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中國愛樂樂團的成員

中國愛樂樂團的成員

陳雲(樂團團長)

陳雲出生在壹個醫生家庭。四歲開始隨啟蒙老師鄭日華先生學習小提琴。65438-0978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音樂教育家林耀基先生。1982榮譽畢業留校任教。

在1981全國弦樂四重奏選拔賽中,以陳韻為首的四重奏獲得第壹名。65438-0982年在英國樸茨茅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中,陳雲作為首席四重奏獲得了耶胡迪·梅紐因獎。65438年至0983年,陳雲獲得澳大利亞政府獎學金,在悉尼音樂學院學習,師從張國暉·柯比先生。在悉尼留學期間,他先後擔任悉尼交響樂團首席、悉尼弦樂四重奏首席、悉尼音樂學院教授,並參與組建了悉尼室內樂團。

65438-0985,陳韻回國後,到中央音樂學院管弦樂系室內樂教研室工作。同年參與組建中國青年交響樂團,並擔任首席。從1986到1987,代表團先後訪問了意大利、瑞士、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波蘭和前蘇聯,並在柏林建都750周年慶典演出中獲得成功和高度評價。

1986,陳雲獲得沈心工獎。1989加入新加坡交響樂團,擔任副首席、首席代理、四重奏首席。65438-0994任北京音樂廳首席樂團,65438-0996任澳門政府文化廳首席樂團及藝術總監。

2006年成為中央音樂學院管弦樂系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與樂隊教研室主任。

陳雲受聘於中國愛樂樂團,擔任樂團首席。

第壹小提琴手:吳洋(樂隊指揮)

吳洋,1965出生於沈陽,5歲學習小提琴,10歲考入沈陽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沈陽音樂學院深造。他的音樂天賦和不懈的努力使他在拉小提琴時瀟灑自如,被專家評為有潛力的演奏家。

1981年,吳洋被派往朝鮮,師從著名小提琴家白高山教授。在著名藝術家的指導下,吳洋通過演奏大量的音樂作品完善了自己的小提琴技巧。從65438到0986,吳洋以優異的成績回國。1987起任中國廣播交響樂團首席。他曾在德國、意大利、瑞士、法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家以及臺灣省、香港、澳門等地演出,小提琴技藝日臻完善。

1994年3月,吳洋在延邊成功舉辦小提琴新作音樂會,名聲鵲起。1996年與日本指揮家金寶先生合作演出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獲得成功,受到多方好評。1997吳洋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著名指揮家徐新。在與國內外眾多指揮家和演奏家的合作中,吳洋以其嫻熟的技巧和完美的演繹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受到了歡迎和肯定。他是公認的對自己的音樂天賦、演奏技巧、對作品的理解和處理等諸多方面都很滿意的年輕小提琴手。

吳洋受聘於中國愛樂樂團擔任首席。

中提琴:張安翔(首席)

張安祥,1962,北京人。1972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和中提琴。師從、朱、黃曉誌等教授,後師從中央芭蕾舞團首席中提琴師吳先生。他以1980的成績畢業。

畢業後,張安祥被北京交響樂團錄取為中提琴手。在北京交響樂團工作期間,在1984北京市文化局組織的音樂比賽中獲得中提琴獨奏表演獎,在1987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組織的“和平友誼之聲”音樂比賽中獲得中提琴獨奏表演獎。1990年,張安祥以中提琴首席的身份考入中央樂團室內樂團,並應邀赴澳門出席澳門國際音樂節,演奏了泰勒曼的《G大調中提琴協奏曲》。後來,中國人民廣播電臺錄制了這首曲子。65438至0992年,張安祥與中央樂團原首席梁達南先生、美國著名指揮家、教育家西珀先生合作,成功演奏了莫紮特《中提琴與小提琴第364交響曲協奏曲》。1993年,作為“中國音樂家團”的五名成員之壹,被中國人民和文化部派往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墨西哥和美國進行文化交流和訪問演出。他的訪問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評。回國後受到文化部外事局的表彰。

65438-0996年,張安祥考入中國交響樂團任首席中提琴,隨團出訪日本、奧地利、英國、德國、南美等國。1998應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先生的邀請,參加了在日本長野舉行的冬季奧運會開幕式。

2000年6月至10月,張安祥考入中國愛樂樂團擔任首席中提琴。

大提琴:馬新華(首席)

馬新華出生在上海。先後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學士)、耶魯大學(碩士)、南加州大學(高級演奏文憑),師從林、奧爾多·帕裏索、埃莉諾·匈牙利等教授。1988,國家廣播電視臺專題節目以“前途無量的大提琴家”為題報道了馬新華。壹年後,她被授予俄亥俄州榮譽市民稱號和俄亥俄州金鑰匙。1991,她被美國國家註冊局列入《誰是誰——行政官員和專業人員領域》壹書。她是唯壹兩次(1988和1989)獲得哈默-羅·斯特波維奇基金獎的音樂人。1997年,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她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辦了個人演唱會,是“中國最具潛力音樂人”系列演出之壹。

馬新華曾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舉辦過個人演唱會。她曾與新英格蘭室內樂團、聖叠戈交響樂團、大峽谷音樂節交響樂團、坦格伍德音樂節交響樂團、布裏斯托爾交響樂團、斯洛文尼亞國家廣播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和廣州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她的表演受到了歡迎和贊揚。《洛杉磯時報》寫道:“馬新華演奏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非常令人信服,能夠準確地表達作曲家的音樂。”《聖地亞哥聯合報》評論說,馬新華的表演“熱情而嫻熟,從她的樂器中流淌出來的旋律充滿了激情和渴望,像歌曲壹樣優美”。斯洛文尼亞報紙* * *對她的演唱會評價為:“這是壹場令人滿意的精神大餐!馬新華的音樂具有詩意的細膩和微妙的變化,這證明她是壹個非常精致的音樂家,同時她有壹種內在的戲劇性的演奏風格。”2000年,她在波士頓首演了馬克·羅西的大提琴作品。

馬新華也是上海弦樂四重奏的創始人之壹。在丁教授的指導下,於1985年隨四重奏在英國樸茨茅斯國際弦樂四重奏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她是聖地亞哥交響樂團的首席大提琴。她還應美國休斯頓交響樂團的邀請擔任了特別大提琴的首席。馬新華現任中國愛樂樂團首席大提琴手。

大提琴:郭曉華

郭曉華於1978年出生在壹個音樂世家。他四歲開始學習大提琴,七歲開始演奏。九歲時獲得甘肅兒童音樂節器樂比賽第壹名。65438-0989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屬小學,師從全教授和王翔教授。1991升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期間擔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65438-0993年,郭曉曉參加第二屆全國大提琴比賽,獲得少年組第二名。在1993至1995期間,郭曉曉先後兩次赴新馬等國演出,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好評。65438-0995年隨中國青年交響樂團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並擔任大提琴獨奏。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大獲成功,馬來西亞國家元首觀看了演出。馬來西亞《新加坡晨報》和《星洲日報》曾以“傑出青年大提琴家”為題進行報道和評論。65438-0996年,郭曉曉獲得中央音樂學院首屆大提琴比賽壹等獎。

65438-0997年,郭曉曉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管弦樂系,期間擔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並隨團出訪港臺等地。在大學期間,郭曉曉跟隨王振山教授學習合奏,並經常以合奏和室內樂的形式活躍在音樂舞臺上。65438-0999,參加北京音樂節《艾薩克·斯特恩》大師班,參與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劄特》續集拍攝。

2000年,在第四屆中國國際大提琴比賽中,郭曉曉獲得了合奏組第壹名。

2001,郭曉曉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以其優秀的專業素質被中國愛樂樂團聘為演奏家。

2003年3月,在中國愛樂樂團的伴奏和郭曉曉的獨奏下,美國作曲家葉寧和胡曉的《安魂曲——贊美不朽》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6月165438+10月,在第六屆北京音樂節上,由郭曉曉創辦並參與的“北京女子四重奏”與來自紐約的“上海四重奏”合作,成功演出了“貝多芬系列音樂會”,反響熱烈,好評如潮。

2005年7月,郭曉曉參加了廣東國際夏令營。在夏令營期間,她得到了大師杜托伊斯的親自指導,並參加了著名鋼琴家加裏·格雷夫曼和小提琴家尚塔爾·朱耶的室內樂大師班。他還多次舉辦室內樂音樂會和交響音樂會,包括與小提琴家、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首席賈、加拿大蒙特利爾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Brian Manker合作的《門德爾松八重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除了在大型樂隊表演,她還表演四重奏和獨奏。

雙簧管:張正迪(首席)

張正弟,國家壹級演奏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輕音樂學會理事。他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小提琴和鋼琴。1976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央樂團特班學習雙簧管演奏,師從李實先生。1979畢業後加入中央樂團擔任演奏家。不久,他被提升為中央樂團的副首席兼雙簧管首席。中央樂團改組為中國交響樂團後,擔任樂團首席雙簧管。2000年,中國愛樂樂團成立,張正迪成為中國愛樂樂團首席雙簧管。1980年,張正迪和指揮徐新先生組成“北京星期天青年愛樂樂團”,通過自願排練和演出,支持中國新民族交響樂和外國交響樂作品在中國的首演,並把演出送到高校和工廠。同年,他還和同事組成了管樂團,在北京各大學、工廠義務演出,舉辦講座,在北京文化藝術中心普及交響樂和室內樂知識。

多年來,他演奏了大量的交響樂、協奏曲、歌劇、芭蕾音樂、中國民樂、歌劇音樂等。他曾與許多中外指揮家、獨奏家和歌手合作演出。在音樂會上,他演奏了許多獨奏曲。1999年在北京音樂節與他同臺演出時,受到小提琴家伊薩·斯特恩的稱贊。

張正迪隨中國交響樂團出訪美國、西班牙、馬來西亞、韓國、德國、奧地利、英國、日本、墨西哥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並於1987赴美演出,在柏遼茲《羅馬狂歡節》前奏曲中擔任英國風獨奏,受到美國《華爾街郵報》的高度評價。

作為錄音師,張正迪多年來錄制制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包括交響樂、協奏曲、芭蕾音樂、音樂劇、歌劇音樂、大型晚會、運動會、電影音樂、電視劇音樂等等。其中有影響較大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和鋼琴協奏曲《黃河》。舞劇音樂《紅色女兵》、《白毛女》、《天鵝湖》;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文藝晚會,1996文化部春晚;影視音樂如《紅樓夢》、《霸王別姬》、《風月》、《紅河谷》、《孔繁森》、《豐碑》、《黃河絕唱》、《美麗的母親》、《壹聲驚嘆號》、《荊軻刺秦王》等。

單簧管:魏凡(首席)

魏凡於1985考入Xi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池正教授學習單簧管演奏。1991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張武教授。在校期間,他表現出色,曾擔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的單簧管指揮,並隨團成功出訪日本、印度尼西亞和香港,所到之處,均受到好評。1994年,魏凡獲得全國青少年單簧管比賽第二名。同年,他還獲得了學院頒發的傅成賢獎學金。

1995畢業後,魏凡成為中央音樂學院的壹名單簧管老師。1996年考入新成立的中國交響樂團擔任單簧管首席。在中國交響樂團期間,他與許多著名的音樂家進行了成功的合作,如作曲家克裏斯托夫·潘德·萊斯基、指揮家查理斯·杜托伊特、根納迪·羅茲德斯文斯基、鋼琴家保羅·巴杜拉-斯科達、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紐因、安妮·穆特、吉爾·沙哈姆和大提琴家戈沙·麥斯基。自從他成為管弦樂隊的首席單簧管演奏員以來,他已經演奏了數百場音樂會。1998年,魏凡隨中國交響樂團赴德、奧、英巡回演出,引起巨大反響。後來,他隨樂團成功地訪問了日本和墨西哥。作為新中國成立50周年的重點工程,魏凡應中央音樂學院北京環球音像出版社的邀請,出版了單簧管教學VCD,彌補了國內教學的空白,受到師生的壹致好評。

魏凡的表演深刻而富有感染力。他不僅在單簧管首席的位置上表現出色,在獨奏方面也表現出色,受到國內外音樂愛好者和專家的贊賞。

2000年,魏凡進入新成立的中國愛樂樂團擔任單簧管首席。

大管:朱元萍(首席)

朱元萍,男,1952,江蘇宜興人。他從小熱愛音樂,學習了多種民族和西方樂器。後師從我國著名巴松演奏家劉淇先生,專攻巴松演奏藝術。1983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管弦樂系,繼續師從趙準先生學習巴松管。朱元萍以各科優異的成績畢業後去了雲南工作。之後多次舉辦獨奏、協奏曲音樂會,並組織木管樂團,活躍在雲南樂壇,受到音樂界的廣泛贊譽。

1986年,朱元萍被中央樂團錄取。1993年6月5日在北京音樂廳舉辦巴松管獨奏與協奏曲專場音樂會,大獲成功。北京日報、北京晚報、人民音樂雜誌等媒體發表文章祝賀演唱會成功。

1996年,朱元萍考入新成立的中國交響樂團,成為該樂團的第壹任首席大管。在中國交響樂團的四年間,他演奏了大量中外經典交響曲,還隨團出訪過德國、英國、維也納、日本、墨西哥、香港和澳門。

2000年,朱元萍進入新成立的中國愛樂樂團擔任首席巴松管。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朱元萍在大管演奏藝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功紮實,音色純正,表現力豐富,能熟練運用循環呼吸技巧。他的表演藝術得到了觀眾和音樂界專家的贊賞。

法國號:賈輝(首席)

賈輝,男,1963,吉林省長春市人。11歲時師從吉林省歌舞劇院原老師林學習圓號演奏。1977年進入吉林歌舞劇院擔任圓號手。1986年被聘為珠江電影制片廠電影樂團首席圓號,1987年考入星海音樂學院,師從張邦連教授,獲圓號演奏學士學位。1991畢業後,賈輝進入廣州交響樂團擔任首席圓號。從1994到1999,賈輝先後擔任上海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團首席圓號。

2000年,賈輝赴羅斯福大學學習交響樂演奏大師班,師從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圓號戴爾·克萊文傑,期間擔任芝加哥城市交響樂團首席圓號。2001,賈輝接受中國愛樂樂團的聘請,回到北京擔任樂團首席圓號。

1991年,賈輝獲得第二屆全國號手大賽第二名。這些年來,賈輝演奏了許多經典交響樂,並舉行了許多獨奏音樂會。1995年在日本舉辦的第27屆國際圓號節舉辦個人演唱會,參加1999年在美國舉辦的31國際圓號節並舉辦個人演唱會。2000年,他還在北京舉行的第32屆國際圓號節上舉辦了個人音樂會。自1987以來,先後與朱穎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中國交響樂團、澳門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日本山形交響樂團合作舉辦協奏曲音樂會,演出均非常成功。

長號:郝傑(首席)

郝潔初出生於山東青島。1977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央樂團學生班學習長號。1990-1993年,郝傑在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獨奏班學習長號演奏,師從北德廣播交響樂團首席長號赫爾穆特·塞弗。從1992到1993,他跟隨柏林愛樂首席長號約翰·達姆斯學習長號。65438年至0996年,郝傑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繼續深造,師從美國西南密西根交響樂團首席長號Joseph Hickner和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長號Heifriedman,獲得碩士學位。

郝傑曾在多個樂團擔任首席長號,包括埃爾克哈特交響樂團、希爾德斯海姆城市歌劇院樂團、德國夏薩克森國家樂團、漢堡青年交響樂團和中國中央樂團。他也是漢諾威北德廣播管弦樂團的第二號長號手。1986-1989在北京銅管五重奏演奏長號。

郝傑是65438-0995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音樂系唯壹的優秀學生特別獎獲得者。畢業後,他在北卡羅來納三角洲管弦樂團擔任首席長號。此外,他還從事銅管室內樂的演奏和教學。2000年,中國愛樂樂團成立,郝傑擔任首席長號。

打擊樂器:劉穎(首席定音鼓)

劉英出生於山西省榆次市。自幼隨父學習音樂,隨陜西省歌舞團老師劉雪林學習木琴。1984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打擊樂,1965438以優異成績保送中央音樂學院管弦樂系繼續學習。師從打擊樂專家劉光思教授,1畢業後考入中國廣播交響樂團工作。1997-1998就讀於芬蘭西貝柳斯音樂學院。

劉英壹直是中國舞臺上活躍的打擊樂演奏家。她曾與中國廣播交響樂團、中央樂團、中央歌劇芭蕾舞劇院交響樂團及「愛樂女子」室內樂團合作演出馬林巴及打擊樂獨奏。他的曲目包括美國作曲家周龍的《大曲》、莫凡的《馬林巴獨奏曲》(錄音於公元年)、壹首為打擊樂和女高音創作的敘事詩,以及日本作曲家松下功的《太谷協奏曲和聲》。她的表演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專家的好評,錄制的獨奏多次在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地方電臺播放。《中國達人》、《八小時之外》、《作家文摘》、《北京青年報》、《山西文藝生活報》等多家報刊雜誌都刊登了她的學琴歷程和成功之路,團中央、北京、天津電視臺都播出了對她的人物專訪。1987以來,先後隨中國青年交響樂團、中國廣播交響樂團、芬蘭西貝柳斯青年交響樂團赴前蘇聯、德國、波蘭、澳門、香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演出和交流活動。

劉穎,中國愛樂樂團打擊樂部長,首席定音鼓,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打擊樂老師。

打擊樂器:張敬禮

張敬禮1988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94升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打擊樂手、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趙霽先生,1998榮譽畢業。現在她在中國愛樂樂團工作。張敬禮於公元1990年開始舉辦打擊樂器獨奏音樂會,她曾與中國多個交響樂團合作,包括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上海廣播交響樂團、河北交響樂團、昆明交響樂團、蘭州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山東交響樂團、合肥歌劇舞劇院、Xi音樂學院及哈爾濱歌劇院。

從65438年到0998年,張敬禮在北京音樂廳成功舉辦了壹場打擊樂器獨奏音樂會,受到了觀眾的好評。同年,她應邀在斯蒂芬斯打擊樂音樂節(國際馬林巴比賽音樂節)演出。1999在加拿大溫哥華成功舉辦打擊樂器獨奏音樂會,被當地媒體譽為“力度與節奏的融合,技巧與音樂的升華”,“來自亞洲的傑出打擊樂器演奏家”。她的演出覆蓋了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 上一篇:哪些因素決定了葡萄酒的品質?
  • 下一篇:告別2022,迎接2023,文案最火的63句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