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同裏 同裏隸屬於江蘇省吳江市,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四面臨水,八湖環抱(同裏、九裏、澄湖、沐莊、白硯、葉澤、南星、龐山湖),東距上海虹橋機場80公裏,南接318國道、西連蘇嘉高速公路、北離蘇州18公裏。2001年10月,同裏與屯村兩鎮合並後的同裏鎮行政區總面積133.15平方公裏,總人口5.5萬人,轄29個行政村,1個水產總場,11個居民委員會。 同裏,舊稱“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為“銅裏”,宋代,又將舊名“富土”兩字相疊,上去點,中橫斷,拆字為“同裏”,沿用至今。 同裏古鎮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古鎮鑲嵌於同裏、九裏、葉澤、南星、龐山五湖之中。鎮區被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小島串為壹個整體。建築依水而立,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是目前江蘇省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也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列為太湖十三大景區之壹。 清麗古樸的同裏小鎮,水田肥沃,物豐富庶,人傑地靈,素有“東方小威尼斯”之譽。同裏的特點在於明清建築多,水鄉小橋多,名人誌士多。鎮內有明清兩代園宅38處,寺觀祠宇47座,有士紳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數百處之多。古鎮原有“前八景”、“後八景”、“續四景”等二十多處自然景觀,今尚存“東溪望月”、“南市曉煙”、“北山春眺”、“水村漁笛”、“長山嵐翠”諸景。 同裏人世代勤奮苦讀,知書達理,教育發達,人文薈萃。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裏先後出狀元壹人,進士四十二人,文武舉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裏人有葉茵、徐純夫、莫旦、鄒益、梁時、何源、計成、王寵、朱鶴齡、沈桂芬、陸廉夫、袁龍、陳沂震、顧我錡、黃增康、黃增祿、任預等。近世以來,著名裏人有陳去病、金松岑、嚴寶禮、費鞏、王紹鏊、藍公武、馮新德、楊天驥、費以復、劉汝醴、範煙橋、金國寶、沈善炯、馮英子等。倪瓚、顧瑛、韓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潛等也曾流寓同裏。正有如此之人,才會創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目前,同裏鎮退思園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古鎮同裏也正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強,古鎮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熟悉,全國各大報紙以及美國、香港等地的報紙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同裏,影視攝制組也頻頻取景同裏,所得這壹天然的攝影棚蜚聲海內外,中國電影家協會也在此設立了“中國同裏影視攝制基地”。 浙江烏鎮 烏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是江南著名古鎮之壹,歷史上這個小鎮曾出過64名進士,茅盾等名人更是為小鎮增添了幾分顯赫。 烏鎮古時候稱為烏墩,春秋時此地為吳疆越界,吳曾戌兵於此防越,故又名烏戌。到唐代鹹通年間始稱烏鎮。在南宋嘉靖年間(1208-1224),以車溪(今市河)為界分為兩鎮,河西稱為烏鎮屬湖州府,河東稱青鎮屬秀州。直到解放後(1950),市河以西的烏鎮從吳興縣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至今。 烏鎮鐘靈毓秀,自古人才輩出。歷代著名人物有編《昭明文選》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編者茅坤、理學家張楊園、文學家茅盾等。據《烏青鎮誌》記載,烏鎮宋朝就有進士17人、舉人21人,清朝時,這裏出了進士37人、舉人119人。 由於處於杭嘉湖平原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雨量豐富,年氣溫16攝氏度,壹月氣溫3攝氏度,七月氣溫30攝氏度以下;年降水量1200毫米,以春雨、梅雨為主夏秋之際有臺風侵襲。 如今的烏鎮仍保留著許多水鄉所特有的河港、橋梁、臨河建築、街道、店面等。清晨或傍晚妳若沿東西市河漫步,將使妳留戀忘返。 木雕——烏鎮的民居相對集中在觀音橋以東,大多為清代民居。這些民居保存十分完好,梁、柱、門、窗上的木雕石刻十分精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徐家廳和朱家廳。徐家廳的木雕是烏鎮壹絕,幾乎整個樓廳的木結構都有雕刻,內容多為花鳥魚蟲。其正廳是三開間的通間,四根大柱子上的大梁全是鏤空雕花籃,舉重若輕,令人嘆為觀止。 水閣——和許多江南水鄉古鎮壹樣,烏鎮的街道和民居都沿溪、河而建,但壹點是其它水鄉古鎮沒有的,那就是烏鎮人家的水閣。所謂水閣,就是民居的壹部分延伸至河面,下有木樁或者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梁,擱上木板。水閣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憑窗可覽市河風光,午夜夢回,枕下流水潺潺,別有壹番情趣。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如此描寫故鄉的水閣:“......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後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欸乃,飄然而過......” 茶館——水鄉人臨水而棲,生活做事都離不開水,就是休閑娛樂也離不開水。在古鎮,人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茶館,而烏鎮的茶館亦十分多,最多時多達60多家。每天清晨,是茶館最熱鬧的時候,大小茶館人頭濟濟,茶客如蟻,江南水鄉的風情韻致就在裊裊的水煙中慢慢展開。烏鎮最有名的茶館是訪盧閣,相傳因茶聖陸羽曾來此拜訪茶館主人盧仝而得名。訪盧閣背倚車溪市河,面向中市大街,俯臨東市河,開門見橋,推窗憑河,環境十分好。遊人遊覽疲乏,在訪盧閣要上壹壺碧蘿春,壹邊清清靜靜地喝茶,壹邊閑眺車溪風光,舒適愜意,壹時樂不思歸..... 浙江南潯 南潯位於杭嘉湖平原北部,湖州市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4,,北緯30’壹30‘53,。現鎮 區東西寬約1.2公裏,南北長約2.2公裏;鎮域總面積34.27平方公裏,其中鎮區為2平方公裏。海拔3.5米,其東與江蘇省吳江市震澤鎮接壤,西距湖州市區30.3公裏,陸路至上海市120公裏,至嘉興市96公裏,至杭州市124公裏,至蘇州市97公裏,距太湖9公裏。 南潯建鎮已有745年歷史,明萬歷至清代中葉為經濟繁榮鼎盛時期,南潯歷史文化悠久,從宋至清***出41名進士.南潯自古以來文化昌盛,人才輩出,書香不絕。明代時就有“九裏三閣老,十裏兩尚書”之諺。僅宋,明,清三代,南潯就出了進士41名. 南潯名勝古跡眾多,與自然風光和諧融化,既充滿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靈氣,又洋溢著江南水鄉古鎮詩畫壹般的神韻。著名的名勝古跡有嘉業藏書樓、劉鏞的莊園小蓮莊、張靜江故居、張石銘舊居、百間樓和宋代古石橋等。 嘉業藏書樓是江南四大藏書樓之壹,是清代的秀才劉承幹在1920年到1924年修建的。藏書最多時曾達到60萬卷。現在是浙江省圖書館古籍書庫。園子裏蓮池、假山、涼亭處處流露出江南園林的小巧與別致。其主體建築是壹座西式回廊式的藏書樓。 內蒙古室韋 內蒙古室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境內,主要由室韋蒙古族發祥地區域和恩河俄羅斯民族村區域組成,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現行最北部的鄉(鎮)之壹。 室韋俄羅斯族民族鄉是蒙古族發祥地,1162年壹代天驕成吉思汗誕生於此。現保存有大小城遺址10余座,有較深的含蒙古族尋根、祭拜、觀光、考察等歷史文化內涵和底蘊。同時,它也是我國唯壹的俄羅斯民族鄉,是以我國俄羅斯族和華俄後裔為主體的聚集地,這裏大部分仍保留著較為完好的俄羅斯文化和生活習俗,不出國門,就可以領略到異國風情。 小鎮的建築多是獨立的“木刻楞”,白樺木圈成的院落,院前院後碼著整齊的樺木拌子。據說,小鎮現居住著1800多口人,其中華俄後裔占63%。小鎮雖小,但歷史久遠。史料記載,早在隋、唐時期,蒙古室韋部落就在這裏過著遊牧漁獵為主的遊牧生活;清光緒34年(1908年),在室韋設吉拉林設治局,管理轄境行政事宜;民國9年(1920年)中華民國在這裏設置室韋縣。19世紀末,沙俄貴族、資本家擁進我國開礦、經商,俄國農民也越境放牧打草,並逐漸定居下來,我國山東、河南、河北“闖關東”的貧困農民也來這裏采金、伐木、打獵,許多華俄青年男女結成夫妻,生男育女,逐漸形成了“華俄後裔”。 小鎮的居民吃苦耐勞,樂觀豪放。他們擅長種麥、放牧、狩獵和捕魚,這裏有壹個國營農牧場,多數居民成為農牧場職工。他們自發地發展家庭經濟,飼養奶牛、種植蔬菜。“列巴”、“野果醬”、“酸黃瓜”、“西米丹”是他們自制的風味小吃。每當勞動之余,他們喜歡聚在壹起,手風琴和著森林潮,男女們跳起歡快的俄羅斯民間舞蹈。 華俄後裔家庭有著傳統的清潔衛生習慣,院落、居室整潔明亮,墻壁潔白光滑;他們喜歡洗蒸汽浴,幾塊石塊放在鍋裏,燃燒後潑上水可產生蒸汽,然後用樺樹條抽打身體。 小鎮的風光獨特而又有魅力,古驛道從遠方伸來,額爾古納河從鎮邊北流而過,不少人在臨河而釣,釣壹河藍色的意境。隔河相望是俄國小鎮奧洛奇,可欣賞對岸異國風光;鎮郊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清風習習,令人悅目清心。 山西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位於介休市城區東南10公裏龍鳳鄉張壁村,背靠綿山,面對綠野,海拔1040米,周圓1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整座古堡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壹條深溝向下延伸。 堡南則有三條向外通道,堡西為窯彎溝,峭壁陡坡,深達數十丈。堡東居高臨下,有溝塹阻隔,可謂“易守難攻,退避有路”。堡墻用土夯築而成,高約10米。堡有南北二門,中間是壹條長300米的街道。街東3條小巷,街西4條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門築有甕城,南堡門純用石塊砌成,堡門上建門樓。街道兩側有典雅的店鋪和古樸的民居;幾座廟宇琉璃覆頂,金碧輝煌,點綴在堡內;還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見的琉璃碑。到處是古跡勝景,古香古色。 張壁古堡建於公元619年,隋末劉武周為抗擊李世民,始築該堡。並在城堡地下構築了攻守兼備、可屯兵萬人的地道,距今已有1380余年歷史。 張壁古城堡為長方形,東西374米,南北244米,堡周長1.1公裏,堡墻為版築夯實,高約5~7米,東北角堡墻為唐代堡墻遺存;南堡門西側堡墻為明清時期堡墻。門上現有壹處燈桿,為“張壁點燈,介休看明”的信號燈,是古代軍事烽火臺的縮影。 張壁古堡壘南堡門離中空為“龍首”,門頭有龍首石雕,門下向南鋪設九道豎向紅條石路,象征龍須,向北的主幹道為“龍身”:為使“龍”型更加逼真,在清朝年間又專門將橫向鋪設街道的青石板起出,改為三道豎向的紅石板,以象征龍的脊背。主幹道兩側城中心偏北位置的水塘(原)、槐抱柳,***同象征“龍”的兩腎和陳摶太極圖的陰陽魚。 張壁有壹個小小的用於拒敵的“甕城”,還有壹對小巧的鐘樓和鼓樓,具有完整的城市形態,這是與山西省其他地方很常見且保存完好的“村堡”相區別的非常重要的特征,不是壹般意義上的“村堡”,而是“城”。 在城市街巷組織上,張壁古堡主次街道分明,南北主幹道與東邊三巷,西面四巷構成“丁”字結構。堡內七巷為西場巷、賈家巷、王家巷、小東巷、西四巷建築錯落遞次,街巷格局嚴整。 在民居形態上,張壁古堡尚有我國多數古城均已消失的隋唐城市遺存的“裏坊”,巷門、門樓配備得當,若關門落鎖,可謂堡中有堡。堡內現有30余所堡保存完好的院落,住宅比鄰有序,民居與堡墻保有壹定距離,民宅大門與巷皆有臺階高度,並講究寬敞向陽,西四巷大多為張、王、賈、靳族富戶,門楣考究,磚、木、石雕精美,多為獅子滾繡球,喜雀登梅,鶴鹿回春等民間喜聞樂見的吉祥民俗內容。 在宗教建築方面,在只有0.1平方公裏的小城內,竟有七處以上的寺廟,實屬罕見:有“關帝廟”,道教“真武殿”、“二朗廟”;佛教“空王佛行宮”和“興隆寺”五座宗教建築,並有“地藏王菩薩殿”,“呂祖閣”遺址等,宗教建築年代較為久遠,多為明代以前的建築。更為難得的是,真武廟和空王殿碑為國內僅見,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古堡北堡門之空王殿為壹明代建築,佛像為三世佛,亦為明時所塑,水平較高,壁畫繪空王佛(誌超)成佛的故事。這三間小殿屋頂上明萬歷時的三彩琉璃鴟尾、樓閣、獅瓶、仙人走獸,都極精妙。尤為難得的是殿廊兩旁的兩通琉璃碑(明萬歷四十壹年燒造),極為罕見,在我國琉璃燒造上占有重要席位。 福建泰寧 泰寧,有5000年歷史,2000年文明,福建歷史上第壹位有文字記載的君王“閩越王”就長眠於此。 八山壹水壹分田的地貌,使泰寧幾千年來大都遠離了戰爭的喧囂,山區豐富的物產維持著自給自足、康泰安寧的生活。泰寧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理學泰鬥朱熹、抗金宰相李綱、閩學創始人楊時三位名賢曾在此設帳收徒,著書立說,掀起讀書尚學之風。中國歷史上500 多位狀元有2位出自泰寧。“隔河兩狀元、壹門四進士、壹巷九舉人”的科舉盛況,文聲鵲起,虹彩斑斕,因此宋哲宗將孔子闕裏的府號“泰寧”賞賜給這座山水小城,沿用至今,已近千年。 泰寧人在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中表現出了利用自然的高超智慧。建於宋朝的甘露巖寺,“壹柱插地,不假片瓦”,是中國巖穴寺廟的標本性建築。像這樣建於丹崖洞竅之中、與美景渾然天成的梵林古剎,***有40多座,至今仍然香火旺盛。 目前仍有近千穴居人過著“雲在腳下流,人在山腰走,伸手接山泉,太陽齊我頭”的生活;將棺木置於懸崖峭壁的“巖葬”,更是富於詩意的歸宿,安息的靈魂與秀美的山水永在;泰寧目前完好保存著12公頃明代民居建築群落,明代兵部尚書李春燁的府第“尚書第”、及“世得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有古井,後有泰寧。臨街巷口的20多口古井,至今仍清泉汩汩,千百年來滋養著泰寧兒女。 泰寧是中華蘇維埃21個中央蘇區縣之壹,曾是中國革命的軍事指揮中心,10萬工農紅軍在此飲馬屯兵,當年的標語和布告保存完好。 “十個弟子九擔箱,摩郎腔唱到大天光”,1992年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壹團”美譽、獨壹無二的珍稀地方劇種梅林戲,是閩越藝術的標本和文化使者。被稱為戲劇活化石的儺舞,中原發端,泰寧興盛。這種原始的祭祀舞蹈,今天搬上了舞臺。讓我們來壹起感受壹下泰寧儺舞的古樸神秘、粗獷奔放。 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是福建,福建省內則是泰寧。科學測定,泰寧負氧離子含量是北京市區的100倍。泰寧年平均氣溫17度,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海面積最大、類型最齊全、景觀最豐富的丹霞地貌景觀。碧水與丹崖構成獨有的水上丹霞景觀,今年年初獲得“世界地質公園”桂冠。 80多條俗稱“壹線天”的線谷、150多條巷谷、240多條峽谷縱橫交錯,天崩地裂構成的“峽谷大觀園”;千奇百怪、惟妙惟肖的丹霞洞穴,洞套洞、洞疊洞、洞連洞、洞穿洞,鬼斧神工雕成“洞穴博物館”;拔地而起的雄峰巨石、灑滿山顛的萬千石蛋、飛流千尺的龍泉瀑布,說不盡的壯美景色。 廣西興安 興安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北部,在北緯25018’至北緯25055’,東經110011’至110056’之間。地處“湘桂走廊”要沖,古為“粵楚咽喉”之地,是湘江、漓江的主要發源地,湘江北去、漓水南流構成興安奇特的地理環境。由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世界上第壹條運河被譽為“誠足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的靈渠”就在縣城境內。自公元前21年,靈渠開鑿後,興安便成為南北交通要沖,秦人築城護渠,派吏治轄,是歷史上廣西境內最早列入中央**統壹建制的縣份之壹,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 興安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旅遊區域面積500多平方公裏。優美奇異的自然風光遍布城鄉各地,198年,國務院正式批準興安為旅遊甲級對外開放縣。主要景區有:同為世界之奇觀的千古靈渠;有“壹山分四季、十裏不同天”的華南第壹峰貓兒山;有“湘南第壹洞乳洞巖;有集山水湖光之美的現代休閑世界元大桂林樂滿地,興安旅遊已成為桂林大旅遊圈中,中外旅客的神往之地。 靈渠全長37公裏,形成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靈渠設計科學,建築精巧。鏵嘴將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匯入湘江,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在為秦代以來中原與嶺南的交通的樞紐,為秦始皇統壹中國起了重要作用。 廣東石灣 石灣被稱為“南國陶都”,有“石灣瓦,甲天下,旁及海外之國”的美譽,有著源遠流長、底蘊厚實的陶文化根基,制陶歷史可追溯到五午多年前,河宕貝丘遺址就是最好的歷史見證。到唐宋時期已經非常發達,明清兩代最為鼎盛,方圓幾公裏的小鎮有陶瓷107座,陶瓷行業從業人數達6萬多人。生產的陶瓷分為日用、藝術、園林、工業、喪葬五大類二十四行。 石灣公仔以其獨特的制作和表現手法、作品形神兼備而蜚聲海內外,成為中國工藝的壹朵藝術奇葩,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和贊賞,被許多國際知名收藏家和博物館收藏。轄區內的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更成為工藝陶瓷的翹楚,始終代表著行業的最高水平,接訪了多個國家的元首、領導人和大量的國際友人。聞名於世的石灣琉璃人物瓦脊成為許多古代建築重要裝飾部分,在佛山祖廟、胥江祖廟、廣州陳家祠、香港大嶼山以及越南、緬旬、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地區的古建築中使用。,產品多出口歐美等國。幾千年的積澱石灣陶瓷文化殷實厚重,擁有河宕貝丘遺址、五百年薪火不斷的南風古竈、陶師廟、豐寧寺、美術陶瓷廠等眾多的陶文化旅遊資源。“走向新世紀當代陶藝家千年之燒”、“國際柴燒研討會”等大型活動的成功舉辦,有效地促進了中國與世界陶文化的交流。南風古竈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既受到國家文化特別保護,也被開發利用為陶文化特色旅遊景區,又成為我國南方青少年學習陶瓷史、了解陶文化的教育基地。濃厚的陶文化氛圍培育出7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4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和壹批陶藝家。悠久的制陶歷史培育了大批的陶瓷研發、生產、銷售人才,使石灣建築、衛浴和工藝陶瓷始終站在國內同行業的前列,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陶瓷已成為石灣的代名詞,是佛山的知名品牌,利用好、發展好這個品牌是佛山,更是石灣今後經濟發展的重頭戲;也是落實省**關於建立以佛山為中心區的陶瓷產業經濟圈的具體舉措。為了打造佛山陶瓷品牌,擦亮“南國陶都”招牌,在陶瓷發展方面,將石灣著力打造成三大中心,建成世界陶都:即建築陶瓷、衛浴陶瓷的研發、展示、信息、物流中心;石灣陶藝(石灣公仔)的生產、物流、技藝傳承、博覽展示中心;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陶文化特色旅遊中心。以中國陶瓷城為中心,凝聚了八個大型的陶瓷專業市場為全國各地乃至世界陶瓷提供了壹個展示、銷售、倉儲、信息交流的廣闊平臺,使石灣成為全國最大的陶瓷物流中心。中國陶瓷城的建成使用,每年舉辦春、秋季陶瓷博覽會、進出口交易會等多個大型國際性的展銷和論壇活動,吸引了眾多國際著名品牌參展,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經銷商和遊客,不僅向世人展示了石灣深厚的陶文化和佛山陶瓷的崛起,而且推動了石灣會展經濟的發展,搭起了中國陶瓷出口走向世界的橋梁。陶文化特色旅遊和石灣陶藝產業蓄勢待發,毗鄰發達城市,交通便利等眾多優勢,石灣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是投資營商的最佳選擇。 中國十佳魅力名鎮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哪些皇後最有名?下一篇:臨沂黃酒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