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中國歷代皇後宮殿名稱

中國歷代皇後宮殿名稱

坤寧宮是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壹,始建於明朝的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於火,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於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陽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壁之意。

坤寧宮坐北面南,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明代是皇後的寢宮。清順治十二年改建後,為薩滿教祭神的主要場所。仿盛京清寧宮,改原明間開門為東次間開門,原槅扇門改為雙扇板門,其余各間的欞花槅扇窗均改為直欞吊搭式窗。室內東側兩間隔出為暖閣,作為居住的寢室,門的西側四間設南、北、西三面炕,作為祭神的場所。與門相對後檐設鍋竈,作殺牲煮肉之用。由於是皇家所用,竈間設欞花扇門,渾金毗盧罩,裝飾考究華麗。

坤寧宮改建後,即成為清宮薩滿祭祀的主要場所。坤寧宮的東端二間是皇帝大婚時的洞房。房內墻壁飾以紅漆,頂棚高懸雙喜宮燈。洞房有東西二門,西門裏和東門外的木影壁內外,都飾以金漆雙喜大字,有出門見喜之意。洞房西北角設龍鳳喜床,床鋪前掛的帳子和床鋪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織繡,上面各繡神態各異的壹百個玩童,稱作“百子帳”和“百子被”,五彩繽紛,鮮艷奪目。皇帝大婚時要在這裏住兩天,之後再另住其他宮殿。如果先結婚後當皇帝的,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個皇帝用過這個洞房。康熙四年(1665年)玄燁大婚時,太皇太後指定大婚在坤寧宮行合巹禮。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大婚,溥儀結婚也都是在坤寧宮舉行。雍正皇帝以後,皇帝移住養心殿,皇後也不再住坤寧宮,坤寧宮實際上已作為專供薩滿教祭神的場所。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

清朝皇室每年都要舉行大大小小的祭祀。這也是皇帝皇後的重要職責之壹。在這些祭祀中,有壹些是要皇後進行的,而且地點就在坤寧宮中。滿族是壹個極其敬重神明的民族,因此祭祀、祭神對於滿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另外,滿族的居住設計有著不同於漢族的特色,根據滿族傳統風俗,住房壹般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開,西間稱西上屋,中間稱堂屋,東間稱東下屋。西上屋設南、西、北三面炕,西炕為貴,北炕為大,南炕為小。 由於滿族人以西為上,故西墻供神或祖宗牌位。西炕壹般不住人,南北炕以南炕為大,長輩住南炕,晚輩住北炕。

由於以上的原因,在順治十二年,清朝對坤寧宮進行了改建,除東西兩頭的兩間通道外,按滿族的習俗把坤寧宮西端四間改造為祭神的場所。從東數第三間開門,並改成兩扇對開的門。進門對面設大鍋三口,為祭神煮肉用。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動。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壹、十五,皇帝、皇後都親自祭神。每逢大的慶典和元旦,皇後還要在這裏舉行慶賀禮。每逢大的慶典和元旦,皇後還要在這裏舉行慶賀禮。

自此以後,坤寧宮就成了專門的祭祀場所,也是壹個十分神聖的地方。當然,它還有另外壹個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清朝皇帝大婚時要在這裏住兩天,之後再另住其他宮殿。當然,如果皇帝在即位之前就已經結婚的話,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了。

因此說,清朝真正在坤寧宮裏住過的皇後並不多,皇後們大多在東西六宮有自己的住所,比如說順治孝惠皇後住在寧壽宮,乾隆皇帝的孝賢皇後生前住在長春宮等等。

在明代,坤寧宮是皇後的寢宮。面闊九間,原來是正面中間開門,有東西暖閣。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時,崇禎皇帝的皇後周氏就是在坤寧宮自縊身亡的。

清代重建時,除東西兩頭的兩間通道外,按照滿族的習俗,將正門開在偏東的壹間,改菱花格窗為直條格窗,殿內西部改為三面環形的大炕,使此殿的內外裝修都不同於其他宮殿。坤寧宮西端四間改造為祭神的場所。從東數第三間開門,並改成兩扇對開的門。進門對面設大鍋三口,為祭神煮肉用。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動。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壹、十五,皇帝、皇後都親自祭神,所祭的神像包括釋迦牟尼、關雲長、蒙古神等畫像15—16個。每逢大的慶典和元旦,皇後還要在這裏舉行慶賀禮。

清代,坤寧宮的東端二間是皇帝大婚時的洞房。房內墻壁飾以紅漆,頂棚高懸雙喜宮燈。洞房有東西二門,西門裏和東門外的木影壁內外,都飾以金漆雙喜大字,有出門見喜之意。洞房西北角設龍鳳喜床,床鋪前掛的帳子和床鋪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織繡,上面各繡神態各異的壹百個玩童,稱作“百子帳”和“百子被”,五彩繽紛,鮮艷奪目。皇帝大婚時要在這裏住兩天,之後再另住其他宮殿。如果先結婚後當皇帝的,就不能享受這種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緒三個皇帝用過這個洞房。

皇帝大婚極為豪華,揮霍十分驚人。同治十壹年(1872年),同治皇帝載淳大婚,***耗費白銀壹千壹百萬兩;光緒十五年(1889年),光緒皇帝載湉大婚,在國家極為貧困的條件下,仍然耗費白銀五百五十萬兩。現在洞房內的裝修和陳設,是光緒皇帝大婚時布置的原狀。

坤寧宮原狀陳列的布置

朱家溍

坤寧宮是明清兩代皇後的中宮。明代皇帝住在乾清宮,所以坤寧宮是皇後的寢宮,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克北京時,崇禎的皇後(周皇後)就是在坤寧宮自殺的①。到了清代,因為皇帝辦公地點從外廷移進內廷的乾清官,寢宮西移養心殿,所以坤寧宮也就成為形式上的中宮了。皇後可以住在東西六宮隨便選擇壹處居住,只有在皇帝大婚時才在坤寧宮和皇帝住上兩天②。清朝的皇帝在即位以後才舉行婚禮的,有順治、康熙、同治、光緒四朝。而根據《大清會典》能肯定皇後曾經在坤寧宮住過的,只有康熙、同治、光緒三朝。此外,辛亥革命以後,溥儀舉行婚禮時也曾在這裏住過。

除了婚禮之外,清代歷朝的皇後在元旦、冬至和她的生日(叫作千秋),率領貴妃等去朝見太後和皇帝禮畢在坤寧宮休息,再到交泰殿升座,受妃嬪們的朝賀。坤寧宮經常的用途是祭神。每日朝夕祭、春秋大祭、求福祭、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竈等④,都在坤寧宮的明間舉行。

坤寧宮雖然基本上是明代的建築,但在清代有很大改動。明代坤寧門在清代順貞門的地方,今天的坤寧門在明代是壹道圍廊叫“遊藝齋”,與禦花園相接⑤。至於清代坤寧宮的室內格局,則完全依照沈陽故宮裏清寧宮的樣子⑥,保存著壹部分滿民族的風俗習慣。室內順著山墻,有前後檐通連的大炕,窗紙糊在窗欞外面,在炕上祭神,在炕沿鼻柱上掛著弓矢,這些,和明代坤寧宮的室內裝飾當然不會相同。

1959年,坤寧宮布置了原狀陳列,這裏把布置經過和陳列依據,作壹簡單的介紹。

坤寧宮***九間,除東西兩間為過道之外,室內七間。七間又可以分為三個單元,中間壹個單元包括四間,是祭神、吃肉的地方;東面壹個單元包括兩間,即所謂坤寧宮東暖閣,是起坐的地方;西面壹間是存貯佛亭的地方。

這次布置的經過,是先研究資料,如1925年3月15日清室善後委員會刊行的《故宮物品點查報告》、內務府廣儲司所存的坤寧宮陳設檔、乾隆年間纂修的《滿洲祭天祭神禮》,以及《大清會典事例》《內務府辦事則例》等等清代官書和清室善後委員會時期拍攝的壹部分現場照片,並向曾經在坤寧宮吃過肉的老先生進行了訪問⑦。結合這些資料,對坤寧宮以往的收藏物品進行了研究之後,才進行布置。

東暖閣的陳列

東暖閣最主要的用途是帝後合巹。清代皇帝婚禮,極盡鋪張浪費之能事,內務府對於婚禮所置辦的物品,其費用往往幾十倍於市價⑧。室內的鋪陳,最足以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布置清代皇帝婚禮期間的原狀時,首先對東暖閣的室內環境和固定的裝置進行研究。東暖閣為敞兩間,前檐通連大炕壹座,後檐落地罩木炕每間壹座,落地罩上面仙樓二間。據康熙四年禮部奏折,內有“……今奉太皇太後懿旨,中間合巹與神幔甚近,首間次間雖然間隔尚是中宮之正間內北炕吉”,顯然,中間即指正中有“坤寧宮”匾額的壹間,首間即指有煮肉鍋竈的壹間,次間的北炕,是指東暖閣靠西邊的落地罩炕而言。又查會典載同治、光緒大婚壹切具照康熙四年成案辦理,可見從康熙時起這壹個北炕就是這個用途。從清室善後委員會《故宮點查報告》第二冊(坤寧宮部分)上面可以看出,在這個炕的範圍內有“紫檀雕龍鳳炕幾二張,紫檀雕龍鳳雙喜字桌燈二對,紅呢炕罩壹件,黃氆氌炕墊壹件”等物品。雙喜字桌燈應該是婚禮時用的,龍鳳炕幾應該是平時和婚禮時都有的陳設,至於黃氆氌炕墊則僅僅是平時的鋪陳(這件炕墊早已不存在)。根據清代宮廷陳設的慣例,每壹處所的陳設品,有些是長期的,有些是逢年過節才安設的,包括壹些緙繡織錦的炕墊座褥等等杯內,它們有的存貯在本宮,有的收貯在廣儲司所屬的各專庫內,至於不常用的地方,陳設物品根本不齊全。《故宮點查報告》雖然是很好的參考資料,但也不能受它的局限,例如坤寧宮所有原存的物品中,根本沒有適合這個北炕的炕褥,我們在庫房中找出了與這個北炕尺寸正合的大紅緞繡龍鳳雙喜字大炕褥壹件,褥裏有布條寫著“東暖閣北大炕”字樣,從質料圖案風格等方面可以斷定這件炕褥是清代晚期的制品,是為同治或光緒婚禮所特制的。同時選擇了與此同壹風格的大紅緞繡百子圖大座褥兩件,正適合前檐大炕在炕桌兩邊的尺寸。這三件褥子,可以表現婚禮當時的舉行情形。

自道光十五年至宣統二年,***有七冊時期不同的坤寧宮東暖閣陳設檔,可以看出東暖閣的陳設,前後大致沒有多大變化,只是在舉行婚禮時加上壹整份大紅繡龍鳳雙喜百子等圖案的座褥炕墊帳幔地衣及喜字燈籠等物品。陳設檔上所載的物品和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報告上的登錄,大部分是相符的。例如前檐大炕東西墻上蔣廷錫和顧銓的畫、案上的白玉盤、琺瑯爐瓶盒(底有乾隆年制坤寧宮第壹份十字款)、紫檀木嵌玉如意(柄上乾隆隸書嵌金絲坤寧宮銘)、案下的潮州扇、玻璃四方容鏡、雕漆痰盒、竹帚以及墻上掛的鑰匙口袋,自道光至宣統,壹直是這些擺設,它們都是乾隆年間制品,結合墻上乾隆的題詩,這個陳設形式可以上溯到乾隆時代,不過我們所能找到的檔案依據,最早只能及於道光而已。在點查報告上雖然這些物品不是像陳設檔上那樣集中而又有次序,但物品都還存在,這些陳列品都曾經對照過幾種史料,彼此都沒有矛盾。

有時,材料之間也不盡壹致,例如關於北墻的東壹個炕,《故宮點查報告》和七冊陳設檔上的記載都不同,前者說是雙座,後者說是“紫垣內正寶座”,但是我們認為原狀陳列應當按照長時期陳設檔上設正座的形式,所以雖然《故宮點查報告》上記載得很確切,還有溥儀占居宮內時拍攝的照片為證,可是為了符合比較長久的陳設情況,就仍設正座,並且在北墻上恢復了坤寧宮銘的掛屏和幾部書以及陳設(根據歷年陳設檔,這裏有《盛京輿圖》《經史講義》《敬勝齋法帖》等書帖和陳設。這顯然是為皇帝準備的)。又有壹部分物品是陳設檔所未載,而點查報告上所記載的物品和它的部位,都合乎歷中情況的,例如炕沿鼻柱的大銅釘上掛著壹份弓箭撤袋,雖則不是為了實用,但和坤寧宮的很多從生活實用品變成的象征性陳設品是協調統壹的,因而還是擺上去。

明間的陳列

明間的原狀陳列,可以有兩個方向:壹為表現白天無所活動的狀況,壹即表現各種祭神禮節中之壹種,現在陳列的屬於後壹種。在各種祭神禮中從所掌握的物品來考慮以表現每日朝夕祭為宜,但朝夕二祭不能同時進行,所以只表現朝祭。而夕祭神位平時就在北炕上,陳設的物品也可以同時存在⑨。

朝祭的布置:故宮博物院從前有壹個時期所陳列的坤寧宮祭神狀況有個總的缺點,就是既非白天的狀況,又不是祭時的狀況,現在的布置是根據乾隆十二年《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二坤寧宮常祭儀註、坤寧宮常祭祝辭、卷五祭神祭天器用數目、卷六祭神祭天器用形式圖的記載,對原藏坤寧宮的物品和原祭神庫物品加以研究核對,有些物品已殘缺不堪無法修復,例如“鑲紅片金黃雲緞神幔”和“背燈青綢幕”已經腐朽汙損,則保存原件,用復制品陳列。

還有壹些陳設,如:省豬(既殺豬)包錫紅漆大桌,按制度應為兩件(因為每次同時殺兩只豬),但藏品只發現壹張,原因是辛亥革命以後,每次改用壹只豬⑩,所以多年來只剩下壹張包錫紅漆大桌了。朝祭神位所供的,據《滿洲祭禮》載,為釋迦牟尼(在髹金小亭內)、菩薩像、關帝像(畫像軸掛神幔上),現在僅存關帝像壹軸。據《滿洲祭禮》載,“禮畢司香太監撤菩薩像,位關帝像於正中”,這時才開始殺豬。現在陳列的狀況是炕前有兩高桌,擺著盛豬的銀裏木槽盆,從供品前後次序說明豬肉擺上來之後,菩薩像當然是已經撤收了,所以現在朝祭神位的陳列中,只在神幔正中掛關帝像,和炕前的銀裏木槽是壹致的。

夕祭所供的神根據《滿洲祭禮》卷二夕祭儀的記載:“穆裏罕神,自西按序供奉架上,畫像神安奉於神幔正中,設蒙古神於左,皆於北炕南向。”從卷六“器皿形式圖”供奉古神連靠黑漆座的圖式和各種文件上都記載著蒙古神列於最末,可以斷定原存北炕的連靠黑漆座上的兩個綢制偶像就是蒙古神。《清史稿》禮誌第四解釋坤寧宮夕祭祝辭中“喀屯諾延為蒙古神”,所以這兩件偶像現在就定名為喀屯諾延。在供夕祭神位繪花黑漆抽屜桌中原有畫像壹軸,當即是畫像神。內容為七個盛裝女子端坐椅上,上有飛鵲二只,下有清代服裝的供養人二人。夕祭祝辭中有“納丹岱琿”,《清史稿》禮誌和《國朝宮史》解釋納丹岱琿為七星之祀,這個畫像神是七個女子,可能就是納丹岱琿。至於穆裏罕神,估計原來可能是牌位而不是畫像,在藏品中尚未發現此項物品。

煮肉蒸糕鍋竈部分的布置:這壹部分在正間之東的首間(即對著門的壹間)向南的隔扇內。竈上有大鍋三個,兩只豬各占壹鍋,另壹鍋蒸切糕。

竈的北窗欞上掛著煮豬用的鐵鉤、鐵勺、鐵鏟,窗臺上放著照明用的鐵板燈、木板蠟臺。東墻上設著“東廚司命竈君之位”的木牌。隔扇外靠東墻設著“盛凈水瓷缸”二件,放在紅漆缸架上,兩缸架之間放著壹塊圓形石頭,叫作“打糕石”。據《滿洲祭禮》卷五解釋,打糕是“以稷米蒸飯,置於石,用木榔頭打爛”,是粘糕壹類的食物。

關於寶座的布置,《嘯亭雜錄》載:“大內於元旦次日及仲春秋朔,行大祭神於坤寧宮。欽派內外藩王、貝勒、輔臣、六部正卿吃祭神肉。上(指皇帝)面北坐……”《嘯亭雜錄》的作者是乾嘉時代的人,可以知道在那個時代以前,皇帝坐在南窗大床,而朝北。又據《曝直紀略》:“每年坤寧宮吃肉三次,樞臣皆與(按:指的是大祭,這和每日常祭只有少數侍衛參加吃肉的情況不同)。兩宮祭神畢,太後坐北床,皇上坐南床,如太後不禦坐則皇上坐北床。”從這個材料知道到了同、光年間,除了南床上安設座褥靠背隱枕壹份寶座以外,在北床上又增設壹份。這次陳列是按這種形式來布置的,坐北面南的壹份最初曾經設在正間,後來經過文史館衡亮先生提供照片核對後才改陳在西壹間。還有南北兩份寶座各安設銅座牛角燈兩個於座褥左右,也是參考照片布置的。

綜言之,坤寧宮原狀陳列所表現的時間是包括清朝整個朝代的。在東暖閣內具體地表現同治、光緒婚禮期間內的狀況,但並不排斥乾嘉以來遺留下來的陳設品。在明間內具體地表現舉行朝祭的狀況,這是坤寧宮從有祭神活動以來的原狀,同時也不排斥同治以後南北對面設兩份座位的狀況。我們從壹切能夠找到的可靠史料中選擇適當的內容,把原地點歷史上積累下的室內陳設面貌,重新復原了。這次布置故宮中路的原狀陳列自太和殿至坤寧宮都是在這種情形下進行的,這種陳列的方法,是否正確,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指正。

① 見《明季北略》。

② 見《翁文恭公日記》。

③ 見《國朝宮史》。

④ 見《大清會典事例》。

⑤ 見《垣宸識論略》。

⑥ 見乾隆《禦制詩集》坤寧宮銘。

⑦ 我們曾經特請文史館的衡亮先生到院參加意見。衡先生曾經當過清朝的禦前侍衛和都統等職,當年他每隔幾天在月華門值宿。他說:“每逢值宿的日子到五更天的時候,就聽見乾清門有太監喊‘請大人們吃肉’,當時的習慣語是‘叫肉’。所有乾清門的侍衛進來到坤寧宮門口領肉。那時候我是伊立答(滿語即站班的頭目),還有幾個禦前的和卓欽(即侍衛中管理蒙文翻譯事)、太醫院值班的,***六人。進門來,從南窗下每人拿壹塊毯墊(白心紅邊),地當中有壹燈架子(現在尚在坤寧宮),在燈前放下墊子,向西壹叩首,坐下。有太監給拿出壹盤整方的肉,另有壹人給盤內撒壹把細鹽,用手來撕吃,吃完把盤子壹舉,就有太監接過去,倘願意再要也可以。”這是他談每日吃肉的情況。

⑧ 據衡亮先生談:同治大婚時,內務府堂郎中文索曾經把價值不過數千兩的紫檀龍櫃,開價十萬兩。

⑨ 有些器物是舉行祭祀時才陳設出來,平時則撤收,有些器物則是固定的。

⑩ 據衡亮先生口述。

  • 上一篇:高個男子對郭德綱說:“好自為之”,雅俗***賞的相聲,為何坎坷會那麽多?
  • 下一篇:樂器收藏7788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