迅先生對待文化遺產的態度,樹立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思想。
(二)在理清文章結構思路把握全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深入淺出的論證特點和幽默諷刺的語言風格。
(三)能針對當前的某壹壹社會現象或思想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學重點
(壹)從結構思路人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二)從語法修辭人手仔細揣摩語言藝術。
三、教學難點
(壹)作者為什麽繞壹圈先淡送去主義,最後才談拿來主義。
(二)第3段的類比。
(三)第4段的“拋來”“拋給”“送來”的區別。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壹課時
教學要點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壹)導人新課(略)。多媒體展示課題和魯迅肖像
(二)研討新課:理清結構思路
1、從朗讀理解人手
第壹步:瀏覽全文,找出所有的“主義”,看“拿來主義”在哪裏開始出現。(學生都很容易找到在第5段汗始出現)
第二步:抽學生朗讀5段以的內容。要求:A劃出生亨新詞和4理解的句子;B、概括內容委點理清作者思路;C、比較自己的思路是否與作者相似
第三步:逐壹落實上面三個問題
第四步:多媒體展示思考題:剛才瀆的內容,作者緊扣題目展開議論,顯得完整而緊湊,但作者為什麽從這裏寫,前面是不是下筆千言離題萬裏?
第五步:抽學生朗讀1—4段要求:A劃出生字新詞和不理解的句子;B、概括內容要點;C體會這壹部分的作用。
第六步:逐壹解決以上三個問題
2、從對比分析入手
第壹步:學生討論前後兩部分論證方式有什麽不同。前半部分主要是批駁錯誤觀點,叫駁論;後半部分主要是闡明自己的主張、叫立論;這裏的駁論是為立論服務的。
第二步:學生討論前後兩部分論證方法有什麽不同。A、兩部分部在擺事實,講道理。但前半部分的事實是客觀典事例,(用多媒體打出當時報紙的畫)後部分既有客觀典型事例(多媒體展示英國的鴉片、德國的槍炮、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的畫面),又有虛擬的比喻(多媒體展示壹個窮青年得了壹所大宅子,怎麽辦的畫面):B、前半部分用類比論證,後半部分用了比喻論證具體是怎樣類比、怎佯比喻的,課後預習,下節課體研究。
(三)總結歸納
1、概括全文內容
第壹步,學生討論問答,教師板書要點
第二步,教師歸納,為什麽提出拿來主義,什麽是拿來主義,怎樣實行拿來主義,魯迅先生對繼承中外文化遺產的態度,與毛澤東同誌的主張完全壹致,那就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2、總結本堂內容
本節課,主要探討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結構,以及全文的主要內容,註意思路和結構的區別:思路是作者安排材料的線索,而結構則是文章寫好後形成的段落層次,是思路的體現。我們寫文章要先形成思路、在頭腦裏勾畫出藍圖,然後按圖施工,完成結構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揣摩語言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研討了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寫了什麽,知道了立論性議論文應該寫些什麽。本堂課我們主要研討魯迅先生寫《拿來主義》是怎樣寫的,哪些方法和技巧是值得我們學爿和借鑒的。
(二)研習新課
1、魯迅先生的雜文短小精悍,難讀懂,難讀透,本文卻顯得深入淺出,其原因,除列舉了大量的典型事例外、還成功運用了類比和比喻的論證方法。
(1)研討第三段的類比論證
第壹步:齊讀第三段
第二步:掌握類比的特點和格式
第三步:將本段歸納為標準的類比推理
第四步:學生獨立完成壹段類比推理,如用火星與地球類比,得出結論
(2)研討第8—9段的比喻論證
第壹步:齊讀這兩段
第二步:掌握什麽是比喻淪證、它有哪些特點和作用
第三步:找出喻體,參考課後練習題
第四步:壹壹推出本體
第五步: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第六步:請妳用比喻淪證中小學減負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2、魯迅先生的雜文如投槍似匕首,主要體現在幽默、諷刺的語言風格上,下面我們來體會鑒賞
第壹步、抽學生從學過的課文中舉例說明魯迅幽默諷刺的語言風格、(多媒體展示《友邦驚詫論》中的嘲諷語句)
第二步、舉出本文具有幽默諷刺的句子並體會其表達效果(學生獨立看書,然後小組交流,最後全班交流)
第三步、應怎樣運用幽默諷刺、區別魯迅先生生活的時代背景與今天的不同,區別敵我矛盾與人民內部矛盾的不同。
3、魯迅先生的雜文短小精悍,與他準確的遣詞造句是分不開的。
(1)辨析第四段中“拋來”、”拋給”、“送來”。
(2)體會第1段中”掛、“捧”“送”幾個動詞的準確。
(3)品評第2段的”好”、第8段的“孱頭”、“昏蛋”、“廢物”、第l0段的“使用”“存放”、“毀滅”等的精當這些詞語,有的不可替代,有的位置不可更換,實在是恰到好處。
(4)造句更註重短句與長句、單句與復句,整句與散句合理配搭,相得益彰,讀來既氣勢恢宏,義抑揚頓挫。
(三)概括總結
1、教師總結本堂課內容,然後分組朗讀課文。方法:全班分成兩組,壹組讀第壹部分,壹組讀第二部分的。要求:讀出句式,讀出語氣,讀出激情。
2、教師總結整篇課文教學後布置作文,即在研究性課題裏,要有大量的事實、數據,要運用類比論證和比喻論證,適當引入新術語,新概念。
魯迅《拿來主義》優質課教案 篇2教學目標:
1、理解魯迅先生“拿來主義”主張的內涵。
2、學習本文運用比喻進行論證的方法,正確理解各種比喻的含義。
3、理解如何正確對待中外文化遺產。
教學重點:
1、理解“拿來主義”的內涵。
2、對待文化遺產的態度及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的比喻論證方法及各比喻的含義。
德育滲透:
我們青少年怎樣去面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澱;,隨著“日流”“韓潮”的不斷浸入,我們青少年應怎樣面對。
教學方法:
閱讀理解;歸納比較;疑問探討;討論總結。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壹、導入;課前調查;愛看韓劇的人有多少?
愛看日本動畫片的人有多少?
妳們家使用的電器都是什麽牌子?
二、 面對這種“日流”“韓潮”的襲來,作為祖國未來希望之星的青少年,應該怎麽做?魯迅先生已經給出了我們答案:拿來。那麽魯迅先生筆下的“拿來”是怎樣的壹種境界呢?我們來看《拿來主義》余下的部分,也是這篇文章的重點部分。
三、掌握文章的思路
〈壹〉①—④揭露批判“送去主義”的實質及其後果
〈二〉⑤—⑨闡明“拿來主義”的基本觀點,批判在對待文化遺產問題上的錯誤傾向。
〈三〉⑩總結全文,指出實行“拿來主義”的人應具有的膽識和品質,以及“拿來主義”對於創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義。
四、研讀課文、
1、第5段中那些詞語含有諷刺意味?它在文章中起什麽作用?
“摩登”:時髦,將壹味“送去”說成是壹件很“時髦”的事,其諷刺意味很濃烈。
“吝嗇”是針對第三段的“豐富”“大度”而言的,兩者對照鮮明,對“送去主義”者進行諷刺鞭撻。
第5段是過渡段,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第5段結尾說到:“‘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請問什麽是拿來主義,怎樣理解?
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運用腦髓:腦筋獨立思考,有主見;
放出眼光:要看得清,有辨別力;
自己來拿:要有選擇,自己拿。
3、前四段內容提到“閉關主義”“送去主義”,它們與“拿來主義”有什麽區別(從特點、實質、利弊方面比較)?
閉關主義送去主義拿來主義
特點不送不拿主動送去送去之外,還得拿來
實質懼外排外媚wai求榮自欺欺人愛國和平交往
利弊喪權辱國割地賠款
導致送去主義文化墮落主權喪失
貽害子孫人自成為新人
文藝自稱為新文藝
4、文章第8段批判了對待文化遺產的幾種錯誤態度?
種類表現實質
孱頭怕被汙染徘徊不敢走進門害怕繼承,拒絕借鑒,逃避主義
昏蛋勃然大怒,放壹把火燒光盲目排外,虛偽主義,左派幼稚病患者
5、第9段用比喻論證的方法形象地論述了“拿來主義”者對待文化遺產應采取怎樣的.態度和方法。
喻體本體具體做法
魚翅文化遺產中的精華部分使用,吃掉
煙槍煙燈有害的適當保存壹點,可作為反面教材的部分送壹點進博物館,其余毀掉
姨太太反動腐朽部分應完全摒棄走散
比喻論證:比喻是壹種修辭手法。從這個角度講,議論文中運用比喻,用容易理解和淺顯的事物來說明不易理解和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就能將抽象的道理予以具體化,做到深入淺出、平易生動,從而加強對論點的證明。運用時要註意所用的比喻必須恰當的方法來進行論證。
例如《說嫉妒》:“嫉妒不但害人,而且害己。從心理上分析,嫉妒猶如毒蟲,常常會把妒者自己的心靈啃嚙得滿目瘡痍”,“整天處於壹種既不舒暢、極不安寧的境況中難以解脫”。
這裏把嫉妒比喻成毒蟲,有力的論證了嫉妒害己的觀點。生動而形象富有感染力,增強了說服力。
6、研讀第三部分:
(1)朗讀最後壹段
(2)簡要說明每壹句話的內容。
句數內容
①結論是我們要拿來
②拿來主義的具體做法
③拿來主義的結果
④拿來主義者應具備的條件
⑤從反面指出拿來主義的意義
五、小結:
當前社會上有很多種學習古人的行為,對於這些行為,發表自己的看法。
1、韶關市27位學齡童在韶州府學宮參加開筆禮。他們端正執筆,朱砂開痣,茶奉雙親,在孔子像前接受啟蒙老師關於尊師重教、孝順父母等傳統美德的教育和“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的現代公民教育。
2、京劇進入小學課堂
3、佛山祖廟開筆儀式
4、鄭大化工學院2003級畢業生,選擇漢服做畢業學位服合影,並給老師行禮。
5、穿著漢服向屈原像行禮。
六、結束語
每壹位愛國的青少年,當我們面對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和形式多樣的外來文化,我們應有壹個清醒的頭腦,做壹個魯迅先生筆下的拿來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