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2、《九日登高》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
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3、《缺題》
故人日已遠,窗下塵滿琴。
坐對壹樽酒,恨多無力斟。
幕疏螢色迥,露重月華深。
萬境與群籟,此時情豈任。
4、《庭竹》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5、《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6、《漢壽城春望》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7、《傷桃源薛道士》
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閑行舊徑中。
手植紅桃千樹發,滿山無主任春風。
8、《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9、《浪淘沙》
日照澄州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10、《視刀環歌》
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
今朝兩相視,脈脈萬重心。
劉禹錫詩句大全
1)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出處: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壹》
2)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出處: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出處: 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4)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出處: 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5)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出處: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6)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出處: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7)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出處: 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裏沙》
8)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 ——出處: 劉禹錫《望洞庭》
9)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出處: 劉禹錫《陋室銘》
10)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出處: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壹》
11)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出處: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2)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出處: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13)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出處: 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裏沙》
14) 孔子雲:何陋之有?。 ——出處: 劉禹錫《陋室銘》
15)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出處: 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16)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出處: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17)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出處: 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18)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出處: 劉禹錫《望洞庭》
19)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出處: 劉禹錫《秋詞》
20)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出處: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1)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出處: 劉禹錫《烏衣巷》
22)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 ——出處: 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
23)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出處: 劉禹錫《始聞秋風》
24)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出處: 劉禹錫《秋風引》
25)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出處: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九》
26)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出處: 劉禹錫《秋風引》
27)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出處: 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其壹》
28)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出處: 劉禹錫《蜀先主廟》
29) 清江壹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出處: 劉禹錫《楊柳枝 》
30)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出處: 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
31)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出處: 劉禹錫《秋詞二首》
32) 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出處: 劉禹錫《蜀先主廟》
33)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出處: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4)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出處: 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35) 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 ——出處: 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
36)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出處: 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37)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出處: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8)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出處: 劉禹錫《楊柳枝 》
39)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 ——出處: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40)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出處: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