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家山口組高雄、韓國金色童話、法國sylvain Kovacar以及國內著名藝術家孫立軍、吳冠英、龐邦本等20余位動漫專家齊聚壹堂,以“新世界、新經濟、新理念——全球動漫產業合作與發展”為主題,為中國乃至全球動漫產業發展獻計獻策。
本次論壇上的精辟見解發人深省,為國家振興民族動漫產業提供了許多有益的思路。結合動漫產業運營和藝術探索,專家們就動漫藝術與現代科技的互動與交融、創意資源的吸收與整合進行了深入探討,具有開放性和前瞻性,也具有實踐性。
剛剛起步的中國動畫,要面對日本、美國等世界動畫強國的滲透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美國從動畫電影開始整個動畫產業的發展,日本從漫畫和電視推動整個產業。面對中國提出未來5-10年進入動漫強國行列,應該如何推動動漫產業的發展?讓這份報紙記錄下要點和壹些著名的演講...
日中CG文化交流協會大島圭弘先生:
日本的動漫產業占據了世界市場的三分之二,已經超過了日本鋼鐵等工業品的出口值,在經濟上產生了連鎖效應和滾雪球效應,把日本的經濟和日本的文化推上了壹個新的臺階。究其原因,人才、市場、技術是支撐動漫產業發展的三大要素。引進最新的科技成果,運用到動漫中,提升文化產業價值。
從戰後日本動畫、出版、電視、電腦、網絡、手機的發展歷史來看,每壹次新的科技浪潮都推動了大眾文化的進步。動漫產業也需要學術和科研活動來探索產業的未來發展。動畫形式不再局限於現有的2D動畫、3D動畫或2.5維動畫。現在有了Flash軟件的應用,制作動畫的門檻降低了。中國能否重點發展這些新的動畫風格?不斷應用新技術和新媒體藝術,開發新的文化娛樂內容。
日本漫畫學院院長木村忠雄:
漫畫文化與漫畫產業密切相關,漫畫文化發展了,漫畫產業才能繁榮。考慮商業利益是自然的,但對於現階段毫無反抗能力的中國漫畫來說,第壹件事就是給他提供壹日三餐,讓他鍛煉身體,交朋友,教他知識和常識。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如果商業利益優先,漫畫文化就會拋棄我們,這是非常危險的。沒有漫畫作者和漫畫讀者,就沒有漫畫產業的發展。在漫畫相關的活動中光明正大的銷售盜版“漫畫”,讓人對真正的“漫畫”產生誤解,會對嬰兒期的漫畫產生負面影響。我們要紮紮實實地培育“漫畫”這顆“樹”,否則它將停止生長。
在這個電子時代,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漫畫也從紙質印刷漫畫發展到了電子漫畫。令人高興的是,中國政府非常重視漫畫和動畫的發展。我想無論是電子漫畫還是紙質漫畫,只要我們正確理解“什麽是漫畫”和“如何發展中國特有的漫畫文化”,那麽中國的漫畫文化壹定會從嬰兒到少年、青年茁壯成長。
金童話,韓國漫畫大師,韓國漫畫協會副會長,富川國際漫畫董事長;
以韓國動漫產業的發展為參照,在不久的將來,世界將進入壹個漫畫家或2 ~ 3個幫手就能快速制作出漫畫般的動畫和動畫片的時代。屆時,動漫的產業結構將會更加合理和強大。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教授:
隨著圖形時代的到來,強調創造性生活和實現個人夢想已經成為社會生活的趨勢。動漫激發了青少年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已經融入他們的生活。以Cosplay為例,它已經從壹種短期的時尚變成了壹種“年輕文化”,動漫也從小圈子裏的壹種愛好逐漸蔓延到不同領域不同年齡層的年輕人甚至創意階層的關註點。
美國、日本等國家已經探索出企業與動漫相結合的成功模式。但無論在模式上,還是在產品上,都不能盲目模仿,而要探索出壹條有中國特色的企業與動漫相結合的道路。中國能否通過電信業的介入來促進動漫產業的發展?
金城:
由於手機日益豐富的色彩和精致的畫面表達功能以及無線互聯網的發展,加速了手機與漫畫行業的結合,促進了手機漫畫這壹分支行業的萌發。特別是以WAP為代表的新型移動增值業務,為手機與漫畫的結合開辟了廣闊的空間。手機漫畫不僅為增值業務帶來了豐富的創意表達空間,也為中國漫畫趕超海外提供了新的起點。在移動運營商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在移動漫畫服務商的全力推動下,移動漫畫將大有潛力成為中國漫畫的壹個亮點。
以互聯網、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繼承了原有媒體的特點,有機地綜合了文字、圖片、圖像、聲音等多種載體,以圖文並茂的信息刺激形式同時作用於受眾的視覺和聽覺神經。新媒體的出現給漫畫行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漫畫的傳播更加廣泛。
龐邦本:
動漫作品以文化為核心,是民族文化傳統、人類文明成果和時尚的紐帶。動畫是壹門青春而又充滿活力的藝術,是壹門融合傳統與創新的藝術,是廣大年輕人追逐夢想的舞臺。可以預見,當傳統藝術逐漸被邊緣化的時候,動畫藝術將逐漸主導流行文化的走向。
中國動畫應該有民族文化精神,鮮明的藝術審美特征,有自己的判斷和價值取向。中國的動漫文化在世界面前應該是壹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整體。因此,在當前提出自覺建構動畫藝術的中國學派是及時和必要的。
這是中國現代文化建設的需要,是我們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中國動畫在世界文化平臺上應有的文化認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我們獨特的貢獻。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冠英:
寓意美好的祈福平安吉祥圖案,在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而人們的精神需求也應用到了今天的文化和生產活動中。比如在很多大型文化活動和企業產品中,利用其特有的“吉祥物”的獨特“親和力”,來促進企業、產品和消費者之間的良好溝通,或者在文體活動中扮演“形象大使”的角色,起到很好的活躍環境和氛圍的作用。而且“吉祥物”也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紀念品,因此也成為“創意產業”中重要而特殊的“產品”之壹。而吉祥物的設計,基於這些重要的功能,備受關註和重視。壹般來說,吉祥物的設計壹般表現為誇張、調侃、幽默等活潑可愛的形象,能夠傳達活動的主題和理念。
王:
動漫產業不同於其他傳統產業。是以創意為資源,不消耗能源,汙染自然環境的文化產業。既能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文化娛樂需求,又能提升國家軟實力,促進經濟發展。更特別的是,它以自己的傳統文化為資源,既能帶來經濟效益,又能弘揚當地文化。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重,人文價值和商業價值完美結合。
人類意識中的和平、發展、理解、和諧、環保、平等、正義日益成為當今動漫作品的文化靈魂,我們的探索之舟自然不能偏離這條航向。我們在為每年8萬分鐘的產量飛躍歡呼的同時,也要多做壹些思辨的功課,提高影片量。這恐怕不是國家之憂,而是藝術生命必須要振翅高飛的翅膀。
劉振宇:
鼓勵CP采用短信動畫、彩信動畫、音樂動畫模式,加快創作速度,降低創作成本,讓普通制作人快速進入手機動畫行業。
根據多年的無線增值業務實踐,手機動漫業務本身的娛樂時尚特性,以及對用戶需求的研究,轉發功能是拉動手機動漫業務更上壹層樓的有效增長點。新增月定制分銷業務模式,將產品形態從被動瀏覽拓展到主動推送。
法國國際漫畫版權代理西爾萬·瓦薩:
動畫是壹個日益融合的產業(動畫與視聽、多媒體、商業化、文學、報紙建立了密切的聯系);生產越來越市場化;作者傾向於專業。
本屆國際動漫論壇由廣州市軟件(動漫)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廣州市科技局、廣州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政府主辦,尤曼文化傳播機構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