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長城遺址位於沂水縣。長城遺址保存完好,平均高約3.5米,底寬約12米,墻高約2米。
齊長城穆棱關遺址位於沂水縣東部的余溝鄉、馬站鎮鄉、李權鄉、楊莊鄉、付官莊鄉,占地4600多公頃,是古代齊國修築的壹段長城。齊是西周時期的諸侯國之壹。在齊壹國王統治時期(公元前319-301),疆域不斷擴張,東至黃海,西至黃河,南至穆棱關。為了防止魯、楚等國的入侵,齊國把以前零星修建的長城延長了500公裏,西起平陰,東至瑯琊臺。穆棱關壹段多依山而建,墻體用混合砂夯實,基寬3-5m。保存較好的有四段:穆棱關東、西兩段各5km,楊莊鎮東段,西溝子至鳳鳴峪段4km,多莊光廣山段1.5km..高度不壹,最高的壹段是穆棱的關東段,距離地面1-2米。穆棱關是齊長城的重要關隘。從齊國開始,歷代都視其為戰略要地,派兵駐守。時至今日,仍有明代嘉靖年間修繕關樓時豎立的石碑。穆棱山關山峽谷陡峭狹窄,古稱“秦安天險”。出關時,可以看到沂水、蜀水,長城遺址起伏跌宕,雄偉壯觀。
1978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孟良崮戰役遺址
孟良崮戰役是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於1947年5月在山東蒙陰東南部發起的壹次山地進攻戰役。華東野戰軍在陳毅、李煜的指揮下,以“百萬大軍中取將軍首級”的英雄氣概,浴血奮戰,殲滅號稱“五大主力之首”的國民黨“皇軍”第七十四師,擊斃敵中將司令員張、少將副司令員,俘虜32000余人,粉碎了蔣介石重點進攻山東的戰略計劃。於是,“英雄孟良崮”成了沂蒙山的象征,名揚海內外。
孟良崮旅遊區自建設以來,壹直受到各級黨政軍領導的高度重視。陳毅元帥、粟裕將軍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為孟良崮旅遊區題詞。參加過孟良崮戰役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省長李春亭,以及參加過孟良崮戰役的老領導、老將軍都曾多次來孟良崮視察。
3.銀雀山漢墓竹簡
銀雀山漢墓位於臨沂市蘭山區山西南麓的市政府大院內。1989年6月建成開放,是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館內松、柏、花、竹,四周長廊,山水相映,整體設計融合了仿古建築和園林風格,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是壹座具有遺址特色的博物館。博物館設有銀雀山漢墓館、簡牘展廳、文物展廳三個展廳。
1972年4月,在銀合歡山發掘了兩座古墓,分別定為銀合歡山壹號墓和二號墓。墓址切割在巖石上,是壹個長方形的豎洞,全是壹口棺材。棺內有隔板,壹側是側廂,隨葬品放在側廂。考古學家在側廂發現的竹簡。據專家整理,中國古代共有四部兵法:《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僚子》、《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相國經》、《曹與楊》等先秦古籍。二號墓出土的漢武帝元光元歷書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歷書。這些珍貴的竹簡為研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文學、音韻、簡書、歷法等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文獻。在中國先秦和漢初。特別是同時出土了失傳1700多年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解決了孫子和孫臏到底是壹個人,他們的兵書是壹個還是兩個的千古之謎。出土的漢簡名揚天下,震驚中外。它們與馬王堆、兵馬俑齊名,被列為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壹。
4.萬壽宮
萬壽宮位於蒙山南麓,原名古蒙慈寺。宋代改為道觀、名玉空觀、王著安寺,後改名萬壽宮。北宋宣和五年,宋徽宗趙霽封古顓頊王為英烈趙霽惠民王,故古蒙古廟改名為英烈趙霽惠民王廟。宋代道教盛行,萬壽宮道人310,道觀建築最大。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裏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遊客眾多,香火旺盛。
萬壽宮古建築因年久失修部分受損,後由平邑縣政府修復。新建築群坐北朝南,面對象征“天、地、人”土木結構的三孔山門。山門前有壹座建築,叫“玉皇殿”。廟前有壹棵清朝嘉靖年間種植的文冠果。《金石錄》中記載有壹塊名為“玉華峰”的奇石,碑文眾多。穿過山門,進入正門。第壹個院子的前面是前廳和兩廂。錢坫的建築面積為180平方米,依山而建。大殿進入二院,二院是萬壽宮的主體建築。北面有“三清殿”,建築面積560米。這個大廳是壹個玻璃瓦屋頂的重檐大廳。這座古廟煥然壹新,金碧輝煌。
萬壽宮依山傍水,有700多棵古老的格氏栲樹,遮天蔽日,美不勝收。漫山遍野都是新種的黑松、雪松、水杉、竹子和各種果樹。溪水潺潺,松竹常青。春華秋實,景色宜人。置身其中,猶如置身仙境。
5.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故居位於臨沂市蘭山區西延湖街20號。這是壹座古典園林式建築。壹期占地約28畝,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
書法之聖王羲之,公元303年生於瑯琊郡(今臨沂市)。他自幼酷愛書法,善真、草、隸書、篆書,尤以隸書見長。王羲之和王獻之在中國書法史上並稱為“二王”。王羲之不僅流傳於《晉書》,還被老太宗本人寫成專著。因書法精彩,被唐太宗“賞賜”。唐太宗稱贊他,“故詳究古今,研細篆素,臻於完美,惟王逸壹人。”唐太宗是壹位熱愛書法的皇帝。他壹生真的很渴望追求王羲之的墨跡。直到去世,他留下遺言,將古今第壹行書《蘭亭序》與昭陵合葬,留下了至今仍有爭議的公案。
金永嘉元年(公元307年),隨家人南遷至會稽殷珊(今浙江紹興市),留下舊居為佛寺,歷經盛廢。偽劉玉石,改名趙普寺,壹直傳承至今。為紀念這位中國歷史上的書法家,自1990起,臨沂地區行署、臨沂市政府投資400多萬元,修復王羲之故居。
6.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應該算)