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神話
龍是中國人的人文動物
在古生物學中,龍是指距今約兩億三千萬年到七千萬 年 前的爬行動物。當時地球處在中生代,正是爬行動 物全 盛期,魚龍、恐龍、翼龍遍及海、陸、空,所以 生物學家稱中生代為「恐龍的時代」。到中生代末期, 大型的爬行動物都已滅絕,留存下來的只有龜、鱉、 蛇、蜥蜴、鱷魚等。
中國文化中的「龍」,不是這種曾在地球上稱霸壹時的自然動物恐龍,而是中國人獨創的精神文化──人 文動物。成書於公元壹世紀的中國最早的壹部字書《說 文》釋「龍」字如下:「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 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
這表明中國文化領域上的龍,是壹種神靈幻化的理想性的人文動物。其神靈幻化概念,是中國上古原始文 化長期揉合的結果。
神話中的幾種龍的概念
在原始社會中,龍是重要的原始宗教信仰對象之 壹。豐富多彩的原始神話充分反映這壹信仰。先秦文獻 中有關龍的記載,代表性的有如下四種說法:
第壹:把人和龍混為壹體。例如,開天辟地的宇宙開創者伏羲氏、「摶黃土作人」的生命創造者女媧氏、 領導人民戰勝強敵和創造物質文化的黃帝、教導人民耕 種的神農氏,都描寫成龍身人面或蛇身人面。
第二:龍乃人的化身。例如,禹(傳說中的中國古代部落聯盟領袖)的父新鯀,死後三年不腐,化為黃 龍。
第三:龍是神通廣大的神靈。例如,禹為了拯救百姓,悉心竭力治理洪水,他的行為感動了天地,於是神 龍以尾畫地成河,幫助禹疏導洪水。
第四:龍是神人駕禦的動物。例如,中國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經》說,夏後氏啟(禹的兒子,是建立中國 歷史上第壹個朝代夏代的君王)乘兩龍。西方之神蓐 收,南方之神祝融,北方之神禹疆,東方之神句芒也都 乘兩龍。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在《九歌》中說河伯 「駕兩龍兮驂 」。中國古代裝飾藝術的神人乘龍的畫 面,屢見不鮮。
顯然,龍成為中國原始社會的崇拜對象,反映出當時人們崇拜超自然力,神化那些帶領他們戰勝自然的領 袖的思想和心態。所以那些英雄,既是人又是龍。而龍 就是超自然力的象征,成為具有神力的形象。經能直上 九霄,又能深入千尋;既可騰雲駕霧,興雲布雨,又可 搖波蹴浪,倒海翻江。隨著社會的發展,龍的形象和性 格越來越復雜。幾千年的正史與民間口頭文學裏,龍的 神話此叠彼興,層出不窮。
龍與皇權 統治者的先祖
在中國原始社會中,龍是超自然力的象征,是整個社會的***同的精神支柱。到了奴隸社會初期,隨著皇位 世襲制度的出現和奴隸主對社會財富的獨占,龍就轉化 為統治者壹姓的祖先。商代金文中「龍」字的造型,龍 形頭部冠以且字(祖)形的角。商周彜器有很多采取龍 紋作裝飾,龍頭上也有且形角,此皆表示龍與皇權的關 聯。這種觀念發展到封建社會,龍紋主要就作為皇權的 標誌。
龍與帝壹體化
古代神話裏說,黃帝在荊山下鑄造銅鼎,銅鼎鑄成 時,有龍掛著長長的胡須從天而降
黃帝乃乘龍上天。這故事表明人們心中的領袖精神不死,而龍與君主壹體, 亦壹脈相承、
夏禹第壹個廢除禪讓制,把皇位傳給兒子。據說夏禹的禮服,繪繡了十二種表征皇權的花紋,名為「十二 章」,其壹便是龍紋。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玉人,其中 男子,其衣領和背部刻著敝紋,前胸有正面龍頭紋,兩 臂各飾壹降龍,兩腿各飾壹條升龍。這證實了天子十二 章紋樣禮服之說。到了西漢,人們編了壹個故事,說漢 高祖劉邦是個龍種,因其母劉媼夢與龍交而生,故劉邦 喝醉酒時候,頭常顯出龍形,以此來證明推翻暴秦之合 法,可見龍與皇帝已壹體化了。後來「龍顏」,「龍 體」等成了描寫皇帝的詞匯。而皇帝的生活用品,也常 以龍稱之。例如皇帝的衣服叫做「龍袍」,面朝的座位 叫做「龍床」等等。龍紋在宮廷裝飾藝術中的使用也越 來越頻繁,地位越來越顯要。
皇帝的象征
皇帝的禮服,漢代龍紋作為十二章之壹,和其他十壹種紋樣並列。唐代龍紋常畫於大袖,或作團龍飾於前胸和後背,比其他十壹種紋樣要大。宋代除有四圍龍的款式外,還流行壹種通身的大龍,稱為「纏身龍」。元代初年, *** 下令禁止民間織造五爪纏身龍袍。明朝皇帝禮服和朝服以龍紋作主要裝飾,形式不壹。清朝的皇帝龍袍制作更加精細,龍紋除用彩絲,金線,銀線,孔雀羽線,還用細的珍珠,紅珊瑚珠串起來繡織,極奢華之能事。
宮室方面,以故宮太和殿為例,殿中金鑾寶座兩 旁,分列六根金大柱,每柱各有壹條巨龍圍繞,東三柱龍頭西上望,西三柱龍頭東上望,藻井頂部木雕金漆巨龍銜珠俯首下視,全都把視線引向寶座。後面屏風上雕有升龍,行龍,坐龍,使得金鑾寶座呈現群龍競舞的壯觀場面。除此之外,整個故宮,為了體現「君權神授」的思想,無論是皇帝處理朝務,與群臣議事以及寢燕之處,乃至祭天祈福,遊覽玩樂之地的建築,都有龍的形象。北海九龍壁,九條不同姿態和顏色的遊龍,騰躍在壹片澎湃浪濤之中,神機流暢,氣勢磅礴。以威武莊嚴的龍的藝術形象,體現皇權的尊嚴,是宮廷裝飾藝術龍紋造型的重要特征。
龍與民俗
中國古代除華夏地區的漢族以外,北方的匈奴、南方的楚、越、粵人,西南的苗人等也都以龍為圖騰。
龍的民俗概念的多樣化
在民間文化中,龍這個題材也占著很重要的地位 在民間,人們習慣把有才德有地位的人比作龍鳳。大詩人杜甫曾寫出「攀龍附鳳勢莫當」的詩句。後來人們就用「攀龍附鳳」來指趨炎附勢。
元、明之際,民間普遍流傳「龍生九子不成龍 ,各 有所好」的傳說:老大「囚牛」好音樂,老二「睚 眥」好殺,老三「嘲風」好險,老四「蒲牢」好鳴,老五「狻猊」好坐,老六「霸下」好負重,老七「狴犴」好訟,老八「 」好文,老九「吻」好吞。其後,囚牛為胡琴頭上的刻獸,睚眥為刀柄上的龍吞口,嘲風為殿臺 角上的走獸,蒲牢為鐘上的獸鈕,狻猊為佛座上的獅 子,霸下為碑座上的龜,狴犴為獄門上的銜環鋪首,為 石碑兩旁的文龍,吻為殿堂脊梁的龍吻。是即九子遺像 也。另有壹種說法是蒲牢、狴犴、睚眥、(形似龜,好 負重,後成石碑下龜跌)、螭吻(形似獸,好望,後成 屋上獸頭)、饕餮(好食,立於鼎蓋)、(性好水,故 立於橋柱)、金猊(形似獅,好煙火,故立於香爐)、 椒圖(形似螺蚌,性好閉,故立門首)。「龍生九子」 的傳說在苗族人民中流傳更早,但內容稍異,是說龍生 了九個兒子,頭八個都是膽小鬼,只有老九才有膽量。
龍的故事
在民間文學藝術中,龍的形象常是擬人化的,就以家喻戶曉的海龍王的形象來說,有的為民造福,有的為害百姓。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有善惡不同、性格似人的海龍王出現。《西遊記》描寫了孫悟空到水晶宮向龍王借兵器的情節。《封神榜》描寫了哪咤打死為害百姓的龍王太子敖丙的故事。元雜劇《柳毅傳書》,則敘述唐朝書生柳毅,搭救落難的洞庭龍女,以後結為夫婦的悲 歡。而《張羽煮海》,則是秀才張羽與龍女反抗龍王,煮沸大海,終成眷屬的喜劇。人們通過這些龍的神話故事來揚善伐惡,宣傳人民心中的社會價值。
龍能布雲施雨的說法由來已久。在苗族地區,每年舉行布龍舞,人們把壹片片青布用雙手舉過頭頂,互相連接成為長龍,象征源源不斷的流水,祈禱豐收。在漢族地區,不論東南西北,各地都有龍王廟,那是過去用來祈禱風調雨順,保佑豐收的地方。
有關龍的活動
因為龍這壹人文動物代表著社會不同人群的性格、哲理思想和生活理想,所以龍也壹直是人民喜愛的體育活動和文藝活動的道具形式,其中賽龍船和龍舞最 普遍。龍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周穆王乘龍舟出遊。隋煬帝經運河到南方遊覽。坐的也是龍舟。河南信陽長臺關出土的漆棺,就有王者乘龍舟的圖案。在民間,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在陰歷五月初五端陽節舉行龍舟競渡的活動。於是龍舟的形象也成為繪畫和工藝美術裝飾紋樣的題材關於龍舞的活動,漢代已有文獻的記載,也見於漢代的石刻畫。今天逢盛大喜慶節日,仍有各式龍舞表 演。
龍的造型
龍紋的基本形態
中國人根據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審美觀點,創造出千姿百態的龍的藝術形象,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在原始社會,龍只是壹種人頭蛇身的動物。商周時期龍紋處在發展的初期,龍的種類較多,主要表現在角形和體形的變異上。從角形看,有且字形角
有尖形角、有花冠形角,有分岔形角,有牛角形角,有多齒冠形角等六大類型。
直到宋代,分岔形的龍角才成為固定的式樣。商周 時期 的龍紋體形長短不壹,歸納起來有五大類型。第壹種是蛇體形造型。商代龍字就是獸頭蛇體的象形字。商代 的人首蛇身造像卣、周代的魚龍紋盤盤心蟠龍紋、戰國 早期交龍紋鑒腹部裝飾的龍紋都是蛇體形的造型。
第二種是獸體形造型。
第三種是蛇體縮短而呈爬蟲形的造型。第四種是分解組合型;包括壹頭雙體組合型、兩頭壹體組合型、三頭壹體組合型。
第五種是變體龍紋。變體龍紋是由寫實風格的頭部與抽象幾何紋或蔓藤紋、蔓草紋的身子組合的紋樣。為龍頭與幾何紋組合,為龍頭與蔓藤紋組合,為龍頭與蔓草紋組合。蔓藤紋與蔓草紋的差別:蔓藤紋龍身只畫蔓藤而不畫枝葉,蔓草紋龍身則直接生枝發葉。把動物形象與植物形象合為壹體,賦予藝術生命,構思和手法都很獨特。
龍紋布局
商周時期,龍紋是作為象征「天命神權」的青銅器主要裝飾而設計的。青銅器以其雄渾、莊嚴、穩重的美學風格體現「天命」的威嚴。青銅器的裝飾紋樣也采用嚴格按照器形結構分區和中軸對稱的構圖方法。龍紋形體和分區的空間必須配合妥貼,由於商周青銅器以矩形為主軸,寓圓於方,用垂直與水平的線型分割,因此,商周時期的龍紋造型,也由垂直與水平線作主要架構,弧線處於輔助的地位,充滿理性精神。在圖案構成上屬於嚴謹的格局。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這時期的文學藝術,已擺脫商周時期的凝滯、拘謹、劃壹的格 局。青銅工藝也漸向具有實用意義的輕型和多樣化發 展。龍紋造型新巧,寫實作風的分岔角獸體型龍紋和龍 頭與幾何紋、蔓藤紋、蔓草紋組合的變體龍紋,代表著 春秋戰國時期裝飾紋樣的基本風貌。變體龍紋的結構尤 為復雜,常常運用反射、移動、回轉、交錯、套疊、鬥 錯位重復等等構成方法。龍紋圖案錯綜繁復,變化多 端。它們常常由幾個單相龍紋,依據壹定的幾何骨骼, 巧妙地轉移連接而成。圖案幾何骨骼有時被直接作為龍 身而顯露於畫面,有時僅作為界定龍紋環境空間的暗線 而不露痕跡。浪漫、新巧、精細,是戰國時期龍紋圖案 的特點。近年在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鑄器 和湖北荊州馬山磚廠壹號戰國墓出土的刺繡,都有戰國 變體龍紋的典型形象。這種變體龍紋到秦漢時期,仍在 銅鏡、帶勾、玉佩等工藝裝飾中廣為使用。
龍的寫實造型
漢代統治者,利用龍這壹人群崇尚的人文動物,作為宣揚皇權的工具,龍紋在工藝裝飾領域乃居於顯要的地位。當時龍紋以寫實的手法,淩厲的動勢,豪邁的氣魄為其美學塑型之本。漢代龍紋仍有蛇體型和獸體型兩種模式。作為主裝飾的龍紋,多數突破規矩的幾何框架的限制,而依龍的運動狀態來布局,故能充分占有廣闊的運動空間。用簡化、單純化的形象表現生命的千姿百態,以剪影式的質樸造型表現激昂的神情動作。強化力感,誇張動勢,簡化細節,註重神采,是漢代龍紋圖案手法的精髓。
南北朝時代,佛教盛行,龍紋也披上佛教的色彩。漢代那種強壯、粗獷、奔放、豪邁的龍紋造型,已被佛國風度的寧靜、灑脫、俊俏所代替。龍的體形拉長,從頭至尾動作缺乏變化,體現耐性的克制。運用橫向的長線條表現風雲的飛動,藉定向飛動的空間環境陪襯寧靜的主題,表現超凡脫俗的精神意念。
唐宋──龍造型成熟
自東晉滅亡至南北朝,經歷了兩個世紀的分裂和戰亂,但為各民族思想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創造了條件。公元五 *** 隋文帝滅陳,中國復歸於統壹。至公元七世紀初,中國廣泛吸收和包容了本國各民族及國外文化的精華,創造了燦爛的大唐文化。這時中國的龍紋圖案,也重新充滿現實的生活氣息和激動的精神氣魄。系西安出土唐代刻花銀碗器底裝飾的蟠龍紋,龍身蜿蜒蟠繞。龍身結構,頭、頸、崐胸、腹、腰、背、臀、尾、四 肢、骨骼分明,角、毛、鱗、須,意態豐滿,標誌著龍這壹純屬幻想虛構的藝術形象,已臻完美成熟之境。
為北宋磁州白地黑花剔花瓶,是宋代龍紋的代表 作。這條龍欠身仰望,龍頸後抽,龍頭仰起,龍足徐徐後掣。腿前的火苗被龍腿後拖而表現出飄曳感,這生動地表明。發自畫外的 *** 帶來了龍的神情和瞬間動作的變化,情態之真和動態之活,與中國傳統審美習慣以 「氣韻生動」見勝的準則壹脈相承。唐代張彥遠,描述南梁畫家張僧繇畫了四條沒有眼珠的白龍,後來兩條了眼珠,馬上破壁飛去的故事,說明中國人十分重視藝術作品的生動傳神。宋代郭若虛指出畫龍要掌握「三亭九似」。九似,指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三亭,指脖亭,腰亭,尾亭。也就是說,龍的造型需綜合許多動物的局部形象特征,並在脖,腰,尾三處加以強調,才能畫得好。
近世的演化
元、明、清三代,龍的造型雖也各有特點,但基本上沒有重大的改變。元代的龍,姿態靈活有力,但也有頭部造型較小,接近蛇形而帶兇野感的作品。
元代以前的龍紋,四足大多是三爪形的。唐代長陵的兩巨幅行龍紋,前足三爪,後足四爪。元初龍袍上流 行纏身大龍的花式,四足均為五爪。元帝禁止民間生產 和服用五爪龍袍。為了在名稱上有所區別,稱五爪者為 龍,五爪以下(四爪及三爪者)為蟒。明沈德符《萬歷 野獲篇·補遺》卷二說:「蟒衣如龍之服,與至尊所禦 袍相似,但減壹爪耳。」此外還有彎角龍頭,龍身帶飛 鰭、魚尾形的「飛魚紋」及牛角龍形的「鬥牛紋」,也 是四爪或三爪的。明朝服制規定,蟒服、飛魚服、鬥牛 服都是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人才能穿的高貴服 裝。
元代和明初的龍紋,上嘴唇明顯拉長,向上翻翹,這壹特點頗與五代遼墓出土的龍形相似。明初,龍的上 唇已比元代加寬加厚。
至明中期,龍的上嘴唇縮短,與下嘴唇收齊,嘴巴緊閉,龍發綜聚向上飛起。明萬歷年間形狀又變了,雙 眼突起,上下唇均加長,嘴開啟,常作戲珠狀,頭加 大,角加長略呈弧狀,身粗壯,爪蒼勁有力。至清代則 龍發披散,龍身略拉長,鱗紋刻畫均勻,此外幾無重大 的變化。清初龍紋較明代秀細,混身具有力量感,富麗 而有威嚴之氣。到清嘉慶以後,龍紋形象弛豫,缺乏飛 騰活躍之勢。此之康熙、乾隆年間的龍紋,就實在相形 見。
龍的民間工藝
自然經濟占主導的中國封建社會,民間工藝美術的發展從未停止過。明清時期,民間工藝美術都以美化和 實用為宗旨。剪紙,藍印花布,刺繡,挑花,家具,建 築裝飾等等,常用龍紋作裝飾。民間藝術的龍紋和宮廷 藝術的龍紋,神采風韻顯然不同。民間藝術中的龍,形 象樸素。拙稚可親,表現的是普通百姓的審美思想和感 情;而宮廷藝術中的龍,形象威猛剛烈,嚴厲可畏,表 現的是王權的尊嚴。前者充滿普通人民對生活的贊賞和 幸福的憧憬之情,後者則表現皇朝宣揚之需。它們在藝 術上也各有千秋,當難同日而語。
結束語
中國是龍的故鄉,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的藝術凝聚著中國人數千年來藝術想象力和創作智慧。隨著時代發展,有關龍的藝術正在以嶄新的面貌為現實生活服務。例如旅遊點景建設、商業建築的室內裝修,乃至工藝品、商品裝潢、廣告設計等等,毫無疑問,古老的龍的藝術將會在新時代中煥發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