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舞蹈發展的歷史中我們知道,各種各樣的舞蹈來源於反映()和表達不同社會生活內容的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由於舞蹈在表演題材領域的不斷拓展,舞蹈形式也隨之發展變化,必然會產生新的舞蹈流派和新的舞蹈品種。因此,我們研究舞蹈的類型,是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舞蹈藝術的特點及其發展規律,熟悉和掌握舞蹈藝術反映和表現社會生活的各種風格和方法。這是給我們跳舞的。
舞蹈創作、舞蹈欣賞、舞蹈批評意義重大。
第壹節中國舞蹈類型的歷史形成和發展
我們現在有中國最早的舞蹈圖像資料,是1973年秋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墓地出土的壹件帶有舞蹈圖案的陶盆。據考證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產物,相當於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在這個陶盆的內壁上,靠近盆口的地方,有四條平行的條紋,條紋上畫著三組舞蹈演員,每組五人,面部和身體略側。每組旁邊兩個人的外臂上畫了兩條線,可能表示他們手臂擺動的方式。他們手牽著手,朝壹個方向走,壹起整齊地跳舞。
其次,大約2000年前的西漢時期,銅殼容器蓋的花紋(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上刻有雲南人的羽舞圖案,共有23人,除壹人持大刀外,其余22人中,8人右手持羽,14人左手持羽。他們都戴著羽毛帽,用鳥喙裝飾,上身赤裸,腰間系著羽毛鑲邊的裙子,尾巴垂下來,裸露在外。①
從以上兩個傳說可以看出,這些舞蹈都是群眾性的集體舞蹈場景,舞蹈者都在遵循統壹的節奏,做著相同的舞蹈動作。後者的裝扮,模擬鳥獸的動作和形狀,是古代人狩獵生活的反映。這些舞蹈可能是群眾集體舞蹈,表達勝利和豐收後勞動的喜悅和喜悅的壹種抒情舞蹈。
《魯春秋》、《中國古樂》古書所載的《葛之樂》表明,只有別人操牛尾,投足於唱八首:壹為載民,二為鳴鳥,三為賞奇草四日,五為敬天,六為成就帝功,七為倚天之德,八為禽獸之極。然後我們知道這是壹個三個人拿著牛尾作為跳舞工具的舞蹈,他們在壹起唱歌跳舞。從八首歌的內容來看,主要表現了人們祝願人民繁榮昌盛,草木茂盛,五谷豐登,向祖先和蒼天致敬。
向皇帝和大地賜予的恩情致敬,大致目的是祈求大量畜禽繁衍。
從這種舞蹈所反映的與工作生活有關的內容和它所表現的人來看
從理想欲望的角度來看,它明顯優於上述表達單壹情感的舞蹈
它更豐富。
此外,周代著名的樂舞《大武》,歌頌了王武的軍事行動,
它分為六個部分:
“第壹段:開頭是壹個長鼓,大概是舞蹈的前奏。舞蹈隊已經集合完畢,準備登臺。然後,舞者從北方出來,手中拿著武器,站得筆直,唱得又慢又長,表現出吳王斬封的決心,等待諸侯的到來。”
“第二段:舞蹈變成了火熱的戰鬥氣氛,而且是‘轟轟烈烈’的,表現了姜太公率領的周軍先頭部隊,直指商都唱著歌。這時,舞隊兩邊都有人在振動牧師傳達軍令。舞隊立即分成兩行,做了壹個兇狠的刺戳動作,邊跳邊前進,表示生意已毀。”
“第三段:意思是凱旋之後回到南方。舞蹈隊可能只會做壹個‘傳球’式的回球動作。”
“第四段:意思是南方小國投降了周,南疆穩定了。舞隊也許會以宏大、對稱、穩定的構圖,表現出萬邦來朝的氣勢。”
“第五段:舞隊分兩條線,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幫助周王統治。然後有條不紊的變換各種復雜的陣型。此時節奏加快,音樂進入‘混亂’段。然後,組成壹個整齊的隊伍,所有的舞者坐下來,低調的出場。意味著國家已經治理得很好了,國家富強了,國家安全了。”
“第六段:舞隊重新組合,整齊排列,莊嚴表示對紂王的敬意。整個舞蹈結束了。',②
從這六個舞蹈中我們可以看出,它雖然仍然是壹個群眾性的集體舞,但它對某些情節內容進行了概括和象征性的表達,從而具有了敘事性舞蹈的要素。
隨著社會生活的進步和發展,舞蹈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比如漢代就出現了表現某個故事,塑造不同性格特征人物的作品。《西京雜記》漢代角戲《東海黃公》是壹個兩個人演的故事,主要以行動表現人與虎的鬥爭:“東海有黃公,年少時能使蛇抗虎,身披金刀,紮發絳,立於雲端,坐於山川。而衰老,實力取勝耗盡,飲酒過量,無法恢復其運作。秦末,東海發現白虎,黃公恨其赤刀。由於手術不好,被老虎咬死了。”
到了唐代,出現了結合舞蹈、歌唱和戲劇情節來表現某些人物和故事的音樂劇的雛形。比如《踩謠》就是壹部著名的代表作。據的《焦芳紀》記載:“北齊有壹姓蘇,名;實不為官,而自號為大夫;沈迷於喝酒喝酒,每次喝醉都打老婆。壹個妻子很傷心,向鄰居抱怨。當人們這麽做的時候。老公穿著女裝,走進來唱歌;各疊各的,別人齊聲和雲,‘踩個謠,來!“來吧!”因其步且唱,故稱‘踩謠’;叫委屈,所以苦。當他的丈夫到來時,他打了壹架,並認為他在笑。"
到了宋代,由於工商業空前發展,出現了許多繁華的大城市。隨著城市經濟的繁榮,民間舞蹈等表演藝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為了表現更豐富的生活內容,刻畫多樣的人物形象,表現復雜曲折的故事情節,單純的舞蹈或歌舞表演已經不能滿足藝術表演的要求。因此,在繼承前代各種表演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將歌、舞、劇巧妙地結合起來,產生了我們民族的歌舞劇——戲曲藝術。
從以上對中國古代舞蹈藝術發展史上的壹些舞蹈作品的簡要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社會生活的發展中,為了滿足反映和表達不同內容的需要,產生了不同種類的舞蹈。總的來說,在社會發展的較低階段,舞蹈的種類和流派相對單壹,而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新的舞蹈藝術品種會誕生,新的舞蹈流派會出現,舞蹈形式的演變和發展會更加復雜多樣。特別是中國進入20世紀中葉以後,由於社會發展更加迅速,隨著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中國的舞蹈藝術也獲得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由於舞蹈表演題材的不斷拓展,舞蹈反映社會生活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的加強,必然會促進不同類型和流派舞蹈的產生、演變和發展。其中,既繼承和發展了中國民間舞蹈傳統的原有品種,又廣泛吸收和借鑒了外國的壹些舞蹈藝術形式,並與中國民間舞蹈傳統緊密結合,根據表現中國人民新的生活內容的需要,創造了許多新的舞蹈藝術形式和新的舞蹈品種,使中國舞蹈藝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壯麗景象。
第二節中國舞蹈分類的原則和方法
舞蹈的分類和其他藝術分類壹樣,壹直是壹個有爭議的問題。這不僅是因為每個人的看法不同,分類方法不同,更重要的是,壹件藝術作品的構圖往往比較復雜,其藝術特征也不是那麽單壹,往往呈現出交錯的情況,這給我們的舞蹈分類工作增加了壹定的難度。比如紅絲舞,就其風格和特點來說,就是壹種民間舞蹈。從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生活特點的角度看,是抒情舞蹈;從表現形式和舞蹈體裁風格來看,是集體舞;從舞蹈形式上看,是道具舞;從演出的場地和目的來看,是舞臺上的表演舞蹈;從舞蹈的品味來看,是壹種優雅的舞蹈;從民族特色來看,是漢族舞蹈;從民族性上看,是中國舞;從地理上說,它是壹種東方舞蹈;從表演者的年齡來看,是成人舞蹈;從舞者的身份來看,是專業舞蹈還是業余舞蹈...我們只是把紅絲舞隨機分成十幾類,再細分的話,就可以再往下分了。當然,如果我們把每壹個舞蹈都這樣分類,就顯得有些繁瑣,似乎沒有必要。但是,我們舉這個例子主要是想說明,壹個舞蹈門類是可以從各種角度、各種方式來區分的。其次,也說明舞蹈藝術的分類只能是相對的,而不能是絕對的。
舞蹈類型劃分的原則和方法是根據壹定的目的來選擇的。既然我們想更深入地認識舞蹈藝術的特點,把握其藝術發展的規律,使舞蹈創作更加健康地發展壯大,在社會生活中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和影響,我們就利用各種舞蹈的本質區別、獨特的內容表現方式、不同的舞蹈藝術形象塑造方法以及在社會生活中的不同作用等特點來劃分舞蹈門類。同時,也適當考慮了中國舞蹈界長期以來流行和確立的壹些用法。
為了讓大家對舞蹈的類型有壹個清晰、系統、有條理的認識,我們采用了以下分類方法。
根據舞蹈的功能和目的,舞蹈可以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有人稱生活舞蹈為自娛自樂舞蹈,藝術舞蹈為表演舞蹈。根據實際情況,生活舞蹈可以包括自娛性舞蹈,但不完全是自娛性的,如宗教、祭祀舞蹈;有些生活舞蹈,比如習俗舞蹈,有壹定的表演性,所以這個稱呼不合適。所謂生活舞蹈,本質上是為了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跳的舞蹈,藝術舞蹈是為了表演給別人看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習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娛性舞蹈、體育舞蹈、教育性舞蹈六大類。
藝術舞蹈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壹、根據舞蹈的不同風格和特點,可分為古典舞、民間舞、現代舞、新風格舞四大類。
二、根據舞蹈表現形式的體裁和風格特點,可分為獨舞、二人轉、三人轉、群舞、歌舞、音樂劇、舞劇八大類。
第三,根據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點,可分為抒情舞蹈、敘事舞蹈和戲劇舞蹈三大類。
第三節各種舞蹈的藝術特征
首先,生命之舞
生活舞蹈壹般是指與人民生活直接密切相關的、功利目的明確的、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廣泛的群眾性舞蹈活動。
生命之舞包括以下類別:
1.定制舞蹈(僅限節日舞蹈)
我國許多民族在婚喪嫁娶、播種、收獲等喜慶節日時,經常舉行各種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在這些舞蹈活動中,展示了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社會風貌、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特征。是各族人民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壹部分。
比如湖南流行的婚禮舞蹈,是新娘結婚前陪伴的告別活動。它通常在婚禮前兩天晚上開始,在午夜結束。最後壹天晚上,我們會通宵唱歌跳舞,直到第二天天亮後,女伴們跳完婚禮舞,新娘上了轎子後,將她的新媽媽送到新郎家。婚禮舞蹈由12組成,如《與燈共舞》、《騎馬走》、《走火離》、《變信香》、《母親喚女回》、《紡棉花》、《劃船》、《與水共舞》、《賣酒》、《磨流星》、《歌舞》。舞者載歌載舞,反映了女性的勞動生活和豐富的思想感情。
土家族喪葬舞蹈是湖南、湖北土家族喪葬儀式中的對舞形式。舞者人數不限,可以自由組合。靈堂前起舞:歌者擊鼓歌唱,舞者隨鼓節奏起舞悼念。
流傳於廣東、廣西、湖南、雲南等地的春牛,多在每年“立春”期間舉行。壹般兩個人穿上牛形道具表演各種耕牛的動作,另壹個人扮演農夫的角色,表演犁地、犁地、播種等勞動,壹邊跳舞壹邊唱歌。大部分歌詞都是關於迎春、勸農、祈福豐收之類的。
居住在中國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的朝鮮族,每年秋天豐收後,人們在街頭廣場跳“農樂舞”。壹般由“小鼓勵”、“兒童舞”、“大象帽舞”組成。當舞蹈達到高潮時,所有()舞蹈隊和圍觀者加入舞池,表達他們收獲後的喜悅和喜悅。居住在湖南、貴州省的苗族的“四面鼓勵”也是收獲季節的舞蹈。四個舞者站在鼓的四周,每人手裏拿著鼓,壹起跳舞。主要動作有:打鼓、梳頭、圓手、扛劍、擦身、翻身、犁地、耙田、插秧、拔草、挑粟、收鼓。動作幅度大,風格奔放,表現了苗族青年豐收後歡快喜悅的心情。③
2.宗教和祭祀舞蹈(包括巫舞)
宗教舞蹈是壹種表達宗教思想、宣揚宗教思想、進行宗教活動的舞蹈形式。宗教舞蹈是對超自然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神的生動再現,使看不見的神成為可以感知的有形之體,成為神秘力量的人格化。這是宗教儀式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主要用於祈求神靈的保護,驅除災難和疾病,化邪為吉,繁榮人畜,豐收莊稼,或感謝神靈的恩賜。這種舞蹈活動在中國許多地區和民族的宗教儀式中都有。比如民間的巫舞、師舞和門簾舞,佛教的“扮鬼”,薩滿教的“跳神”,都是例子。
祭祀舞蹈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儀式性舞蹈形式。過去,人們用來表達對祖先的懷念或希望祖先和神靈保佑他們。中國周代六舞是著名的祭祀舞蹈。六舞是:(1)雲門用來祭神;(2)“仙池”用於祭祀土地神;& lt3)大勺用於祭拜四神(日、月、星、海);(4)大俠用來祭拜單春川;(5)仲達用於祭祀第壹批(女性祖先);(6)大武是用來祭祖的。此外,流傳至今的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貴州、廣西等地的覃舞,是由古代覃祭()中的儀式舞蹈發展而來,大部分仍保留著“驅鬼除疫”的主要特征。
3.交際舞
交誼舞是人們文化生活中最流行、最群眾性的舞蹈活動。是人們社交溝通、增進友誼、連接感情的舞蹈。壹般是指舞會上的各種交際舞。此外,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如彜族的“火把節”,苗族的“蘆笙節”,黎族的“三月三”,布依族的“六月六”,哈尼族的“苦”節,傣族的“潑水節”,大多是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自由擇偶的社交活動。
娛樂自己,跳舞
自娛舞是人們舞蹈活動中目的性最簡單的壹種舞蹈。除了自娛自樂,沒有別的目的。不是為了跳舞給人看,也不是為了感染或者影響別人的感情和想法。只是通過舞蹈來表達和宣泄自己內心的情感沖動,在表達和宣泄情緒的過程中,獲得審美愉悅的充分滿足。當然,有時這種舞蹈必然會引起圍觀者或同舞者的激情反應,而這種客觀反應自然會影響和激發舞者自身的情緒,從而進壹步激發舞者即興舞蹈的靈感,使其舞蹈散發出獨特的光彩,使舞者感受到更大的舞蹈審美活動的快樂和喜悅。比如中國漢族的民間舞蹈“秧歌”和壹些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還有西方的“迪斯科”、“霹靂舞”,都是流行的自娛性舞蹈。
5.體育舞蹈
體育舞蹈,因為舞蹈是壹門人體動作的藝術,所以壹直在健身中起到體育的作用。更近的人進壹步將舞蹈與體育相結合,創造出藝術化、審美化地鍛煉身體,使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體育舞蹈新品種。如各種健身舞、藝術體操、中老年迪廳、冰舞、水舞等等。此外,從廣義上講,在中國民族武術中,象形拳、吳沁戲、刀劍等象征和模擬各種動物和特定人物的運動,都可以屬於體育舞蹈。近年來,國標舞這種國際標準的交際舞在我國非常流行,各種比賽不斷。有的體育部門將其歸為體育舞蹈,成立體育舞蹈組織。當然,國標舞不能說沒有壹定的健身功能,但它的主要功能不是鍛煉身體,所以這個稱號是不準確的。)
6.教育舞蹈
教育舞蹈是指學校、幼兒園為進行審美教育而開設的舞蹈活動和舞蹈課程。據了解,很多歐美國家的學校都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教育。除了音樂、美術課,他們還開設了舞蹈課供學生選擇。有些學校還設有舞蹈系,不僅培養專業的舞蹈人才,還向舞蹈愛好者傳授舞蹈文化。因此,他們形成了專門的教育舞蹈學科。我國壹些高校普遍對美育不夠重視。除少數高校開設舞蹈課外,壹般不開設這門課程。喜歡跳舞的同學只能在業余藝術團進行舞蹈活動。所以我們國家所謂的教育舞蹈是指兒童舞蹈和兒童舞蹈。事實上,我們的祖先仍然非常重視對孩子的舞蹈教育。比如大約三千年前的周朝,就規定了貴族子弟樂舞教育的學習內容和課程流程。李周樂手的筆記:“指的是我年輕時教的舞蹈,但上面寫著:十三勺舞,像孩子壹樣跳,二十支《大夏》的舞。”壹般來說,“舞勺”指的是“小舞”,屬於文學舞蹈範疇,包括周代六大著名祭祀舞蹈:壯舞、羽舞、帝舞、Xi舞、幹舞、人舞。“舞象”屬於武術舞蹈範疇,“用兵時舞如刺”,“可能模仿破象陣的戰鬥動作。《大夏》是六種舞蹈之壹,據說是為了表達和贊美於霞在治水方面的偉大成就,在周代是用來祭祀山川的。也就是說,十三歲學會文學舞蹈,十五歲(小時候),二十歲學會歌頌氏族首領。
教育舞蹈之所以不能在國內大範圍普及,是因為很多人對美育的功能和作用認識不夠,部分人缺乏舞蹈文化知識。他們不明白舞蹈藝術是壹種民族文化,對培養和美化人的情感思想和道德情操,()培養人的團結友愛,加強禮儀,增進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相信隨著中國人文化素質的提高和對藝術審美教育作用認識的加深,舞蹈教育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展望未來,教育舞蹈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藝術舞蹈是指職業和業余舞蹈者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分析、濃縮、概括和想象,進行藝術創作,從而產生壹種主題鮮明、情感豐富、形式完整、藝術形象典型的舞蹈作品,由少數人在舞臺或廣場上表演,供群眾觀看。根據其不同的藝術特點,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