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歷史悠久,在宋代已有相當規模。在蘇州,有生產比較集中的作坊和巷,如刺繡作坊、刺繡巷、滾繡作坊、繡花線巷等。明代蘇繡
刺繡藝術(蘇繡)
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影響廣泛。清朝正處於鼎盛時期,當時的皇家刺繡大多出自蘇繡藝人之手。民間刺繡更加豐富多彩。清末,沈壽首創“仿真繡”,享譽海內外。她曾在蘇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收徒,培養出新壹代。20世紀30年代,丹陽鄭錚女子職業學校畫繡系主任楊守玉倡導亂針繡,豐富了蘇繡的針法。蘇繡以其精致優雅而聞名。圖案優美,色彩恬靜,針法靈活,刺繡細致,形象生動。技術特征可以概括為“平、滑、齊、勻、諧、滑、細、密”。有幾十種針法,如齊針、抓針、圈針、網繡和紗繡。刺繡分為兩類:壹類是實用品,包括被套、枕套、繡衣、戲服、桌毯、坐墊等;壹類是鑒賞類產品,包括桌屏、掛軸、屏風等。取材廣泛,有花卉、動物、人物、山水、書法等。雙面繡的金魚和小貓是蘇繡的傑作。蘇繡作為國家元首禮物在近100個國家和地區展出80余次,100多人出國表演刺繡。1982獲國家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雙面繡金魚獲第56屆波茲南國際博覽會金獎1984。
蘇繡流派:湘繡
蘇繡流派:(湘繡)
刺繡學校:(粵繡)
刺繡派:(蜀繡)
刺繡學校:(龍繡)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它是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吸收了蘇繡和粵繡的優點。清朝嘉慶年間,長沙縣有許多婦女從事刺繡。光緒二十四年(1898),傑出的繡工胡連賢之子吳在長沙開辦了第壹家“吳彩霞繡坊”,作品精良,遍布全國,使湘繡名揚全國。清朝光緒年間,寧鄉的楊世卓倡導湖南民間刺繡,長期深入刺繡作坊,繪制刺繡草圖,創造了多種針法,提高了湘繡的藝術水平。湘繡早期以日常裝飾繡為主,後逐漸增加繪畫題材的作品。湘繡的特點是用天鵝絨線(無撚羊毛線)刺繡,小心翼翼地劈開絲綢,刺繡品的絨面圖案逼真。常以國畫為基礎,色彩豐富明亮,十分註重陰陽濃淡,造型生動傳神,風格豪放。它曾有“繡能作香,繡鳥能聞,繡虎能跑,繡人能抒情”的美譽。湘繡用特制卷發針繡出的獅子、老虎等動物,威武有力。1982年,湘繡在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榮獲金杯獎。
刺繡流派:粵繡
粵繡也叫“粵繡”。壹般來說是指廣東近兩三個世紀的刺繡品。粵繡歷史悠久。據傳說,它最初是由少數民族創建的,與黎族制作的織錦壹脈相承。清初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和朱啟鈐的《存素堂絲繡錄》都有描述:早在明代,粵繡就用孔雀翎作為刺繡,使刺繡光彩奪目,用馬尾辮頭發作為紮線,使粵繡的勾勒技法更勝壹籌;“針比毫芒細,寫字不忘規矩...輪廓圖案自然工整”。到了清朝,粵繡有了很大的發展。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藏品是故宮。構圖繁而不亂,色彩豐富炫目,針法均勻,針法多變,紋理清晰,水道性好。廣東刺繡種類繁多,主要欣賞品有條幅、掛屏、臺屏等。實用產品有被套、枕套、床楣、披肩、頭巾、臺簾、繡衣等。壹般都是花鳥速寫,富有裝飾氣息。鳳凰、牡丹、松鶴、猿、鹿、雞、鵝常作為題材,構成壹幅混合畫面。女子袖裙多以碎枝滿地之花,絨極薄平。面條。色彩搭配采用對比色線,往往是紅綠相間,讓人眼花繚亂,適合渲染歡樂活潑的氣氛。18世紀,那絲繡多襯羊皮金(廣東稱“皮筋繡”),金光閃爍,格外精美。1982年,粵繡憑借《拂曉》、《鳳凰鳥》等作品獲得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
刺繡流派:蜀繡
蜀繡也叫“川繡”。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繡總稱。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據晉代常曲《華陽國誌》記載,蜀繡在當時非常有名,與蜀錦齊名,被譽為蜀國之寶。清代道光年間,蜀繡已形成專業化生產,成都有多家繡店,既繡又賣。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題材包括山水、人物、花鳥、蟲魚等。經初步整理,有袖針、暈針、斜針輥、旋針、參針、棚參針、織針等100余種。有被套、枕套、繡品、鞋面等生活用品,也有臺屏、掛屏等欣賞品。以繡花軟緞被套和傳統產品“芙蓉鯉魚”最為著名。蜀繡的特點是生動、多彩、立體、針法短細、針法均勻、針法鮮艷、變化豐富、地方特色強烈。1982年蜀繡榮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杯獎。
刺繡學校:龍繡
龍繡:慶陽繡也就是龍繡,可以說是散落在慶陽人生活的各個角落。炎炎夏日,在山區農村的路邊、河邊,妳會看到壹群群孩子在玩皮囊。他們壹絲不掛,沒穿衣服,胸前纏著壹朵花。紅肚皮上繡著各種花鳥蟲魚。在陽光下,它紅如火,絢爛如錦。飯後,休息或聊天時,會看到三五成群的老人,煙桿上掛著繡花煙袋。如果遇到孩子“滿月”的人,刺繡會更多。親戚朋友,鄰居祝賀孩子,都要拿自己繡的東西當禮物,比如虎頭鞋,紅花綠葉的蓮花帽,花裹龍繡鳳,獅子枕,老虎枕,金魚枕,龍枕,鳳枕等等。這些禮物應該放在婚禮桌上,讓大家觀看和評論。過去,男孩只有滿月,但現在不同了。男生女生都壹樣,但是男女不壹樣。給男孩子的禮物,或繡上“望子成龍”、“狀元入宮”,或繡上“馬上封侯”、“二龍戲珠”,還有石榴、桃、鹿、雞、魚等動植物,象征多子多福、大富大貴。給女孩繡的多是“馮丹朝陽”、“荷生太子”、“胖娃娃坐蓮”,還有荷花、牡丹、鳳凰、小鳥等,預示著子孫永續平安。慶陽刺繡是節日民俗文化的典型體現。深入慶陽農村,妳深刻體會到美源於生活,美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